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诗经中的颂歌代表作品

诗经中的颂歌代表作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

诗经中的颂歌代表作品,诗经是谁编写的?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扩展资料:《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两千余年的《诗经》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

1、关于《诗经》的性质、时代、编订、体制、传授流派和研究流派的研究;

2、对于各篇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研究;

3、对于其中史料的研究;

4、文字、音韵、训诂、名物的考证研究以及校勘、辑侠等研究资料的研究。

诗经主要内容?

诗经的主要内容:

《诗经》内容广阔,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主要内容:

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

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

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

颂歌。

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

周民族的史诗。

其实抒情诗名词解释?

抒情诗名词解释:诗体的一种。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对时代、社会的感受为主的诗歌。

写景写人,托物言志,都饱和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诗中的“我”,是典型化了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鲜明的爱憎态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新诗的最早诗篇也是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可分颂歌(如艾青的《给太阳》)、哀歌(如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恋歌(如闻捷的《天山牧歌》)、山水诗(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讽刺诗(如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等。

竟然能让其上升到经的高度?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于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就在社会上广为流行了,不过,当时人只称它为《诗》,

到了战国时代,《诗》才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儒家大师荀子说: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方法)则始于诵经,终于读礼(研究礼仪)。.......礼之敬文(恭敬礼貌)也,乐之中和(醇正和乐)也,《诗》、《书》之博(内容博大)也,《春秋》之微(微妙深奥)也,在天地间毕(尽)矣。

苟子所举的“经”里有《诗》。经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织机上的纵丝。由于织机上先有纵丝(即经线),后织横丝,由此又引出“常”、“常道”(永恒法则、原理)的意思。

孟子说:君子反经(使事物返回经常正道)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孟子·尽心下》)这里的“经”字就是“常道”的意思。

荀子把《诗》、《书》、《春秋》看作体现”常道“的书,故称为“经”,但也只是一种尊称,经书的地位并没像汉朝那样尊崇。

《诗》正式被官方确认为“经”,并取得莫大的权威,是在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前87年)。那时汉王朝空前强大。统一,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而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一跃而为统治思想,原来儒家的几部经书,都随之取得了空前的权威,被尊为垂教万世的宝典。

那么,《诗经》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诗。容纳于“风“、”雅“.“颂”三个大范围中。属于“风”这一体的,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计一百六十篇。属于“雅”一体的,有“小雅”,和“大雅”,共计一百零五篇,属于“颂”这一体的有“周颂”,“鲁颂”,“商颂”共计四十篇。“商颂“是周朝宋国的颂歌。

根据三百零五篇诗的内容归纳成三类:

第一类:诗人创作。其中少许可考证出名姓的诗人和大多无名诗人的创作。

这些诗人的作品又分两类:

一,是歌颂赞美的,大约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当是各时期的朝廷诗人追述他们以前统治者的功德,或者赞颂当代上层阶级的丰功伟绩,用以告诉给后来的子孙们知道,又或者是祭庙时所用的颂歌。

现引一首《公刘》,为了节省篇幅,只引其中几句: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岗,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今译:

笃实忠厚的公刘,往看那个地方上百的流泉,瞻望那里广阔的平原,就升上南面的山岗,就见到一个在高丘的地方。这在大众所居的京师的田野,于是安居的就安居起来,于是爱说的就爱说起来。

这是一首史诗,歌颂公刘迁都的事,叙述他带领了人民收拾了一切,预备了粮食,豋山涉水,远远地出行,最后决定居住于豳的地方。把古代民族迁徏的图画,活生生地描绘在纸上。

二、是感伤、愤懑、迫急的、大约是周室设落时期的作品,周朝经了幽王的昏暴,外族犬戎的侵入,中央威信完全扫地,外边的诸侯们互相吞併征战,于是诗人们呼号了,他们喊出自身或民众所受的痛苦。因为有切肤之痛,所以辞句非常奔放,如:《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今译:

想起我离家时光,杨柳啊轻轻飘荡。如今我走向家乡,大雪花纷纷扬扬。慢腾腾一路走来,饥和渴煎肚熬肠,我的心多么凄惨,谁知道我的忧伤!

