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油画代表作品有多少,中国人需要懂得欣赏中国画吗?
中国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欣赏中国画!
笔墨浓重润泽,皴擦多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
▲北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6项法则。懂得这6项法则,今天你也不用担心不会欣赏国画了。
〔1〕欣赏作品要看气韵
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主要准则。
气韵,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要有气势、豪气、不能有匠气、俗气。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
▲北宋 范宽《雪山萧寺图》
总之,气韵生动是绘画的一种整体感应,是一种精神透析,是一种生命状态领悟。好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气韵而生,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佳作,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图中上部,主峰高耸,几出画外,但其势柔婉,与北方画派的坚凝、雄强显然不同。画法方面,谁能用淡墨长披麻皴,不为奇峭。
▲北宋 巨然《秋山问道图》
〔2〕欣赏作品要看笔墨
“六法”中,谢赫将“骨法用笔”列在第二位。“骨法”在中国画中指的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方法。它融合了汉字书法中用笔的规律和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所以说,写意性是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此画在空间处理上,前实而浓重,远景虚淡,更接近真实的自然风景,表现的是江南的秀色和渔民生活。江边高树坡石,其上远山层叠,江中渔舟有停泊,一幅秀润美丽的江山渔乐图卷。
▲明 吴伟《江山渔乐图》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我们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最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
你知道哪些中国知名画家?
吴冠中作品
1、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代表大画家,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艺术特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文学颇佳。作品为世界重视。
赵无极作品
2、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现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他曾叹息中国有上千万画家,画水墨抄古人,画油画抄洋人,少有创意创新。他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2013年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丁绍光大型壁画《美丽的西双版纳》
3、丁绍光,1937年生于陕西。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1980年,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80年七月,赴美定居。自1986-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著名美籍华人画家。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杰出的现代艺术家,11岁时就显示出不凡的创造力和才华,开创出闻名中国画坛的 “现代云南画派” ,名闻国际。
范曾泼墨写意国画作品
4、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有约一百五十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2007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欧豪年作品
5、欧豪年,1935年出生于广东,吴川博铺,一九七零年定居台湾。当今台湾画坛第一人。欧豪年十七岁师从岭南画派巨擘赵少昂,力学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绘画题材兼善画花鸟、山水、人物、畜兽,对书法与诗文亦多有研究,艺术成就多元而丰富。二十岁左右即参加东南亚巡回展,往后数十年不断应邀在海外各地展出,备受国际艺坛之肯定与推崇,并于一九九三年荣膺法国国家美术学会巴黎大宫博物馆双年展特奖。
黄永玉作品
6、黄永玉,原籍中国湖南省凤凰县,1924年7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土家族人,中国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1946年,他和张梅溪结婚。黄永玉、中国画院院士,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范光陵作品
范光陵世界首创诗意油画 “和平鸽”。
7、范光陵 (Fan Kuanling)为宋代名相范仲淹后人。世界最大媒体英国路透社 Reuters 报道为:“与毕加索 Picaso,莫内 Monet,梵高 Van Gogh 同为近现代世界十二大画家. 21世纪世界艺术革命舵手,东方文艺复兴人”。法国最大报费加洛 Le Figaro 报道为 Grands Artistes 伟大艺术家。文艺复兴人须具备三大条件:1. 自然科学领先 2019年中国教科书人民版八年级政治上冊列范光陵为 【中国电脳之父】;2. 社会科学领先 中国海峡两岸破冰之旅领头人,名校成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及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博士后;3. 人文学领先 “世界诗意油画 (Poetic oil painting)创始人”. 世界首次精编孔子孝経,四书,儒释道三经各为101字并建碑。在世界得到莎士比亚奖,世界艺术金奖,世界杰出华人奖等。幼年时随中山先生特助之父亲范苑声在重庆与徐悲鸿,张大千见面接受艺术指引,开启了艺术之光。
陈丹青《西藏组画》之一
8、陈丹青 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高占祥岩彩画《雪乡系列》
9、高占祥 1935年11月生于通州郝家府村。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摄影家。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文化界领导人。1944年至1945年当童工,1951年5月入北京人民印刷厂工作。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红旗业余大学的中文系和俄语系。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诗书画均佳。
刘国松作品
10、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1949年定居台湾,14岁在武昌读初中时开始学画。20岁转习西画。195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并于同年创立五月画会。1968年成立中国水墨画学会。来香港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迄今,其间曾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及威斯康辛州之史道特大学任客座教授。1977年当选为国际教育协会亚洲区会长。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高级讲师。
谁是真正登上艺术巅峰的画家?
