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清朝四大书法家的代表作品

说到清代官员著名画家董邦达?就先依照《董邦达传》,卒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经尚书励廷仪荐举,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己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进士。...

清朝四大书法家的代表作品,说到清代官员著名画家董邦达?

作者:史遇春

社会是复杂的,环境是随时都在改变的。

个人要在这世间立身,最实在、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的真才实学、还是自己精湛的技术艺能。

这里,就来说一段清人的故事。

这故事,是关于社会的,也是关于立身的;当然,这立身,与真才实学、技术艺能也有关系。

本文出自清人况周颐《眉庐丛话》第一卷中的一节。

欲说其事,先知其人。

本文的主人公为董邦达。

《清史稿》卷三百五·列传九十二有《董邦达传》。

那么,就先依照《董邦达传》,对其人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董邦达,生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卒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享寿71春秋。

字孚存,浙江富阳人。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被选为拔贡生。

经尚书励廷仪荐举,在户部七品小京官上行走。

励廷仪(公元1669年~公元1732年),字令式,号南湖;直隶静海人,励杜讷之子;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己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清世宗雍正年间(公元1723~公元1735年)曾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死后谥文恭;任刑部尚书多年,后来其属下满官员侍郎海寿升任尚书,按清廷规定,应超居其上,但雍正帝为表示对汉官员的重视,命他行走在前;著有《双清阁诗稿》八卷;书法以王羲之的行书为基础,旁涉虞世南、褚遂良,点画遒美,笔势雄强,富于变化。

所谓行走,按照清朝的制度,是指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清高宗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充任陕西乡试考官;

后授右中允;升迁为侍读学士。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命入直南书房,擢升内阁学士,丁母忧,辞归。

逾年,召诣京师,命按照梁诗正的旧例,入直,食俸禄。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补原官,迁侍郎;

历职户、工、吏诸部。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迁左都御史,擢升工部尚书。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调礼部。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调还工部。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仍调还礼部。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4年),以老病乞请解任,皇上谕旨曰:

“邦达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达移家京师,不能即还里。礼部事不繁,给假安心调治,不必解任。”

寻卒。

赐祭葬,谥文恪。

工山水,苍逸古厚。

论者认为,三董相承,为画家正轨。

所谓三董,即董源、董其昌与董邦达三大画家。

长子董诰,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中探花,乾隆帝亲自将其改为二甲第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六十岁,已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擢为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钦赐“紫禁城骑马”;直军机先后四十年;精书法,善绘画,晓军事;五次归还故里,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卒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终年七十九岁;死后六天,嘉庆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亲自拨款建立“董公祠”。

已述其人,详述其事。

话说,富阳董文恪公(邦达)年少时节,以贡生身份滞留京师。

当日,董邦达寓居在武林会馆。

“京师武林会馆在长巷二条胡同,创自前明。康熙六年重修,有碑记其事……其初闻为绸业公所……”(见清人吴庆坻《蕉廊脞录》卷二《京师武林会馆》)。

在武林会馆寓居一段时间之后,董邦达的旅资用尽了。

因为没有钱可以缴纳餐饮费用,所以武林会馆的人,就觉得董邦达在这里混吃混喝,很是鄙视他。

董邦达是读书人,有他的志气与清高在。因为接受不了武林会馆里那些人的冷眼冷脸,无法忍耐那些人的冷言冷语,于是,他就搬去外面的旅店暂住。

旅店是做生意的,如果住客没有钱,当然也不会长久。

在旅店没有住几天,因为无法偿还店资,董邦达也不被店家所容。

所谓一分钱难道英雄好汉,当时的董邦达,穷窘寒迫,茫茫然,没有所归之处,真是凄惨啊!

那时,有一年长的妇人,人称刘媪(汉高祖刘邦的妈妈,也称刘媪,一笑!)。

据说,刘媪常常在人前夸口,说是自己擅长相面之术,善于鉴人,有识人之明。

见过董邦达之后,刘媪对他的相貌很是惊奇。

刘媪认为,从董邦达的相貌看,他肯定不是那长期贫贱的人,以后肯定会有腾达之日。

于是,刘媪便将自己多余的屋子,暂时借给董邦达居住,让他将余屋作为自己的学馆,在其间攻书苦读。

借住期间,刘媪对待董邦达也非常和善。

在京师等待科举考试期间,董邦达日夜努力,认真学习,以图进取。

那时,董邦达想着,通过自己的刻苦:

一来呢,考取科名后,可以振奋自拔,人生有所进取;