这是一首复员归来的悲歌,情景逼真,是《诗经》中最为传诵之一。在《小雅》中,这类悲歌很多。

第二类是民间歌谣,又可分为“恋歌”“结婚歌““悼歌及颂贺歌““农歌“等四项。

现引一首意境和音调两具秀美的《蒹葭》(秦风)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今译:

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他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逆着曲水去找他,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他,象在四边不着水中央。

一个文学者从这恋歌里,欣赏美妙的辞句,但是一个社会科学者也可以从这里研究远古人民的恋爱生活。

《周南》的《桃夭》是结婚歌的代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

今译:小桃长得嫩妖妖,红红的花儿多光耀。好姑娘要出嫁了,家庭的生活定美好。

《小雅》的《蓼莪》是悼歌的代表,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今译:

又长又大的是抱娘蒿?不是抱娘蒿,却是一般的蒿,哀哀呀父母,生我痛苦勤劳!

至于农歌,在《诗经》里也有许多是极好的,大都在大小《雅》里,二千五百年前的农村生活极活泼而生动地被描绘在这些诗里,仿佛是一幅幅的耕牧图。这其中的一首《七月》,最为详尽而逼真,因篇幅太多,不予引录,只引《无羊》中几句: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今译:

谁说你家羊儿少,一群就是三百条。谁说你家没有牛,七尺黄牛九十头。你的羊儿都来了,羊儿犄角挨犄角。你的牛儿都来了,牛儿都把耳朵摇。

第三类是贵族乐歌,又可分为“宗庙乐歌”和“颂神歌或悼歌““宴会歌”“田猎歌“战事歌”五项。

“宗庙乐歌”和“颂神或祷歌”,除了歌功颂德外,大都没有什么好的。

“宴会歌”虽有不少清隽的作品,但其结构和意思却很多相同。《小雅》的《鹿鸣》《伐木》等都是。《伐木》里的“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以至“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都是活生生的宴会情景。

《田猎歌》和《战事歌》都有几首,大都是叙述贵族或君王的行动的。

原始人民于祀神和宴会的时候,一面舞蹈,一面唱歌,这种舞曲,大都是祈祷的话,又他们为了生存,天天在过斗争的生活,尚武是普通的现象,因之有很多鼓励战争和颂扬战争的诗。

《诗》在汉朝被统治者尊为经书,用作统治人民的工具,但这种事并不是从汉朝开始的。

在《左传》、《国语》以及诸子书中,大家可以看到,春秋时代的卿大夫们就常常引用《诗》句,或互相赞美、或互相讽刺、规劝,外交官们也用《诗》做办交涉的辞令。这种引用《诗》句做为自己语言的方式,叫做“赋诗言志”。

所谓“赋诗”并不等于作诗,一般也不是外交官自己唱诗。而是在宴会上点一首现成的诗,叫乐工演唱,断章取义地利用个别诗句,暗示自己的意见、要求和态度,而不管整诗的原意是什么。这种借用诗句进行会谈的方法,常常能起到很微妙的作用。

《左传》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文公从晋国回鲁时,半路上遇见郑国的国君郑伯。郑原是晋国的盟友,有个时期郑伯见楚国强大了,就背晋投楚。谁知城濮之战楚国大败,晋国成了中原霸主,郑伯又想与晋修好,于是趁遇见鲁文公的机会,就求文公出面调解一下。在招待客人的宴会上,郑大夫子家,命乐工唱《小雅·鸿雁》篇,这首诗中有“爰及矜人,哀此鰥寡”两句,子家以“鳏寡”比郑国,望鲁文公怜恤,到晋国去说情。鲁大夫季文子赋《小雅·四月》作答,因为,这首诗中有四句诗是:“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非)人,胡宁忍予。”文子赋此诗的用意是,我们已经很辛苦了,现在回国祭祖先,不想再去晋国了,这是表示拒绝郑国的请求。

