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仓石鼓第一次发现在什么朝代,以及陈仓石鼓是中国第一古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陈仓石鼓
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
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十个花岗岩材质的石鼓每个重约一吨,在每个石鼓上面都镌刻 "石鼓文"(大篆),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 《猎碣》 。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外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以籀文分刻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其字已多有磨灭,其第九鼓已无一存字。
10面石鼓上的文字虽然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它是描写秦贵族阶级畋猎的一首长诗,有两面石鼓("千沔鼓"、"车工鼓")的诗句较完整,其余石鼓文保存不好,只留只言片语,但其大致意思还可以体会到。
"汧沔鼓"描写的是千河的美丽景色。原文大意为:"在婀娜杨柳笼罩之中,汧河里潺潺流水清澈透明,鲇鱼、鲤鱼在水里成群结伴,君子在垂钓,有很多小鱼在缓缓游动,白鱼正在抢食水草,黄白相间的鱼便鱼,影子照在河底的石头上清晰可见。"这是多美的意境,让人感叹,使人陶醉。"车工鼓"记述了秦公出猎的情景。盛言车徙之多,角弓之美和随从张弓射箭,追赶猎物的场面。
"田车鼓":记述秦公及随从登原游猎的盛况。
"銮车鼓":记述秦公游猎经虢城,銮车上悬挂彤弓、彤矢,从人齐聚,进献猎物,这时人群如障,非常热闹。
"酃雨鼓":记述秦公及随从涉汧河时,从低处看到的情景。
"作原鼓":记述在山上整修原地的场景。
"吴人鼓":记述虞人为秦公献祭而奔忙。
"吾水鼓":叙述秦国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
"而师鼓":记述秦公的述志诗。
"马荐鼓":记述打猎而归时路遇之情景。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韩愈著有《石鼓歌》,其真品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而石鼓发现地宝鸡有中华石鼓园、石鼓阁。
流传历史
唐朝
初次发现
627年,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的北阪,一牧羊老人发现了10面怪异的花岗岩大石。这些硕大的石体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窄下大,高约3尺,中间微凸,模样奇特。令人不解的是,当一块大石上的泥土被清除后,居然显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笔法奇异,竟无人能识。于是,流言四散,怪论频生。更有乡民闻风而至,焚香跪拜,惊为天赐之神物。
自此,陈仓突然变得热闹非凡。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至,一窥究竟,并拓下石上的文字,遍寻名家研究。更有大户悬重金求解谜题。但文字之谜不仅未被揭开,反而借着民间传言,而变得神乎其神。
安史之乱
100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在战火中风雨飘摇。正在雍城躲避战祸的唐肃宗听到石鼓的传闻,心生好奇,责令州府官员将10面怪石运下陈仓山,迁往雍城城南,就是后来的凤翔县城之南,与驻扎在这里的文武百官赏玩。
石鼓被迁至雍城短短几个月后,便随着战乱的来临而蒙难。当叛军逼近凤翔时,满朝文武百官出逃,为躲避战祸,石鼓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并对外宣称"毁失"。一时间,天下人为之抱憾。
再次出土
石鼓被掩埋两年后,"安史之乱"平定,天下得以太平。陈仓石鼓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机。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查访到了石鼓的埋藏之处,请朝内的名家主持挖掘。韩愈还因此上书朝廷,请求移石鼓到京城太学府内妥善保管并重立其学术。但韩愈的请求并未被朝廷所重视,奏折在朝堂上被积压了8年之久。
公元814年,郑余庆就任凤翔尹,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国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他偶然看到尘封已久的韩愈奏章,深深为之触动。于是,重新奏请朝廷,希望能妥善保管陈仓石鼓。于是,曝于荒野的石鼓才被移送到当地孔庙。
石鼓重新出世,已是蚀迹斑斑,石鼓上的字迹残缺不全,引得无数名家学者为之慨叹。更可惜的是,由于一直被弃于荒野,其中一面石鼓居然莫名遗失。这就是后来曾经轰动天下,也常引发历代学术争端的作原石鼓。
9面石鼓在凤翔孔庙中呆得并不安稳。90多年后,曾经鼎盛的李唐王朝忽然间在接连爆发的战乱中坍塌。令人痛惜的是,风翔孔庙在战火中被焚毁,庙内所藏的9面石鼓也被人盗运一空。陈仓石鼓,在乱世中重新遁迹于草莽江湖。
宋朝
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导演的北宋文物造假工程
