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著作有哪些?
最有名的《论语》,也是由弟子编纂而成。孔子的主要著作是“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编纂《诗》、《书》、《礼》、《乐》是根据原有资料和线索,进行采集、搜索、整理、修正,这是“述”。
诗歌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孔子的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历代儒客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中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1]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分别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刊。
孔子是大教育家,那他是文学家吗?
当然算。
孔子对世界的影响有多深远?何以见得?
孔子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我认为是这样的;孔子,字仲尼,名孔丘,谥号“至圣先师”,文圣人;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世家之一,孔氏家主。孔子作为教育家 ,以私塾讲学为基础,以“仁义礼智信”为基准;倡导“德治”与“礼治”的社会形态与生活,其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王朝二千年,世界影响之大。
“德治”,从最近这三个月来说,美国的大流感和新冠肺炎对其国的总体考验才开始。你看看这个曾经被我国一些崇洋媚外,认干爹的国家;普通人连个检查机会都少有,那治疗的费用昂贵到离谱,只给那些传说中的贵族治疗。因为,这个二百多年的国家是靠“强盗式”掠夺而创建的;在这一百年来更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到处坑蒙拐骗,威逼利诱的收受“保护费”。从而,不难看出,它们的德治出现了问题。
再看我国,从新冠肺炎第一例开始到目前为止,没有超过九万;三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兄弟派遣医疗队为湖北省共同狙击战疫。不在一线的同胞们,网络志愿者和捐献爱心的志愿者一波接一波的,这便是“德”治的现实体现。“礼”治,当美国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时候 和第一例“新冠肺炎”死亡者之后 ;竟然,其美国领导人在媒体上说是“中国病毒”;真是厚颜无耻之极!为啥不说是“美国流感病毒”!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患者已经超过12万。这是一个“礼”治更为匮乏的国家培养出的一位人才!
“礼”治,在我国“新冠肺炎”过去的三个月间,在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匈牙利、意大利 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影响可以说是,以礼还礼,礼尚往来的最好体现,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这几天,在网上看到匈牙利把“中医法”立案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把“欧盟”盟旗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唱中国国歌,这就是“礼”治和“德”治的影响之深远。面对当前的国际社会环境,“霸权主义”和“自利主义”的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共享经济和人文科技环境下,大众才能生存或生活发展下去。
我想相信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孔子学院分院在其他建交国家的成立。
在这个“地球村”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礼”治为先,“德”治为本!我相信未来的“地球村”,会插满“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泛文化写作营】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哪些重要贡献?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他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将诗、书、礼、乐等经典纳入他教材范畴,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这些,都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因此,有教无类体现了入学条件都是一样的。
2.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以“六经”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
《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编撰而成。
《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认为,礼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作用。
《乐》:“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生活中,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所以礼乐常常并提。
《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教学方法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对学习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才能牢固掌握。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还强调“学以致用”。
(2)启发诱导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闻斯行诸”就是典型的例子。
4.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在道德修养上提倡“知行统一”,孔子曾经说过“力行而近乎仁”,这其实也是德育的原则。
在文化方面的贡献:
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孔子删定《诗经》,最初的本意只是为他的"言语"科和"文学"科教学提供一部教材.实际上却同时向中国文学史提供了第一部作品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新时代。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等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分编诗之义和说诗之义两大部分,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孔子是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的作者。《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鲁国历史。孔子修《春秋》,是有感于"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而作。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司马迁说:《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巳矣"(《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为《春秋》发凡起例,确立了许多书写历史的原则和凡例,其中最著名的是所?"春秋笔法",即:用简约的文字表达复杂的微言大义,褒善眨恶,"一字之褒,如同华衮之荣;一字之贬,无异斧钺之诛"。《春秋》一书仅仅16000余字,却记载了242年的历史,可谓文约义丰。后世解释《春秋》的著作有数种,传世的有《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孔子以前,周王朝和各诸侯国都有史官的设置,负责记录国史,并且形成了秉笔直书、善恶必录的优良传统。孔子修《春秋》,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又进一步赋予了史学以资治的目的,通过把历史的原始记录改写成历史著作,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史学,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史学发展的基础。应该说,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才是中国史学之父。
《易》是大道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艺文志》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认为在《易》之早期发展史上,有三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易传》幕咎氐闶牵瓶敷撸⒁桌怼!兑住吩遣敷咧椋诤艹ひ欢问奔淠诓⒚挥幸鹂鬃拥淖⒁狻!妒芳牵鬃邮兰摇芳?quot;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1972年出土的帛书《易传》亦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孔子晚年如此好《易》,弟子问:"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回答说:"我观其德义耳。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史巫好《易》,是信其筮占;孔子好《易》,是"观其德义"。孔子以其非凡的慧觉注意到《易》的"德义"层面,发现了蕴含于《易》之中的丰富哲理,于是作《易传》十篇(又称"十翼")予以系统的阐发。可以说,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从而引发了易学革命的第一人。《易传》中所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如?"天道","太极","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是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古时易老并称,《易传》与《老子》确实是中国哲学的"双璧",是两篇不朽的哲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