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梁启超是同一时期的吗?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早年梁启超学习经史,擅长八股,12岁便考中秀才,17岁便中举。在接触到西方文化后,他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宣传变法。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群情激愤。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为《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在戊戌维新变法期间,他多次上书光绪皇帝,得到光绪的赞赏。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与康有为流亡日本,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继续推动君主立宪,并于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激烈的论战。在清政府虚伪立宪后,对之彻底失望,从此转向支持共和。辛亥革命之后,梁启超进入袁世凯政府,为维护袁世凯统治而创建了进步党。但随着袁世凯称帝,梁启超开始了讨袁活动。
袁世凯倒台后,梁启超支持军阀段祺瑞,期间梁启超激烈抨击了张勋复辟。段祺瑞政府倒台,梁启超结束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他开始游历欧洲,见识到了西方文明中的种种弊端,回国后专攻中国文化的研究。
1929年,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终年56岁。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龚自珍和梁启超他们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但是他们都是清代人。
龚自珍的代表作有什么名言是什么?
龚自珍(1792~1841)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三十八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四十八岁辞官南归。
龚自珍是我国十九世纪上半纪(嘉庆、道光时期)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鸦片战争前夕,即以敏锐的眼光和批叛态度,向腐朽的清王朝和官僚士流社会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抨击,并提出了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的主张。他的思想带有极大的叛逆性,文学富于创造性。
龚自珍留下的诗文很多,较为著名的是《己亥杂诗》,该书共收入诗作三百十五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句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如何赏析龚自珍的《减兰》?
减兰
龚自珍
偶捡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分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斑斓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一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26岁举人,37岁进士。49岁去世。与魏源同源,世称“龚魏”。他的一生四处漂泊为家。读他的诗就是读他的一生。
二咬文嚼字
1香“魂”与香“味”
“魂”是精。
“味”只是味道。
“魂”好。
2风“痕”与风“迹”与风“吻”
“痕”:印痕。“迹”:踪迹。“吻”:亲。
“痕”好。
三意境
他是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晚清大咖。27岁时一包花瓣却引起了他的愁肠百结。
他任过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1939年虎门硝烟时,他南归任丹阳云阳书院讲习。我不知道当时面对鸦片肆虐的龚先生怎么讲课?我想首先第一课,讲的应该是鸦片的危害。1841年他去世时,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该是何等的凄凉。他49岁去世。
他一生漂泊。26岁中举人,37岁中进士。随父北移南转。17岁定居北京悯忠寺南,21岁结婚,22岁夫人因病去世。4年后26岁的他中举人,又是一喜。这首词写于他中举人第二年,悲喜交加,他二十七。
偶尔在纸堆里,翻出一包花瓣,纸包上面是用笔细细的写下的,陆游的“更能消几番风雨。”那是京师悯忠寺的海棠花瓣。“戊辰暮春”,也就是17岁那年晚春,他趁青春年少采下海棠花瓣,包裹在纸里。然而如今,10年已过,一把心酸眼泪掉落。
人天毫无根由,
能被你这纸包留住海棠的香魂,
这是多么的幸运,
这已经是十年前了。
10年如梦如烟,
海棠枝上又开花了,
却不是现在的花瓣。
前妻就和他待了一年就去世了,
紧接着四年后又中举人,
悲喜交加,毫无缘由。
在这十年里他随父亲辗转千里,
从北向南漂泊。
风吹雨打随世变幻。
不要苛责怜悯他们,
前妻,与“我”,
海棠花的命运都是落花随流水呀!
我们所有的一切在时间面前,
就是这一包带有香魂的海棠花瓣。
且行且珍惜。
读龚自珍《减兰》有感
海棠包魂正年少,
漂泊已是十年遥。
妻挽中举悲喜调,
凡尘摇头奈何桥。
清代诗人八大家?
2001年,国学大师钱仲联便提出了“明清八大家”的概念并主编了八人文选。被他选入八大家的文学家有:
明代刘基、归有光、王世贞。
清代顾炎武、姚鼐、张惠言、龚自珍、曾国藩。
名列“明清八大家”之首的刘基(1311-1375),字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散文体裁多样,风格古朴,讽刺小品尤为出色,《明史》本传称其“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列为一代文宗”,作品编为《诚意伯文集》,代表文作《卖柑者言》。
归有光(1507-1571),明中“唐宋派”代表,时称“今之欧阳修”,可见在明朝归有光的文学地位已经极为崇高。他崇尚唐宋古文,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于水利、经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代表文作《项脊轩志》。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与归有光不分轩轾。他主张做诗效法盛唐,崇尚汉魏文章的古朴,宣扬做诗应重拾文学性。对戏曲、书画、史学皆有深入研究。代表文作《艺苑卮言》。
顾炎武(1613-1682),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之一,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顾炎武散文贯彻着"经世致用"的写作原则,体现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高度关怀,语言简洁凝练,文风朴实无华。代表文作《吴同初行状》、《书吴潘二子事》。
姚鼐(1732-1815),清代“桐城派”代表,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代表文作《登泰山记》。
张惠言(1761-1802),清代“阳湖派”代表,经学家,精于《易》学,专研虞翻、郑玄等人论述。在散文创作和散文编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文风受桐城派影响,综合唐宋古文之长,文笔朴质。代表文作《送钱鲁斯序》。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文章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呼唤统治者进行改良,思想内容丰富深刻。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的古文,是上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古文或散文的新风气。代表作《病梅馆记》。
曾国藩(1811-1872),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湘乡派”创始人。他的古文散文音韵铿锵,气势恢宏豪迈,宗法桐城,但有所变革、发展,对清末民初文坛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龚自珍孟浩然的资料?
龚自珍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著有《吟朦山房》。
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
母段驯,著名小学(古汉语指文字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