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和田玉羊脂玉特征?
汉代和田玉羊脂玉的特征: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文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实物证明就是指汉代西域出产的羊脂白仔玉。羊脂白玉晶莹洁白,细腻滋润而少瑕疵,“白如截肪”。其特点就是,特别的细腻、光亮、温润。
上佳的羊脂白玉近于无瑕,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而光泽正如凝炼的油脂。而实际上绝大部分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而玉器行内称裂或绺。一般裂绺和较明显的杂质脏点处都会在作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裂绺,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的情况下,均属于正常范围。
羊脂白玉属于白玉中的优质品种,就象“冰糖桔子”的形容方法一样,是人们对一种白玉的美称。在宝石学中对优质的红宝石也称为“鸽血红宝”。羊脂白玉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却是玉石中最强的,质地致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入土数千年,也不会全沁染,但也不是不沁。出土的文物并不像原来那么白了,这不是一种缺陷,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征。
汉代古玉鉴定口诀?
(一)凤鸟歌
西周凤鸟弧线多,阴线均有一面坡。
汉凤嘴尖头高昂,颈曲腹挺尾垂长。
唐凤冠似鸡冠花,眼长尾长欲飞翔。
宋元双翅平飞状,颈弯冠似花朵样。
明清顶为如意冠,形似孔雀眼细长。
(二)螭纹歌
战国螭有枝角纹,尾巴与身不大分。
汉螭面短腮外凸,单阴脊线游丝纹。
宋螭尾叉向内卷,元螭发向两边分。
明螭首为方斗形,清螭独角发后伸。
(三)玉人歌
商人面凹颧骨高,臣字眼形额窄小。
西周眼梢过眼眶,身多弧纹直线少。
东周纹饰小蛇形,细阴刻线示发型。
汉代舞人袖盖顶,翁仲个个象猪笼。
宋代童子脑壳大,两耳贴腮鼻似葱。
元人猴脸眼有珠,颈部断刀托起头。
明代玉人鼻如蒜,嘴巴刻成短弧线。
清人五官一把抓,上下唇凸高颧骨。
(四)龙纹歌
商龙有角阴刻线,臣眼有足尾勾卷。
周龙无足身细长,脊齿长眼多弧线。
战国龙体形弯曲,角耳区分不明显。
汉龙马首杏核眼,眼梢加长游丝线。
唐龙尾突身体粗,腿关节处山羊胡。
宋龙唇翘后腿长,两根细角卷上方。
元龙双眼位一侧,发向后飘颈断折。
明龙细脖虾米眼,鬃发上扬或前翻。
清龙乱发锯齿眉,头部偏短角距宽。
(五)年代歌
商人面凹颧骨高,臣字眼形额窄小。
西周眼梢过眼眶,身多弧纹直线少。
东周纹饰小蛇形,细阴刻线示发型。
汉代舞人袖盖顶,翁仲个个象猪笼。
宋代童子脑壳大,两耳贴腮鼻似葱。
元人猴脸眼有珠,颈部断刀托起头。
两汉时期特有鸡心佩,纹饰变化丰富,透雕工艺精湛,堪称汉代最为流行配饰,您赞同吗?
谢谢邀请!
自西周至西汉初期流行的大型玉串饰,包括玉璧、玉璜、玉珩、玉珠、玉管等组佩,在西汉中期开始减少,代之以来的是单独佩戴的新型饰件如鸡心佩和玉舞人等。因此鸡心佩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汉玉佩,并且存世数量较多。民间藏品中的到代的及工艺精湛的汉鸡心佩也多于其他类型的汉玉。
两汉的鸡心佩形式有一定的演变规律。早期的鸡心佩仍留有其前身玉扳指的痕迹,即正面微凸,背面稍凹呈弧形,一端留有尖形附件。西汉中期以后,鸡心佩渐趋扁平,两侧多设镂雕饰件,并不对称。东汉以后,鸡心佩饰件愈加繁复,也出现了一些较大的鸡心佩。
鸡心佩多选用上等良玉,雕工精湛。立体雕、浮雕、镂雕、游丝毛雕并用,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代表了汉代治玉的最高水平。鸡心佩不同于葬玉,是当时王公贵族生前佩戴的珍爱之物。藏友如有幸获得真品,当应珍惜,时常把玩或佩戴,并无违和之感。
分享几件汉代鸡心佩,竞拍得之,断代无疑。
马王堆汉墓金缕玉衣玉的等级?
国家一级文物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作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金缕玉衣制作起来极为繁琐。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可独立拆卸,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
汉代玉印章,美玉、艺术和实用相结合,小印章足以窥见大汉礼玉的等级制度,您认为呢?
谢谢邀请。
汉代的印章是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的巅峰,官私印最初均继承了秦印的田字格及日字格制式,但在西汉中期吕后当政期间摆脱了这种制式的束缚,印面呈现多样化的风格,也为后世治印风格树立了典范。
目前所发现的高等级的汉代玉印章数量并不多,还不足以看出印纽形式、印章大小的不同与官阶身份的相应关系,也不足以窥见汉代礼玉的等级制度。此外,对印章所用材质也无明确的等级规定。文献中似乎也没有见到严格的治印等级要求。譬如,玉质与金质印章等级孰高孰低,并不清楚,因为出土的王侯等级印玺有金印亦有玉印。
印钮动物的选择似乎也没有限定。龟钮是存世汉印中仅次于鼻钮的常用钮式。海昏侯刘贺可用,普通官吏亦可用,并不犯禁。
相对来说,印章大小可能更为重要,但也不能作为等级排列的依据。汉皇后、南越王、海昏侯印玺均不太大,相反,等级低于皇室的将军及公侯的印玺却有超大个的,如以下图示。
汉代印章虽应用广泛,但当时似乎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官方定式,与后代特别是清朝的印玺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代印章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收藏,但对学养的要求也高,故一直是小众收藏领域。在材质贵贱、工艺优劣、篆刻艺术高下诸多考量之外,古印章收藏还应本着两大原则入手:
1. [官印欲其不史]. 因为史在官印(公印),如果所见官印是历史文献不见或失载的,可以起到补遗填缺、修订历史的重要作用,其历史文物价值自然很高;
2. [私印欲其史]. 如果印章的主人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名人雅士,达官贵人,自然好过名不见经传的人士。此外,艺存私印,私印的艺术发挥比较随意,艺术价值比较高。而官印的要求则比较严谨,千印一面,不利艺术发挥。
自认学识不足,故多年收藏,并未专注印章收藏。但在收藏玉器、金银器及青铜器时也会见到质优艺精的古印玺,不免心动,留下几方,多为汉印,分享于下。
1-3. 各式材质的战汉印章;
4. 龙头龟方钮制式套印,(东汉/南北朝);
5-6. 阳平太守章,(汉?);
7. 清玉玺, 战国坛钮印。
汉代青玉特征?
青玉的质地非常细致,手感也很温润,光泽是柔和的。和田玉收藏的第一步就是看光泽,而且所要的光泽就是很温润,所以在选购青玉的第一步就是看光泽,温润细腻的光泽能反应出玉的质地。
青玉的玉料块度大,韧度高、油润性好。韧度好的青玉经得起琢磨,因而制作薄胎器皿时常选择和田青玉。而块度大的青玉玉料,则能制成大件的器皿或者玉雕,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就有一套大件的青玉玉器《青玉磐》,青玉磐共有12快组成,它集审美与使用于一身,可谓是和田玉制成的精品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