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舟起什么用?
小陶舟被考古学家判定是一种玩具。小陶舟存在说明河姆渡先民已有水上航行的实践,渔猎捕捞已是其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另:说明河姆渡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河姆渡人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他们能制作陶器等等。
初一上历史第十页活动与探究河姆渡陶瓷用途?
一部分用于生活,还有一部分是用来祭祀,以及作为陪葬品,一般作为陪葬品的数量相当多。
河姆渡文明之谜?
河姆渡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
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的第一期发掘中,木构建筑露头于第四层中部,出土的木构件总数达一千件以上。正与韩非子所说的:“有圣人做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相吻合。所以有史学家认为“河姆渡人”就是“有巢氏之民”,河姆渡地区就是“有巢氏国”的中心区域。
1994年4月至7月中旬在河姆渡眷架山进行考古发掘时,从出土文物迹象分析:先民死后尸体用火烧烤后将遗骨放人罐内,再入土安葬,带有“古代火葬” 的形式。
1978年前后的河姆渡遗址变迁情况?
河姆渡遗址曾先后两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几十万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试掘的基础上,对遗址的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出土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所有这些重大发现,当年曾轰动国内外,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得到了全国考古界的认同。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为进一步了解河姆渡遗址内涵及干栏式建筑的布局、结构、规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验证了第一次发掘划分的地层是正确的,发现了二十八个灰坑,以及干栏式建筑基址等遗迹和二十七座墓葬,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骨、角、牙器和木器等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河姆渡遗址各时期文化面貌及其内在联系提供了一批新鲜资料。
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年代古老、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的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之初,曾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河姆渡文化”名扬四海,各方专家学者纷沓而至。发现带榫卯的干栏式长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贵遗物及动、植物遗存,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特别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可靠的实物资料,考古实践表明黄河、长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远古文化。
出现陶器的遗址有哪些?
科学工作者从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的文物证实,远在七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已烧造出素色陶、土陶、黑陶。在江南地区已烧造出印纹陶。1983年,在甘肃省西和县的缆桥村蒲家坪,发现一处距今三千多年古寺洼文化遗 址,该遗址共发掘出九座墓葬,在清理出的殉葬文物二百二十六件中,主要是以陶器居多。 有陶壶、陶罐、陶盆、陶鬲。陶器多为素面,少数有纹饰。彩绘有黑、白、黄、 红四色,绘成三角纹、钩状纹、圆点纹、灰弧线纹。这些陶器上还有“父”、“个”等 符号。1974年从陕西传来了 20世纪最为壮观的考古发现的消息:守卫秦始皇陵的陶制兵马俑从地下挖出来了。 三个俑坑,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约八千个兵马俑,全是陶质 的。 所有陶俑、陶马,与真人真马大小比例相仿,塑造精巧,富有质感。尤其是头部 的塑造,更是惟妙惟肖,通过肌肉纹理、眉、眼、口、鼻的细腻处理,展现了陶俑非常丰富的表情。 就凭这些,足以说明秦代的制陶工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中国传统水波纹的起源?
水纹水波纹,即“水纹”,又称“波浪纹”、“波状纹”等,“海水纹”或“海涛纹”。着意表现水的漩涡的,习惯上称作“漩纹”或“漩涡纹”。表现了盛世的张狂、帝王的威严、征服者的得意。
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陶器就已出现刻划水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