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中的“一点二连三交代,四墨五紧六飞白”这句话还是第一次听说,估计是因为我没有练习草书的缘故吧。但这句话其实也不仅仅是说的草书,对于其它书体也是如此,例如行书或者行草书等。下面我来分别谈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点这里的“点”不是我们常说意义上的点,而是指的“点画”的意思。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在其草书《书谱》中云:
草书的书写节奏比较快,更能凸显书家的情感表达,书写的时候笔画之间的连带很多,因此在笔法上以使转为主,所以孙过庭说“使转为形质”。而点画的顿挫、跳跃,遒润、迟涩等,就成了草书的情性,可以说“点画”就是草书的灵魂。
写草书时,很多笔画都是以点来代替,例如上图中的“上”就是三个点,“口”做为部首的时候,往往就是两个点。这样处理可以加快书写的速度,达到简易笔画的目的,同时增加了草书章法中的虚实、揖让的空间关系。
二连我们一般俗话说行书是连笔字,那么草书就更是连笔字了,我们看看唐代狂草大师张旭和怀素的字,一行下来几乎都是从上连到下面。
草书为了保证运笔的连贯性,因此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大多数都是连接的。有笔画上的实连,也是中间断开的意连,总之保持笔势的连贯,行气的贯通。行与行之间讲究穿插避让,整篇章法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说,草书的章法布局体现在一个“连”字上。
三交代草书不是潦草的书写,草书的法度丝毫不比楷书弱,草书的很多字的写法,字根的写法都是约定成俗的,是有规矩可言的,不是自己随便创造的或者一时兴起瞎写出来的。
草书中很多字的写法极其相像,一点点的变化可能就成了另外一个字,因此要求我们在写草书的 时候每一笔必须交代清楚,否则很容易让别人看了产生误解。
另外就是,草书虽然是在快速中完成书写的,但是对于每一笔的处理要求很高,起笔收笔必须交代清楚,每一笔有来处、有去处,不然就容易形成滑俗的毛病。
四墨墨法在草书中要熟练应用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没有非常熟练的用笔技巧,也很难掌握好墨法的应用。草书行笔快速,作书之时,笔落墨染,运笔开来,轻重缓急、提按顿挫,使得笔尖上流淌下来的墨与纸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或浓、或淡、或润、或燥,这就是“墨法源于笔法”。
我们去看那些名家的法帖,例如颜真卿、王铎等,往往惊叹于他们墨色的考究,特别是那些浓不滞、枯不瘠、润含雨的精彩之处,让人佩服不已。但这些不能勉强去学,只能通过观察、欣赏来获得心灵上的启发。
明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谢晋在《春雨杂述》里边讲的:
“枯燥重湿,浓淡相间,盖不经意肆笔为之,适存天巧,奇妙为焉。此不可以强为,亦不可以强学……工夫精熟,久乃自然。”草书中的墨法在意与不意之间,这样的草书才有其妙之处,若处处皆刻意安排,则失去了草书的韵味。
五紧草书因为过于疏狂,功力不到家的人往往容易写的疏散有余,紧凑不足,草书写的时候要或紧、或松、收放自如,过于狂放则容易造成形散,而形散则神散。
六飞白飞白用笔可以增加草书的老辣、苍劲之美,古代草书大家都很重视枯笔飞白的运用。枯笔飞白也需要适当才好,飞白太多则显得过于褴褛,不干净,但没有飞白又显得变化不足,缺少苍劲。
我们在写草书的时候,可以参考孙过庭的墨法:“带燥方润,将浓随枯”,一幅草书作品中一定要适当使用飞白的用笔,我们可以根据章法布局,在整幅作品中使用几处飞白的,可以让画面起到变化,恰到好处。
书写的时候一次蘸墨要尽量写完,一个锋面的墨用尽了,再用另一侧的墨,一般可以写七八个字到十几个字,每一次蘸墨后都如此,这样墨色自然就变化丰富了,而且让画面也增加了节奏上的变化。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理解,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哦。颠张狂素即为唐代书法家张旭与怀素之并称。在历史上有一定书法艺术地位。
唐代在草书上有创造性的书家当推盛唐张旭和中唐怀素。张旭草书继二王,上溯张芝而有明显的独创性,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一气贯注,有“急雨骤风”之势。再加上他那至情至性的作为,如杜甫诗所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世称“颠张”,他的草书被称“狂草”,是唐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晚于张旭的怀素,由颜真卿而得张旭草法,他的草书如风,奇幻变化,舒展自如,飘逸自然,用笔有“风趋电疾”之势,世称“狂素”,历史上将两人称为“颠张狂素”。黄庭坚评曰:“此二人者,一代草书之冠冕也。”肯定了张旭、怀素在草书上的成就。
这张狂草还真不负虚名,字体狂野,想必书写这张狂草的主人,一定也是一位胸怀日月,有志之人。至于这张狂草出自于那位大师,算不算得上顶级水平,还真不好说,不太懂呀,也不知是那位名家大作,也许就是出自于一位无名的民间之师呢,都不好说,水平有限,不妄加评论,见谅!
