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代表作品有哪些,东汉的兴盛时期是什么?
光武中兴
刘秀 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
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
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末年有多少势力?
1.何进
外戚干政,独揽大权
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东汉灵帝时外戚,官至大将军。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被封为慎侯。何进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为己所用。自此独揽大权。然而何进不纳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张让等先下手为强,遭杀身之祸。
2.董卓
东汉末年权臣,凉州军阀
董卓,东汉末年权臣,凉州军阀,字仲颖,别号大漠豪侠,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3.袁术
割据扬州,建号称帝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袁术获得玉玺后,建号仲氏,自称天子,但未受人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于建安四年呕血而死。
4.公孙瓒
割据幽州,北方称雄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貌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涿郡刘太守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公孙瓒好战,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分派刺史,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5.袁绍
青幽并冀,四州称雄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其家族也有“四世三公”之称。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后官渡败给曹操,于建安七年病死。
6.吕布
占据徐州,自成势力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7.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8.刘表
八俊之一,虎踞荆襄
刘表,字景升,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单骑入荆州,后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割据荆州,自成一方势力。
9.孙坚
勇挚刚毅,孤微发迹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陈寿评价说:“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鲜卑人分别建立了哪些政权?
西晋灭亡后的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南下中原鲜卑的诸部中,慕容部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等燕国政权;拓跋部建立了代国、北魏、东魏、西魏、南凉等政权;宇文部建立了北周政权;乞伏部建立了西秦政权。
留在大漠的鲜卑诸部中,拓跋部衍生出了柔然部落;宇文部则衍生出契丹、库莫奚及室韦三大部落。
一、鲜卑早期的起源
中国古代东北有三大上古部落,即东胡、濊貊、肃慎。
先秦时期 东胡活跃于中国东北,因居匈奴以东,故称东胡。
秦汉之际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居于乌桓山(亦称“乌丸山”)和鲜卑山,所以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
(汉初的东胡)
简单介绍一下乌桓 公元49年,乌桓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公元207年,乌桓最后一任大汗被曹操的大将张辽斩杀。乌桓自此散落,分别被汉、鲜卑、铁勒等同化。
二、鲜卑控制大漠 公元91年:北匈 奴受到东汉及归顺东汉的南匈 奴的打击,被迫迁往中亚,鲜卑趁机占据大漠南北。
三、鲜卑南下中原建立政权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中原战乱频繁,鲜卑拓跋部及慕容部及其他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中原,中原进入十六国时代。
(东晋和十六国)
鲜卑是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对中原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分别建立了十来个政权
[1]拓跋诸魏
公元338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什翼犍成立代国(公元338~376),这就是后来的北魏的前身。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国。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杀。代国亡。
