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以及代表作品,龚自珍的字号及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又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
扩展资料:龚自珍的文学创作,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龚自珍认为文学必须有用。写了众多类似“曰圣之时,以有用为主”,“求政事在斯,求言语在斯,求文学之美”的优秀作品。
诗书画三绝的代表作有哪些?
诗书画三绝的作品不少。
宋以前,不题画。宋人完成画作之后,甚至把名号写在隐蔽处。范宽《溪山行旅图》,近两年才有研究者在杂树丛中,找到他的署名。上面的《枯木竹石图》传为苏轼所作,字是米芾题的。
米芾也在自己的画题款,但不是诗。题诗的我只見过一个——北宋赵佶,画诗书三绝是算得上的。
上面《瑞鹤图》算一件,另一件是《腊梅山禽图》。
元代画诗书皆绝的有倪瓚的《容膝斋》、《六君子》,王冕的多幅梅花。
明清,最出色的有徐渭、石涛、揚州八怪中的郑燮、李方膺的品。
近现代画诗书印俱佳的,至少有三位。一是吴昌硕,西泠社长,以书入画。二是齐白石,自言“诗第一,画第二,印第三,字第四。”三是潘天寿,浙美院长,诗书画印全能。
李琦、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石鲁、傅抱石、钱松嵒、亚明等人作品,多为两绝。
意境则始终是画者追求的目标,他要写出画幅上的形象,还要写下画以外的内容。
又有哪些代表人物?
清代词人很少,出名的词人更少。为我所知的几位有周济,王夫之,纳兰性德,龚自珍等。下面我逐一介绍这几位为我所知原因。
周济主张比兴作词,有“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主张。我没有拜读过周济的词,但这句主张还是有听过。
王夫之的词我也没读过,但王夫之晚年居住衡阳。我在衡阳呆过几年,也就知道了王夫之号泉山先生。百度里介绍说他的词音律多疏。
纳兰性德应该是婉约派的,读过他的几首词,喜欢那首“人生如若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龚自珍课本里有学到过,己亥杂诗是他的诗集。那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流传甚广。
至于其他清代词人,还真不怎么知道。清词没有宋词那么出名,也不像宋词那样派别显著。什么婉约派,豪放派,田园派都有很多著名词人。
其代表作品都有哪些?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学业的精进来源于勤奋,而荒废于游荡玩乐;做事的成就出于思考,而败坏于因循随便。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与孟尚书》
上对得起苍生,下对得起黎民,内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有志不在年高,知识不分贵贱,谁掌握了真正的学问,谁就应该受到尊重,大家就应该向他学习。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期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
与其当面和得势时受到称誉,还不如背后和失势时不遭到毁谤;与其身体上享受快乐,还不如心里无忧无虑。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梓人传》
挑选天下有才能的士人为官,并且使他们能够适合他们的岗位;使天下人都能够安居,并且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到安定。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上扬州李吉甫相公所著文启》
宁闻名天下而死,也不默默一生而活。
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钴姆潭西小丘记》
清澈明净的天色与眼睛默契融合,清脆悦耳的翶与耳朵默契融合,悠闲空灵的境界与神思默契融合,深邃幽静的气氛与心灵默契融合。
宁正为心,疾恶不惧。
——《先侍御史府群神道表》
为人应保持正直的本性,坚贞的节操,嫉恶如仇,无所畏惧。
欧阳修——一代文宗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朋党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与君子以志同道合为前提而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则因私利相同成为朋友。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醉翁的心意不要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人做事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失败,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左氏辨》
君子要修身养性,道德要修养内在的品德,同时要注意外在的仪表。内外同样重要。
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世称“老苏”。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心术》
要当将领,先要磨炼心志,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脸色不变,麋鹿突然出现在身边但眼睛不眨。遇事镇定自若,不受外界影响。然后才可以头脑清晰,分析利弊,对抗敌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远虑》
把知道的都告诉对方,对对方极度坦诚。很多人赞誉他,也不会因引而跟他更加亲密,很多人诋毁他,也不会因此而疏远他。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所由兆。
——《管仲论》
功业的完成,不在完成的成功之日,而是一定有他成功的缘由;灾祸的发生,也不是发生在发生之日,而是一定有它发生的征兆。
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纳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用间》
“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廉洁公正,取信于民,自然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腐败无能,失信于民,纵然小惠小利也无济于事。
苏轼——一衰烟雨任平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扶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
天下间真正有大勇的人,事件突发而不惊慌,无故见辱而不愠怒,因为其抱负甚大,志向甚远,不因眼前一叶遮蔽而放弃无边风光。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前赤壁赋》
从事物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眨眼的工夫不在变化;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那么客观事物与我们人类都是无穷无尽,永远长存的。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胸有成竹,方始作事。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晁错论》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的人,他们不仅具有超群出众的才能,还有百折不挠、坚定信念的意志。
苏辙——汪洋澹泊,一唱三叹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又号栾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之弟,世称“小苏”。
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刘挚右丞》
用语言去要求别人很容易,而用公道来要求自己实在是困难。严于责人而疏于责己,这是常人易犯的毛病。
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遇到繁多的事情,好像只是处理一件事;处于危险的境地,好像是走在平地上。遇乱履险,要心神镇定,不为事情的繁多而慌张,不为处境的艰难所吓倒。
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类篇叙》
对待事情,关键在于胸中有无处理的方法。没有方法,即使事情很少,也会手脚忙乱,办得一塌糊涂;有了方法,纵然事情很多,也能镇定自若,办得有条不紊。
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陆贽》
警惕之心容易遗忘,骄傲之心容易滋长。这是人之常情,难免有之,但也正因为这样,才需要特别注意,戒骄戒躁。
曾巩——曾文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风)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共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寄欧阳舍人书》
人的品行各异,不与外貌相干,不和名声牵连。只有内心修德的人,才能不被迷惑,不徇私枉法,真正做到秉公符实。
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可谓有天下之志。
——《唐论》
放低姿态,听从劝谏,爱惜百姓,这就是心怀天下的志向。
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与孙司封书》
天下的事情,令人担忧的事很多。但最令人担忧的事,莫过于人们不能说话和不肯说话,有的甚至不敢说话更大的了。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哉?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墨池记》
王羲之凭借自己勤奋练习,晚年书法方得大成。后世比不上王羲之的,不是天赋不及他,而是下是工夫不如王羲之罢了。
王安石——笔力简而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东乡)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上时政疏》
因循守旧,苟且偷安,可以侥幸一时,不能维持一世。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守旧,力主大有作为,反对苟且偷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仁智》
经过思考再行事,就会降低盲目性,减少失误;经过选择再说话,就会去掉随意和轻率,避免失言。
坏崖破岩之水,原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水,起于青葱。
——《风俗》
损坏悬崖石壁的水,来自那涓涓细流。遮云蔽日的树木,都是从青葱幼苗长起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的道理不言而喻。
晚清倡导我手写我口的著名新派诗人是?
