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有哪些内容?
王勃(650~~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古绛洲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与杨桐,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初唐四杰之?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担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骆宾王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传世。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
杨炯(650年-693年[1]),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聪敏博学,文采出众。显庆四年(659年),进士及第,授弘文馆待制。上元三年(676年),参加制举,补为校书郎。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垂拱二年(686年),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如意元年(692年),迁盈川县令。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歌。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
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水而死。
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著有《卢照邻集》《幽忧子》。
初唐四杰的诗歌有哪些重要特征?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烱、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都出生于唐朝,是真正属于唐朝的一代新人。这四个人成名较早,个个神童,而且经历了生活动荡的曲折,人生阅历也比较丰厚。这四位才子,最小的只活了27岁,最大的44岁。
初唐四杰正处在诗歌从古体诗向格律诗进化的节点上,他们的作品即有骈文的优美、古风的质朴高古,又有贴近格律诗的风格,代表了诗歌发展的典型特征。
举几首诗以为例: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韵),心中自不平(韵)。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韵)。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韵)。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韵)。
整首诗的平仄如下
中仄仄平平(八庚),平平仄仄平(八庚)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八庚)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八庚)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八庚)
从韵脚看,完全在一个韵部上,没有古风的转韵和邻韵通押。从平仄上看,每句都有平仄的转换,合乎马蹄韵。从联内对,联外粘的对应协调上看,只有第七句和第六句出现的失粘的情况。从对仗看,颔联、颈联完全符合对仗的要求。这首诗已经很接近格律诗,出现一点失粘的问题完全可以看做是从古风向格律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小瑕疵。
在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论押韵、平仄相协,对仗,联内对。联外粘等等,全然初唐律诗的景象。并且有名句流传后世。从几首作品上看,经过齐梁间沈约、谢朓等人对四声八病的研究,到了初唐时期五律基本形成风气,初唐四杰的作品,对格律诗的形成起到了不可缺少的基石的作用,是诗词发展的里程碑。正如杜甫诗中所言: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对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一废江河万古流。
张若虚是初唐四杰之一吗?
不是。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简称“王杨卢骆”。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并勇于改革齐梁浮艳的诗风。其代表作有《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讨武氏檄》。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因《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著有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等。
初唐四杰指的是?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他们都是初唐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在青少年时就获得“四杰”的美誉。他们同样是官小名大,年少才高的诗人,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便是从他们才开始定型。初唐四杰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并发展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其中,《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他们各自的代表作。
盛唐的四大天王?
在唐朝初期,在诗坛上出现了“四大天王”—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男,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卢照邻(约635-约685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诗人。
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因病辞官。后因麻疹疾病,不堪重负,投水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