公元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成魏王。
公元397年:鲜卑拓跋部另一个首领拓跋乌孤建立凉国,史称南凉(公元397~414)
公元398年:拓跋珪正式把国号由“代”改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86~534),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穿汉服,将汉语,行汉族户籍政策,全面移风易俗,积极促进于汉族通婚,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政策,极大减少了民族隔阂,促进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把中原汉族优秀的文化传播给各个民族。
(北魏迁都洛阳)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公元534~550)与西魏(535~556)。
公元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北齐。
公元557年:西魏恭帝禅位于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觉,建立了另一个鲜卑政权“北周(公元557~581),拓跋部建立的魏国宣告彻底结束。
[2]拓跋南凉
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凉州,被称为河西鲜卑,公元397年,河西鲜卑拓跋首领拓跋乌孤建立南凉政权(公元397~414),历三主,公元414年被鲜卑乞伏部建立的西秦所灭,享国共18年。
[3]乞伏西秦
公元385年,陇西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国仁建立秦国,史称西秦(公元385~431),历四主,公元431年被夏国所灭,享国37年。
[4]慕容诸燕
公元352年: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儁建立燕国,史称前燕(公元353~370),公元370年被前秦所灭。
公元383年:前燕王族慕容垂重建燕国,史称后燕(公元383~407)。
公元384年:前燕另一王族慕容泓也重建了一个燕国,史称西燕((公元383~394),公元394年被后燕所灭。
公元397年:后燕被北魏所败,次年后燕南部的宗室慕容德自称为燕王,史称南燕(公元398~410),北部的后燕继续存活。
公元407年:冯跋发动政变攻灭后燕,拥立后燕惠慜帝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天王,沿用燕国国号,史称北燕(公元407~436),公元436年被北魏所灭。
[5]宇文北周
西魏末年,权臣宇文泰任宰相,独揽大权,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拥立之下,废西魏,建立周国,史称北周(公元557~581)历五帝,共24年。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公元581年,汉人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南下中原的最后一个鲜卑政权北周宣告结束。
虽南下中原的鲜卑政权已随着北周的灭亡而结束,但影响仍在继续,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贵族独孤信的四女独孤氏是唐高祖李渊之母。独孤信的七女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唐太宗的文德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甚至可以说李唐对各族的开放包容并大量任用游牧民族的官员,与其母系的鲜卑血脉及其祖上在鲜卑人建立的西魏为官有很大关系,因此李唐王朝深知如何与游牧民族交往。也正是因为李唐开放包容,又让唐朝更加繁荣,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巅峰。
四、留在大漠的鲜卑别部
[1]拓跋别部 柔然
公元4世纪到6世纪,鲜卑拓跋部的柔然留在大漠,成为继匈奴和鲜卑之后,下一个称雄大漠南北的部族,最后柔然被突蕨消灭,突蕨接替柔然称霸大漠。
[2]宇文别部 契丹 库莫奚 室韦
公元4世纪到6世纪,留在大漠的鲜卑宇文部由衍生出了几支别部,有契丹、库莫奚、室韦等部,室韦经过几世纪的演变,在金末逐步演化为蒙古族。
想要了解魏晋南北朝?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很混乱,但史学名家的专著也很多。
如果基础不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不是很清楚,我的建议是先找一本教材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先缕清楚,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简史》,可以直接看魏晋南北朝部分,把年代事件先搞清楚。
之后,可以阅读魏晋南北朝史的专著,最有名的便是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和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但吕思勉的版本偏文言,不适合入门。
治魏晋南北朝史的史学名家很多,其代表作均可以选择阅读:
1、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讲述了隋唐制度的渊源,也就是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制度。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也不错,是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的讲课笔记。
