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和乙瑛碑风格?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乙瑛碑》为方首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来执掌礼器庙祀之事,属于纪事性的祠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挑,折角圆和,波势蕴柔,中敛旁肆,潇洒飞逸,气韵盎然,被近人推为东汉绮丽书派的代表,是汉隶成熟的标志碑之一。
汉隶《史晨碑》的字形结构和笔法特点是怎样的呢?初学隶书的人可以选《史晨碑》吗?
《史晨碑》的结体端庄平正,注重法度,笔画排列匀称、疏朗,讲究工丽清雅的姿态。无论独体字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字,整体效果都是平平稳稳的。笔画间虽也常用错落、收放等手法进行呼应,但幅度都较小,不见险峻之势。
《史晨碑》的笔画精细工整,笔姿圆秀典雅,自然可爱。行笔沉着,笔姿流动而轻滑。点画形态各异,除圆点外,还有不少取势较长的点。横画大多数工稳平直,用笔逆入平出,中锋行笔,即爽快,又持重。竖画写法与横画同,只是略显温润一些。撇画几乎全为回锋撇,其中又有方笔回锋、圆笔回锋和圆笔挑锋之分。波画入笔取逆势,入纸较浅,波脚按笔较轻,圆浑中含。
《史晨碑》,是最适合隶书初学者入门的。其一、它是汉隶的经典代表。此碑与《乙瑛碑》、《礼器碑》被誉为庙堂三碑。为什么是庙堂三碑,因为都是后人祭祀孔子,把当时的活动情况刻碑记录,现都存在山东曲阜孔庙。三碑的隶书都非常经典,各有特色,《乙瑛碑》带有俏丽文雅之气,《礼器碑》变化丰富,惟《史晨碑》中规中矩,字体工整精致,中宫收紧,外廓拓张,呈偏形为主,书风典雅。其二、此碑刻工精良,分前后两碑,非同一时间刻,却如同一人所刻,保存完好,石碑字口极少磨损,字迹清晰。上图源自我198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字帖选,因为我还是喜欢过去的字帖。当然,现在的印刷质量高,清晰度好。其三、点画规整,笔法纯正,隶书的蚕头燕尾状在此碑表现得非常标准,撇不徐不急,中锋送到自然回锋收笔,捺有一定难度,标准的隶书三段笔都要在此表现充分,尤其是当中段稍作提锋,而后顺势而下,至捺尾侧锋稍扬起出锋,注意这里侧锋扬起不能过度,否则就写成《礼器碑》的捺了。《史晨碑》的风格就是要含蓄点,如年轻小伙,虽然帅气却有些内敛腼腆。掌握了这些特点,临此碑事半功倍。
古代隶书作品中,哪些值得临摹学习?
这里主要谈谈《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底,在湖北梦城西睡虎地出土有1100余枚竹简。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容为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等。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字体是从秦篆中演变过来的。朴实厚重,自然率真。有较高艺术价值,它仍保留有较多篆体特征,杂以隶书的一些特征,是由篆到隶转变的一种过渡书体。有了波挑点画的出现,水旁和人字旁也是隶书的形态。
唐代欧楷和汉代隶书哪个美?
最近有朋友问我,唐代的欧楷和汉代的隶书哪一个看起来更漂亮一点,更美一点?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我认为唐代的欧楷和汉代的隶书各自都有他们各自的美感,只不过他们的美感体现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一、唐楷中的欧楷和汉隶这两个概念的层次区别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理清两个概念,也就是欧楷和汉代的隶书这两个概念。
欧楷和汉代的隶书,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所谓概念上的对称,意思是说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规模,它们的层次性应该是一样的。
但很显然,欧体楷书只是唐代楷书中的一种,而汉代隶书就是整个汉朝时期的隶书书法。那么,如果我们拿唐代的楷书和汉代的隶书作为对比,唐楷和汉隶这两个概念是相互对等的。
但是如果我们拿唐代的欧体楷书和汉代的隶书来做对比,这就不是一个非常对等的对比概念,所以我们要先清楚这一点,然后再讨论下面的问题。
二、欧体楷书可以代表唐代的楷书书法吗?
很显然,如果我们非得把唐代的欧体楷书和汉代的隶书作为对比的话,那就意味着唐代的欧体楷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唐代的楷书书法的代表。
只有“唐代的欧体楷书是唐代楷书的代表”这一结论成立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拿欧楷去和汉代的隶书作为对比。
但是实际情况是欧阳询的书法并不能代表唐代整体的书法水平,而且在楷书四大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他们的书法是大相径庭的。
我们撇开在元朝的赵孟頫不谈,只谈在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他们三者的书法风貌就非常的不同,尤其是颜真卿和欧阳询的书法,可以说是两个比较鲜明的极端,欧阳询是是秀美,颜真卿是阳刚。一刚一柔是非常明显的不同的类型风格。所以我认为欧阳询的书法并不能在整体上期待代表唐代书法的水平,但是他的书法在唐代的确是非常出众的。
四、谁可以代表唐代的楷书?