主要观点
艺术史上,在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登上艺术巅峰的艺术家,他们在艺术史上永远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些为世人公认的顶级艺术家,都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新的风格、新的理念,其作品引领艺术潮流,流芳百世。
让我们来看看西画,在西画发展史上,星光璀璨,今人回顾犹如仰望星空,他们的作品和人生经历让全人类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顶级艺术家们不仅为艺术专业人士所熟悉,也被各行各业的人们称颂。他们的经典作品在各大知名的拍卖行炙手可热,拍卖价格也会高到匪夷所思……
典型例子
一、公认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
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公认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他一生极富创新能力,创造了多种绘画风格,史学上把他丰富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它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全新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目前世界最高的成交价,是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 2004拍卖价 1.0416亿美元。
二、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有精神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年仅37岁的文森特.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
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加上他异于常人的人生经历,成为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那些曾引起他同时代大多数人不解的作品,如今却已印在明信片上,印在挂历上,成为全球畅销货。商家家们则将梵高的名字带进了生意的领域,如梵高领带、梵高圆珠笔、梵高香皂、梵高电影……其作品更是国际油画拍卖市场上的遥遥领先者。
批评家认为:“梵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
梵高生前无法想象,当今他的作品中已至少有9件超过3500万美元的天价作品成交。
1990年,梵高为照顾他生命最后几个月的医生加歇创作的肖像画《加歇医生》在纽约佳士得拍得8250万美元。
结语
总之,优秀的艺术家很多,但达到艺术史金字塔顶端的,屈指可数。我认为,最顶级的艺术家应该是有全球的知名度,其作品风格传递出全新的艺术观念、前无古人的艺术形式特征,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引领作用,有着里程碑似的影响……(谢谢各位,欢迎关注)
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画家有哪些?
古往今来,在星光熠熠的艺术长河中,要如何出类拔萃才能占据一席之地呢?
无论什么时代,总有一些伟大的女性,无视父权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坚韧勇敢,绝不辜负自己的才华,她们独立、智慧、成功,以作品载入史册,成为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她们就如同一颗颗恒星闪耀于星河,她们的故事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发光发热。
今天,请允许我从中选择7位最令我感动的女画家,将敬意献给以她们为代表的女艺术家们。
1 -
索芳妮斯贝·安古索拉
