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饮食文化 正文

浅述湘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湖南有什么特色美食

非常有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剁椒鱼头是湖南省的传统名菜,浏阳蒸菜是一道湖南的传统名吃,即广东地方风味菜,由广州菜(顺德菜)、客家菜、潮州菜(汕尾菜)发展而成,其中广州菜和东江菜(客家菜)近似,粤菜因其选料严格、做工精细、中西结合、质鲜味美等特点而名扬天下。2、川菜川菜起源于古代蜀国。4、淮扬菜淮扬菜指以扬州府和淮安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

湖南有什么特色美食?

1. 长沙臭豆腐。

长沙臭豆腐是湖南长沙传统的特色名吃,长沙当地人又称臭干子。色墨黑,外焦里嫩,鲜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腻、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

2. 长沙口味虾。

长沙口味虾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制作食材是小龙虾,配料是干辣椒、食盐、胡椒粉,通过大火烧制而成。

3. 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是湖南省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据传,起源和清代文人黄宗宪有关。

通常以鳙鱼鱼头、剁椒为主料,配以豉油、姜、葱、蒜等辅料蒸制而成。

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鲜辣适口。

4. 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是一道湖南的传统名吃,属于湘菜,含油脂少、热量低,易于消化吸收。蒸制过程中以水渗热、阴阳共济,清淡养胃。

八大西菜系?

1、粤菜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狭义上的粤菜指广州府菜,也就是广州菜,此处的广州府含:顺(德)、南(海)、番(禺)。

广义上的粤菜又称“潮粤菜”,由广州菜(顺德菜)、客家菜、潮州菜(汕尾菜)发展而成,三大菜系类型各异,其中广州菜和东江菜(客家菜)近似。粤菜因其选料严格、做工精细、中西结合、质鲜味美等特点而名扬天下。

2、川菜

川菜起源于古代蜀国,秦汉时期初现端倪,汉晋时期古典川菜成型,以“尚滋味”、“好辛香”为特点。

3、鲁菜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对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地区烹调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4、淮扬菜

淮扬菜指以扬州府和淮安府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扬州、淮安等地区。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其特点是选料严谨、因才制宜;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5、浙菜

浙江菜,简称浙菜,极富江南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著名的地方菜种。

浙江濒临东海,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各种果蔬作物;河汉密布,水资源丰富,四季时鲜源源上市;西南部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这些都为烹饪提供了殷实富足的原料。丰富的烹饪资源、众多的名优特产,与卓越的烹饪技艺相结合,使浙江菜出类拔萃地独成体系。

6、闽菜

闽菜发源于福州,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地风味菜形成的菜系。

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在烹坛园地中独具一席。

7、湘菜

湘菜即湖南菜,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其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8、徽菜

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府(现黄山市,江西省婺源县,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

湘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

最喜欢的当然是,超级下饭的剁椒鱼头你好,我是美食达人,厨房小笔记,专注美食家常菜视频制作教程。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开始讲做法超爱这种辣妹子的菜品,好吃的不要不要的,告诉我,流口水没,哈哈!用料

鱼头1个

剁椒3-4勺

姜4片葱2根

油3-4勺

料酒1勺

蒜6瓣

蚝油2勺

盐少许

把调料准备好才是最重要的,姜蒜剁碎加入其他佐料拌均匀备用

蒸的过程没拍,相信大智慧的你们懂得啦!屋鱼头洗干净后。水分最好滴干点,然后下料酒,姜片放底部和胡椒粉盐腌制20分钟去腥入味!然后在把剁椒铺在鱼头上,蒸15-20分钟!出锅,撒上葱花,在泼一勺滚烫的油在上面,香辣的味道太好闻了!完美的下饭菜!

湘菜为什么没入列中国四大名菜?

清代初期,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成为当时已经自成体系、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地方菜肴,被称作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的优势是什么?而今,湘菜宣称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菜系。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菜系,是指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社会所公认的地方菜肴。

然而‬,当‬四大菜系的社会地位确定时,湘菜当时尚‬谈不上社会影响力。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辣椒传入中国时间不久。

