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篆隶行楷草的代表作品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篆隶行楷草的代表作品,文徵明的行楷草三种书法?文徵明的小楷高于其行草作品,老文的行草取法黄山谷,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书法中的篆、隶、楷、行、草五体就全部产生,这也是书法五体的笔法存在相同的原因;写隶书要回到篆书的始发点上;写草书要回到章草的始发点上;写行书要回到楷书的始发点上,就要熟悉楷书的笔法;怎么区分楷书隶书行书草...

篆隶行楷草的代表作品,草书的代表人?

篆书:秦代李斯。

隶书:东汉蔡邕。楷书:主要在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行书代表:东晋书圣王羲之、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等。草书:张旭和怀素。

文徵明的行楷草三种书法?

一般认为,文徵明的小楷高于其行草作品,但我还是喜欢他的草书。

老文的行草取法黄山谷,笔力刚劲,点画峻利,充满阳刚之气。

他的书风与祝枝山相近,其正大气象超过明初诸家,格局大,行笔健,气势雄强,威风凛凛。

但他的字也有明显缺点,即过于生猛,从容尔雅之韵稍差,过于放而不懂收。学习他的字,稍不留意,即有可能流于恶俗一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有怎样的相互关系?

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的相互关系

谈到书法艺术,必要追溯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演变,也就是书法“篆隶楷行草”的发展演变,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直到秦汉时期汉字的统一完善之后,书法就形成了独立的艺术门类,接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中的篆、隶、楷、行、草五体就全部产生,

所以说,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的相互关系,就是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也是书法五体的笔法存在相同的原因;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的本源就在于中国汉字,中国始于象形的汉字是中国书法的本源,正是这本源,才演生出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

比如,古代书法家在学习书法时,都会懂得回到汉字演变的各个始发点上:写篆书要回到金文乃至甲骨文的始发点上;写隶书要回到篆书的始发点上;写草书要回到章草的始发点上;写行书要回到楷书的始发点上,这样练就的书法艺术,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源远而流长,

简单点说,就是按着汉字的演变顺序来学习书法,就楷书和行书而言,楷书要先诞生,如果要练习好行书,就要熟悉楷书的笔法;其实,书法中的“篆隶楷行草”五体,是承上启下、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书法用笔千古不易”的原因及真理所在。

怎么区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1、来源不同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2、风格特点不同

楷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3、分类不同

楷书分为大楷和小楷。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生动之致。

隶书在演变过程中,可分为: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等。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

楷草隶篆书法融合在一起?

我不知道你所指的融合是哪种意义上的融合

1:单指字体的融汇的话,我认为不太好下定论,各个字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并且经过时间推移,都已有了自己的一套学问,若有人能做这个集大成者,那定也已是精晓各路书法的大家了,这样很困难但这样的创新意识很好。

2:一篇文章内使用这几种字体来行文,我认为若经过思考,有节奏次序地来运用,给观者一种递进感或是整齐感也是不错的。若是胡乱运用那将极其紊乱,浪费笔墨。

学习行书草书与学习篆书隶书楷书有什么不同之处?

篆隶楷书是一种静态书体,行草书是一种动态书体,二者的学习,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一、执笔方法不同。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真三。”

这是虞世南关于执笔的观点,他认为行草执笔要高,篆隶楷执笔要低。行草执笔高才能使转灵活,易于变化;篆隶楷执笔低,点画沉着稳健。

二、学习难度不同。

行草的难度高于篆隶楷,故学书法,宜先学篆隶楷,后学行草。

学习篆隶楷,不难于端庄而难于活泼,不难于凝重而难于流畅;学习行草,不难于飘逸而难于沉着,不难于飞动而难于沉着。

学习书法,应先学篆隶楷后学行草,而篆隶楷宜静中有动,行草则动中有静。

三、用锋重点不同。

行草书使用侧锋较多,篆隶楷则以中锋为主。

中锋用笔是书法的根本大法,但“笔笔中锋”又非常困难,且没有必要。正书更强调中锋,以使点画厚实圆劲,充满立体感。而行草书使转灵活,其虚实正是凭借侧锋的大量使用方能奏效。

四、连接方式不同。

篆隶楷端正庄重,一笔一画,既不可草率,也不能有连笔。其连接多以笔画、形态的呼应顾盼来表现,实现笔断意连。

而行草书中用笔有起止、缓急、映带、轻重、转折、虚实、藏露等,使静止的点画有了动态感。尤其是牵丝引带的大量使用,不仅提高了书点速度,增加了流畅性,而且更加强了点画的虚实对比。

五、艺术效果不同。

书法自实用中来,又因艺术性而不断发展变化,深受大众喜爱。

这其中,篆隶楷实用性更强,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密,尤其适用于庄重公开的场合。

而行草书的抒情性和艺术性更强,尤其是草书,在汉代产生后,就逐渐远离实用,沿着艺术性的道路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行草书的艺术性强于实用性,而篆隶楷书的实用性则强于艺术性。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