当北宋王朝一统天下,并逐步剿灭割据一方的诸侯之后,全国的经济与文化在短短数十年得到恢复,并取得了飞跃。当宋仁宗查阅前朝遗留下的经史档案时,无意中发现了关于石鼓的传奇纪略,对遗失百年的陈仓石鼓产生了浓厚兴趣。
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书画君王,他不惜以高官厚禄相许,令天下有才德之士遍地寻访、查找陈仓石鼓的下落。
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闻得此消息后,便竭尽心力去寻找传说中的10块大石,试图投君王所好。
司马池经过几番周折,终于使消失百年之久的陈仓石鼓重见天日。只可惜,寻到的石鼓只有9面,早在唐末便已遗失的作原石鼓仍没有踪迹。
心急的司马池施展了画蛇添足的拙劣招数,私下遣工匠连夜采集相似石材做伪。很快,他便参照石鼓拓本仿制出一面假的"作原石鼓"。这一招果真让他以奇功得到了仁宗的褒奖。
只可惜,饱学的宋仁宗与受命而来的名家学者们很快就辨别出了伪造的石鼓。司马池先建奇功受封赏,又因造伪欺君而获罪。
9面石鼓现世,又经历造假风波,因而失踪的"作原石鼓"立即名动天下,坊间认为其价值能以一敌九,随即便引发了豪强们一掷万金寻找"作原石鼓"的风潮。然而,直到1052年,金石收藏家出身的向传师到了风翔后,石鼓残断的历史才获得转机。
屠夫家中寻到失踪的"作原石鼓"
向传师是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金石收藏家。最初与石鼓的渊源,来自于他重金求来的一份太氏石鼓文拓本。在对照自己手中的其他石鼓文拓本时,他意外发现,这份新的拓本居然保留有"作原石鼓"的文字。但事实上,"作原石鼓"已遗失了200多年,不可能再有新拓本问世,否则宋仁宗又怎会满天下张贴黄榜以高官与重金相求呢?
"作原石鼓"拓本的发现,令向传师彻夜难眠。经多方探查,终于查明这份拓本源自关中的太氏家族。唯恐夜长梦多,他立刻便备马出发。
当抵达太氏村庄后,他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原来,太氏一家半年前全部死于瘟疫。官府为了防止瘟疫蔓延,把太氏的房子、财产全部烧光。这个噩耗,对于千里跋涉而来的向传师而言,可谓晴空霹雳。
身心疲惫的向传师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就近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隔日清晨,向传师被后院传来的磨刀声惊醒。原来,客栈后面一个屠夫正在磨刀,向传师循声走到屠夫门前,只见屠刀被磨得寒光闪烁,而令向传师一惊的是屠夫所用的磨刀石,虽然破旧却有几分石鼓的风貌。他走近细看,磨刀石上隐约浮现的一些熟悉的字迹依稀可辨。原来,这就是那面失踪了200多年,引得几朝几代人魂萦梦绕的"作原石鼓"。
石鼓已面目全非,上部已被乡民削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而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是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仅余下半部的4行文字。
不久凤翔知府接到一封向传师的书信。于是,连夜调集军兵赶往关中,护佑石鼓与向传师回到风翔。随即又将石鼓送往汴梁。向传师因寻石鼓有功,得到朝廷诸多封赏,并获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
至此,10面石鼓终得团圆,但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却仍在继续。
石鼓颠沛流离命运屡因战乱难止
自诩为"天下第一学士"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的又一个书画皇帝。在对待石鼓的问题上,他不仅继承了先王宋仁宗的痴迷,更多了一重溺爱。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运抵京城后,10面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学之内保存。随后,又被他搬进了保和殿朝夕相伴。
后来,宋徽宗居然突发奇想,下令在10面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其装了金身。
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入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押解到东北荒原之中囚禁。而10面石鼓,则因鼓身被填注的黄金,而被金兵视为珍宝,尾随着被掠的徽钦二帝北迁。
石鼓被运到燕京后,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并未发现其价值,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便将它们丢弃荒野出土地点
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遗失。
元明清
藏身燕京
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的联军攻破燕京,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于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掩藏在废墟之中的10面石鼓。王檝出身于凤翔虢县(今宝鸡市陈仓区),与石鼓同根同源,他将其保存于孔庙之中,并请专人看护。而后的元、明、清3代,石鼓一直没离开过北京。
近代
然而,10面石鼓在北京的安稳日子只持续到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10面石鼓随着故宫的国宝不断迁徙,在南京短暂停留后又被艰难地运送至重庆。