明代后期,原产于南美洲的辣椒,才传入中国。而且‬,初期并未受到中国人青睐。

史料记载,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普遍开始吃辣椒迟至清朝晚期。

当然‬,川菜也重视辣椒,但是辣味只是其口味之一,还有重油、麻味的特色。

湖南人接触到辣椒后,逐渐将它作为菜肴的重要配料。后来辣椒也成为湖南菜的灵魂,但‬这‬已是‬清朝‬末年的事情了。

其二,湖南在清代初期的社会影响力极小。

从四大菜系的发展历程看,其影响力和江湖地位,与当地的物产食材、政治及经济影响力有着很大关系。

例如山东是中国主流思想儒学发源地,齐鲁文化在古代长期具有影响力。

山东大地丰饶的海陆物产,加上发源于齐鲁的儒家学派“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精神追求,使得鲁菜最早形成系统的烹饪理论和烹饪技法框架,是历史最悠久、最见功力的菜系。

加之,它的菜品典雅高贵,因而长期是官府菜、宫廷菜的代表。

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饶。而且四川人口众多,到全国各地务工、经商的人多,也就把川菜的口味带到了全国。

而且,川菜原料多选用家常食材,大众便餐菜、家常菜、风味小吃占很大比例,被称为“百姓菜”,成为中国民间最大菜系。

南北朝、唐宋时,政治及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江南一带。同时,京杭大运河、长江的运输业发展迅速。于是,淮扬菜、苏南本帮菜走上舞台。

由此,淮扬菜成为古代宫廷第二大菜系。今天的国宴,仍以淮扬菜系为主。

在四大菜系中,粤菜起步较晚。但是广东人很早就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得地利之便的广东迅速‬进入‬世界‬舞台‬。

由此,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中餐馆以粤菜为主,成为中国的代表菜系,影响力很大。

湘菜凭什么‬进入‬八大‬菜系‬?清朝晚期,湖南人才普遍食用辣椒。

成书于清代末年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湘鄂人)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也即到清代末年,湖南菜才有了灵魂——无辣不欢,连汤里也会放辣椒。

同时,湖南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存在感。直到清朝晚期,随着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崛起,湖南人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湖南菜也才逐渐被全国人认识。

到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祖籍湖南的谭延闿,精于美食。

他父亲曾任两广总督,因而家庭条件优越,长期重金聘有名厨。

后来,对于美食有天赋的谭延闿,与家里的淮扬菜、湖南菜名厨同心协力,在湘菜厚汁重味的基础上,引入粤菜的清淡、淮扬菜的香醇风味,以“原材料选取精良、刀工处理精细、烹制技艺精湛、味道调和精准”的美食理念,将湖南菜提升了一个档次,味道香辣、鲜美。

谭延闿与孙中山关系密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的介绍人。他曾任两广督军、湖南督军、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乃至‬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

地位显赫的谭延闿,成为很多人尽力结识的对象。而且他醉心于美食,经常大宴宾客,品尝美味佳肴。

由此,他亲自参与改良后的湖南菜,也随着他的名声而在上流社会传播,并且被以他的字“组庵”称誉为组庵湘菜。

由此,组庵湘菜被称为“湘菜之源”,成为湘菜中的著名系列和官府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湖南菜才逐渐受到世人瞩目。

完整的湖南菜体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虽然无缘四大菜系,但是它‬最终与浙江菜、闽菜、徽菜一起,被列入八大菜系,称为“湘菜”,独领风骚。

所以,湘菜能有今天的地位,谭延闿功不可没。

湘菜经典菜?

1、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英文名:Chop bell pepper fish head)是湖南省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据传,起源和清代文人黄宗宪有关。通常以鳙鱼鱼头、剁椒为主料,配以豉油、姜、葱、蒜等辅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鲜辣适口。

2、腊味合蒸

腊味合蒸是湖南地方传统名菜,属湘菜系。是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做法简单,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湖南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潮湿。新鲜的肉类食品不宜储存,但经烟熏后的腊肉却能防腐耐贮。渐渐的,百姓也养成喜吃腊肉的饮食习惯。早在汉代时,湖南先民就用腊肉制作佳肴。到清代,此类菜肴已很出名,“腊味合蒸”就是许多腊味菜肴中的一种。

3、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又叫东安鸡、官保鸡,是一道地方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因用东安新母鸡烹制而成,故名。东安子鸡成菜呈红白绿黄四色,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此菜曾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四大传统湘菜名录。=制作步骤大致为:将鸡宰杀后放入汤锅内煮,七成熟时捞出待凉,切成小长条。炒锅放油烧至八成热,下鸡条、姜丝、醋、花椒末等煸炒,再放鲜肉汤焖至汤汁收干,放葱段、麻油等,出锅装盘即成。

湘菜的特点就是辣吗?

