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世界文学史中,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分别属哪个层次?他们各能超越哪些历史上的作家?
这个问题提得有点大而化之,就是专家学者也不一定回答得周全,更别说我等吃瓜群众了。首先,放到世界文学史中就是个难题,起码得粗略了解世界文学史吧?非专业者恐怕对此是一头雾水。其次,中国的作家排位,历来争议颇大,见仁见智沒有统一的权威排名。再其次,把自认为顶尖的近现代作家与历史上的作家相比,更是个难题,并肩、超越凭什么标准?所有这些,讲得不好听就是个无厘头的问题,要认真回答非大部头不可,具体分析,仔细比较,否则信口开河是要贻笑大方的。
先说说世界文学吧,首先声明我没有学过世界文学史,仅接触过一些文学著作,藏书中有几十本吧,读过一些,其中不乏名著:托尔斯泰的巜战争与和平》、巜安娜•卡列尼娜》、巜复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巜基督山恩仇记》,巴尔扎克的巜高老头》,果戈里的巜死魂灵》,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高尔基的《母亲》,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中国的近现代作家的作品,有比肩上述的名著吗?
鲁迅的杂文超群,除巜狂人日记》、巜阿Q正传》中篇外,剩下的是短篇,怎么比?茅盾的巜子夜》,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巜龙须沟》,曹禺的巜雷雨》,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巜半生缘》,张根水的巜啼笑因缘》,莫言的《蛙》,等等,可有能入世界名著的资格?不好说。就是中国作家之间比较,也是争论得不可开交的。都说诺贝尔奖是一个标杆,但是不屑一顾者大有人在,虽然瞧不上外国人的奖项,却往往要拿诺贝尔说事,说是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啦,沈从文不死必获奖啦,其实这些事可有?总拿出来说,以显示这二位文学成就之高,其实不用拿诺贝尔说事,这二位都是文豪。对真正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却再三挑剔,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不是那也不对。
再说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吧,那可是如雷贯耳,名家名作众多,罗贯中的巜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巜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巜儒林外史》,笑笑生的《金瓶梅》,还有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孔尚任的巜桃花扇》,还有,唐宋八大家,主要也是古文,司马迁的巜史记》既是历史也是文学极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光的巜资治通鉴》文学味也极浓。这些文学家、作家的作品,现代作家的作品有超过的没有?谁人也说不好。
只有李敖自吹过,超过古今中外,但有人承认吗?倒是张恨水,洋洋3000万言,著作等身,被邓友梅评论是章回小说里写得最好的,巜啼笑因缘》拍的影视剧几十年经久不衰即可证明。但持异议者也不少,甚至斥为鸳鸯蝴蝶派的。所以说,对现代作家的评价,就是各说各话,没有统一标准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作品拍的电视剧最多,拥趸也最多,其文学价值怎样?在纯文学范畴里,可排得上位?王朔的作品也不错,八十九年代拍的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可是万人空巷,其影响大了去了。文学地位又如何?这些比之古代作家又将怎样?确实不好相提并论哪!回到题目上来说,就知这个题目有点大了,还是按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说的,先理清中国文学史、小说史,把古今的文学小说戏剧等理个清楚,剔除糟粕,留取精华,其它不讲,单凭小说,有超过或接近《红楼梦》的没有?
巜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名著中应该占有一席,其它的文学作品能否上位?因此编一部客观的中国文学史、小说史才是正道。打破纯文学、通俗文学、武侠小说的界限,还有戏剧创作、散文大观、杂论之类,体裁各异,形式不苟,关键是要写得好,是精品。不要自认为是纯文学就自感比通俗文学高人一等,评价标准是质量,包括政治标准是为人民为工农兵服务的,具有正能量,在此基础上文学造诣高,质量好。不要人为划分,客观评论才是。至于题目中所说,与世界文学比,与古代作家比,作为读者,真不必白花气力,做这些不着边际,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吧。二十年代以来文学作品?
20年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有几百位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成千上万。下面列举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家的作品,有鲁迅的小说:呐喊、阿Q正传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等,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历史剧屈原等,曹禺的雷雨、日出等,李季的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文的边城,夏衍的包身工,冰心的繁星,胡适的尝试集,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的三里湾,小二黑结婚等,等等,不胜枚举。
现代作家关于春天的作品?
朱自清的《春》。
老舍的《大湖之春》。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三毛是现当代文学的作家吗?