二来呢,能够及第上榜,也算是应了刘媪的鉴识与厚期,不辜负她老人家的一片和善。

可是,期望与努力,并不是都可以如偿所愿。

等到考试结束,皇榜一出,结果是,董邦达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看到自己落第之后,董邦达又是气愤又是懊恼,他感觉到很是耻辱,觉得自己没脸再见刘媪。

此时,董邦达在京师之中,再一次无处落身,茫茫然不知归路。

因为无处来,也无出去,董邦达就漫无目的地在街市上徘徊游走。走了半天,他是又饥又累。

实在是走不动了,董邦达看见道路左边,有一高门,他就惘然地靠着门边站立着。

不知站立了多久,忽然就有人将门打开了。

开门的人见有一人倚门站立,就问道:

“您是什么人啊?站在这里做什么呢?”

董邦达也不隐瞒,就把自己的名姓等如实向那开门的人简单讲说了几句。

那人听董邦达说自己是个落榜的读书人,又无处寄居,他似乎很是高兴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喜色。然后,那人就把董邦达请进大门之内,让他在自己的居处少坐。

招待董邦达坐定,喝了口水,稍事休息之后,那人拿出一张红笺,请董邦达帮他写一份答谢柬。写好之后,那人还让董邦达署上了某位侍郎的名姓。

董邦达写好之后,那人请他少坐。然后,那人就拿了谢柬,匆匆进入内庭。不大工夫,那人就从内庭出来了。

出来之后,那人很是殷勤地招待着董邦达。

那人先是安排饭菜,请董邦达食用。

等董邦达食罢,然后,那人才说起自己的身份来。

原来,那人就是刚才答谢柬所署名的侍郎家的管理门户的仆从。

据那人说,因为是经过别人的推荐,他也是刚到侍郎家里做事。

正好,侍郎安排那人去写一份谢柬,那人就让董邦达代笔处理了。

进内交差时,侍郎对谢柬很是满意,当面对那位管理门户的仆从赞许有加。那位仆从也就当着侍郎,把谢柬认作是自己的手笔。

那仆从也是精明的人,从内庭出来之后,他就请求董邦达留在侍郎府邸,帮自己代笔。他还许诺,会给董邦达一点微薄的酬劳作为佣金。

这个时候,董邦达刚好没地方落脚,也无路可投,他就欣然答应了那位仆从的请求。

打这以后,凡是侍郎交办那人处理的书信案牍,那人就全权委托给董邦达办理。

凡是董邦达所作的书信案牍,侍郎看后,都很满意。

那仆从在侍郎面前,也毫不客气,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侍郎的赞许,从不以掠董邦达之美为意。

侍郎见那仆从办事周正、书信案牍精美,慢慢,就对他越来越信任。那人在侍郎家的地位也日渐稳固,他的地位也逐渐超过了其他的仆从。

没过多久,侍郎有一件机密的要紧事需要处理,他就把那仆从召到了自己的书房。讲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因为事关重大,侍郎吩咐那仆从当场拟稿。

这一下,那仆从作难了。原本,他就不擅长书法文章。

面对这样的场面,那仆从又是惶恐,又是窘迫。半天,他都写不出半个字来。

侍郎见那人惶窘,就严肃询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人一看情况紧急,自己也不能隐瞒,就把董邦达代笔办理书信文牍的事,照实向侍郎讲说了一遍。

侍郎听那仆从这么一说,很是惊异。于是,他马上穿戴好正式的衣冠,来至客厅,派那人延请董邦达进来见面。

董邦达进来之后,侍郎满是歉意地说道:

“实在是不好意思,让您这样的高才贤能处在仆从之间,多有屈辱,这真是我的罪过啊!”

董邦达自是谦让,言说是,能有容身之所,已经仰怀高德了。

一番言谈之后,侍郎敦请董邦达担任自己的记室。

此后,侍郎欣赏董邦达的才学,董邦达敬佩侍郎的为人,两人相得甚欢。

话说,侍郎的夫人有一位贴身婢女。这个女孩子聪明灵敏,而且还略通词翰。等到她成年,侍郎夫人安排,要为她择婿嫁人,她说什么都不肯。

侍郎家执意要嫁那婢女时,那婢女就说:

“我虽然出身贫贱,但是,您要将我嫁给那抬轿子的隶役,说什么我都不会愿意。”

婢女还说:

“我的愿望,就是嫁给董先生那样的读书人。但是,我知道,人家也看不上我。”

最后,婢女坚定地说:

“既然这样,我宁愿终身不嫁,侍候夫人一辈子!”

侍郎听到婢女的话后,笑着说道:

“你这痴丫头,董先生才俊,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他怎么可能娶一个婢女做正房妻子呢?”

