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夏商周青铜器代表作品

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商朝青铜器有什么特点,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

夏商周青铜器代表作品,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商朝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西周青铜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夏商周三代玉器的发展得益于当时青铜工艺的提高?

谢谢邀请!

夏商周三代,确认或公认的夏玉器及青铜器凤毛鳞角,已知的几件二里头出土的爵亦为素面无纹饰。绿松石铜牌则有兽面,可看作是饕餮纹的雏形,是否与良渚神面有传承或受其影响,则不得而知。而同期的玉无共识特征,故无法比较。

从商中期郑州商城出土的大型青铜器来看,其纹饰多为排列组合的乳钉纹,与典型商代的玉器的纹饰尚无太多联系,但到了商晚期,青铜器纹饰出现了典型的三层花,细密繁复,底纹及浅浮雕、浮雕并存,其中不乏与同期玉器相类似的图案及动物形象。

西周时期的玉雕纹饰与青铜器上的纹饰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凤鸟纹,如出一辙。

东周时期龙纹、蟠螭纹,蟠虺纹等,玉器与青铜器纹饰重叠的就更多了,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

下面图一为夏绿松石镶嵌铜饰牌,可见兽面。图二为商晚期方罍,可见侧面张口的龙纹,与图三商玉铲上的龙纹有些相似,连身上的双钩纹也类似。而图四商代玉雕坐人身上的双阴线勾勒出迴纹,与图二中的迴纹地多少有些类似。

西周东周的青铜器及玉器就不举例子了,总之很多。

以上主要讲纹饰,至于器型,有些两周玉璜饰片及小圆雕也有借鉴青铜器纹饰的,特别是龙形佩。

对夏朝的文献记载有多少?

古代文献记载非常详实、具体、清晰、一致:夏代是有文字的,有成熟、系统的文字,这一点不容置疑。

【一】《拾遗记》卷一:“黄帝……始造书契。”

《路史》:还有“黄帝命沮诵作云书”之说。

【二】《通鉴外传》:“黄帝命仓颉为左史,制字。”

《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是有关流星雨的最早记录.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辰不集于房"的记载,就是说,在某年某月朔日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近代学者推断是公元前2165年,也有学者认为是公元前1948年,但都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在《竹书纪年》和《世本》等古书中,有“夏发七年,泰山振”等记载,这也是世界上关于地震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作为夏代有文献记录的证据。

【三】《荀子·解蔽》又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四】《隋书.经籍志》中:……是以大道方行,俯龟象而设卦,后圣有作,仰鸟迹以成文。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史官既立,经籍于是兴焉。

【五】如果我们不戴有色眼镜看夏朝,你会发现我们对夏朝的历史事件,知道的要比商朝多得多,对夏朝的世系十四世十七王,耳熟能详,过目不忘,而对商朝则不然,为什么?因为夏人是指中国之人,是代表中国人,是中国人的大多数,是汉民族的核心,而商人是山东东夷民族16支中的一小支,人数很少,属少数民族,后来也与夏人融为一体。甲骨文作为汉字,不是商人发明的,也不是夏人发明的,是汉人的祖先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现在学界将仓颉造字视为神话传说,主张汉字是劳动人民造的,纯属是极左思潮的反映,是文革的产物,他们将汉字说成是由图画和刻划符号演变而来,更是一派信口雌黄,主观臆断。因为他们解释不清图画是怎么演变成文字的,刻划符号是怎么转化成文字的,质变点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演变和转化,专家学者答不上来,可见此说不能成立。马氏认为:汉字不是由其它绘画艺术和任何记号、符号演变而来,汉字不是经过几千年的漫长时间,经过千万人之手,仓颉造字是汉字的唯一起源,其它都是无稽之谈。

【六】,《墨薮》有数说:“黄帝时卿云常见,郁郁纷纷,作云书。”