2、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东晋政治史的必读书目
还有他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也是史学名著
3、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北魏的崛起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是隋唐的源头,此书也是北魏历史的必读书
4、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这是史学家唐长孺的论文集
5、周一良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可以看一下历史大家是如何读史书的
6、仇鹿鸣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可以称为《东晋门阀政治》的前篇。
7、此外,日本川胜义雄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一个写南朝一个写北朝,均为史学名著。
其实还有很多,魏晋南北朝史的史学名家太多了,不过如果只想看通俗故事的,可以看梅毅的《华丽血时代》 ,如果想看战争的,可以看李硕的《南北战争三百年》。
最后,假如你古文水平够好,直接阅读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以及《资治通鉴》中的魏晋南北朝部分等自然更好。
东汉在艺术上的成就?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是我国历史上十分繁荣的时期,它与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并称为当时最发达的文明帝国,东汉时期的书法艺术也十分辉煌,篆书、隶书、楷书兼备,尤其是这一时期的隶书成就极高,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碑刻隶书。
东汉主流碑刻隶书在发展前期分化为放纵不羁和平整严谨两种迥异的风格,并且最终统一成规范的八分书。而这一时期另一具有重要地位的隶书风格——黄肠石刻,却与主流隶书风格差别很大,黄肠石刻不按套路出牌,拙朴自然,又富有充分的想象力。
它代表着东汉民间常用的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它感受古人结字的智慧。正是因为如此,黄肠石刻有着重要地位。那么为什么都是东汉时期的隶书,主流碑刻和黄肠石刻所表现出来的隶书书法艺术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一、东汉时期主流碑刻隶书风格精雕细琢
东汉时期十分盛行碑刻之风,那么那时候的人制作数量如此庞大的碑刻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是否与今日墓碑的用处有所相似?事实上,东汉时期的碑刻不同于今日墓碑的局限意义,其作用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是类似于今日的墓碑,记述死者生平事迹、死亡日期等,如《孔宙碑》;第二,是记述功德,又称功德碑,例如《曹全碑》;第三,是记录事件,如《礼器碑》;第四,是记录经典书籍,这一类往往数量较少,例如《熹平石经》。
东汉碑刻隶书主要分为碑、碣(碑分为碑首、碑身和碑座,碑首为方形则称之为碑,为圆形称之为碣)、摩崖(指的是山崖壁)、阙(宫殿、坟冢前常见的用于观望或显示威仪的建筑物)。主流碑刻往往在碑的正面(成为碑阳)和背面(成为碑阴)进行石刻,由立碑者谨慎遴选文吏书写。
主流碑刻的字体为东汉时期典型的隶书,并且往往“精雕细琢”。主流碑刻所表现出来的隶书特点主要分化为两种,并且最终统一成较为规范的八分书:
一类是字形比较方正、法度严谨;另一类则书写随意自然,有放纵不羁的特点。如果进行细致分类,前一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倾向端庄秀丽的风格,另一种则倾向古朴强劲的风格。
第二类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书写随意、字形大小参差不齐,不受规矩法度所束缚,另一类由于书写在崖壁上,分行布白完全取决于因不平整的石势而定,因而呈现自然不拘的趣味。稳定的文字形式是民族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历来被统治者重视的重要环节。
因此,随着东汉王权的确立,对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又形式各异的隶书进行规范整理也就成为大势所趋。八分书以规范为最大特点,不同于隶书的多样性书写倾向,使文字秩序趋向于规范稳固。加上汉代官方文人审美观念的不断融入,隶书最终形成了规范、和谐、静穆、左撇右挑的风格特征。
二、东汉黄肠石刻所表现出的隶书世俗随意
黄肠石刻最初并不是在一种石头上进行刻字,黄肠石一开始也并不是指某一种材质的石头,而是从“黄肠题凑”演变而来的。
何谓“黄肠题凑”?三国时魏人苏林在《汉书·霍光传》中对该词进行了这样的解释: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黄肠题凑不是一般人可享有的丧葬礼仪。黄肠乃柏木之心,严密坚韧且醇香耐腐,并且柏木生长时间长,因此柏木属上等材料,是汉代皇帝及诸侯王专用的葬具。然有个别如霍光、董贤等位高权重者,得到皇帝的特许,亦可使用。
汉朝有一位皇帝墓中的黄肠石动用了一整片森林的柏木,后来由于柏木的生长期过长,需有一二百年方能成材,长期大量的砍伐必然导致数郡之木不敷一葬之用。
因此西汉之后,丧制逐渐改革,开始以石取代柏木,后人称这种石头为黄肠石。黄肠石构筑的石墙石材分为长方和方形,长度约一米。至此,黄肠石刻才具有其字面的意义。石头比木头保存时间久,因此后世才能看到许多留存下来的黄肠石刻。