Sofonisba Anguissola ,1532-1625
画架前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atthe easel, 1556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风起云涌。
在这些雄浑豪迈间,一位贵族女子以自己稳健、端庄而生动的画风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并被瓦萨里写入《艺苑名人传》,成为260多位艺术家中为数不多的13位女艺术家之一。
她的成功,证明了在才华和精神世界,女性和男性是平等的。
这位女子,就是索芳妮斯贝·安古索拉。
安古索拉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就得到了极好的教育。父亲鼓励他们7个兄弟姐妹大力发展兴趣,从不加以限制。
当安古索拉初具才华时,还得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指点,这使得她决心全力投入绘画事业。
20多岁时,安古索拉开创了家庭多人肖像画的先河,以此著称于上流社会,后来得到西班牙王室的邀请,既是宫廷画师,也是皇后身边的女官。
当她以93岁高龄魂归天国之际,约有50多幅作品归于其名下,她的油画价格不菲,这令她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不被订单所累。
她的一生已经成为一个丰富壮丽的传奇,启迪了当时无数追求艺术和独立的女性。
从上文她年轻时的自画像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尽管姿态高贵,表情淡然,但她大眼睛中透出的光彩,和手中的画笔、精致的作品,足以表达出这少女对自己才华的骄傲,以及对成功的渴望。
而她晚年的这一幅自画像,是最早的女性自画像之一,也像她少女时期的一个呼应:
耄耋之年,功成名就的安古索拉,手持给西班牙国王的纸条,依然神采奕奕,更有威严加身。因为她从未停步,始终勇往直前。
自画像 Self-Portrait, 1610
2 -
阿特米西亚·真蒂斯基
Artemisia Gentileschi,1593-1652
作为绘画女神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as the Allegory of Painting/La Pittura,,1638
阿特米西亚生于罗马,是意大利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她画中尽显强大的女性形象,以不加掩饰地刻画冲突、暴力而闻名。
她的父亲也是著名画家,她的天赋和父亲的悉心指导,使得她少女时期就成绩斐然,颇得卡拉瓦乔之风。
然而,在17岁时,阿特米西亚不幸遭到绘画老师的强暴,将其告上法庭后,为了作证倍受折磨,甚至遭受手指夹测谎的酷刑。
尽管最后胜诉了,对方作为教皇的红人实际上也未服刑。反而是阿特米西亚匆忙结婚,远走异乡。
在那个时代,“失贞”的女性反而比强奸犯更耻辱,但她并没有从此消沉。
到达佛罗伦萨之后,她以才华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的支持,成为了第一位被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录取的女性,也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宫廷画家。
此后,她的客户遍布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和英国。她不断创作,同时生儿育女。
她将女性自身的思考融入画中,画出了面临苦难和绝境时,人类应有的态度。
那些女英雄就是女英雄的样子,充满复仇的力量,不像很多男性画家以女英雄之名行矫揉造作之实。
朱迪斯斩首赫罗弗尼斯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1610
有人说这些愤怒的女人都是她早年遭受苦难与凌辱的心理阴影,阿特米西亚从不解释,反而借助这些风言风语,将其作为自己作品最好的宣传手法。
让我们回到文初,这是阿特米西亚在40多岁盛年之际所创作的自画像,将图像学的寓意完美融入画中,将自己作为创作中的绘画女神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想,这就是她艺术人生最完美的体现:
