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代表作品集,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唐宋八大家家及代表作品?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1、战国:
《归藏》、《黄帝说》(40篇)、《汲冢琐语》、《穆天子传》、《山海经》。
2、两汉: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汉武内传》(班固著,存一卷)、《括地志》、《列仙传》。
3、六朝: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集灵记》(颜之推著)、《旌异记》(侯白著)、《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灵鬼志》(荀氏著)。
4、唐代:
《博异志》、《补江总白猿传》(1卷)、《传奇》(裴铏著)、《独异志》、《古镜记》(王度著)、《河东记》。
5、宋代: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0卷)、《稽神录》(徐铉著,6卷150事)、《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乘异记》(张君房著)。
6、明代:
《汴京勼异记》、《封神传》(许仲琳著,100回)、《后西游记》(6卷40回)、《剪灯新语》。
7、清代:
《池上草堂笔记》(梁恭辰著,24卷)、《遁窟谰言》(王韬著,12卷)、《耳食录》(乐均著,12卷,《二录》8卷)、《耳邮》(俞樾著,4卷)、《后聊斋志》(王韬著)。
唐宋八大家家及代表作品
韩愈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苏轼
诗文作品《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
其他作品《栾(luán)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3卷。
曾巩
诗文作品《寄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欧阳修
诗文作品《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王安石
诗文作品《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苏辙的文章?
1、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2、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栾城集》。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
唐宋八大家最优散文十篇?
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欧阳修:《醉翁亭记》、《伶官传序》、《卖油翁》、《秋声赋》,王安石:《伤仲永》、《登飞来峰》,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苏洵:《六国论》、《衡论》、《辨奸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曾巩:《醉心亭记》、《游山记》。以上均为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名篇,多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苏辙的作品有哪些呢?
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
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唐宋八大家墨梅记?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韩愈。他们没有墨梅记的作品。
《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品。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1048)九月,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墨池记》
如何评价苏辙?
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中的“小苏”,“三苏”是历史上除“三曹”之外的又一个“一门三父子”的文学奇观。而且曹丕、曹植兄弟相煎,关系不睦,但苏轼、苏辙关系亲厚。苏辙因为兄长苏轼才名太盛,而少为世人所知。苏轼性格开朗,乐天知命;苏辙性情沉稳,从容淡定。苏辙平生所学,多受父兄影响,《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他曾经精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弊端,政治见地鲜明直爽;文学上他自称“其学出于孟子”,而实际上“遍观乎百家”。长于政论和史论,政论切中肯綮。史论针对时弊,古为今用。苏辙史论的代表作品是《历代论》。苏辙除政论和史论外,写得更自由随意的文章,是书信杂文。苏辙写诗力求追上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他认为“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种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思想上“三苏”博通经史,遍采六经百家之说,又吸取老庄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是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潮流的产物,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苏辙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苏东坡评价苏辙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宋史》称其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认为他的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