抗战胜利后,这批石鼓又从重庆运回南京。运送途中险象环生,运载石鼓的汽车先后经历了两次翻车事故,10面石鼓险些再遭劫难。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仓皇筹备撤退,将国宝文物大量地转运至台湾。此时,已被送回北京故宫保管的陈仓石鼓,被仓促运抵机场。但临近起飞时,飞行员却报告说,飞机已严重超载,无法保证飞行安全。经过一行人的再三商讨后,这10面石鼓只好留下,终得保全。
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它所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以及笼罩在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与珍贵。
陈仓石鼓是什么,为什么有“中华第一古物”之称?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了一档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节目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担任“国宝守护人”,为大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第一期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第三件国宝,由梁家辉担任“国宝守护人”。它就是陈仓石鼓。
在守护国宝时,梁家辉充满感情地说:“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都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每天都使用文字,不会觉得它有多伟大,可是中国方言那么多,如果没有文字,该怎么交流。人在他们面前真的很渺小,但是为了它,人又可以是非常的伟大。”
陈仓石鼓上所记录的,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刻诗文。
陈仓石鼓发现于627年。
627年,正是唐朝贞观元年。当年,一名牧羊的老人,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的北坡发现了10面馒头状的花岗岩石体。花岗岩石体形状像鼓,上窄下大,圆而见方,高二尺,直径一尺多,被称为石鼓。由于发现地是在陈仓,又被称为陈仓石鼓。
陈仓石鼓最让人感到惊异的是,上面刻着当时谁也看不懂的文字。后来,经过专家考证,证明上面的文字是一种由大篆向小篆过度的文字,后被人称为“籀文”,或“石鼓文”。所记录的内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渔猎之事。
人们根据陈仓石鼓上面的文字,将10个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
陈仓石鼓有着一段颠沛流离的传奇故事。
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的长子李亨逃亡到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时,听说了陈仓石鼓的事情,感到好奇,便让地方官员将陈仓石鼓全部运下山来,送到雍城。李亨获得了陈仓石鼓后,如获至宝,一有空就和文武官员一起来研究、把玩石鼓上的文字。
可是,没过多久,叛军就追赶到雍城附近。李亨无法抵挡叛军的攻势,便打算撤退。他不愿意陈仓石鼓落到叛军的手里,在撤退前将它们全部埋到城外的荒野地里,对外则宣称陈仓石鼓全部损毁丢失了。
陈仓石鼓的第二次露面,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后。
806年,陕西的地方官员,通过以前留下的资料,请人将陈仓石鼓挖掘出来,重见天日。可是,地方官员并没有对陈仓石鼓进行妥善保护。
韩愈听说这件事后,专门上书朝廷,请求将陈仓石鼓转移到都城的太学府内妥善保管,并派人对石鼓上的文字进行研究。可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晚唐皇帝们,根本就没有心思来做这些文物保护工作。直到814年,曾经两次拜相的一代名臣郑余庆发现韩愈的上书后,再次进行呼吁,这才让陈仓石鼓送到了当地的孔庙里。可是,这时候10面陈仓石鼓只剩了9面,其中的乍原石鼓丢失了。
可惜的是,唐朝末年,群雄并起,战火重燃。保存陈仓石鼓的孔庙被焚毁后,9面陈仓石鼓全部被人盗走,再次“人间蒸发”。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进入一个比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北宋初年,凤翔知府司马池经过一番艰难地寻找,居然找到了9面陈仓石鼓。然而,没有乍原石鼓,陈仓石鼓就是不完整的。司马池心急之下,派人仿造了1面乍原石鼓。宋仁宗喜出望外,对司马池进行了嘉奖。
可是,当宋仁宗见到10面陈仓石鼓后,很容易就发现了仿造的乍原石鼓,对司马池进行了问罪。
对了,司马池有一个儿子,叫司马光。
幸运的是,1052年,北宋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在关中一家村民家里,发现了乍原石鼓。几百年间,乍原石鼓被用作舂米臼、磨刀石,上面的文字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
好在10面陈仓石鼓终于“团圆”了。
陈仓石鼓,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故事??