子家于是又赋《鄘风·载驰》的第四章:“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借“控于大邦”说明小国有危难,要请求大国支援。郑这样一再请求,鲁国君臣就感动了,于是答赋《小雅·采薇》第四章,借其中“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两句,表示愿意为郑再奔走一趟。

此后,由于鲁的帮助,郑与晋又缔结了盟约。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赋诗”实际上就是用诗句代替自己的语言,在表示意见时比讲话婉转,而且能借助诗歌的感染力,加强说服力量。既有这等好处,所以那时“赋诗言志”非常盛行,小国常用来求救兵、诉苦。一般大国也可用来排难解纷,常起到口语起不到的作用。

因此,当时的士大夫们都得学会“赋诗”的本领,否则,就会被人耻笑、奚落,甚至于闹出乱子,这在《左传》中都有记载。当然,办外交并不是全靠“赋诗”,但“赋诗”有一定作用,也是事实。

春秋时代,士大夫们常引《诗》句做言论根据,在《左传》也有记载,如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记载,卫国的北宫文子随同卫襄公到楚国去,路过郑国,郑国按礼节慰劳了他们。事后北宫文子对卫襄公说:“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之于政,犹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何患之有。”

北宫文子的意思是说,郑国的大夫都很懂礼,这能够使郑国几代不受大国的侵伐,这个道理的根据何在呢?于是他引《诗》为证。他引的诗句见《大雅·桑柔》,意思是,有谁能在拿热东西之前,不先用水把手蘸湿的呢!北宫文子把礼比作水,说明礼对政治的用处,就象水能解热一样;只要有礼,国家就不怕战乱了。这是利用诗句宣扬以礼治国的例子。

北宫文子这种引诗为言论根据做法,在孔子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到战国时代就变成了“著述引诗”。

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不盛行了,所以,他特别强调利用《诗》句,发挥仁义道德的理论,做修身的工具。他曾说: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群(交结朋友),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这是孔子提倡的学《诗》目的,与学《诗》的方法。从目的看,孔子是要把《诗》作为礼教的工具;从方法说,孔子显然继承了赋诗断章的传统,要求从诗句中推绎出政治伦理的大道理来。

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在他看来,《诗》三百的内容都是正当的,与政治教化有关的。孔子的学《诗》理论为汉代的《诗》学奠定了基础。“后来《礼记·经解篇》的‘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大序》所说‘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也是从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等语演变出来的。”(朱自清《诗言志辨·诗言志》三《教诗明志》)

按孔子的理论去做,并取得好成绩的,首先是子夏。有一次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逸诗),讲的是什么道理?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意思是说,画画是先打好白底子,然后才画图。子夏马上得到启发,说:“礼后乎?”是说,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么?孔子听了以后,就非常高兴地表扬了子夏。(见《论语·八佾》)子夏体会诗意的方法,就是孔子提倡的“兴”法,也就是从诗句中联想、推绎政教原理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从“赋诗言志”的方法中总结出来的。后来这个方法又被诸子用于“著述引诗”。

“著述引诗”是从战国时代开始的。

春秋时代本来是“礼崩乐坏”的时代,随着奴隶主贵族的覆灭,乐师们的流亡,诗乐就已渐渐失传。

到了战国时代,新乐流行,人们对古乐也没有兴趣去搜寻了。由于不懂唱了,只好在诗义上下功夫。儒生们学《诗》完全按照孔子的办法去学,学成以后,也是按孔子的办法用诗。他们的用途不是“赋诗”了,而是主要用于言谈引诗和著述引诗。当时百家争鸣,私人著述很多。在著述中引《诗》为证的事十分流行。这里先谈一下孟子的引诗。

孟子曾提出了一套说诗的方法,即:“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的方法(见《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解诗时不要拘于字面意思而误解词句意思,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的原意;而应该用读者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