这事暂罢。

接下来,正好赶上中秋节。

月圆之夜,侍郎与董邦达饮酒赏月。

酒酣,侍郎悠闲地说起来了婢女曾经说过的话,言是其愿做董妻。

侍郎说,这女孩子还挺痴心的,他想将这女孩子送给董邦达,做侍从,并劝董邦达收她做偏房。

董邦达听侍郎这么一说,很是感慨,言道:

“小生落魄,行遍京师,无人青睐。被明公见拔,已经大大超出所望了!”

“那女孩子,也就是一个弱女子。她能够怜才,想来也不是那碌碌无为的人,我又怎么敢纳她做妾呢?既然明公有意成全,我就娶她做正室。”

董邦达这么一说,侍郎对这件事情也很重视,侍郎也因此而更看重董邦达的为人。

于是,侍郎和夫人商量了一下,为了妥当,就把那位婢女收为义女。这样一来,董邦达也就成了侍郎家的女婿了。

过了一年之后,董邦达连捷,高中进士。

后来,董邦达官至礼部尚书。

董邦达长子董诰,就是名重一时的“富阳相国”。

据说,富阳相国拜相时,太夫人还健在。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传写为美谈。

(全文结束)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爱新觉罗书法家有几位?

1、爱新觉罗·启骧

爱新觉罗·启骧,字腾伯,生于1935年。

2、爱新觉罗·毓嶦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

3、爱新觉罗·毓峋

爱新觉罗·毓峋,字培之,1949年10月生于北京。

4、爱新觉罗·溥杰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满族,清朝宗室。

历史上的清朝大臣刘墉?

刘墉的形象,通过戏剧、评书和相声等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评书《刘公案》等将刘墉的形象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刻画,其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与贪官斗智斗勇的故事,也让刘墉在民间留下了诙谐、正直的清官形象。既然是演义,肯定与真实的刘墉还是有些区别的。

一、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祖藉山东诸城。其家族号称康熙御封的“天下第一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开始,几代人皆在朝中为官,截止道光时,刘家至少出了八位进士,二十多个举人、监生,知县以上官员三十余人。特别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官至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等职务,是雍正和乾隆两朝,倚重的股肱之臣,以刚正清廉而著称。刘统勋去世时,乾隆亲临其丧,并说:“如统勋者乃不愧真宰相。”

刘墉自幼受其父亲影响,苦读四书五经,从小就立下了“为人就要做官,做官就要清廉”的决心。刘统勋对儿子教育甚严,以传统儒家思想教导刘墉兄弟二人,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做为榜样,经常将于成龙等清官的故事讲给刘墉听,要他们长大了做忠臣贤相。

二、与状元失之交臂的刘墉

刘墉入仕较晚,在其三十岁之前一直没有取得举人的功名,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十一岁的刘墉,以其父恩荫的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辛未科会试,取得了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担任散馆编修。民间对这段还有个传说。说的是考官按成绩将刘墉预定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但是,在乾隆召见他时,发现刘墉有点驼背,就有点不高兴。因为,乾隆有一个用人习惯,提拔使用一个官员,不仅要有能力,还得长相好,若长相不好,也会影响升迁的。刘墉猜出了乾隆的心思,机智的吟了一首诗:“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跃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引得乾隆哈哈大笑,也很欣赏刘墉的才华和胆识。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珍藏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殿试小金榜记载,金榜有二百四十三名进士的姓名、名次和藉贯等,刘墉为二甲第二名。根据记载,阅卷大臣本来预定的刘墉为第一名,就是状元,但乾隆认为刘墉无超人之才华,将其贬为二甲第二名,亲点了浙江举子吴鸿为状元,就这样,刘墉与状元失之交臂。

三、刘墉是如何赢得清官美名的

刘墉在初入仕途的几年,一直担任编修、右春坊右中允、侍讲等闲职。直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墉外放为地方官。刘墉为官清廉,始终保持朴素的家风,无论是在地方为官,还是后来回到朝中任职,刘墉一直廉洁自持。他在担任地方官时,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每到一处,总是先惩办贪官污吏,纠正许多冤假错案。他还注重发展农业,办学堂,赈济灾民,甚至上司有不合理的作法,他也敢于抵制。正是他这种廉洁正直的作风,与其他官员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担任江宁知府时,刘墉执法公正,以其聪明才智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一些沉积多年的案件也得以告破,被当地百姓称为“刘青天”。在刘墉调离江宁时,出现了万人相送的场面。刘墉在江宁的任期,也是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时期,赢得了民间和百姓的称赞。在清嘉庆年间,民间就开始通过弹词、戏曲等形式,歌颂刘墉平反冤狱、除暴安良的事迹。评书《刘公案》也正是对刘墉这一时期的描述。这也是刘墉清官美名,流传到现在的原因。

