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时期美术代表作品,半坡菜陶鱼纹盛行的原因?
半坡居民的制作彩陶大多以鱼纹为主,这并不是偶然的,是因为在其生活环境中他们与鱼有着密切的接触。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座落于渭河支流铲河岸边,出土的鱼叉、鱼钩、网坠和鱼骨也正好证明了这是一个捕食鱼类的部落,视觉艺术思维的方式取决于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彩陶最早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为什么半坡居民的制作彩陶大多以鱼纹为主?
半坡居民的制作彩陶大多以鱼纹为主,这并不是偶然的,是因为在其生活环境中他们与鱼有着密切的接触。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座落于渭河支流铲河岸边,出土的鱼叉、鱼钩、网坠和鱼骨也正好证明了这是一个捕食鱼类的部落,视觉艺术思维的方式取决于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历史价值?
01 仰韶人的梦想
管这件陶器叫“盆”,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经验,其实它不是“盆”,它是瓮棺的棺盖,“瓮”就是“请君入瓮”的那个“瓮”字。瓮棺就是陶制的小棺材。瓮棺内,有一小孩的骨骸。也许,当时的半坡人并不像我们今天一样,把生死离别看作是人生最悲楚的事情,他们将死者葬于瓮棺之内,以盆为盖,埋入土中。
原来这是一副棺材盖子里面的彩绘图案,寄托了生者对死者灵魂的安排。细看这陶器的图案,红陶底黑彩绘,盆的内壁,实际上是两组对称的人面。那人面好像做梦,鱼游入人梦里。人面鱼纹的构图近似于几何图形,有一些简单的圆、三角形以及一些直线,构图虽简洁,但是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仰韶文化里才有的西安半坡人做梦时的表情,安详陶醉。
人面在做梦,鱼载着小孩的灵魂游入梦里,或者鱼就是小孩的灵魂。人死后,灵魂能与鱼合体,这大概就是仰韶人的梦想吧。
半坡人认为,死者入瓮之后,灵魂不死还会做梦,所以在瓮棺盖上描绘了这样一幅人面鱼纹,展示半坡人的幸福梦想
02 照亮梦想要有光
现代人看,瓮棺里面,漆黑一团。现代人所谓的“光明”,是用那些外在物质光源,来照亮自己早已睁开的双眼。而史前人,我们通常所称的原始人,他们自有灵感,他们所理解的光明,其实是能够照亮万物的内在性光明,那便是灵魂释放的关于梦想的光,他们相信灵魂自带光明,是可以内视的光。至于史前人依托什么样的媒介,来表达这种内在的光明,也就只有彩陶了。
瓮棺,由彩陶制成,彩陶本身就含有光。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以土为体、以水、火为用的万物一体和万物有灵的光。根据陶器的物理属性而言,它是包含了火的泥土,是人的梦想通过火之光在泥土上呈现的造物,是人以冶炼的方式而非以加工的方式,第一次尝试创造而成为造物主,因此,仰韶人认定彩陶有光。有凝固的火之光,也有他们创造力的灵魂之光。
中国陶器文化,已从仙人洞文化那只陶罐,进入到了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一烧窑的光明已立于神话之巅。
从梦想到思想,从灵性到理性, 人类在经历工具化成长的同时,也开启了精神性成长的历程。从万物之灵到个体灵魂,这条路很长,人类行走了上万年。
半坡人有审美意识吗?
半坡人有很强的审美意识。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用石珠、蚌壳、兽牙、鱼骨装饰自己。
而半坡遗址出土的装饰品大约有1900多件。按照材料划分,有陶、石、骨牙、蚌、玉、贝壳等;按照形状划分,有环饰、璜饰、珠饰、坠饰、方形饰、片状饰和管状饰等;按照功能划分,有发饰、耳饰、颈饰、手饰和腰饰等。
半坡遗址是哪个地方的原始母系社会遗址?
谢谢小秘书的邀请,最近比较忙,希望这个迟到的回答对题主有帮助。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西距现代河床800米左右,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1954年秋到1957年夏,在石兴邦先生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主要对半坡遗址北部,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大约在一万平方米左右。
仰韶文化主要包括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所谓的半坡类型是包括半坡遗址所发现的全部仰韶文化遗存。仰韶文化从前到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而半坡文化因为日用陶器以红陶为主,上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又称为彩陶文化。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半坡遗址拉开了史前社会研究的序幕,它开始关注社会组织结构,是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当时对偶家庭是这个时期社会的基本单位。
文明特征半坡聚落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也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半坡聚落处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半坡遗址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半坡聚落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陶器底部的纺织印文说明了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了纺织。半坡遗迹的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半坡聚落处于干旱地区,采用半地穴式建筑。半坡遗迹出土的陶器上的文字,说明当时已经处于文字的萌芽期。也有专家认为这就是当时已经有明确意义的文字。所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有非常高的考古和社会学研究价值。想想当年的情形,在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劳作都由女性承担,男性主要负责狩猎、建筑等重体力劳动,同时半坡人已经学会了种植农业种植、畜牧,会养猪养狗。那种“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生活画面已经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半坡人的彩陶也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对艺术有了很高的追求。
出土的陶甑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已经熟练的使用蒸煮的方式做饭做菜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到了一定的水平。
半坡的居民已经会饲养猪、狗等家畜,而且还使用自制的工具打猎、捕鱼,已经学会了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种迹象表明半坡人已经有了很高的文明程度。
1956年的3月,当时主管文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赴西藏开会时路过西安,当他参观完半坡遗址后感慨万千,立即电告国务院,要求拨款30万元在这里建一座半坡博物馆,这在当年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后来陈毅还即兴赋诗《半坡村访古》:“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纷陈世所稀。绝无甲骨方块字,七千年前往可稽。”,就这样,1958年4月,中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的河东岸建成。
1957年11月27日,博物馆方面给郭沫若先生写了一封信,一是向曾到半坡遗址考察过的郭先生报喜,博物馆建馆顺利;二是提出建议,希望他为馆里题写“西安半坡村博物馆”八字以及“半坡遗址”四字。郭沫若很快应允。
上面是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但这四个字后来引发了不少争议,你发现错别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