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梁启超的作品代表作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通行本《楚辞》篇章结构编目数量详细题目作者作品著作归属之歧说备注(仅列部分观点)离骚(1篇)离骚屈原胡适《读楚辞》认为屈原为传说。...

梁启超的作品代表作,少年中国说的人物?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梁启超介绍卢梭思想的突出特点?

20世纪初的中国,宣传卢梭思想之功最大者,非梁启超莫属.《卢梭学案》是其宣传卢梭思想的代表作.该文主要围绕着卢梭生平,社会契约思想的宗旨,社会契约与公意及主权的关系,公意与法律的关系,主权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楚辞的篇章目录?

刘向辑录的《楚辞》只有16卷,16篇;但传世通行本《楚辞》多是17卷,17篇,这是据《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而来,后者加上一篇自己的作品《九思》。

刘向《楚辞》、王逸《楚辞章句》原书早已毋见,至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篇章内容上承《楚辞章句》,通常被认为较保持原貌,因此,现通行的版本的篇目结构,基本依以《楚辞章句》为祖的《楚辞补注》等为据。通行本《楚辞》篇章结构编目数量 详细题目 作者 作品著作归属之歧说备注(仅列部分观点) 离骚(1篇) 离骚 屈原 胡适《读楚辞》认为屈原为传说 ,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朱东润《离骚以外的“屈赋”》等,几全否定屈原存在或其著作权 九歌(11篇) 东皇太一 屈原 游国恩《屈原》认为“九歌”(全文)民间口头创作,屈原改写;许笃仁《楚辞识疑》“九歌(全文),系司马相如等作品”。云中君 屈原 湘君 屈原 陈子展《楚辞直解》认为《湘君》与《湘夫人》应合一 湘夫人 屈原 大司命 屈原 陈子展《楚辞直解》认为《大司命》与《少司命》应合为一 少司命 屈原 东君 屈原 河伯 屈原 山鬼 屈原 国殇 屈原 礼魂 屈原 梁启超《屈原研究》认为“礼魂”伪作,应是《九歌》之乱辞 天问(1篇) 天问 屈原 九章(9篇) 惜诵 屈原 陆侃如、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认为“伪作嫌疑” 涉江 屈原 哀郢 屈原 抽思 屈原 怀沙 屈原 思美人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中国诗史》疑伪作 惜往日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中国诗史》认为“伪作嫌疑”, 吴汝纶疑为伪作,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断伪作 橘颂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闻一多《论九章》,认为伪作 悲回风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中国诗史》认为是“伪作嫌疑” 远游(1篇) 远游 屈原 陆侃如、游国恩、茅盾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卜居(1篇) 卜居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学史》、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认为伪作 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渔父(1篇) 渔父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学史》、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认为伪作 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九辩(1篇) 九辩 宋玉 招魂(1篇) 招魂 一说宋玉 王逸注作者宋玉,明焦竑后一说屈原 ,现代各袭说法 大招(1篇) 大招 一说景差王逸注“或曰景差” ,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景差,葛立方《韵语阳秋》认为屈原 ,胡应麟《诗薮》认为唐勒 ,梁启超认为伪作惜誓(1篇) 惜誓 一说贾谊王逸注作者“疑,不能明”;一说贾谊 招隐士(1篇) 招隐士 淮南小山 王逸注作者淮南小山,《文选》认为屈原 七谏(7篇) 初放 一说东方朔 王逸注《七谏》作者东方朔。沈江 一说东方朔 怨世 一说东方朔 怨思 一说东方朔 自悲 一说东方朔 哀命 一说东方朔 谬谏 一说东方朔 哀时命(1篇) 哀时命 严忌即庄忌,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 九怀(9篇) 匡机 一说王褒 通路 一说王褒 危俊 一说王褒 昭世 一说王褒 尊嘉 一说王褒 蓄英 一说王褒 思忠 一说王褒 陶壅 一说王褒 株昭 一说王褒 九叹(9篇) 逢纷 刘向 离世 刘向 怨思 刘向 远逝 刘向 惜贤 刘向 忧苦 刘向 愍命 刘向 思古 刘向 远游 刘向 九思(1篇) 九思 王逸 洪兴祖《楚辞补注》“恐其(王逸)子延寿之徒为之尔” 注1:本表据《辞海》 及《楚辞章句疏证》 国学网 ,一些参考附文注。注2:几乎每篇作品归属权都曾有歧说,表中仅列部分有代表性观点。

2019十大国学大师?

.1 、王国维

词学泰斗,国学大师,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人间词话》、《人间词》、《宋元戏曲史》、《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多收入《王国维遗书》。集外旅日所作笔札,收入《王国维学术随笔》一书。

2、梁启超

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佛学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白话文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石灰吟》

白话文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白话文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曾国藩都有哪些书?

1.《曾国藩》唐浩明 著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通俗,可读性强,艺术地再现了曾国藩平凡且辉煌的一生。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民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作品中得以表现。

2.《冰鉴》曾国藩 著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本书其实就是一本他个人对“面相学”的体会和研究报告。

3.《挺经》曾国藩 著

《挺经》讲的是如何做事,做人,不像现在的那些励志书籍讲的明明白白,书中给的故事和道理都需要自己的思考,自己领悟。

由于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就告别了人世。该书的部分内容、篇章散见在《曾国藩杂著》及其弟子、幕僚的著述中。现在读者手中的《挺经》,是经资深研究员吴樵子历时数载,从《经史百家杂钞》、《湘乡曾氏文献》、《曾国藩年谱》、《曾国藩全集》,以及曾国藩的僚属、弟子的文集、笔记等一百二十余种典籍中辑佚、整理出来的。

全书按李鸿章口述的“挺经十八法”,共分十八卷,每卷分上、中、下三篇。每篇以经为纲,以事为纬,包括经文、经文注译、事典、点评四个部分,事典是从“事”的角度对经文的阐释,绝大多数是曾国藩的所作所为;点评也从经文出发,对经文中出现的以及历史上相类的人物、事件的总结、概括和评析。

4.《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为官鼎盛时期写给家里人的信的辑录,从中可看出曾国藩功高而不震主的秘密。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5.《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清] 曾国藩 原著,唐浩明 评点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介绍了曾国藩的家世、学养和人脉关系。举凡曾氏大家庭、小家庭的每位成员,与曾氏有较密切交往的亲戚朋友,《评点》中都将眉目清晰的予以介绍。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角来考察曾氏的思想,分析曾氏有哪些方面对今人仍有启益价值和借鉴价值,是《评点》作者用力最多的部分。比如作者将会细致地分析曾氏有关求缺的思想、惜福的思想、不留钱财给子孙的思想等等。

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是《评点》的最大特色。比如推动曾氏将湘军做大做强的第一动力究竟是什么?又如曾氏官越大、权越重、心里越恐惧、行动越谨慎。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评点曾氏为母亲办丧事时,提出了“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的观点;在评点曾氏教子时,提出聪明并不是人的重要美质等等。

6.《曾文正公嘉言钞》[清] 曾国藩 著,梁启超 辑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曾文正公的文集非常之多,不适合一般人阅读,梁启超先生对他认为的精华部分做了摘录,非常方便阅读,白话文翻译也挺不错,此书适合经常翻阅。

7.《经史百家杂钞》[清] 曾国藩 著

《经史百家杂钞(上下)》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上下)》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着、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拓展资料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