头发蓬乱,全神贯注,动感与力量,无法撼动,绝不屈服。
3 -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1755-1842
自画像 Self-portrait, 1790,Uffizi Gallery
毫无疑问,勒布伦夫人是个绝代佳人,也是法国18世纪最出色的女画家之一。
一个无名画师的女儿,自幼学画,嫁给画商为妻,踏入上流圈后,靠才华和智慧,成为了王后身边最红的画家。
她的画风,一点洛可可的甜美华丽,还有大半新古典主义的清新质朴,端庄洒脱。
她为宫廷女眷所作的画,都会巧妙地做一点点优化。贵人们看到画中人成了高配版的自己,无不赞不绝口。不到30岁,她就成了巴黎最富有的女画家。
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作为王后的密友,“反革命分子“的她带着女儿仓皇而逃——落魄了吗?怎么会,这样聪慧的人儿,流亡路上反而得到了无数欢迎。
从法国到意大利、奥地利、德国、俄国,12年间所到的每一个宫廷,勒布伦夫人都为热情招待她的王室留下了订制的作品,也带走了不菲的润笔费用。
同时,她的艺术造诣也获得了无数荣誉头衔的肯定:
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成员、帕尔马美术学院成员、罗马圣路加美术学院成员、圣彼得堡美术学院成员、瑞士日内瓦美术学院成员……
后世提到勒布伦夫人,最多的是“美丽与才华俱全“,最美丽的宫廷女画师,画出了最美丽的绝代艳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然而在我眼里,她最迷人的,除了才华,莫过于对世事的通晓。
身处每一个命运的转折点,勇于把握机会;面对嫉妒和敌意,用谦逊和友善加以化解;不颠覆传统,却将自己的意志贯穿始终,潜移默化影响众人。
最终,得以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里,全凭自己,获得了所有意义上的成功。
4 -
葛饰应为
葛飾応為,约1802-1868
夜樱美人图, 1850s, 绢本着色,Menard Art Museum
葛饰应为,本名阿荣,生于日本江户时代,是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三女儿。
应为从小在父亲的画室里长大,大大咧咧,我行我素,豪放又不羁。她痴迷画画,尤其酷爱色彩之美。
她也曾像个普通女子一样,嫁给另一位画家,却因为看不上丈夫的画,冷嘲热讽,而被休妻回家。
回到娘家的应为,继续像少女时期一样为父亲做助手,自己也进行独立创作,她画美人,也画春宫。
她也多次前往青楼,感受艺妓们勾魂摄魄的神态举止,融于笔墨之中。
葛饰北斋曾经这样说过他这位女儿:“要说画美人图,应为更在我之上。“
后来有人认为,北斋80岁以后的美人图,色彩鲜艳,笔触精致,大有可能是女儿代笔的。
然而,在父亲巨匠光芒之下的应为,现在只有十数幅画存世,且散落世界各地。
其中《吉原格子先之图》,尤其展现了应为独一无二的艺术造化。
吉原格子先之图, 1840s, 纸本着色,浮世绘太田纪念美术馆
夜幕初上,江户的花街吉原热闹起来,男人们提着灯笼在外打量,游女们在格子房华丽娇艳,任人品评拣选。
灯笼的光和格子的影,屋里的光和室外的影,让这喧闹而又悲哀的一切如此似是而非。
她对光影纯熟的驾驭,被后人誉为“江户时代的伦勃朗”。
当父亲北斋去世后,已50多岁的应为潇洒而去,不知所终。
然而,她对画的痴迷、大胆、毫不设限而又物我两忘,早已深深浸入每幅画作,令人不得不赞叹,不得不倾倒。
5 -
玛丽·卡萨特
Mary Stevenson Cassatt,1844-1926
在包厢中 In the Lodge, 1878, MFABoston
作为印象派中三位杰出女画家之一,而且是唯一的美国人,卡萨特的艺术之路开始得并不容易。
卡萨特出身美国宾州的富贵人家,从小就让父母带着在欧洲游历,十几岁时,决心做个职业画家,这可把父亲给惹恼了:
一个大家小姐,画画当个兴趣陶冶情操还好,怎么还真要当个职业?
怎奈这个姑娘实在是固执,父亲只得同意女儿进入美术学院,和男同学一起学习。
这在当时也是惊世骇俗之举了。
后来,眷恋欧洲的卡萨特索性移居巴黎,师从杰罗姆等人,同时到卢浮宫以临摹大师作品的方式进行训练。