《鸭头丸帖》和《中秋帖》都是王献之的行草书作品,这两本字帖共同的特征就是体现了王献之的书法创新。
王献之书法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对字和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字和字之间的局限性,大胆的把两个字甚至一行字相连,更加注重书法形态上的行气,创造了“一笔书”,直接影响了狂草书的产生。
他的这种创新,不仅增强了字和字之间的关联,也使一幅书法作品的整体感加强,增强了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的气势和艺术的感染力,用笔一拓直下,气势磅礴,同时增强了书法的艺术表现了和视觉冲击力。
我们不要小看这种小小的创新,这在当时足以改变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原来字也可以这样写,这在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王献之《中秋帖》
《鸭头丸帖》和《中秋帖》不同的是,一个是唐代人的摹本,可以说和真迹很像了,另一个是米芾的临本,有较多的米芾的味道。所以现在书法圈提《鸭头丸帖》的比较多。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鸭头丸帖》现存上海博物馆,虽然只有两行字,却体现了王献之强烈的个性和独创性。这幅行草书作品,笔画连绵,势不可止,是唐代张旭和怀素书法的雏形。
用笔上《鸭头丸帖》奔放自由,中锋侧锋并用,不断的使用翻转和绞锋的笔法,潇洒流畅。
唐代著名的书法论著《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在“逸气”当年超过他的父亲王羲之,米芾也认为王献之的行草书“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
总的来说,这两本字帖对于后世狂草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共同影响了后来的狂草书法。
你觉得呢?
张旭(约658—749),字伯高,唐代书法家;怀素(737—约799),字藏真,唐代书法家,从两者的出生时间来看,张旭比怀素年长八十岁,所以可以判断出怀素的书法有取法于张旭,然而却又可以和张旭齐名并称“癫张狂素”,那么“癫张狂素”二人的书法,到底孰优孰劣呢?
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纯粹的书法艺术家,张旭书法取法于张芝与“二王”,张芝是东汉书法家,有“草圣”之称,他对章草发展到今草有重大的贡献,而“书圣”王羲之则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极大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把书法技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书法艺术进入到多姿多彩的境界,然而王羲之的草书也取法张芝,
王献之书法最初取法王羲之,后来才学习张芝,从这一连串的文字,可以看出,张旭书法是集众大家所长,以草书成就最高,在笔法上将王献之创造的“新研”之势推向了极端,运用狂草这一视觉艺术形式中最抒情的语言,全凭自身意气,将开元、天宝年间的文化氛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值得注意了,张旭还是颜真卿的老师,
怀素是一位善于思索、勇于创新的书法艺术家,怀素书法取法于王羲之、颜真卿、其中草书取法于张旭,最终也自成一家,怀素狂草代表作《自叙帖》内容讲述的是怀素自己学习书法的经过,和时人对自身书法的品质评价,此书堪称书法史上的绝唱,将中国书法的特点完美地表现出来,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
可以这么说,自古以来几乎很少有书法家将别人对自己书法的评价又用书法表达出来的,只有怀素才敢这样做,足以看出怀素对自身书法造诣的自信以及自省,因为评价中有优点和不足之处,不足的地方肯定就是要自省改进,综上所述,张旭、怀素二人的书法各有千秋,若以二人对后世书法影响力来分析对比,张旭书法略胜一筹,因为张旭教导出了颜真卿这样的书法大家,
一般意义上同,我们理解大草与小草的区别主要是指草的程度,即放纵程度的差别。从书法发展史来看,小草脱胎于章草、隶草,减去章草的波挑,增加单字内部的连带和上下字的呼应,但字与字之间基本上不太牵连,各字大小不太悬殊,俗称“独草”。典型作品如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等。大草则是脱胎于小草,是小草的发展,其增强了用笔的连绵纵逸,加大了上下字之间的牵连以及整篇的呼应、变化,将创造和作品的节奏感、写意性、层次性推向极致。所以,相对而言,小草偏于闲适、优雅,大草则极尽变化、纵逸之能事,偏于豪放、恣肆。典型的大草书家如唐代张旭、怀素,宋代黄山谷,明末清初的王铎、傅山,现代毛泽东、林散之等。
从用笔调锋的区别上来看,小草是停下来调锋,大草则是在笔的运动中调锋。小草是单点发力,大草是连续发力。大草的运笔要顺一点,弱化发力点,增加拉线的使用。比如孙过庭的《书谱》就是单点发力,王铎的大草则是线发力,是一组线。小草的用笔,中锋比较多,比较峻挺。大草的用笔,侧锋比较多,书写时要铺开毫,舒展一些、张扬一点,要写出彩带的感觉。在选笔上,小草宜用短锋,大草则用长锋更妙。
从用笔的节奏来看,小草的节奏是“哒、哒、哒”。也就是弹跳用笔。二王就是用手腕、手指发力。又如《书谱》的节奏,偶尔有一些连绵,但主要的是点的节奏。而王铎的大草则是线发力,是一组线,主要用手臂走直线或者走弧线,字与字之间的节奏是连绵不断的,有时一口气写十多字不断笔,是长气。
从书法线质的角度来看,小草是直线多,方切笔多,方折多。大草是弧线多,圆转多,适合长气。当然在大草和小草中间有时也会相互夹杂,圆中有方,方中见圆,这样才会体现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