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大体老师能解剖几次(学生遭遇车祸后捐赠遗体)

成都医学院大四学生刘雨檀遭遇车祸离世,这与女儿一心学医的精神一致:让她以特殊的方式回到热爱的母校”成为母校大体老师,大体老师这个特殊的身份,大众对大体老师可能非常陌生。每一位医学生上解剖课对人体结构的了解都要依靠他们,变成医学生最特殊的,要捐赠出亲人的遗体,这需要大爱的精神和极大的勇气,如果没有大体老师,其实很多老师、教授在去世之后,...

事件:近日,成都医学院大四学生刘雨檀遭遇车祸离世,年仅21岁。父母经商议后决定,捐出她的眼角膜和遗体,并表示“这与女儿一心学医的精神一致:帮助更多需要的人。这是在完成她最后的心愿。”让她以特殊的方式回到热爱的母校,成为母校大体老师。

这个事件,被央视新闻播报后迅速顶上热搜,大体老师这个特殊的身份,再次被拉入大众视野。

大众对大体老师可能非常陌生,但其对医学生意义特殊,每一位医学生上解剖课对人体结构的了解都要依靠他们。并且,这些遗体的获取渠道,都是无偿捐赠的,他们从活生生的人,变成医学生最特殊的“教具”。

对于我们国人而言,“入土为安”才能让逝者得到安息,生者得到心安。抛开有偿无偿这个问题,要捐赠出亲人的遗体,抛开偏见,这需要大爱的精神和极大的勇气。

可以说,如果没有大体老师,现代医学就不可能如此发达。其实很多老师、教授在去世之后,都和刘雨檀一样,会主动捐献自己的遗体,成为大体老师,以供学生们解剖学习。

比如127岁的徐欣毅生前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身患白血病的他在不多的几次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做出捐献遗体给母校的书面承诺。成为“大体老师”后,他的肌肉会被切成组织,器官会被做成标本,他对这一切流程再熟悉不过,“我不要骨灰,就是想留在学校。”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延续自己的医学事业。

个人有幸聆听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第一课《与伟大灵魂的隔空对话》讲授,参与了祭奠仪式和“遗体捐献追思会”,了解大体老师们普通而不平凡的人生,倾听他们与病魔作斗争的故事,我几度泪奔,这也成为我人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堂课。

记忆很深刻的是,在大体老师的雕塑边上,印度诗人的句子“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柔美刻印在旁。这种世间最温柔和慷慨的死亡,表面是生命的终结,却以另一种方式,凝成永恒,撑起了人类医学的进步。人生的真谛的探索,我在大体老师他们的身上找到了活着,就要灿烂、奔放、善待和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而面对死亡、生命返归自然时,则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完成,而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惧。

像每一位大体老师致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