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2月14情人节,中国自古以来则有传统的七夕情人节。但我国的七夕起初并不是情人节,而是由一种传统的"乞巧节"衍变得来。
随着时代变迁,到了宋代文化鼎盛时期,乞巧节就逐渐衍变成七夕情人节。那么宋朝前的"乞巧节"是如何被改成情人节的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习俗跟文化无法沿袭到今天,有的保存下来后也换了当初的模样。而"乞巧节"早于七夕节,乃七夕情人节的前身,古人又称七姐诞、七巧节,顾名思义跟古人七姐有一定联系。
然而古代的七姐和凤姐、李姐一样,凡是后面有个姐字的多数是令人尊敬的大美女。而七姐习俗,起源于书生董永老家的龙店,当初董永家背山面湖,有一片风景秀丽的湖水相伴,当中有一处青葱小山坡,因翠绿优美被村民誉为"思姑墩",而董永跟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跟此地有着很多渊源。
在神话故事里,玉帝的第七个女儿偷偷下凡游览,可能跑到了董永家的湖里洗澡,结果被董永看到,为了留住美丽仙气的七仙女,董永心生一计,趁仙女洗澡之际,就偷走了人家的衣裳,故此在阴差阳错之下,董永终于跟七仙女有了一段美好姻缘。
可惜,仙与人不同途,就如人鬼殊途般,最终七仙女被迫返回天庭,留下董永一人单身思念。而每次董永都跑到思姑墩抬头望天叹息,期待娘子从天而降。
后来,思姑墩这个地方就成了七仙女七姐有望归来的胜地,坊间百姓越传越神,就形成了拜祭习俗,每逢正月的初一和十五,乡亲们就在思姑墩大搞祭祀活动,香烛旺盛,烧纸祭酒,还请来乐人奏乐,摆放数量众多的美丽的花灯。
之后有少年骑竹马于花灯丛玩耍,且在那里穿花、放铳吹横箫,女子们就抱团在香桌前舞蹈歌唱祈祷七姐回来,主要是唱一种古代彩歌,由嗓子嘹亮的女子带头领唱,然后其他女子附和,而该传统活动就被当地人叫做请七姐或"团山"。
因为牛郎织女的佳话传说,又衍变出农历七月初七的庆祝活动名为"乞巧节",而七仙女的织女形象,深入人心,凡间女子都以她当好榜样,故此也有不少女子在活动时,衷心祈求七姐能保佑她获取一段好姻缘。
关于乞巧节的起源,有人说大约始于先秦,成型于汉朝。文献《西京杂记》写:"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这里的开襟楼指的是未央宫的汉掖庭,每当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汉朝皇宫的宫女们就会汉掖庭上穿七孔针,之后形成习俗人们纷纷效仿之。
该节日在汉朝正式开端后,历经多个朝代洗礼,经过大唐盛世的熏陶,到了宋朝,受到空前文化繁荣的影响,从而演变成七夕情人节。
当时七夕节是一个体现宋朝诗词、舞蹈歌曲、艺术审美以及表达信仰的汉族传统习俗节日。
每当在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这段时日里,汉人就开始了以牛郎织女为主题的七夕活动,一共连续庆祝七日八晚,当中的节目繁多,花样百出。
年轻男女且彻夜狂欢,整场大活动依次序进行,分别进行坐巧、迎巧、祭巧、拜巧以及卜巧、娱巧跟送巧等分次活动,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有乐团吹箫弹琵琶敲笙调节气氛,还有美女陪舞,热闹非凡。
而这些习俗仪式,都很注重乞巧的唱词跟乐曲风格,主要突显对中国农耕文化的崇拜。而节日中,男女穿的衣服、餐饮、祭品跟饰品、道具等等都纷纷向牛郎织女靠拢,从而形成极具原味的乞巧节。
南宋期间,有一位画家把当时的乞巧节场面给画了下来,起名为《乞巧图》,使得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在七月初七这天,宋朝乞巧节的盛景。
通过分析,又能得出,该节日主要是以女子为中心。更加突出中国古代女子对织女的崇拜,以及对美好姻缘的渴望。
单从宋朝七夕节的活动环节来看,主要是举行穿针引线乞巧、蛛网七巧、种生乞巧以及食巧果、渡巧、斗巧等,这些活动一般男子都做不来,均是女子为主,刻意体现出女子的手巧。