唐朝公元627年,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发现了陈仓石鼓。
“安史之乱”爆发,石鼓被迁至雍城短短几个月后,便随着战乱的来临而蒙难。当叛军逼近凤翔时,满朝文武百官出逃,为躲避战祸,石鼓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
公元814年,郑余庆就任凤翔尹,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国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他偶然看到尘封已久的韩愈奏章,深深为之触动。于是,重新奏请朝廷,希望能妥善保管陈仓石鼓。于是,曝于荒野的石鼓才被移送到当地孔庙。
石鼓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它所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以及笼罩在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与珍贵。
石鼓特征
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外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它为《猎碣》。以籀文分刻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其字已多有磨灭,其第九鼓已无一存字。
10面石鼓上的文字虽然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联系。它是描写秦贵族阶级畋猎的一首长诗,有两面石鼓(“千沔鼓”、“车工鼓”)的诗句较完整,其余石鼓文保存不好,只留只言片语,但其大致意思还可以体会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石鼓
石鼓文的历史研究
石鼓与石鼓文之历史与研究概况(附石鼓歌)(之一)
唐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石鼓,唐贞观时期发现于宝鸡陈仓。然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缺文少字,以及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人们均不知所写为何,产生于何时,所作何用。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贞观时之吏部侍郎苏勖称赞道:“世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高宗时的书法家李嗣真在其《书后品》中也说:“史籀堙灭,陈仓藉甚”。开元年间的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道:“按籀文者,周太史史籀之所作也”,“其迹有石鼓文存焉,盖讽(—作叙)宣王畋猎之所作。今在陈仓”。他赞美石鼓书法曰:“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苍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历史上,苏勖第一个认为石鼓文是史籀留下的笔迹。这一看法得到李嗣真的附和,张怀瓘的论证。于是“石鼓”、“石鼓文”从此便得了名,文字被判定为史籀所写,石鼓便被认为是讽谏周宣王畋猎而刻制的东西了。
唐肃宗至德时之书法家窦臮《述书赋》上下二篇,其兄窦蒙为之作注。云:“史籀,周宣王时史官。着大篆,教学童。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猎碣十枚,并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见打本”,“即其文也。石寻毁失,时见此本,传诸好事者”。窦臮所记之“雍城南”,是言石鼓发现的地方。“猎碣”的称呼,即源于此。而文中所言“打本”即是石鼓拓本,说明了至德时已有石鼓文拓本流传于世。
诗人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久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拿肉屈强。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诗中有“陈仓石鼓久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句,这大概是石鼓发现后,文人对石鼓发现地最早的看法。
此后,德宗时之诗人韦应物专为石鼓文写了一首《石鼓歌》:“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纭纭。喘息逶迤相糺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法传,持来比此殊悬隔。”诗的开头“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便提出对石鼓之产生年代与制作原因的看法。将张怀瓘之“盖讽宣王畋猎”说,改为了大猎“刻石表功”说。开创了“周宣大猎刻石表功说”之观点,也开创了后世以《石鼓歌》的形式咏颂石鼓之先河。自唐以后各代多受其影响,不少著名诗人和学者均有赞颂石鼓的“诗”或“歌”留传于世。