是,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国现代作家。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代表作品有《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等。
1981年,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
1989年4月,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有哪些?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评选读者心中喜欢的散文家,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各自的推崇者,谁都不一定服气。
但是,在文学史中有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用一个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作家来代表这个时代的某一个领域,并且得到了很多人的公认。
现代散文领域里,一般认为有“三大高峰”,分别以三位不同时期的作家为代表人物。
第一座高峰:巴金巴金的散文经历比较传奇,带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这在散文创作领域是不常见的。
虽然最初以《家》等小说成名,但巴金写散文的时间要比小说早得多。最初主要是揭露社会的弊病,但远不如小说深刻,所以也就不甚出名。
建国之后,全国上下因为民族的独立,整个文艺界同样也有着一种向上的气象,所以这个时期的巴金也曾经想用揭露黑暗的笔来讴歌光明的到来,但因为风格差异过于巨大,情感并不能很充沛地表达,风格也不能很好地融入,所以这一些作品同样比较失败。
可以看到,巴金在散文一途上,并不能说有多高的天分,连续两次都没有大的建树。
但因为时代的原因,巴金自身的秉性和其散文创作结合起来,就诞生了一批非常独特、非常感人的作品。
巴金以“讲真话”著称,所以其后期真正有价值的散文都是其秉性的流露。
注意,我们说的“讲真话”是说巴金的秉性,而不是说其散文内容。生活是离不开谎言的,文学更是如此。而散文主要追求的是情感的真实,对于“谎言”的容忍度不低。
巴金讲“真话”的方式比较独特,他非常注重对自我的剖析。
对比来看,在前一个时代里,巴金用笔来揭破社会的黑暗和弊病,在这个时代里,他用笔将自己的心理剖析开来,讲述自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存的心理历程。
尤其是对时代的反思,很多作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这个时代的癫狂错乱,使得人性出现了扭曲,但巴金将刀锋对准了自己,来反思、忏悔、批判自己这个时代的帮凶,是如何在扭曲的心理下沉沦。
这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更是一件值得钦佩的事情。
这种秉性的存在使得巴金的文风独树一帜,《随想录》(共五部:《随想录》、《病中集》、《真话集》、《探索集》、《无题集》)的问世,在文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不是简单地对自我进行批判,而是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时代结合在一起,代表了一代人的自我剖析。
巴金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所以,巴金能在文坛上享有盛名,称为第一座“散文高峰”,其身上是背负了相当沉重的包袱的。
第二座高峰:杨朔可能有人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如果提到他的作品,我想很多人都会眼前一亮。
我们随便列几个出来:
《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其中有很多篇章都选在了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之中,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
这些作品都是出自杨朔之手。
杨朔是战地记者出身,所以在文字的处理上往往有一些技巧。为了更好地传达文字精神,虚构的成分很多。
他的散文写作有一个公式,被称为“杨朔模式”。
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场景,那就是新旧时代的对比。一般在文章的结尾处,会安排一个旧时代的老人,以他的视角来歌咏新时代的美好,然后得出新时代生活的讴歌。
我们看《香山红叶》里的这一片段:
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像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这就是杨朔常用的模式,在《泰山极顶》中有“老道士”,在《蓬莱仙境》中有“老姐姐”,都是如《香山红叶》中“老向导”的存在。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次次相同的结局,这种故事的安排是非常刻意的,很明显是杨朔有意虚拟出来的场景,目的就是为了将主题升华到新时代讴歌的高度上去。
这样的写法可不可取?在散文中是允许的。
因为散文最主要的内涵就在于“真情实感”,是允许对情节、内容、故事等要素进行虚构的。
也就是说,只要情感是真实的,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表达,即使故事是假的,是编造的,也无伤大雅。
这种风格在今天的作家中也有继承,那就是散文作家贾平凹。
贾平凹的散文也喜欢在文章的末尾,以老人的口吻说:
娃啊!……就此开始了道理的点破与讲述。
这与杨朔的模式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手法简单,但胜在结构清晰,对于情感的把控要更容易一点。
杨朔创造了一种可以被模仿的散文样式,这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但价值还是比较正面的。
第三座高峰:余秋雨余秋雨,很多读者都对他比较熟悉,对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等作品集非常推崇,并因此出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较火热的“文化散文”。
余秋雨的风格非常独特,他游走在历史和文化的间隙之中,以感性的笔调来写厚重的历史人文。
所以,他的书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漏洞,以至于很多学者专门出书来指出其作品中的谬误;而在文化上虽然缺乏一位人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精研态度,但感性的抒发却恰到好处,正好能打动人心。
这就是“文化散文”的特性,即注重人文历史的厚重感,但又不乏感性的轻灵。以跳脱的文字来抒写沉积的历史。
这种感觉就像,仿佛不经意间稍一用力,却推动了面前满是尘埃的大门,灰尘浮动,却透出了几缕可以看见痕迹的阳光那么喜人。
如果从风格来说,我一直感觉余秋雨的笔调有点像周作人“冲谈平和”的那一脉路,只不过比周作人“掉书袋”的习气稍轻,更加入了自己对于历史、人文的感性理解。
不论如何来说,余秋雨对于散文领域的贡献是被学界所认可的,学者研究,读者追捧,自然有其不朽的价值内涵。
但话又说回来,他的文字要比前两座高峰——巴金、杨朔——更难懂一点,不同于自我剖析和结构营造,余秋雨的文字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否则很难感觉到其中的美感。
当然,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很多的散文大家,上面的三位只是很多版本文学史中公认的“三座高峰”而已,虽然认可的人很多,但也允许质疑。
比如:
和巴金同一时代的老舍、林语堂等人,其散文成就自然不低;
而与杨朔同一时代的刘白羽,其抒情散文不见得就不如杨朔出色。
同样,如今像风格亦秀亦豪的张晓风、以哲理小文成名的简媜、《目送》的作者龙应台等人,其成就都不在余秋雨之下。
所以,虽然“三大高峰”是一种标杆式的人物,但多读一读不同风格的作家散文,对于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熏陶,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近代小说家?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