不过就算如此,也有不少男子参加,有人男子进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寻得一个钟意姑娘,学牛郎一样发展一段美好恋情。
宋朝学者陈元靓撰写的《岁时广记》有说:"七夕,京师诸小儿各置笔砚墨纸,站牵牛位前,写"某某乞聪明",而女子则办置针线盒,站织女位,写"某某乞巧""。
由此看出,宋朝的七夕节,环节众多,又多以女子为主,但也有男子参加,双方互相祈祷心愿,男的想变聪明,女的想变得更手巧贤惠,而过程中难免就有男女互动,且双方都有一个共同心愿找一个恋人。
所以在这种"七夕"节日的牵线之下,很多男女互生情愫,之后就发展成为了情侣关系。相关文献记录,七夕节在汉朝兴起后,经过唐朝变得越加繁华昌盛,后宋朝延续唐朝的大部分习俗,使得七夕乞巧节到了就迈向了巅峰时代。
宋朝百姓安居乐业,对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更加追崇,而经济实力又有足够的支持,就把七夕节办的越来越隆重,期间增设了许多节目跟习俗。
而且年轻男女更加大胆开放,均把乞巧节奉为寻求到真爱的最佳节日,想在牛郎织女的见证下,找到互托终身的伴侣,可能是受到这方面心理的影响,就使得宋朝的乞巧节,逐渐衍变成七夕情人节,并且沿袭到今天。
然而最早的七夕节受到了"迎紫姑"习俗的影响,这里的紫姑也叫七姐,但是另有其人。古代劳动人民十分崇拜神灵,其是一种源生与农耕文明的功利迷信。
而我国古代多地均有拜祭紫姑的习俗,根据《显异录》描写:"紫姑嫁给寿阳县的李景当妾,为正室曹氏嫉妒,于正月十五晚,杀于茅房,天帝念其可怜,逐册封紫姑为厕神"因此紫姑因祸得福,成厕所神后,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敬仰的迎接,并且想通过紫姑占卜。
另外,《岭南杂记》有载:"南雄风俗,女子每到元夕必设酒菜于月下,盖以竹箕,以青帕覆之,以一箸倒插于箕上,两者作书文,求问吉凶,未嫁少女,需边唱边拜祭,谓之"而这里所唱的歌曲则被称为"踏月歌"。
故此,迎紫姑又被百姓称为迎七姐,但基于紫姑的结局,很明显不是指董永的七仙女。之后,迎紫姑习俗继续盛行,直到民间又传出一个神话故事,正是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七仙女下凡嫁给他的爱情故事。
为此,织女的善良形象一度深入人心,众多女子纷纷学习,所以慢慢的也称七仙女为七姐,而老一点的妇女就叫她做七姑。
后来该习俗发展到宋朝,逐渐变成繁荣流行的七夕节。
《醉翁谈录》记载:"是日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始,车马嗔咽,初三,车马不通,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这里的潘楼正位于宋朝国都的汴京,足可说明,七夕节在当时的热闹程度,其人群在初三日已经围得人车不通,到夜晚才散去,若是到初七当天,想必更是热闹异常。
另外,南宋百姓还会在七夕前,提前几天准备好蔬果饼食,红鸡,礼品等互送亲朋好友。
到了七夕当天的傍晚就迎来最节庆时段,此时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通明,过节的人们纷纷涌入街头庆祝,而满城的女童,无论贵贱富穷,都会换上一身新衣服,成为整条街最靓的女。
而北宋那边,富贵的家庭则会在七月初六白天以及七日晚上,在自家张灯结彩,自称为"乞巧楼",还在楼阁上摆设瓜果饼蔬,肉干美酒、文房四宝、针线、布匹等供大家吃喝玩乐。
小男孩则在表演吟诗作对,小女子就表现巧活,上香祭祀,称为乞巧,妇女就对着月亮穿针,抓小蜘蛛藏入盒子中,第二天查看,若蜘蛛网正圆,则代表得巧了。
纵观乞巧节的演变过程,先是由古老的"迎紫姑"、"迎七姐"的习俗衍变得来,后来因牛郎织女的故事影响,使得古代男女们均想通过该节日祈求一段良好幸福的姻缘。
到了宋朝后,该思想跟潮流逐渐达到巅峰,此时不管是南宋或北宋的男女均十分重视七夕节,最终"乞巧节"在经过历朝文化熏陶影响跟沉淀之后,终在宋朝大放异彩,使得宋代男女愿意把渴望得到爱情的想法充分表露出来,从而形成了中国的七夕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