因为父亲断了自己学画的费用,她忙着参加沙龙,试图卖出画养活自己,怎奈一直都不顺利,但即使身陷无比的焦虑,她也想方设法接活儿自食其力,从未曾真正想过放弃。
直到1877年,她看到了印象派的作品,结识了德加,醍醐灌顶一般,她终于找到了苦苦寻求多年的方向。她选择加入了印象派,以这全新的风格投入创作。
从此,她的才华方才如水银泻地,倾泻而出。
从最熟悉的题材,身边的女友、私密的空间开始,她那些温暖明亮、自然真挚,看似笔触粗糙随意却精妙无比的作品,打动了无数观者。
后来,如同招牌一样的母子亲情的瞬间,被她完美得捕捉下来,凝固于画面,成为永远的经典。
The Childamp;amp;#39;s Bath, 1893,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Young Mother Sewing, 1900, Met
然而,卡萨特这一生并没有结婚生子。
她很清楚,在那个时代,像她这样毫不妥协的“女性艺术家必须要能够做出这本能的牺牲。”
卡萨特选择将满腔柔情诉诸笔端。
她描摹的母爱,亲切质朴,她笔下的幼儿,天真烂漫。
对于她的印象派好友,她也豪爽义气,积极协助他们将作品卖给美国买家。
我想,卡萨特的艺术人生,正如高更所赞叹的:
“卡萨特有魅力,也有力量。“
6 -
塔玛拉·德·兰碧卡
Tamara De Lempicka,1898-1980
绿色布加迪轿车里的塔玛拉 Autoportrait (Tamara in a Green Bugatti) ,1929
她这一生,跌宕起伏。
从圣彼得堡的少奶奶,到寄人篱下的难民,又用自己的画作和美貌征服了整个欧洲。
她的画和她的人一样,浓烈,醒目,性感,颓废,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个Art Deco时代一朵绚丽的花。
她就是塔玛拉·德·兰碧卡。
兰碧卡生于莫斯科的贵族家庭,少女时期在美术学院学画,17岁时出嫁,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持续下去,可是没过一年,俄国革命爆发了。
她全家辗转逃到巴黎,成为了俄国难民。
丈夫找不到工作,日益消沉,她决定继续自己的美术事业,加入了巴黎最便宜的美术学院,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
兰碧卡所在的工作室,是以现代风格、立体派著称的,而她自己又一直为古典美术中精致的细节处理而倾倒。
最终,她将这一切融为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你会看到,仿佛是拉斐尔的手法,那些圆润细致的色彩和线条,竟然出现在立体色块的形式之上!
在装饰风艺术也就是Art Deco大行其道之际,她终于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富豪们的订单也随之而来——试问哪个豪门男女不渴望成为她笔下那些冷漠神秘又充满魅力的人物呢?
她后来自己说:“我的每幅画都是自画像。”
是的,她将自己所要扮演的,全都融入了画作中。
1929年,她的自画像《绿色布加迪轿车里的塔玛拉》,成为了当时独立女性最好的写照,即使过了差不多一百年,我们也仍然感到扑面而来的摩登感和坚定不移。
她一生不羁,自己的传奇,自己演出。
人们可以不认可她,但却不能漠视她的高度存在感,以及她耀眼的无限光芒。
7 -
潘玉良
1895-1980
自画像,1940
潘玉良的故事,不可谓不惊世骇俗。
一个小孤女,14岁时,被舅父卖入青楼。
3年后,海关监督潘赞华惊其才华,为其赎身,改姓为潘,纳为小妾。
作为一个青楼女子,能有这样的造化,按说夫复何求呢?
可要这么说,你就小看了潘赞华和潘玉良。
早年出身同盟会的潘赞华,不仅教潘玉良读书写字,还鼓励她发展自己的美术天赋。
潘玉良心中对自由和艺术的渴望,逐渐蓬勃起来,她埋头学画,一年后,竟然成功考上了上海美专,成为了中国第一批进入美专读书的女性。
当机会在若隐若现间闪烁时,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努力而错过它。
潘玉良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了刘海粟的学生。
上学期间,她对刚刚传入中国的裸体画所吸引,没有模特,索性到浴室去偷画别人。
结果,当然是被发现了,还被人和她的身世结合起来,闹出了一场沸沸扬扬的风波,学校顶不住社会的压力,将潘玉良劝退。
经过了这么多艰苦的努力,怎么可能放弃呢?
