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苏轼的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 苏轼的晚年心态

苏轼的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和陶诗》是苏轼晚年一部很重要的著作。独好渊明之诗,(苏轼《自述》)苏轼和遍陶渊明的诗“(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和陶诗》始作于扬州,从《和陶诗》我们可以窥见苏轼晚年的心态。使他从陶渊明的诗中获得慰藉。苏轼的思想与陶渊明的思想越来越靠拢”他在《和陶东方有一士》诗中担心别人读不懂其用意,苏轼的梅花表达了怎...

苏轼的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并能表现他晚年心态的?

《和陶诗》是苏轼晚年一部很重要的著作。人

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欲以

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苏轼《自述》)苏轼和

遍陶渊明的诗。自己也很满意。他说:“古之诗人,

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

始于东坡。”(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和陶

诗》始作于扬州,完成予儋州,其中大部分诗作在

晚年写成,因此,从《和陶诗》我们可以窥见苏轼晚

年的心态。

苏轼自幼胸怀“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

生墓志铭》),但是,苏轼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屡

屡遭受打击,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乌台诗案”

免予死难,却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

磨难,使他从陶渊明的诗中获得慰藉。从此,苏轼

的思想与陶渊明的思想越来越靠拢。他在《和陶

东方有一士》诗中担心别人读不懂其用意,自已加

注:“此东方~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

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动乱的东晋时代,不肯为

五斗粟一束带见乡里/J,JL,而解印归田,“种豆南

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三),悠然自怡,

过着隐居生活。

苏轼的梅花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苏轼《梅花》: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释义:春天幽静的山谷里溪水潺潺,冬天未谢的梅花在花草岩石间闪烁点点繁华;忽然一夜的东风袭来,风起石落,半数(摧落的)梅花随着满天的飞雪渡过关山。

这首诗运用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托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托梅花的坚强。

突出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

该诗第一句以动衬静写梅花的生长环境,侧重表现野梅远离人世的喧嚣,冰心玉骨不染尘的绰约风姿。

第二句写野梅蓬勃的生命力与傲然不群的品格。

“灼”是燃烧的意思,“烁”是光亮的样子。

朵朵梅花像是缀在枝头的团团星火,开放的何等热烈、何等夺目、何等娇艳。

而冬末春初的“草”自然是黄白而枯败的,“棘”也自然是绿叶尽脱,以衰草瘦棘的背景相衬,梅花更显得容丽品高、卓然不凡。

她是那样的迷人,却又难以触摸,可远观不可近亵。

这超群脱俗的“灼烁梅花”显现了幽谷的灵魂,构成了空山的绝唱。

第三句中“一夜”足见时间之长,而袭击竟在“夜”里进行,使你难以提防、抵挡,足见用心之险恶。

“吹石裂”可见打击之猛烈,不难想象“一夜”梅与风的搏斗是怎样的惨烈:狂风将梅花恶狠狠地压在地上,梅却将铁般的腰肢不屈的伸挺起来;再压下去,再挺起来,但终因双方争斗力量悬殊,悲剧的结果是必然的。

第四句中,“度关山”有一种收复失地的豪情。

摧落的梅花漫空飞舞,梅花似雪,雪似梅花,那瓣瓣梅花是不屈的魂灵在空中控诉、呐喊。

这里的“半”字很值得玩味,深隐的潜台词好像说“一夜”的刀光剑影,狂风也未必全胜,梅花也未必全败,你看,不是还有朵朵梅花“灼烁”在枝头吗?一旦日出,她又会让幽谷更加靓丽起来。

俗话说“句句景语皆情语”,下面联系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宋元丰二年,苏轼写讽诗入狱,执政者欲置之于死地,后因其北竭力营救才幸免于死;元丰三年正月,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小镇去当团练副使,这首诗就是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所以说,这首诗苏轼是在写梅花,也是在写他自己的不幸遭遇。

苏轼才高八斗,鹤立鸡群,然而草木俊秀、风必摧之。

虽然悲剧的出现在所难免,但小人肮脏的嫉妒与邪恶的陷害,也并没有使诗人屈服,他的傲骨没有被折断,他冷漠的承受着风霜刀剑,迎接着春天的来临。

【所以】这首诗既有对暴虐的狂风飞雪的揭露与控诉,也有对不幸而坚强的梅花的同情与尊敬,同时借此抒发了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坚守自我、不肯低头的情感。

(托物抒情,将个人遭际及复杂情怀都寄寓在梅花这个形象中)

苏轼的代表作及作品介绍?