受韦应物之启发与影响,唐代著名的古文学家韩愈也写了一首《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予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贴平不颇。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辨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鸣呼吾意其蹉跎。”
诗中有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①诗人完全接受了韦诗之观点;
②作者曾研读过石鼓文,但遇到篆文与剥蚀不清等之困难,未再对石鼓诗进行深入研究;
③安史之乱后,石鼓能再现于世,是得其友人帮助寻找、挖掘后才运回凤翔的;
④诗人曾向朝廷举荐过石鼓,但未受恩准;
⑤诗中所言“臼科”,说明发现时《作原》鼓就已被凿为臼;
⑥第一次向世人强调了石鼓作为历史文物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韩愈此诗后人选入了《唐诗三百首》,具有重要的史料与文学价值。
总的来看,唐代二百七十九年间对石鼓文化的贡献是:
一、完整地发现了十只石鼓,较为妥善地对石鼓作了保护与安置。
二、石鼓文字受到了唐代书法家的广泛重视,高度赞扬与肯定,石鼓得以以拓本形式流传至今。
三、石鼓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基本得到了肯定。
四、杜甫、韦应物、韩愈的石鼓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宋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宪宗以后,唐各代之朝政都日趋衰弱,迁鼓之事也就搁置一边,无人再提。唐末,五代十国的战乱中,石鼓无人照管,何时被人搬走,无人知晓。战乱持续了一百多年,到宋朝建立后才得以平息。爱好历史文学的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担任凤翔知府时寻回九鼓,“复辇至于府学之门庑下,而亡其一”(见王厚之《复斋碑缘》)。皇祐四年,向传师在一屠户家,才将被当作米臼又被当成了磨刀石的《作原》鼓找到。自此石鼓遗失后约一百五十年左右,方才全部寻回。一百五十年,这是几代人的生存时间,当不会有人见过石鼓原样。于是《作原》鼓拓本是否“完整”,便成为划分“唐拓”与“宋拓”的唯一标准。完整即是唐拓,不完整的即所谓为臼后的石鼓拓本被认为最早不过宋拓。也就是说,“唐拓”与“宋拓”的区别在于《作原》鼓是否在五代十国至宋初这一段时间内被凿制为米臼。然章樵所言:“孙巨源得于僧寺佛书龛中,以为唐人所录”之石鼓文,其《作原》文字也不全,亦在为臼之后。故有人疑其为伪。但在韩愈诗中有“掘臼科”之句,是否又证明《作原》为臼,早于唐初呢?清代乾隆皇帝对此也提出了怀疑。然而,均因无更多证据以证其说,只好暂阙存疑。尽管我们比较支持《作原》为臼早于唐初的观点,但由于这观点尚无公认,故在本文中仍暂用“先锋”、“后劲”、“中权”三本为“宋拓”的一般看法。
北宋仁宗时诗人梅尧臣《雷逸老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作》一诗:“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舫舟又渔麹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从官执笔言成章,书在鼓腰镌刻藏。历秦汉魏下及唐,无人着眼来形相。村童戏坐老死丧,世复一世如鸟翔。惟阅元和韩侍郎,始得纸本歌且详。欲以毡衣归上庠,天官媕阿驼肯将。传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剥文失行。近人偶见安碓牀,亡鼓作臼刳中央。心喜遗篆犹在傍,以臼易臼庸何伤。以石补空恐舂粱,神物会合居一方。雷氏有子胡而长,日模月仿志暮强。聚完辩舛经星霜,四百六十飞凤凰。书成大轴绿锦装,偏斜曲直筋骨藏。携之谒我巧趋跄,我无别识心旁徨。虽与乃父非故乡,少与乃父同杯觞。老向太学鬓已苍,乐子好古亲缣缃。谁能千载师史仓,勤此冷淡何肝肠。而今祭酒禆圣皇,五经新石立两廊。我欲效韩非痴狂,载致出关无所障。至宝宜列孔子堂,固胜朽版堆屋墙。然须雷生往度量,登车裹护令相当。诚非急务烦纪纲,太平得有朝廷光。山水大字辇已尝,于此岂不同粃糠。海隅异兽乘舟航,连日道路费刍粮。又与兹器殊柔刚,感慨作诗聊激昂。愿因谏疏投皂囊,夜观奎壁正吐芒。天有河鼓亦焜煌,持此负鼎千成汤。”
从内容来看:
①受韦诗影响,继承了“宣王发愤搜岐阳”之观点;
②叙述了韩侍郎荐鼓之事;
③风趣地嘲讽了以鼓作臼,以臼易臼之经历;
④历史上首次言及石鼓文拓本上之字数,“四百六十飞凤凰”;
⑤抒发作者想“效韩”时之激动心情。此诗具有一定的文学与史料价值。