曾经有幸观看一位大师临摹黄肠石刻的一些字,这些字体每一个笔画都出其不意,书者充分运用想象力,给每一个笔画赋予生命力。从整体上看,黄肠石刻的字有些许像刚学字的孩童所书之笔,天真烂漫,质朴自然。
黄肠石刻多是当时文化水平不高的工匠所刻的,他们拿起铁器便在石头上刻字,具有随意性。有的工匠甚至不识字,但也照样临摹不误。这些字体代表着东汉时民间使用的字体,虽然与主流文人墨客所写的隶书大不相同。
但是从中我们却能深深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以及东汉时期的民间文化,因此在今天黄肠石刻经常被人们提起,作为东汉隶书的对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黄肠石刻为何与主流碑刻隶书差别如此之大
其一,两种石刻的篆刻者书法素养不同导致了字体风格的巨大差别:主流碑刻由专业的文吏进行篆刻,文吏“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文吏主修文字书写,书写技巧熟练,且在东汉时期对于文吏的考核主要是篆书和隶书两大类,文吏受到东汉隶书的教育和熏陶。
因此所作碑刻自然表现出典型的东汉隶书的特点,或法度严谨或随意自然,细致精妙。而黄肠石刻由工匠篆刻,民间工匠大多对当时文人墨客们所写隶书知之甚少,有的工匠不识字却依旧描摹,但这也不意味着黄肠石刻就平淡无奇。
由于黄肠石刻的字体被赋予巧妙的构字艺术和充分的想象力,现代也有许多大师通过临摹黄肠石刻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其二,由于两者在用途上的不同决定了了细致精妙与否:东汉主流石刻,常立于庄严之地,或歌功颂德,或记录事件,或记录墓主生平事迹,或记录经书典籍。碑刻者不仅选材严谨,石面打磨光滑,而且对于文吏的挑选也较为重视,其慎重与细心显现于字里行间。
而黄肠石刻大多时候用于诸侯王的墓葬如中山简王刘焉之墓、任城王墓。但是两者的用途并没有谁更加庄严严肃的区分,主流碑刻相对来说比较讲究也只是使用习惯或文化风俗。
其三,选材不同组成了主流碑刻与黄肠石刻整体效果的差异:主流碑刻石面打磨光滑,加工细致,而黄肠石有时候沟壑纵横得甚至连字迹都看不清楚,并且前者多在石头正面和背面雕刻,而后者多在石头侧面雕刻。
其四,最核心的原因是主流碑刻与黄肠石刻分别代表着东汉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主流碑刻所表现出来的典型隶书并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接触到的,普通百姓忙于生计,没有机会、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学习典型隶书,在东汉时期典型隶书一般都是上过学堂的子弟或官员才掌握的书法艺术。
东汉碑刻上所雕刻的隶书也是选择记忆精湛的文吏书写,因此可以说主流碑刻隶书是文人写的隶书,代表着文人文化。而黄肠石刻大多是由民间百姓所写或篆刻,字体不像主流碑刻那样工整,典型的书法技巧展现很少。
没有了典型隶书书写要求和技巧的限制,黄肠石刻表现出的民间书法艺术拥有充分的想象力,造字艺术颇高。
虽然黄肠石刻多以斧凿而就,有时斑驳模糊、结构出错,它极少有曲笔弧笔,但其与东汉主流碑刻精雕细琢倒也形成对比,这种拙美耐人寻味,因此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这四点不同的作用下,同一时期的隶书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就好像同一树木上的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虽然初看上去令人讶然,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之处。
篆书、隶书、楷书等书法艺术并不是互相独立发展的平行线,它们是有交叉的。东汉时期如此繁荣的隶书书法艺术就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一说,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巅峰。“隶书者,篆之捷也。
”这是西晋时期书法家卫恒在其著作《四体书势》中对隶书产生过程的经典描述(《四体书势》是现存世的最早的重要书法理论著作之一)。
书中提到,篆书从隶书的转变主要是为了满足书写简便快捷的需要,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篆书字体体系中发生结构性和书写性变化,并经过漫长的“隶变”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字体。
东汉六国哪几个?
东汉六国是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 。魏国,现如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燕,现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赵国,现如今山西的北部,中部和河北的,中部,西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国,现今的河南中部和西部,山西的东南部。
楚国,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微,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齐国,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赵国是一个大国尤其是赵武灵王时期,赵国迎来了最为鼎盛时期这个时候,赵武灵王还打算灭掉秦国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个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