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吕学勤代表作品 吕剧演员史萍是哪里人

笔者发现农民画在年画中所占比例不小,由壁画而起第一个农民画高潮出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当时配合着新民歌运动开展了壁画运动。而且当时所有重要画家的画作都通过年画发行,当时的壁画不过是农民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仅有数张优秀的农民画成为了新年画发行。户县农民画在1958年前后就随全国的壁画运动热闹过。他们将农民画发展为群众性业余美术活动...

吕剧演员史萍是哪里人?

吕剧演员史萍是山东青岛的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年画?

【文藏来答】大家好,我是文藏的艺术小编Kiki~如果各位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给我一个赞或者是一个关注吧!

宋兴民《南天门》 安徽宿县

因为收集新年画资料,笔者发现农民画在年画中所占比例不小,堪称一个时代乡村追求乌托邦生活的反映。农民画作为年画大致经过了三个高潮期。一是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是为童稚阶段,农民自己创作,试图努力画出好看而正确的人物及事物形象;二是“文革”后期,专家参与,群众主创,写实阶段,强调政治宣传功能;三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不再追求写实,强调装饰,有着自在的农民趣味。

由壁画而起

第一个农民画高潮出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当时配合着新民歌运动开展了壁画运动。壁画运动虽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卫星”,比如邳县农民画,但它们能进入年画的毕竟很少。从画作本身来讲,多热情,少技术元素,还没有达到年画喜庆、丰满的要求。从出版社来讲,这些画也不具备印制并广泛流传的要求,而且当时所有重要画家的画作都通过年画发行,这些画本身具有现实性,两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陈惠明《上天宫摘星星》

对政府来说,当时的壁画不过是农民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好玩而已,但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即使对于农民,这些壁画可以画在屋外的墙壁上,要画在家里就不那么喜欢了,因为它们形式上不那么丰富与精致,内容上也不能承载寄托与想像。仅有数张优秀的农民画成为了新年画发行。如山东吕学勤创作的《老两口上北京》、陈惠明创作的《上天宫摘星星》等。

户县“样板”

第二次农民画运动高潮源于陕西户县。户县农民画在1958年前后就随全国的壁画运动热闹过。大跃进后,壁画运动悄然隐退,但户县的农民画活动却一直坚持下来。他们将农民画发展为群众性业余美术活动,从初期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的几百人。在画法上,他们也一改以往童年般幻想,转向注重写实,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

长期坚持,终有所获。1973年7月,户县农民画登堂入室,由国务院文化组主办,组织50余名作者的170余幅作品,在西安、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展出。中央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为户县农民画出版了大型画集,小画页则更多。197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专题片《户县农民绘新天》。此后,有关部门还组织户县农民画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展览。1976年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县级农民画展览馆。因户县农民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有人甚至称其为当时美术界的“样板戏”,只是它们少有民间应有的趣味。

刘志德《老书记》 陕西户县

户县农民画当然也反映在年画里面,或者说通过年画的方式广泛流传。当时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都选择了一些户县农民画作为年画发行。比如李凤兰的《春锄》、《喜摘新棉》,董正谊的《公社鱼塘》,宋厚成的《紧握手中枪》等等。著名的《老书记》一画,就由人民美术等多家出版社作为年画发行,它是户县秦渡公社三大队党支部书记刘志德在1972年创作的,画中塑造了一位在劳动间隙中学习马列著作的老书记形象,由于学习入神,“手中的准备点烟斗的火柴都悬停下来了”。由这幅画影响产生了另一幅年画,程国英创作的《榜样》描绘的是人们参观户县农民画的场景,而前景中的重要作品正是《老书记》。“文革”后,户县农民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或者说回归,人们捡起民间的趣味,不再只服从于政治需要,走上了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路子。

湖北趣味

受户县农民画影响,“文革”期间有很多地方开展了农民画创作,它们形式大致相同,题材现实,造型写实,紧跟“文革”的步伐。湖北农民画就是一个例子。

197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湖北农民画选》,一本小画册,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语,20幅画作。如《新的号令》,任华福作,构图很像户县农民画《紧握手中枪》,村头,大树底下,一人在高处宣讲,众群众围观,背景墙面上画着《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宣传画,算是点明主题。《夜战》,徐鸣书作,一家人写批“复辟”的大字报,老头情绪激昂,老太太跟着走的情态,女儿手握战笔正在书写。其他还有《我的一张批判稿》、《学唱革命样板戏》、《休息之前》、《深山新绿》、《人造天河》等。