与梅尧臣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在他所写之《集古录跋尾》中对石鼓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石鼓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右石鼓文。岐阳石鼓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宣王刻诗。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余庆置于庙而亡其一。皇佑四年,向传师求于民间,得之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不可识者过半。余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其可疑者三四:今世所有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其距今未及千岁,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共和元年至今嘉礻右八年,实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此其可疑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同文,而《诗》、《书》所传之外,三代文章真迹在者,惟此而已。然自汉已来,博古好奇之士皆略而不道。此其可疑者二也。隋氏藏书最多,其《志》所录,秦始皇刻石、婆罗门外国书皆有,而犹无石鼓。遗近录远,不宜如此。此其可疑者三也。前世传记所载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诞而难信,况传记不载,不知韦、韩二君何据而知为文、宣之鼓也。隋、唐古今书籍粗备,岂当时犹有所见,而今不见之邪?然退之好古不妄者,余姑取以为信尔。至于字书,亦非史籀不能作也。”
欧阳修对石鼓产生于西周时之观点,提出了几点怀疑。从石鼓文流传以来的历史看,此文最先发难,对石鼓产生于西周时代的观点提出了疑问。怀疑之风至此起,从此不断有新的见解出现。但由于均未能动摇“主周说”立论的根本。以后各代,一直至清,石鼓宣王说仍是主流。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早年曾在凤翔府任签判,时常至凤翔孔庙观赏石鼓。在读了韩愈和梅尧臣之诗后,也写了一首《石鼓歌》:“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学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吾车既工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诘屈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莨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与谁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榖。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史籀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朦瞍。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竞使秦人有九有。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掊。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公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在诗中,诗人先述阅读鼓文之体会,次颂扬宣王中兴之壮举,惋惜周宣之衰弱,斥责秦人之残暴,感叹世间之兴亡百变,人生之苦短。苏诗咏物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大气磅礴,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东坡之三弟苏辙,也写有一首《石鼓歌》:“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宣王没后坟垄平,秦野苍茫不知处。周人旧物惟存此,文武遗民尽囚虏。鼎钟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历宣子孙窜四方,昭穆错乱不存谱。时有寓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思宣不见幸鼓存,由鼓求宣近为愈。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君看项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为脯。马童杨喜岂不仁,待汝封候非怨汝。何况外物固已轻,毛擒翡翠尾执尘。惟有苍石于此时,独以无用不见数。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困风雨。遭乱既以无用全,有用还为太平取。古人不见见遗物,如见方召与申甫。文字蝌蚪可穷诘,简编不载无训诂。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亦如老人遭暴横,颐下髭秃口齿龉。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鲂鱮岂厌居溪谷,自投网罟入君俎。柳条柔弱长百户,挽之不断细如缕。以柳贯鱼鱼不伤,贯不伤鱼鱼乐死。登之庙中鬼神格,锡汝丰年多馀黍。宣王用兵征四国,北摧犬戎南服楚。将帅用命士卒欢,死生不顾阚虓虎。问之何术能使然,抚之如子敬如父。弱柳贯鱼鱼弗违,仁人在上民不怨。请看石鼓非徒然,长笑泰山刻秦语。”诗中作者对关于石鼓有用还是无用,对人生、治世等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哲理寓意。二位诗人均将石鼓与泰山秦刻石作比,颂扬石鼓之高古典雅。