四、经历两次牢狱之灾的刘墉

官场的风光是很多人羡慕的,但凶险也是无时不在的。世代为官的刘墉,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两次牢狱之灾,还险些丢了性命。乾隆二十年(1755年),刘墉担任翰林侍读,其父刘统勋在担任陕甘总督时,因建议放弃巴里坤,退守哈密,被乾隆以阻挠军机罪,革职逮捕进京,刘墉也受到牵连,父子二人一同入狱。好在,不久,乾隆认为治刘统勋罪有失公允,虽进谏不当,但其忠心可恕。于是,下旨免了刘墉父子的罪,并补授刘统勋为刑部尚书。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刘墉升为冀宁道,因其原来在担任太原知府时,下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国库银两之事案发,刑部以刘墉未能事先发现,按“扶同容忍律”将刘墉逮捕下狱,并判处死刑。幸亏,乾隆对其加恩,免其一死,发配到军台效力,第二年,刘墉得以赦免,回京担任编修之职。

五、刘墉与和珅

通过电视剧的演义,刘墉调教君王、智斗和珅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那毕竟是演义,与事实还是有出入的。刘墉的年龄比和珅大三十岁,二人虽同朝为官近二十年,但两人的地位相差悬殊,刘墉直到嘉庆二年(1797年)才授大学士(正一品),而比他小三十岁的和珅,早在十二年前,就已经是正一品了,而且和珅还是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是皇上身边排第一位的大红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刘墉不可能敢随意调侃皇上和比他官大的和珅的。

不过,刘墉也还真与和珅斗过一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史钱沣弹劾和珅的党羽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侵吞公款,所属州县库银皆亏缺。乾隆派和珅和时任左都御史的刘墉到山东查办此案,并让钱沣随同。到山东后,国泰倚仗和珅庇护,气焰嚣张,当面骂钱沣“你是什么东西”,和珅在场一言不发,刘墉当即请出钦差公文,命人打了国泰耳光,将国泰气焰压下。在调查案子时,事先得知消息的国泰已有准备,和珅命人抽查历城县库银,在查看十封后,就断言没有亏缺,不再查验;但刘墉和钱沣坚持将库房封存,第二天再查,第二天入库细查后,发现库银颜色不一,实为拼凑,紧接着又抽查了章丘、东平、益都的银库,发现个个亏缺。于是,刘墉上奏朝廷,拟将国泰和于易简斩首。和珅多方设法营救二人,乾隆将其二人改为“监候”,最后赐二人在狱自尽。

在和珅一手遮天的背景下,刘墉就是少数几个不受其拉拢,不与其同流合污的几个耿直大臣之一,这也反映了刘墉的清官之名的确不是虚的。

六、“文字狱”令刘墉留下人生败笔

“人无完人”,清官刘墉也同样也有缺点和错误,毕竟他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官僚,在面对能决定他命运的皇帝时,也同样不能免俗的“逢迎”、“讨好”,这是人的生存本能,我们也不能苛求他。刘墉为了迎合乾隆,在乾隆销毁禁书和大兴文字狱时,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乾隆二十六年,刘墉在审理江苏阎大墉抗粮案时,得知其喜欢作诗,刘墉将他认为有问题的书稿报送给乾隆,导致阎大镛被斩首。而另一桩《一柱楼诗》案,则是刘墉人生最大的败笔。乾隆四十二年,江苏举人徐述夔的孙子徐食田兄弟二人,因土地买卖发生纠纷,被同乡蔡嘉树告发,说徐食田有其祖父徐述夔收藏的违禁《一柱楼诗集》,刘墉将诗集呈报乾隆,导致将已死的徐述夔、徐怀祖父子锉尸、枭首示众,徐食田、徐食书等五人判斩首。受牵连的江苏布政使陶易死于狱中,其他州、县官员被发配。当时这起冤案震惊朝野,也令刘墉的形象大打折扣。

总结语:总体来说,刘墉算是一位忠介耿直的清官,虽然也有错误,但在官员普遍腐败的背景下,他尚能独善其身,已属不易。其不但为官深受百姓爱戴,而且个人多才多艺,诗、词、书、画都非常出众,特别是书法,自成一体,直到现在,也是一些文化爱好者争相收藏的佳品。

成亲王行书爱莲说?