孟子的意见本来是反对断章取义的,但他的说法还有漏洞,因为“以意逆志”的“意”是读者自己的切身体会,各个人的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切身体会也就不同,对诗意的推测也自然各异,所以说,这还是主观主义的说诗方法。孟子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如滕文公问孟子怎样治国才好?孟子从“王道”的原则出发,回答说:最要紧的是关心人民。而关心人民,就是要给人民一定的财产。为了证明这个道理,他引了《七月》中的几句诗:“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他认为这几句诗是说人民有自己的产业,能正常生活(见《孟子.滕文公上》)。

其实这是对诗意的极大歪曲。《七月》,那是一首反映奴隶辛酸生活的诗。孟子引的几句,是写奴隶为奴隶主干活,屋是奴隶主的屋,谷也是播在奴隶主的地里,奴隶有什么产业呢?孟子由于先有了“制民之产”的“意”,然后再牵强附会地推论诗人的“志”,结果自然是以自己的“意”代替诗人的“志”。在《孟子》中引诗是不少的,大都是用这种主观主义的附会方法,曲解诗意,以证明孟子的政治观点。

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引诗的方法也是如此。如

《荀子·大略》篇有一段话说: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等车子),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诗句引自《齐风·东方未明》,那本是劳苦人民怨恨官差频繁的诗,诗意是说,天不亮,监工的就来摧促上工,忙得衣服都穿颠倒了。荀子却附会到君臣之礼上去,大大歪曲了诗意。

荀子和孟子的引诗方法,对汉代人影响很大。汉人的著述如《春秋繁露》、《列女传》、《淮南子》、《说苑》、《新序》等书,都大量引诗,或讲伦理道德、或论政治,上至天文性理,下至地理风俗,以及古今得失,应用范围之广,大大超过春秋战国时代。这个事实证明,《诗》到汉代完全成了封建礼教的工具。下文试举例说明汉人如何引诗。

引诗句论政治教化的,如《韩诗外传》卷一,有一条论礼治的例子:

国政无礼则不行,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王无礼则死亡无日矣。《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shuan拴)死。”

诗句出自《庸风·相鼠》,诗本来是讽刺无礼仪的暴虐、凶恶的敌人。《外传》作者却把它无限扩张,用作宣扬礼治的根据。

引诗论天命的,如《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诗》云:“殷士肤敏,裸(guan贯)将于京,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言天之无常予、无常夺也。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

所引诗句在《大雅·文王》篇,意思是说,殷朝的大夫,都勤快地到周朝京城参加祭礼,表示臣服于周,可见天命并不常保商王,周王有德,天命就归于周了。这种以“德”感天,而得到天命的思想,是周朝统治者愚弄奴隶的工具。汉朝统治者也需要用它巩固自己的政权,董仲舒用诗句为根据,正说明汉人天命思想的来源。

汉人著述引诗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现只举此一隅,供读者参考。

总之,“赋诗言志”与“著述引诗”,是统治阶级利用《诗经》的不同方式,在实质上都是属于《诗》教的范畴。不过,在“赋诗言志”的时代,《诗》还只是以表情达意为主。到“著述引诗”的时代,《诗》已有了“经”的意义,就是说从孔子时代的儒者开始,便把《诗》看作经典,加以引用了。到汉代,《诗》正式登上“经”的宝座以后,自然更加神圣,成了包罗万有的宝典。

诗经里的颂歌有哪些?

大雅文王、大明、旱麓、思齐、文王有声

能不能帮我编一首藏头诗?

刘女红妆期,卓朗心怜惜,

雅歌继投壶,我本良家子,爱君少岐嶷。你若不嫌弃,纪石功名立。

(2)

我来限丁役,

爱人甚爱身,

你玉尘千斛,

刘日检我身,

卓为霜下杰,

雅哉君子文。

(3)

刘桢疾未平,

卓鲁方畏然,

雅尚存孤直,

我也终浪漫,

爱泉听叮时,

你门晓月残。

(4)

刘向传经心事违

卓氏门前月正明

雅歌谁解继投壶我言秋日胜春朝爱把鸳鸯两处笼你若无意向他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