湘菜是普遍都很辣。湘菜(英语:Hunan Cuisine),亦称湖南菜,是所有具有鲜明湖南地方特色菜肴的统称。湘菜以辣味丰富适当、制作严谨、突出菜肴本味而著名。

湘菜调味重香辣,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地区气候温暖而湿气大,故人们为了提神去湿,多喜食辣椒。

湘菜制作很精细,用料也比较丰富,口味复杂,品种繁多;重油重色,讲究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湘菜的味道有基本味与复合味的区别。基本味就是酸甜苦辣咸等单一味,而复合味就是有基本味组成的味觉体验更复杂的味道。

味型有利于在创造新菜肴时确定基本味道,并节省调味料。湘菜热菜的基本味型有三十三种,主要包括:酸辣、咸酸、辣咸、腊香、豉香、酱辣、咸鲜、臭香、湘卤、霉香等。扩展资料:迄今为止在湖南省境内,已发现3000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尤其以洞庭湖平原地区和湘江河谷地带的分布最广。

在出土的文物中又以饮食器皿最为多见,由此可知湖南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当时的饮食已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很多特点,一直沿袭到两汉。

自成体系的湖南菜简称湘菜,从它形成以来,就以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声播海内外,成为中国烹饪中充满勃勃生气的组成部分,凝铸华夏饮食文化的精华。

从《楚辞·招魂》中可以看到,当时在湖南一带,食物的主要来源有大米、小米、黄梁,以及野鸭、野生的大雁、天鹅和甲鱼、乌龟等,烹调技艺有烧、烤、煎、蒸、炖、煮、醋烹、卤、酱10种之多,形成酸、苦、咸、甜诸味,更以酸、苦味成为其独具的地方特色。

《楚辞释》中云:“大苦,豉也”,就是指两千年来湖南民间的调味品豆豉,浏阳出产的豆豉至今仍然闻名全国。

到了汉代以后,湘菜的地方风格更加突出。

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竹简·食单》中,对当时的饮食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

其中的精美菜肴有近100种,仅“内羹”一项,就有5大类24种之多,另还有72种食物,比如鱼肤、牛腰、鹿骈、濯鸡等。

而这时湘菜的烹调方法,也发展到16种之多,增加了羹、炙、熬、熘、胎、脯、腊、炮、醢等。

还记录了佐料,主要有盐、酱、糖、豉、曲、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

而独具特色的酸味菜也增加了很多,在《食单》中记录的酢莱和酸羹就多达10种。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稳定的成熟期,饮食文化在形式上更加刻意求新,湘菜文化也不例外,确立了浓、香、淡的风格。

形式上以完整保存原料的自然形态为风尚,还赋予各种内涵说道。

比如以鸡代“凤”、以鹿寓“禄”、以羊为“祥”,龟鹤则象征着长寿。

一条鱼象征着连年有“余”,若用桂花鱼,还含有“富贵”的意思。

那时湘菜的菜单就已经开始按照生日、婚丧、升迁等进行不同的分类,一直沿用至今。湖南地处亚热带,湿润多雨。自从明朝末年,辣椒由南美移植到中国后,湖商人嗜辣也渐渐出名。湖南的土壤非常适宜辣椒的生长,而且辣椒具有驱寒、祛风湿的功效,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人的食欲,所以在湖南喜食辣味食品的人逐渐增多,辣味菜也就成为湘菜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主要部分。湘菜中的辣味是有很多讲究的,可以分为香辣、酸辣、麻辣、煳辣、油辣、脆辣、鲜辣、苦辣,与川菜的不同之处在于,湘莱的辣味莱是不放糖的。在湘菜的样式上,辣椒还可以作为点缀的材料,比如名菜“麻辣仔鸡”中,就用尖红椒与青蒜作装饰,使人见而思食。尽管湖南家常菜是以辣为主,但是湘菜宴席通常只有两道辣味菜。而近现代湘菜的发展已有很大的规模,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一个菜系,在晚清至民国初年,长沙一带有49家湘莱馆,比如潇湘、曲园、玉楼东、奇珍阁、挹爽楼、李合盛等,当时名厨辈出,像萧荣华、柳叁和、末善斋、毕河清等,如今湘菜的著名厨师,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传人。由于受湖南地区的物产、民风、习俗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湖南菜也形成了多元结构,其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基调,每个区域的地方风味菜各具特色,同时相互依存、彼此交流,构成了湘菜多姿多彩的格局。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