【七】,夏朝有书籍:【夏小正】、【连山】、【山海经】、【夏书】,【夏训】、【夏时】【皋陶膜】、【禹贡】等

【八】夏朝有诗歌:【五子之歌】、【候人歌】、【予及汝皆亡】、【七月】等

【九】,考古队挖不出夏朝文字,说明考古人员挖的地方不对,说明下的力量不够,说明考古队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够,还说明考古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不够,还需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水平。

【十】,学界应以历史文献研究为主,以考古为辅,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作出公正客观的阐述和解释,因为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如此详细,具体,传承有序的文字记载,任何一个古老民族都是难以比拟的。

【十一】,夏朝有完整的十四世十七王的世系表,太史公的夏禹本纪与竹书纪年的记载完全吻合,夏朝有国年代471年,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决不会精确到如此程度。

【十二】《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寻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十三】 《淮南子。汜论训》记载:“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于商”。从以上记载看,夏朝有记录历史的官员,夏朝是有文字的。

【十四】,在《竹书纪年》和《世本》等古书中,有“夏发七年,泰山振”,“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等记载,这也是世界上关于地震和陨石雨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作为夏代有文献记录的证据。

【十五】,《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并举出“夏虚都三玺”即“夏虚都司徒”、“夏虚都左司马”、“夏虚都丞”三方印为证。

【十六】中国在四千余年前的夏代时,文化已颇发达。《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越绝书》云「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墨子》也提到夏代铸九鼎之事,看来中国至夏代时早已由石器时代步入铜器时代。

【十七】中国农历自夏以来流行数千年而不废,迄今犹称为「夏历」。另夏代之历书《夏小正》流传后世,孔子言「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又曰「吾得夏时焉」(《礼记.礼运》)。中国农历自夏以来流行数千年而不废,迄今犹称为「夏历」

【十八】钟鼎书,是仿钟鼎之形的一种象形文字。唐韦续《墨薮·五十六种书》曰:“夏后氏象锺(钟)鼎形为篆,作锺鼎书。”

宋陈思《书小史》亦承此说,曰:“禹因九牧贡金,铸鼎象物,故作锺鼎书,象锺鼎篆。”

关于钟鼎篆的解释,用明代顾璘《息园存稿》的说法,则是“古者书法之兴,皆取象山水虫鱼草木之类”,因为“禹精于水”,故“今篆体皆有流水(之)形”。此书观物采象,象形书契,传之即是文字文化,大禹创辟亦属有功。

钟鼎书,夏禹作。

【十九】,《夏小正》采用夏代的历法记事,《今本竹书纪年》中又有夏禹元年“颁夏时于邦国”一语,历来不少人就认为,它是夏王朝的职官所纪,是夏代的文献。

【二十】,《左传·哀公十八年》引自《尚书·夏书》记载“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讲述夏后有专司占卜卜筮的官员——官占。占卜时,先由官占发布命龟之辞,向天神表达祈求的意愿,而后再用龟甲进行卜筮,描述的做法近似晚商殷人的习惯,若这段记载属实,那么夏人可能有过类似殷人《卜辞》的甲骨文字。

以上文献记载,只选录了一小部分,一叶知秋,管中窥豹。古代文献记载非常详实、具体、清晰、一致:夏代是有文字的,有成熟、系统的文字,这一点不容置疑。我们了解上古历史,主要靠什么,靠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书籍和文字,除此以外,没有比它更可靠的东西了。因为古人没有把历史都埋在地下,只埋下了一小部分器物而已,大部分威武雄壮、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都保存在文献典籍里。

你如何看待夏商周三朝?