黄遵宪,字公度,梅江区人。近代卓越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诗人。历任清廷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尽力保护华侨权益,不亢不卑,促进国际友好合作。著《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率先介绍西方先进思想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成功经验于中国。
随后创办《时务报》,宣扬变法改革,复于湖南协助巡抚陈宝箴厉行新政,传播民权思想,首倡民治于众,卓有成效,影响深远。
以余事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为「诗界革命」之魁杰,其《人境庐诗草》被誉为「史诗」。
晚年致力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其思想上承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下尽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不断进步,晚节弥坚。
为什么人称张香帅?
张之洞自己就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做士屠,一个叫做钱屠。张之洞后来一直极力反对科举制度,坚持要废除科举制,所以这让很多士人怀恨在心,毕竟张之洞这一举动是让他们没了前途,所以被称为士屠。另外,张之洞本人又是洋务派的,花钱如流水,因此被人们称作钱屠。
不过今天这个人就有些特殊,此人出身世家,父亲是云贵总督,祖上更是东汉云台28将之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家子弟。世家子弟在人们的印象中那都是交横跋扈,在京城时期被称为京城三恶少。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恶少,后来全转了性,当起了官屠。他专门整顿吏治,每至一省,必然会严加考查,搞得很多人都丢了饭碗,此人名为岑春煊。
1898年,33岁的岑春煊成为广东布政使,年轻气盛的他想要做出一番功绩。他上任之初正好碰到有百姓告发道员王鱼肉百姓。他一听,立即名人查证,在证据确凿之后他上报给了两广总督,但是这两广总督却是恶人的亲信,自然没有了后文,岑春煊也被训斥。年轻的岑春煊当即把自己的乌纱帽一扔,说道:“若容不下,参奏可也。”慈禧,光绪皇帝等人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慈禧打算息事宁人,就把岑春煊调任甘肃,但是光绪皇帝却把两广总督革职查办。这是岑春煊屠掉的第一个大官。
到甘肃没多久,就升任陕西巡抚,不久之后成为四川总督。他成为四川总督之后就成为一方大员,手中权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这一次他打算弹劾三百名官员,也就是说整个四川都是贪官。当时官员不受监督但是手中权力却非常大,而且清朝末期为了能够筹钱赔款,买官现象非常严重,这些人买官自然都是为了钱,而这些钱自然都是从百姓身上来,因此清末贪污腐败非常严重,几乎很难看见反贪,更别说是这样重拳反贪。于是岑春煊成为一个另类。在自己幕僚苦劝之下,这300多人一缩再缩,最后成为40人。
光绪二十九年,岑春煊又回到了广东,成为了两广总督。他一上任,凭借自己多年反贪经验,从巡抚院,到小吏,一个都不放过。被他弹劾之人多达上千,整个两广官员“民不聊生”。他先是参倒了一批总兵,之后又把广西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都干掉了,广西四大主官全部下马。众多两广官员一看这情况都慌了,各个拖家带口向外跑路,海南县令是第一个。
岑春煊在成为总督之后就立即审讯海南县令,他接到通知之后二话不说就开始收拾东西跑路,一路跑到了澳门。当时澳门已经是葡萄牙人的地盘,还找到了一个靠山。但是岑春煊作为一个官屠怎么可能害怕,他当即命令军舰开到澳门,向澳门方面施压,最后这位南海县令还是被引渡回国,不过他得到了政府的保证,不被判死刑。
后来岑春煊打算动一下清朝最大的贪官庆亲王,于是去找慈禧商量了半天。庆亲王这面有点慌张,就开始捏造各种假证据,甚至还把岑春煊和维新派放在了一起,慈禧也并不打算让他把所有官员都弹劾一遍,于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清朝灭亡,袁世凯上任,他成为了反袁联盟的盟主,护法总裁,直到1933年去世,被葬在了上海虹桥万国公墓,不久之后墓碑被砸,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