潘玉良思忖再三,毅然考得官费赴法留学,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之一。
她到里昂、巴黎、罗马,在这些艺术之都的各大美术学院,她将自己的水墨功底与西方表达完美结合起来,开创了独一无二的风格,也拿到了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的金奖。
裸女与猫
8年之后,学成归国的潘玉良,第一次画展就震惊了国内艺坛。
曾经劝退她的上海美专,专程聘请她任教,就这样,潘玉良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性西画系主任。后来,还被中央大学聘为专职讲师。
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无一不赞颂她的艺术境界。
然而,尽管得到艺术界的认可,但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潘玉良大胆的画风和曾经的身世,仍被很多人厌恶乃至仇恨。
1937年,倍受非议的潘玉良,彻底离开了中国,旅居法国40余年,不断创作,她的画作被收藏入卢浮宫,直到1977年在巴黎走完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潘玉良的作品,那种雄浑利落,豪放不羁,令人过目不忘,正如她的人生,豪迈奔放,绝不放弃。
感谢这些不屈奋斗的女性,当我们在艺术抑或人生的茫茫大海上孤帆而行时,这些闪亮的星即使如此遥远,仍在指引着方向,提醒我们:
再勇敢一点,再坚定一点。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一】2004年,上博馆马馆长在日本人家里,看到丢失已久的中国大鼎。日本人开价一亿人民币,实在买不起。没想到一年后,转机来了。
这只大鼎中有两个字。其中一个是甲骨文”子“字,另一个字像个简笔画,好像一只头上长着硕大的角,张开大口,卷曲着后尾的龙形动物。
作为研究青铜器的泰斗,马馆长想起上世纪20年代,文物胜地的河南辉县出土了一尊商代青铜大鼎。因为体型巨大,制作精美,当时就轰动一时。
鼎内部铸有铭文“子龙”,因此被称为子龙鼎,这是中国最早带有“龙”字的青铜器。
可是,子龙鼎出土后不久,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此后80多年的时间里,只能从文献中查找到这座大鼎的蛛丝马迹,无论文物专家们怎么寻找,它都不见踪影。
马馆长乍见这只传说中子龙鼎,内心激荡不已。他立即向中国文物部门汇报:日本惊现失传的子龙鼎。
这件国之重器立即引起了重视,文物专家立即奔赴日本,与藏家商量购买事宜。
不料,日本人竟然开出了上亿人民币的天价。正当中国文物专家犹豫不决时,子龙鼎竟然又一次失去了踪影。
一年后,这只鼎出现在香港,被一位私人收藏家收入囊中。
文物专家们立即与香港收藏家联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香港收藏家同意低价4800万出售此鼎。
在异乡漂泊了80多年的子龙鼎,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
二】1957年,陕西华县农民殷思义家里的鸡这几天有些食欲不振,不爱吃食。殷思义觉得奇怪,难道捡来的鸡食盆出了问题?
这只鸡食盆是殷思义在犁地的时候挖出来的。它是个站立的肥硕雄鹰,双腿粗壮,双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稳定的三个支点。
雄鹰眼睛圆睁,嘴巴弯曲呈现锐利的勾状,看上去很有威仪。
第二年秋天,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师生们在陕西华县周围走访。他们在殷思义家里看到这个曾经的鸡食盆,征得主人同意后,师生们将陶器带走了。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它被命名为“陶鹰鼎”。
根据殷思义提供的线索,北大师生们对陶鹰鼎出土的地点进行了挖掘。在这里发现了一座距今53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可惜墓主人的身份无法确定。
这件陶鹰鼎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悄悄传递着远古生活的秘密。
鹰的造型在仰韶文化时期并不常见,墓地主人很可能是拥有比较高的身份地位的部落首领。
陶鹰鼎的出现,说明当时的部落中,有一部分人掌握了特权,并且在权力之下拥有了陶鹰鼎这样的奢侈品。
社会逐渐由此分化出了统治阶级,人类的文明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陶鹰鼎的历史价值独一无二。
先祖们凭借卓越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手工艺,烧制出了这样一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完美陶器,真是太了不起了!