唐朝的楷书书法,我认为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有柳公权的书法,为什么说柳公权的书法比较好,代表了唐代的楷书呢?因为柳公权的书法其中既有欧阳询书法的笔法和结构,也有颜真卿书法中的气势和内蕴,是两个书法家书法优势的真正结合。
所以柳体书法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品质,这种品质使他的书法代表了唐代包容而又多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走向。
柳公权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书法风格,实际上就跟他对颜真卿和欧阳询的书法学习和继承密不可分。
史书上对于柳公权是如何学习欧阳询和颜真卿书法的,有过非常明显的记载,后世的书法家在评论他书法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的谈到了这个问题,这就说明柳公权实际上是在唐朝楷书书法的集大成者,是唐代楷书的总结者,所以他的书法可以用来代表唐代整体的书法水平,和汉代的隶书作为对比。
五、谁可以代表汉代的隶书?
我认为汉代隶书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曹全碑》,《曹全碑》这块碑石,他的书法风格虽然是比较秀美的,但是他在笔画中蕴含着一股刚烈之气,是具有阳刚和阴柔两种风格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隶书书法的风格,而且相对于其他隶书程式化和死板的特点,《曹全碑》非常难得的做到了富于变化,而且精于笔法,妙于挥运,变化多端。
所以汉代隶书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我认为应该是《曹全碑》。
六、唐代楷书和汉代隶书的对比,以柳公权和《曹全碑》为例
那么通过对这个问题各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大致上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唐代楷书极具特色的一点就是,它做到了阴柔和阳刚的结合,而汉代的隶书也是如此,《曹全碑》中的笔画也是做到了阴阳的调和,整体呈现出一种刚劲而不失端庄细腻的感觉。
但是,唐代的楷书和汉代的隶书,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书体,我们既然要比较它们的美感,就要从他们的不同之处来进行入手。
我们先来说一下汉代的隶书。我们知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稳固的大一统王朝,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疆域比它大,且统治的时间比较久。秦朝虽然也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是他的统治非常的短,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因此不在讨论之列了。
汉朝有如此广阔的疆域和如此稳固的统治,使得当时的文人墨客对于社会有着强烈的信心,非常深入的了解和检查让他们创作出了无数动人的艺术作品。他们对于整个国家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幻想,所以他们的艺术作品有一种非常豪迈而又不失浪漫的气质,豪迈就往阳刚的那一方面转化了,而浪漫的气质就表现在隶书的阴柔上,比如说通过笔画的增粗来体现隶书的阳刚之气,而通过隶书笔画中的一波三折来表现隶书上的浪漫气质和风格。
所以,隶书的美实际上是一种浪漫的美,是一种情韵的美,是一种让人飘飘欲仙的美。但是楷书的美感就和他完全不同了,楷书的美是一种明确的,精细的,富有变化,而且不容置疑的美。
唐代楷书中的代表作品,比如说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那么通过对他们作品的深入体察,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到,他们在笔画、结构和章法上都遵循着一定的法度,如果我们在临摹他们作品的时候,稍微改变它们每一个字之间的间距,每一个笔画之间的位置,就会使得整个字的精神失去了它最为精妙的地方,这就说明它们的法度是非常严谨的,它们的解体是非常科学的。
因而它不同于隶书的那种非常飘逸和潇洒的风格,他是以严谨的法度和精密的安排来吸引人的。
对于不同喜好的人来说,这两种书法都有不同的美感,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那么我认为你应该会觉得汉代的隶书是比较美的,但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你有可能会认为唐代的楷书,尤其是唐代楷书中的欧体书法是非常美的,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讨论,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希望这些观点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为什么要把隶书写出金石气?
汉隶风格有奇古、方整、清瘦、流丽、高浑、凝整等多种风格。汉隶墨本少,多数刻在碑上,这种刻在石头上有刀刻味的字具有金石气。由于时间久远,是有一种苍茫浑厚,古朴直率的效果。写出金石气,是为了达到和接近原碑的原汁原味的手段。
在线质的把握方面,写时用迟涩之法,涩笔逆行往前推,随着提按变化,产生粗糙的、老辣的、深深浅浅的风化石碑的效果。字的残缺石花的地方,利用驻笔、按笔停留产生的涨墨,也是表现手法之一。
《衡方碑》是朱登在东汉建宁元年九月,为时任京兆尹、兵步校尉的老师衡方所立颂德碑。
行密格满、严整圆劲而险峻,用笔圆浑凝重,字间茂密。何绍基称:"方古中有倔强气。″杨守敬说:"《衡方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为朱登书《衡方碑》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