夏、商、周曾经同时存在,三大区域的互相竞争推动了中国的产生。商是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我小时候爱看的一本书,就是上下五千年,里面说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的传说,还有燧人氏、神农氏等等。我们这个民族是炎黄子孙,尧舜禹都是部落英明的首领,到了禹死以后,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禹所在的夏部落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再过四百多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暴君桀,导致夏亡。

夏朝(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商是黄河中下游的另一个部落,传说商的祖先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商与夏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夏桀的军队被打败了,于是夏亡商兴。商从汤到纣,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后来逐渐强大起来,到周武王时,通过讨伐纣王,在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杀。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周朝有近800年的历史。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以上就是我大致了解的夏商周三朝基本脉络,大致分析可以知道,他们都起源于古老的部落、部落联盟(酋邦),在不同的地方发展起来,而且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共同存在过。按照史书记载的传统观点,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出现了暴君、昏君,被后来的明君所替代的。这也符合后面从秦到清的历史规律,为大家所普遍认可。即有德者兴,失德者亡。

但是,前一段时间,有幸读到郭沫若老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社会》,使我对夏商周三朝的理解能够更进一步,跳出原有的视野和思维框架,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他在开篇导论中,引用摩尔根、马克思、恩格斯等的著作和观点,对世界上所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阐述,表明所有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以经济为前提及根本动力。然后明确指出:“殷代—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接着说到,我们中国的历史起源,素来没有科学的叙述,一般的人多半据古代的神话传说以为正史,这是最大的错误,最大的不合理。我们中国的历史起源于什么时候?《尚书》是开始于唐、虞,《史记》是开始于黄帝,但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呵呵!不愧是大师,在1929年,37岁时就提出颠覆历史的观点,太了不起了。他说到,根据最新的考古知识,一是中国的古物属于有史时期的只出到商代,是石器、骨器、铜器、青铜器;二是商代已有文字;三是商代的末年还是以牧畜为主要的生产,农业在当时尚未十分发达。就此断言:商代才是中国历史的真正的起头!在商代都还只是金石并用时代,那么在商代以前的社会只是石器时代的未开化的原始社会,还有,在商代都还只是牧畜盛行的时代,那么商代的社会应该还是一个原始公社制的氏族社会,至少应该是这种社会的末期。事实上竟是这样!这就是说,夏是一个比商更早的原始社会,史书上所谓夏国是不存在的!然后,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对《诗》、《书》、《易》的研究,分析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阐述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引用他所著《甲骨文字研究》,通篇对商周时期的经济、政治、宗教、艺术、思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郭老的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敬佩他对古代历史典籍的了如指掌,对西方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深刻理解。更为难得的是,他研究学问的态度,既不拘泥于中国几千年的圣贤之道,保守僵化,也不盲目尊崇西方的理论,照搬照抄,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而是相信科学,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结合当时中国考古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潜心研究,最终对中国历史的起源问题做出开创性解释。

启示1:重新建立对夏商周的认识,他们不是简单的朝代更替,而是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正因为此种发展变化,造就了中国。

启示2:赋予我学习历史典籍的新的方法和角度,就是不能人云亦云,看之信之,就中国历史看中国,现代科学、哲学理论和实践一样适用。

启示3:19世纪的思想创新,是群星璀璨的时代,可以说在各个方面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以至今后很长时期,我们都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伟人的思想里,生活在他们的注视下。

附注:依照目前看到的考古资料,约四千年前,在今山东、河南和陕西有三个民族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从部落社会进入酋邦社会。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三个民族处于竞争状态,争取谁能用更有效的方式组织更多人口,获取更多资源。中国因此快速产生了国家组织与制度,以及一套与国家组织和制度相对应的高度文明。夏、商、周之间的关系是共主更迭,即原来的商取代夏,周取代商,然而三种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有很长时间是重叠并存的。

以上是个人学习心得,仅供参考,请多指教。

什么不属于青铜器?

青铜器是古代夏商周时期到两汉时期的重量的祭祀用品,而且档次、规格都很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像四羊方尊、祀戊大方鼎等著名的青铜器。

我们出土有很多文物,像瓷器、墓志铭、书画,还有兵马俑,还是金银首饰等等,这些文物都不属于青铜器范畴。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