三】19岁的万历皇帝给母亲请安时,偶遇16岁的小宫女王氏,一时兴起,临幸了她。没想到王氏就怀上了孩子。
可是,万历嫌弃宫女身份低,对她十分厌弃。王氏生下皇长子朱常洛后,儿子被太后带走抚养,她的处境更加糟糕。
随着朱常洛的长大,皇位之争日益激烈。王氏日日担心儿子,哭瞎了双眼。
王氏去世后,万历皇帝没有按照礼制安葬她,甚至连一件像样的随葬品都没有。
儿子继位后,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撒手人寰。孙子朱由校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祖母的棺椁迁出,与万历皇帝、皇后合葬在了定陵。
1957年,定陵的地宫入口被发现,沉睡在地下的一帝二后遭遇了浩劫。
万历皇帝墓室中存在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因为保存不善,迅速风化摧毁。
皇后的绝美凤冠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重见天日。
凤冠做工极其精巧,内部用漆竹丝做成圆框,凤冠上以龙凤饰件为主。
龙是镂空金丝焊成,凤用点翠工艺,颜色艳丽。凤冠上的宝石、珍珠无数。璀璨绚丽,夺人眼目。
这些凤冠,王氏生前从未戴过。她所要的只是一丝温暖和关心,可这些寄托在冰冷饰品上的温情来得太迟了点儿。
四】1979年,李建安听说村里竹园附近发现了不少红色陶片。他急忙赶往现场,挖出13个陶器,清理时,赫然发现陶器里装的竟然是灰土和人骨!
李建安把这些陶器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细细地端详了起来。这些陶器以青、红两色为主,有一个陶器上面绘有图案。
陶器总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上面画的是一只全身灰白,胖嘟嘟的大眼睛鹳鸟。长嘴短尾,挺直站立,口中叼着一条大鱼。
鱼旁一柄石斧上有一个“X”形标记,看上去像某个部落的徽记。
这个鹳鱼石斧图,虽寥寥几笔看似简单,却隐隐约约透出远古的神秘。
出土陶器的遗址被命名为“河南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李建安发现的这个“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用来埋葬死人的棺材,这种埋葬死人的方法叫做“瓮棺葬”。怪不得李建安曾经在陶缸中发现很多人骨。
古人认为人的血肉之躯属于人间。因此,人死后,往往会让他们血肉腐朽,再将骨头收集起来进行安葬。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上面的这幅画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一幅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画。
它开创了中国画的先河,画上所有艺术形象都取决于远古人的真实生活。让我们能够透过这幅画和陶缸一窥先人生活的痕迹。
五】1971年,内蒙赤峰市农民张凤祥种地时,突然挖出了一个黑乎乎的钩子。他在钩子上绑了麻绳,给弟弟拖着玩。几天后,铁钩子竟然变得光滑,对着阳光一看,透出隐隐的光泽。
张玉祥心下惊喜,心想这可不是铁的,应该是玉的吧?没准这是一件什么古物。于是,张玉祥带着这个东西到了县文化馆。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看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不过看上去有些年头,又是玉石,工作人员用30元征集了这件东西,将它分类为普通文物,随手锁在了箱子里。
1984年,辽宁省牛河梁地区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古墓,引人注目的是,墓主人胸部摆放着两个精美的玉器。
经过考古专家的确认,这是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一时考古界非常轰动。
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突然想起那件锁在箱子里的玉器,他马上取出玉器,带上它去了北京。
经过著名考古专家苏秉琦仔细鉴定后,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红山人精心制作的、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
这只玉雕龙碧绿晶莹,高26厘米,重1000克,龙的身体,猪的鼻子。身体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形玉雕龙。
玉龙可能是氏族图腾,也可能是专用的随葬品。历经5000年沧桑岁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六】1864年,淮军将领刘铭传率部攻入太平军的护王府。夜间,刘铭传正要入睡,万籁俱寂之中突然传来金属叩击声。
他顺着声音走过去,来到了马厩里。两匹战马正在吃草,笼头铁环与马槽碰撞,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
刘铭传很好奇,叫人将马槽取出洗刷干净。