北宋末之诗人张耒撰写了《瓦器易石鼓文歌》:“周纲既季宣王作,提剑挥呵天地廓。朝来吉日差我马,夜视云汉忧民瘼。桓方召执弓钺,荡荡申韩赐圭爵。北驱猃狁走豺狼,南伐徐夷斩鲸鳄。明堂车马走争先,清庙笙镛尸载乐。岐阳大猎纪功伐,石鼓岩岩万夫凿。千年兵火变朝市,后世纸笔传冥漠。迹荒事远贵者寡,叹惜风霜日摧剥。君诚嗜古更过我,易以瓦器尤奇卓。满盘苍玉列我前,制古形奇异雕琢。羲黄己亡巧伪起,采椽土木消纯朴。何为获此上古器,经历万古遭搜掠。寥寥墨翟骨已朽,尚有遗风传隐约。又疑晏子矫齐俗,陶土抟泥从俭薄。或云古者宗庙器,斥弃金玉先诚确。是时此物参鼎俎,蒉桴土鼓诚为乐。呜呼二物信奇绝,赖有吾徒与提握。不然乌瓦与荒碑,坐见尘埃就零落。”张耒诗中进一步宣扬了“宣王说”。
宋徽宗赵佶之时。徽宗爱好书画,收集奇石,对石鼓早有所闻。大观二年下诏凤翔府,御敕将石鼓迁运至汴京之辟雍。相传曾下令用金填平石鼓文字,以绝锤拓,保护石鼓不再受损伤。使得石鼓得到了短暂安全。但好景不长。靖康时,金兵入侵,攻进汴京。金兵在掳掠财物时,见鼓有金,于是也将石鼓运走。由于鼓体沉重,搬运不便,剔金后便将石鼓抛弃于荒野。石鼓再一次失落民间。
石鼓这一时期的经历,在南宋书法家洪适所写的《石鼓诗》中,也有所记述:“天作高山太王靠,鸑鷟一鸣周剪商。郏鄏卜年大搜备,诸侯敛衽尊大王。六月中兴绳祖武,薄伐太原恢境土。石崖可凿诗句镌,千载神光薄西浒。橐驼挽 入大梁都,碧水湛湛河出图。中间两鼓备章句,日惟丙申不模糊。左骖秀弓射麋鹿,有鲂有鱼帛 君子渔。光和石经屹相望,诅楚登峄非吾徒。辛壬癸甲雁分翅,桥门观者堵墙如。星沉东壁干戈起,首下足上天倒置。景钟糜碎九鼎飞,王迹皇风吁扫地。谁与扛石徙幽燕,兵车乱载包无毡。敲火砺角小小尔,为础为砧多历年。宣和殿中图复古,冠以车攻次十鼓。韩诗欧跋尽兼收,云章剖判定鱼鲁。先君辛苦朔方归,文犀拱璧弃弗携。一编什袭自鐍秘,更有司马凤翔碑。我生不辰今已老,岐阳三雍身不到。匆匆北使接浙行,在耶亡耶问无报。整齐篆籀饰牙签,简撮篇咏劳穷探。致主有心歌小雅,汗颜无术下登三。”
宋代由于距唐代较近,书法家与学者受唐石鼓文思想的影响也较深,从《石鼓诗》中看对石鼓文的观点与唐代基本相同。两宋时期对石鼓文化的主要贡献是:
1、将五代战乱中丢失的十只石鼓全部寻找了回来;
2、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优秀的石鼓文拓本;
3、梅尧臣、欧阳修、苏轼、苏辙等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石鼓诗歌与文章,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4、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首次将石鼓载入志书;
5、无名氏《古文苑》最早辑录石鼓文。相传为唐人旧藏,北宋孙巨源得之于佛龛,宋韩元吉编次,章樵作注,后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中,今有清刻本存世。
6、首次出现有补文和译文的薛尚功《岐阳石鼓》,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学者石鼓文译释多从薛氏。
7、南宋施宿于《石鼓音》中,拟定了石鼓的鼓次顺序,后世学者多从之。
8、继欧阳修对石鼓产生年代产生怀疑之后,两宋学者董逌、程太昌、翟耆年、郑樵等,对石鼓产生于宣王时之观点也提出了怀疑。
石鼓与石鼓文之历史与研究概况(附石鼓歌)(之一)
历代吟诵石鼓的诗歌,出处不同、版本不同,字里行间之间也会出现很大差异。本文虽尽量择优而叙之,但仍不免有误,故建议引用者进一步细查为是。——刘星刘牧《石鼓诗文复原译释》
元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南宋与辽、金之间的战争,时战时和,持续了一百多年。待元朝兴起,战争平息后。凤翔虢县人元宣抚使汉人王檝修复都城庙学,将石鼓列于庑下(见《二十四史·元史》)。元成宗大德时,国子监教授虞集又将石鼓送交朝廷,安置于国子监大成殿门内,左右壁下各五枚,用砖围坛以承之。元时学者潘迪集宋代诸家之注释,刻成《石鼓文音训》,附立于十鼓之旁。可惜所用拓本仅存386字。此二碑今仍完好。故宫《石鼓馆》,今仍按旧式,依旧陈列于十鼓旁边。
与虞集年代相近的诗人张养浩《石鼓诗》:“粤自鸿蒙剖元秘,天祚有熊炎帝继。侯刚覃思神与凝,摹写三千入书契。苍姬一变史籀出,鲸攫鳌呿凤鸾捩。嬴秦自帝不古师,遂使奸斯愚叔世。当时玉筯天下独,尔后争奇古文弃。末流诸子相祖述,刓朴遗淳趁姿媚。我尝慨此愧疏浅,一髪空危万钧繋。竭来庠宇覩石鼓,玉立俨然三代器。细思伊始将安庸,或谓宣王章猎事。且疑且信邈难诘,日月群阴欲食既。尝为雷电下取将,仅馀二百七十二。贞坚不坠劫火灰,苍古犹含太初气。世间钟鼎瓦砾如,只辞千金未为贵。昌黎作歌恨才薄,坡老来观惜时异。区区流转又几朝,终不能忘见天意。若令好事堪把玩,攘窃空应穷万计。平生漫有博物名,迫事不能详一字。沉吟独立西风前,乔木荒烟日西坠。”在他所写之《石鼓诗》中也描述了到中都庠宇观赏石鼓的感受和怀疑。然此时石鼓上之存字已“仅馀二百七十二”了。
元代为石鼓作诗的还有揭傒斯、宋褧、吴莱、周伯琦等。从诗的内容看,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