成亲王是清代中期的帖学名家,他的书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属于较为典型的馆阁体。

成亲王永瑆是乾隆的第十一子,自幼爱习书法,除了乾隆年间与其兄永瑢一同担任《四库全书》的总裁官,以及嘉庆年间短暂掌管户部和吏部外,他基本上没有参与朝政,而是潜心研究书法和诗词。

这让他避开了纷乱的朝廷纷争,得以善终,但同时由于缺乏政绩而未获得世袭罔替,也就是说,他的子孙每次袭封都要降一级。

他的书法根基是欧阳询楷书,这是乾隆早期的时代风气,当时的皇公贵族都是从欧体开始练习书法。

但同时,由于乾隆本人对赵孟頫书法非常痴迷,这种个人爱好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朝廷上下,当时书坛几乎笼罩在赵书影子里。

成亲王也不可避免地喜欢上赵孟頫书法,于是,我们看他所写的楷书,笔画像欧阳询,但结体却又如赵孟頫那样端庄稳重,全然没有欧体的“险峻”,故有人戏称他的楷书是“假欧体”。

成亲王的行书,则如他的皇帝父亲一样,是典型的赵孟頫一路。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皇帝老爸太忙,没有时间学习书法,故乾隆的行书,全然没有赵孟頫的潇洒飘逸。而成亲王除了写字作诗,没有其他事可做,所以他的字更接近赵孟頫,一手行草婉转流美,清丽洁净。

行书《爱莲说》是成亲王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赵孟頫书法的一些特征,在当时算是写得比较好的书法家之一。

清代中期的书法,因为康熙喜欢董其昌书法、乾隆喜欢赵孟頫书法,但两位皇帝都学得不深,这就导致当时的书法逐渐向馆阁体发展,失去了变化与味道,书坛暮气沉沉,毫无生机,直至碑学崛起,清代书法才恢复生机。

永亲生的书法,包括《爱莲说》,也可以归入馆阁体,作品虽然漂亮,但略显俗气,打个比方,就好比现在的“网红”,千人一面,一色的双眼皮、大眼睛、苹果腮、尖下巴。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三大行书是谁评的?

书法史上有“三大行书”之说,也有“十大行书”之说。

在我们知道的“三大行书”中,《兰亭序》是“欣”之代表,热情洋溢;《祭侄文稿》是“悲”之代表,撕心裂肺;《寒食帖》是“凄”之代表,凄风冷雨。

“三大行书”之说不知源于何时,也有人认为《祭侄文稿》应列“天下第一行书”,因其所包含的情感更加强烈,但我认为的排名更加合理。

艺术作品本就难分高下,《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可以理解为按时间顺序排列。

后来有人又凑上七件作品,凑成“十大行书”,但我总觉得有狗尾续貂的感觉,下面顺着介绍一下:

天下第四行书:王珣《伯远帖》

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儿,《伯远帖》本来是写给亲友的一封信,现在成了流传下来的东晋唯一一件书法真迹。

天下第五行书:杨凝式《韭花帖》

这位杨风子,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启蒙人物。这个人喝多了酒,狂睡一觉后,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好有人送来韭花菜。老杨为表谢意,写了份“感谢信”,不想成了天下第五。

天下第六行书:柳公权《蒙诏帖》

我们都是柳公子楷书华美富贵,却不知他的行书同样了得。此帖酣畅淋漓,大气磅礴。

天下第七行书:欧阳询《张翰帖》

欧阳先生的行书,与其楷书一样硬瘦挺拔,刚劲险峻。此帖又名《季鹰帖》。

天下第八行书:米芾《蜀素帖》

米芾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怪物”,学会前人的技法后,常常反过来“骂”老师。此帖所用的“蜀素”本是一件好材料,其主人邵家特请米芾写上作品以传后人,于是有了此名作。

天下第九行书:黄庭坚《松风阁》

黄庭坚以草书著称,长枪大戟,沉着痛快。难得他写件行书,一不小心,成就了这天下“臭老九”。

天下第十行书:李建中《土母帖》

老李头,名气似乎不大,但却是杨凝式之后、“宋四家”之前难得的人物。此帖法度严谨,深得欧阳询之神韵,更含“二王”之笔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五个著名书法家和关于他们的故事?

1、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

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

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

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

2、颜真卿为唐代三朝旧臣,忠正刚正,名重海内。但是因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给。他曾写一封乞米的信给当时的李太保,表明他拙于生产,家里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经数月了,现在又没米了,感到十分扰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请求救济一些米给他。那种情况实在令人同情。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一直为后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3、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

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4、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5、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

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