原来这是一个铜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铜盘上面有饕餮衔环,云龙纹理,盘底刻有铭文110字。铜盘极重。需要在两侧的衔环上套上绳索,由几个壮汉一起用力才能挪动。
刘铭传请来专家考证铭文,原来此盘名为“虢季子白盘”,西周时所铸造,堪称旷世奇珍。
“虢”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虢季子白在西周的历史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贵族,以骁勇善战闻名。铜盘上的铭文记录了一场战斗。
1930年,美国一个收藏家委托代理人找到了刘铭传的第四代传人刘肃曾,愿意出价800两黄金购买此盘,并且还答应将刘家全家迁往美国生活。
刘肃曾一口拒绝:“此盘为祖先遗物,传国之宝,我绝对不会把它卖给外国人的。”
抗日战争时期,刘肃曾担心铜盘落入日本人手中,将铜盘埋入地下,并在上面种了一棵大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肃曾挖出了深埋在地下的铜盘,捐献给了人民政府。
虢季子白盘,是用来洗浴的器具。它最珍贵之处,在于盘内底部铸刻的111字铭文。这些铭文被后人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鉴赏价值。
七】1938年,湖南宁乡县,腰垦荒种地的三兄弟挖出一个墨绿色、带有4只卷角羊头的方形器物后。他们用工具敲打,不小心竟将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块碎片。
文物贩子闻风赶到三兄弟的家里,开价400块大洋,收购了这件器物。
在卖掉这块宝贝时,三兄弟将那块敲下来的碎片留了下来,想做个纪念。
这件宝物被文物贩子拿到后,打算转手大赚一笔。没想到这个消息被长沙政府知道了,为了防止文物流失到国外,政府出面,将四羊方尊没收了。
日军进攻长沙时,政府决定将一批珍贵文物和资产转移到沅陵。
没想到在运送半路,车队遭到了日机轰炸。运送四羊方尊的车辆不幸中弹,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
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十几年无人问津。
1952年,木箱内的碎片被找了出来。两年后,四羊方尊修复成功。可是,尊口始终缺了一块残片。
三兄弟听闻此事,将手中的那块留作纪念的残片上交国家。
四羊方尊终于得以再现3000年前的瑰丽身影。
四羊方尊是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中排名第三的珍贵文物。
因为它造型精美,端庄典雅,铸造工艺高超,而且具有非常吉祥的寓意,因此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为何二田那么好的功底却写不好行书草书?
首先,题主的这个提问:写不好行草。侠客觉得这个“好”字怎么去衡量和对比!与古人比,他们的确写的很烂,但是和今人相比,那也是不错的了!
仅凭口舌之争,指娘骂父,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那么,侠客就来发表一下鄙人的粗鄙意见吧:
田蕴章楷书镇楼
▼
昨天,侠客同事张老师(执教机电专业)给我看了一篇文章,大致内容是说田蕴章不会写行草。侠客有些愕然,诚然田蕴章的行草并不如其楷书造诣高,或者说其行草水平有局限。但是,如果要说他不会写行草,或者说写不好行草,只会写欧楷,那就未免有点不恰当了。
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一副字吧:
▲上面这幅楷书是田蕴章50岁的作品,从笔法来看,既有颜真卿的雄强,也有张即之的老辣,结构松弛有度,侠客敢说,仅此一作,当代能出其右者,不足十人!
说完楷书,我们再来看看其行草:
▲就上面这幅行书来看,整体气息的确欠佳,但是细看其笔法,几乎笔笔皆有来历,仅从“能”字即可看出取自王献之。
▲从上面这幅字可以看得出,田蕴章的行书多取自明人,很多字上面都有文征明的影子。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遗憾的是,或许田蕴章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楷书上,以至于其行草都有些楷化,给人一种拘谨之感。但其亦似乎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非常谦虚的说自己写的不是“书法”而是字,或者叫“墨迹”。
▲田蕴章草书示范
侠客结语苏东坡赞柳书云:“柳少师书本出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然米南宫则斥柳书云:“柳公权师欧不及甚远,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有俗书。”苏与有唐名家颇多颂语,山谷亦然,而深恶唐楷诸家并统谓俗书者,独米老一人,可知虽谓宋之四家,其书其道参商远矣,后世书家犹不可不察也... ...
◆ ◆ ◆ ◆ ◆
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到我的公众号(神秘侠客书法)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