1、追叙石鼓历史的遭遇与沧桑;
2、赞扬元统治者对石鼓之安置;
3、歌颂元仁宗皇庆时举行盛典,国子生能观赏石鼓之幸喜等。
揭傒斯《石鼓诗》:“孔庙颓墙下,周宣石鼓眠。苔兮敲火迹,雨洗篆蜗涎。野老偷为臼,居人打卖钱。有形终易尽,流落漫堪怜。”
宋褧《送汪编修出知馀姚赋得石鼓作》:“繄昔中兴王,振武岐阳搜。臣工作歌诗,纪绩庸阐幽。琢石制为鼓,深刻将垂休。泽坚不少磷,文字粲以周。古拙出史籀,蟠错纷蛟虬。毡驼护转徙,逮阅三千秋。天朝尤宝惜,移至宫墙陬。栖息得所托,珍秘价莫酬。使者瑚琏器,出守趋东瓯。敦朴且贵重,华彩殆罕俦。旌麾暂补外,廊庙行见收。亦若此鼓然,置之昆仑丘。”
吴莱《答陈彦理遗石经寄诗索石鼓文作》:“横山先生多古玩,太学石经分我半。魏公世藏资州本,金石录中还散乱。当时爱奇巧收拾,笔画昭回映云汉。流传到我乃不远,虬甲凤毛真可惋。自从得此未有报,岐右石鼓天下观。昔则敲火今断臼,骆驼载归石尽烂。仓沮以后即史籀,先代遗宝列圭瓒。中郎变篆生八分,二者不敌何足筭。先生嗜书出法贴,青桐垩壁手脱掔。漆书蝌蚪不通俗,蛇蚓蟠结强涂窜。先生博学抱圣经,焚膏继晷日耽玩。韦编铁擿只纸传,邹鲁精髓合淹贯。国子门开尘没城,蓬莱阁废草堆岸。春秋徒闻璧可假,道德讵信鹅能换。古今所重在周典,周史面目极⾋。圣心不死不在石,日月行天旦复旦。吾家故纸本不惜,骊颔有珠我欲锻。向来见辱亦云然,焦尾之馀争免爨。先生安坐幸勿躁,岁晚相逢笑拍案。屏除许事不须说,好与我儒峙桢干。”
元代一百六十二年间,对石鼓文的贡献主要是:
1、寻回了金人丢弃多年的十只石鼓,避免了石鼓之泯灭;
2、对石鼓妥善地进行了安置;
3、视石鼓为三代重器,引起了诗人与学者的重视,创作了一些石鼓诗歌;
4、产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石鼓研究之著作,如潘迪之《音训》,吴衍撰《周秦刻石释音》等。
明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明朝取代元王朝后,仍将石鼓陈列于国子监大成门内,供文人学者观赏与研究。这一时期,虽然喜欢石鼓文的诗人、书法家与学者很多,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石鼓诗歌,甚至形成了历史上石鼓诗的创作高峰。但由于社会相对的较为安定,石鼓未遭受劫难与变迁。所以石鼓诗歌内容偏窄,多为赞美、想像与抒情,文学色彩较浓。明代作有石鼓诗歌的诗人有唐之淳、卢原质、程敏政、李东阳、何景明、王家屏、朱国祚、顾文昭、董其昌、黄辉、焦竑等等。
卢原质《石鼓诗》:“ 羲皇妙心画,人文始昭宣。后圣更有作,载籍日粲然。成周逮中叶,宣王振其颠。宏纲用勿坠,厥德未为愆。伟哉岐阳猎,伐石工磨镌。方前固云迈,揆后信犹贤。嬴秦一何愚,尽灭古简编。翻刻李斯文,乃欲垂万年。岂谓不旋踵,扫迹如云烟。孔壁遂启藏,此石亦偶全。于今二千载,墨本盛流传。要知文字行,白日丽中天。纵今荡无存,人心复开先。贤圣去我远,鲁鱼失其筌。安得周召徒,为倡麟趾篇。”
程敏政《石鼓诗》:“岐阳埋没草离离,汴省燕都石屡移。三代文章存鸟迹,百年风雨蚀晁皮。摩挲尚识宗周器,题跋谁镌蒙古辞。却爱胜游黄叔度,孔庭怀古立多时。”
王家屏《石鼓歌》:“我闻周宣狩岐阳,其时中兴王业昌。作诗刻字传永久,辞高二雅文三仓。遗碣累累至今在,鬼护神呵更显晦。自岐徙汴复入燕,幸遭珍重休明代。鸿都石经久已讹,此鼓完好曾不颇。文庙之中戟门畔,几回剔藓为摩挲。固知至宝非容易,合令安顿森严地。今皇文治迈成周,讲求自是词臣事。谁人得比韩孟才,斡旋风云天汉来。惟有岣嵝一片石,千秋万古共崔嵬。”
朱国祚《石鼓歌》:“桥门左右猎碣十,形如鼓础相排连。洼中或与齑臼似,抱质可敌瑶琨坚。传闻书自太史籀,比与大篆尤瑰妍。其辞典奥俪二雅,仿佛吉日车攻篇。周京遗制众所信,疑义莫定文成宣。纷论虽滋翟郑议,审视终异秦斤权。下逮宇文岂能尔,荠堂所见勿乃偏。呜呼神物不易睹,三代旧迹稀流传。巫咸告辞熊相诅,裕陵宝惜今弃捐。比干铭折为州壤,穆满书徒坛山顶。会稽窆石字茫昧,岣嵝秘迹文纠缠。掎摭非乏好奇士,千搜万索无真诠。讵若十鼓离复合,陈仓入汴还留燕。毡包席裹囊驼背,尘蒙露濯爪牛涎。置诸太学始皇庆,于今又历二百年。深檐五丈密盖护,不受长雨阑风颠。我来摩挲辄终日,证以郭薛施潘笺。凝思斫桐来自蜀,叩之定有声渊渊。文残非因硬黄拓,划缺反撼钩金填。长廊无人起题壁,回视落景棠梨悬。”
顾文昭《石鼓诗》:“古文不可见,籀也遗芬芳。去今二千载,字画犹端庄。缺落虽不完,间亦存数行。如逄冠剑士,济济游严廊。想见当时盛,会朝坐明堂。仆隶皆证人,从知史臣良。况在文武日,交修宁少忘。西旅贡厥獒,召公远为防。周宣中兴主,羽猎思外攘。惜哉词语间,末及戒其荒。赵君博雅士,好古能收藏。起我东周叹,题诗赠慨慷。”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间对石鼓文化的贡献主要是:
1、较好地安放与保护石鼓,使之未受到明显毁坏;
2、创作了一大批石鼓诗歌,较好地宣传与扩大了石鼓文化的影响;
3、在研究石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杨慎所著《石鼓文音释》;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李中馥《石鼓文考》、陶滋《石鼓文正误》等;
4、杨慎撰刻所谓“东坡本”石鼓文(函海本),虽来自薛尚功《岐阳石鼓文》补字本,但对后世产生了正负两方面不同的影响
以上资料源于刘星、刘牧《石鼓诗文复原译释》
关于陈仓石鼓第一次发现在什么朝代和陈仓石鼓是中国第一古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