有的南方人吃豆腐脑为什么要放糖?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关于豆腐脑的争议一直的没有停过,有些人喜欢吃甜的,有些人喜欢吃咸的。
跟饮食方面有关系, 北方人做菜均不爱放糖,认为放了糖就会甜。其实,放少许的糖,会起到提鲜的作用,而菜肴的味道也会更柔和。
南方人吃豆腐脑,喜欢放入些许糖,甜的豆腐脑一般是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夏天通常将豆腐花放凉了吃,冬天则加入热糖水食用,有人为了驱寒还会在糖水中加入姜汁或是为了口感加入绿豆、红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圆一起食用。更新颖的吃法会加上巧克力糖浆、满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再香港还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据它的外形形象地将其称为“太极豆腐花”。所以南方的豆腐脑大都是甜的。
北方人吃豆腐脑,喜欢吃咸的,咸的豆腐脑一般是加入咸味的佐料,北方有加入肉馅的,芹菜、榨菜,黄花菜、木耳的;沿海有用海带丝、紫菜、虾皮的;还有放入麻酱、辣椒油、香菜、酱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葱花的等等,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决于佐料。
所以北方的豆腐脑大都是咸的 因地域风情不同,很难去争辩,哪个正宗与不正宗传统不传统 管它吃法如何啊,好吃才是真,而且豆腐脑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所以楼主不要深究这个问题啊!
豆腐脑最早产自哪里?
夫子庙的小吃闻名天下,它是金陵小吃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200多种。秦淮人家(秦淮八艳),六凤居(豆腐脑、葱油饼等),沁园春(馄饨、面点),莲湖甜品店(苏式糕点)及蒋有记锅贴水饺馆等。
豆花和豆腐脑的制作有区别么?
豆腐花和豆腐脑都是使用黄豆制作的小吃。豆浆点卤水开始凝固,最先出来的,比较软嫩,用筷子难以夹起,需用汤勺盛用,就叫豆腐脑。豆腐脑继续凝固,就叫豆花。区别在于状态不同,一个是散装一个是凝固状态。
豆腐脑: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熟的且热的豆浆经凝固剂接触发生反应,大豆蛋白溶胶(即豆浆)发生蛋白质聚沉,如果反应物比例合适,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搅拌程度等)恰当,大豆蛋白就会完全凝固形成豆腐脑。
豆花:豆花就是在豆腐脑的基础上在继续凝固,就变成了豆花。
豆腐脑发源地?
起源于北方。“要吃豆腐脑,惟有乾州好。”
豆腐脑是陕西乾县的传统小吃,因其洁白如玉,柔软细嫩,犹如动物的脑髓而得名,豆腐脑的起源颇早。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以大豆为原料,“磨豆为乳脂,名曰豆腐”。这个发明很快传人民间,随即出现了豆腐的姊妹豆腐脑。到了唐代,乾州豆腐脑就已经成为当地的名食了。
豆腐脑起源于河南吗?
不是起源河南,经过查阅大量资料,这豆腐脑的来历确实都指向淮南王刘安。
豆腐脑最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才名副其实。它的口味咸淡适口,细嫩鲜美,并有蒜香味儿。细嫩如脑才是关键,豆花和水豆腐是另外两种食品了。
豆腐脑是怎么来的?
豆腐脑为温性,是补益清热的养生食品。它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现代医学证实,豆腐脑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有益处,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的铁含量;豆腐脑不含胆固醇,是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
豆腐脑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小吃,深受大家的喜爱。现在我就给朋友们分享一下东北豆腐脑的家常做法。
用料:干黄豆210克 内酯(1000克豆浆用3克内脂) 水1100克
1、先将干黄豆提前用水泡一夜。
2、把泡好的黄豆加进料理机,倒入1100克清水。
3、料理机建议用1000瓦以上,可以多打一会,打的越细,豆腐脑的凝固越好。
4、豆浆打好以后,用80目的过滤网过滤2次,压出豆渣。
5、滤完的豆浆850克。
6、每1000克的豆浆加3克内脂,那850克豆浆,需要850*0.003=2.55克内脂。
7、把内脂用1勺温水化开,搅拌均匀。
8、把豆浆大火烧开,别让豆浆溢出来,煮开后,转中火煮5分钟。
9、在豆浆关火前,把化开的内酯倒入大碗中。
10、把煮熟的豆浆从大碗的边上倒入豆浆,记得是从边上冲入,不要直接对着大碗的内脂冲。
11、给大碗先盖一块布,然后再在布上盖一个盖子,闷半个小时,豆腐脑做好了。优秀的豆腐脑是用勺子舀的时候,一半在勺子里,一半在勺子外,而且不会断裂。
鲜滑的豆腐脑要配上香喷喷的卤汁吃起来才过瘾。
卤汁的做法:
把葱花、肉末用油炒香,加入五香粉、盐、酱油、木耳丁,放味精,加水淀粉勾芡,打入鸡蛋花即成。
雪白嫩滑的豆腐脑浇上两勺咸香可口的鸡蛋肉卤汁,热热乎乎的,得吃两大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