彭发生《深山新绿》 湖北

“文革”后期,一些地方出版社恢复发行年画及年画缩样。当时的很多年画都是工农兵创作的,专业画家们大多被打倒或者还没有恢复画年画的资格。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年画中,大部分就是农民画。比如襄阳县年画学习班供稿的就有6幅,如《硕果献给毛主席》,王平作,知青小组将丰收的苹果寄给毛主席;《学农》,何长印作,小学生在社员的指导下做农活;《鱼水情深》,朱连生、汪跃年作,军队和驻地群众共同排演观看军民情深的文艺节目。

至于年画学习班,当年很多地方都曾办过,中央美术学院后来也办过年画、连环画系,简称年连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襄阳是画乡,办年画学习班也是自然的事,不过相关资料却没能找到。

同一年的湖北年画缩样里,还有黄冈县供稿的农民画:何元廷、谢伯齐合作的《工地战旗红》,三治工地指挥组将农业学大寨的流动红旗交给妇女队,而工地上则正热火朝天;崔培华创作的《教育革命结硕果,开门办学育新人》和余南轩的《上山下乡怀壮志,广阔天地炼红心》两对门画,描绘教育革命的硕果以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收获。

特殊年头

1977年,这一年的年画因为是在1976年创作的,所以它们正好是那个年头特别的“证据”。

《穿山引水》 北京市房山县年画学习班,孟明、孔祥芬、王文芳作。

北京是大城市,但在“文革”时,走出几条大街之外就是同属于北京的农村,这里的农村也与全国的农村大致相同,这里的农民也画农民画。具体的资料已经没有人再提及了,但是当年的年画却能留下印迹。197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年画中,就有房山县年画学习班创作年画:傅长顺、刘辉煌的《田头怒火》,表现“翻案不得人心”;马德方、李宏非的《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钻洞工地宣讲“投降派”的下场;傅长顺、李宏非的《女子突击队》,不仅表现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且表现妇女批判孔孟之道也没落后。这些作者中,马德方、傅长顺、付启荣、石润兴标明为“社员”,也可见当年的年画创作走的是专家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

还有题外,这一年的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另一些年画,有洪涛的《大学办到咱山村》,戴士和的《红色宣传员》,胡明哲的《我们是公社小社员》,作者们都是北京师范学院革命文艺系的工农兵学员——原来还有“革命文艺系”。

《金谷满仓》 上海金山县文化馆美术组创作

户县之后的农民画,走的大致是相同的样子,北京的画作也可以看作是湖北的,湖北的也可以看作是河北的,相差不大。

原文出处:《中国收藏》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庞学勤怎么去世的?