蘇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1057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诗,最早的词则写於熙宁五年(1072年)。

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词》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後雨》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另,今传《蘇沈良方》是在沈括《良方》基础上,增益蘇轼的医药杂说而成。

白居易李清照苏轼的代表作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浣溪沙》等。

你最喜欢的苏轼的诗或词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水调歌头。

苏轼{1037一1101丿,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惯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与黄廷坚并称苏黄,井有宋一代词歌新貌。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改革了词风,开拓了词境,提高了词品,书法与黄廷坚米带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辽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城都敢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即为罕见。苏轼的词创造了多种风格,他的河或清旷,或雄放,成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苏轼的词很多,我都很喜欢,许多能背诵。例如:水调歌头,水龙吟,念奴娇,洞仙歌,卜算子,青玉案,临江仙,定风波,江城子,贺新郎等等,但我最喜欢水调歌头。全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护,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亅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空殿,今夜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着床上人惆怅无眠。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离欢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长久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赏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勤出一种皓日当空,美人千里,弧高旷运的境氛围,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敢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喻孤高,下片用圆日衬托别猜,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以上几点,我最欢这篇。人各有各的爱好。请点评,我是俏然超市经营者。

可以介绍一下苏轼吗?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的文字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不但在文学上有其卓著的成就,在长期的地方官的岗位上,清廉自守,人品端正, 所到之处,总能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与老百姓共度时艰,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等。

他在为官的近四十年生涯中,事君,忠于朝廷,为官,爱戴黎民,即使受到贬抑时,也不忘黎民百姓,与黎民百姓同忧同乐。所以,他到任的地方官都留下了佳话。在徐州、杭州做官时,苏东坡吏治一方,造福一方,兴修水利,抗御洪水,作出了名垂表史的贡献,润泽了一方水土。

苏轼是个至情至性的好人,也是女子们心目中的好丈夫,他和妻子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妻子27岁去世,这对他是个非常大的打击,虽然已经过去10年了,但心中的沉痛依然沉重。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作品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诗文3637篇。他的诗诗风纯正,风格高昂,气宇轩昂,著名的诗有《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出,千古悼亡排第一,《 念奴娇 赤壁怀古》长期被后世歌吟,1000多年来的多种记载表明,排名在宋词前三。

苏轼传世的书法作品主要为行书、楷书,代表作品有《寒食帖》、《渡海帖》、《洞庭春色赋》、《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前赤壁赋卷》等,书法《寒食帖 》无可争议历史行书第三。

苏轼为人乐观,道德人品俱佳,为人们树立了一种读书人的理想和人格标准,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臻于顶峰的时期,饱学之士比比皆是,酬酢歌筵之上,言谈谑笑之间,往往语露机锋,言含逸趣。苏轼在与朋友们的交游中,其博学多闻的修养、诙谐善谑的个性展露无遗。苏轼是一代文豪,他以德业文章名垂青史,他的一生,表现了过人的才情与智慧,也体现出无与伦比的上进和豁达。比如,他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写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虽然官场失意,将人生比喻成旅行一样,把自己比作行人,显示出豁达辽阔的心态。苏轼干活累了要喝酒,“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烦心了要喝酒,“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有朋自远方来要喝酒,“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想家了要喝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乐以忘忧更要喝酒,“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

苏轼的作品中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的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创了南宋辛派豪放词人的先河。

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的重要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又参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未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经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虚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亦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完善的意味。他那种谈笑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历经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三种思想合力的结果。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正直士大夫的人品气节;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支撑着佛家的静达旷放,成就其虚静高洁的心态和淡泊超拔的性格,使其一辈子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自适的心态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为人们树立了一种读书人的理想和人格标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