庞学勤 1929年出生于江苏。1947年加入苏北军区文工团,参加过解放战争,为日后的银幕创作奠定了演厚的基础。1951年进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长影,《边寨烽火》(1957)中的边防军指挥员是他在银幕的第一个角色。1958年以《古刹钟声》中的解放军侦察科长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1959年,他一反沉静内敛的风格,在《战火中的青春》中塑造了粗犷勇猛的排长雷振林。六十年代参加拍摄了著名的《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烈火中永生》等。英俊儒雅的外貌、机敏果敢的英雄形象深得民心,为五六十年代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之一。1977年出任长影副厂长。1984年复出主演《花园街5号》,神韵犹在、不逊当年。 似水流年,流走的是昨日镜中年轻的容颜,流不走的是早已深烙在心的经典形象,《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雷排长,《甲午风云》中的水手……当年影坛的“正派小生”庞学勤如今已成了“老生”;但在无数观众心目中,那些闪亮的银幕形象至今依然清晰。 近日,电影表演艺术家庞学勤走进东视“精彩老朋友”的节目录制现场,向我们追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这档节目明晚在东视文艺频道播出。 差点没演成“雷振林” 《战火中的青春》是庞学勤的成名作,他在片中扮演排长雷振林,一个有点自大又有点粗枝大叶的角色,庞学勤把这个角色演得极为生动。遥想当年,他却差一点与这个角色失之交臂。 庞学勤说:“拍《战火中的青春》时,当时的电影厂厂长并不同意我出演这个角色。之前我拍了《边寨烽火》和《古刹钟声》,塑造的都是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形象。而《战火中的青春》中的雷振林是个耍战刀的战士、是个粗人。厂长就产生了疑虑,觉得让庞学勤演合适吗?”这时候,导演王炎用了三个理由说服了厂长。“第一,庞学勤有部队生活经历,当过兵,还当过指导员;第二,雷振林有点清高,庞学勤有时候也很清高;第三,影片里有爱情,庞学勤长得帅气,能演出人物的浪漫主义。” 与王苏娅戏外“斗嘴” 《战火中的青春》拍的是一对年轻人的情感传奇———女扮男装的区小队长高山和排长雷振林朝夕相处,共同战斗,慢慢产生出感情;而雷振林对高山的女性身份毫无所知。回忆当年和王苏娅的合作,庞学勤印象最深的是王苏娅女扮男装时,剪掉了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变成了极短的板刷头。“当时,王苏娅是个20岁上下的姑娘,为这个还哭鼻子呢。” 戏里有一段高山受伤,雷振林背她的镜头。两分钟的镜头拍了足足一夜,为了抓到高山把眼泪掉到雷振林手背上的镜头,导演用特写手法拍摄。这下,什么都是真格的,作不了假。庞学勤足足背了王苏娅一夜。想起这段“苦难史”,庞学勤打趣道,“太重了,跟背小猪一样。”王苏娅也不示弱:“他说背了猪一夜,我说是骑了死马一夜。” 说完,两个老艺术家都不禁笑了出来。 银幕下是父与子银幕上演同一人 庞学勤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电视剧《黑雾》的导演庞好。说起庞好,庞学勤闪现出一丝得意:“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庞好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王志文一个班的。在我当年的那些同学中,父与子都在电影学院的只有我们这对。” 庞好进入电影圈,完全是因长相。见过他的人,都道他极像父亲。庞学勤主演《花园街5号》时,18岁的庞好成了影片主角年轻时最佳的演员人选,也因而有了一出“银幕下是父与子,银幕上是同一人”的佳话。后来庞好从演员变成了一个小有成就的导演。 如今的庞学勤在家喜欢散步、浇花,陪孙子玩剪刀石头布。但因为有了个导演儿子,想“息影”却成了一道难题。“庞好老打我的主意。上次说服我在他的电影《追赶太阳的人们》里演老干部、党委书记张南健,现在又准备拉我到一个策划中的电视剧出任主角;还打包票说只让我演老年部分,回忆部分由他自己来演。”

吕学诜的书?

吕学诜 男,教授,原佳木斯大学校长,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被国家科委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级评审专家。历任中国遗传学委员会人类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黑龙江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协会理事。现为《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华遗传学杂志》、《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杂志编委。从1993年开始 ,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有:《分子诊断学——基础与临床》等。

吕老师书籍推荐?

吕白《底层逻辑》

这本书只看了三分之一,但感触良多。吕老师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写了这本书,他通过自身正确的努力,从一个学渣改变了阶层。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很有启发。分享几个有成长的观点:

1、焦虑可以被杀死。我们都容易焦虑,感觉很多事情都要去做,但时间紧迫,一天下来又觉得啥也没有做好。

吕老师讲了一个五分钟杀死焦虑的方法。焦虑的时候,给自己五分钟时间,去做一些力所能及可以达成的事情。比如背几个单词,回一封邮件。重点是这个事情容易达成,你在五分钟内专注于做这些事情后,人容易平静下来,不再那么焦虑就可以继续完成后面的事情。

2、不存在准备好的时候。有些完美主义者想做事情的时候,先要考虑周全,计划来计划去。没有完全准备好,就没有办法开始。但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边做边准备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我想学习英语口语,那是不是要准备好足够的钱,找到合适的老师,有大量的时间再开始呢?不必要,可以从每天看二十分钟的英语短剧开始,以后再找老师提升。

3、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有时候用力过猛,又没有立竿见影的结果,人就会焦虑和容易放弃。比如锻炼身体,为了出效果,一天泡健身房四五个小时,容易锻炼过度,也无法坚持。不如,长远规划,一周三或者四次健身房,每次一到二小时,这样能够坚持也慢慢会看到效果。

4、精力管理就是做减法。时间管理其实就是精力管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一天二十四小时。如何在同样的时间提高效率?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能让别人做的事情,尽量不要做。留出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成为专业。有些人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都要去尝试,就没有办法做精做强大。我认识一个朋友,做好几个直销产品。吃的用的她都做,还要做演讲,看起来做了很多事情,但没有办法给人感觉她是专注在哪里,没有让人感觉她在某一行业是专业的,感觉就是玩的。

古代吕姓画家有哪几个?

吕万,吕纪以及吕凤子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