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的代表作品,近义词?
近义词:表演、巡演
造句
1、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傩舞、目连戏等非遗展演和十番锣鼓、采茶扑蝶舞等富有地方民俗的文化展示,深入浅出地将传统的祁门本土文化呈现给广大游客。
2、我市承办第六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对我市“四进社区”工作的充分肯定。
3、长着长长耳朵的兔八哥、嵌着两只小耳朵的犬夜叉、张开美丽翅膀的小天使,一时间整个展演现场几乎成了卡通王国,大人、孩子几乎每个人都变了样。
4、“百姓戏剧展演”打造百姓大戏台晨报讯。
鼓分为那几种?
1、鼓的种类包括腰鼓、两杖鼓、渔鼓、同鼓、板鼓、战鼓、花盆鼓、书鼓、大堂鼓、手鼓、架子鼓、羯鼓、狼鼓、点鼓、排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中坚固且大致呈圆柱形的鼓体在一侧或两侧覆盖有拉紧的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
2、腰鼓:相传是由羯鼓演变而来,于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功能不同而被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腰鼓在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变为现代形式。
3、两杖鼓:也称为狼帐鼓。流行于福州地区鼓由木头制成,全长约70厘米。中间小,两端粗而空心。两面都覆盖着牛皮或蟒蛇皮。滚筒表面的直径约为30厘米。鼓皮安装在金属环上并用绳索拉紧。发音为用木棰打击或用手拍击,是“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
4、花盆鼓:因大鼓面小鼓底而得名,形似花盆。由塘堂鼓演变而来,又称南堂鼓。因其形似缸,故又有缸鼓之称。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独奏。
咱们北方人都有哪些习俗呢?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咱们北方人都有哪些习俗呢?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北方是最热闹的日子。有马秧歌,踩高跷,扭秧歌,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跳火堆等等习俗。
在西北农村正月十五元宵节最有特色的就是马秧歌,一般是正月十四就会有的,以前农村人都会养马,正月十四一大早就会有人骑着插旗子的探马在街上来回跑,告诉人们马秧歌表演快开始啦。所以人们急急忙忙吃过早饭就赶紧往街上跑,占据一个有利地势之后就等马秧歌上街表演。先是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然后就是锣鼓声。接着就能看到一个个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话人物的人踩着高跷走过来,还有自己村子里有秧歌的都会装扮好上街的,每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或铺面门口都会放炮迎接,就会在放炮的地方表演,所以一般都会走的很慢。不少等不及的人会跑到最近的地方一直跟着秧歌走,最喜欢的就是最后面的老妖婆,她们以前都是倒骑在毛驴上,打扮的特别夸张有趣,后面还有一到两个人跟着逗笑。整个秧歌表演的高潮和笑点就是他们几个啦。马秧歌从出来到绕着街道走一圈至少要大半天,所以很早就开始准备,转完也到下午四五点钟。大人们看看就回家了,孩子们会一直都跟着秧歌直到他们回家卸妆。
还有就是赏花灯猜灯谜啦,一般农村是很少有条件挂灯笼的,赏灯都是去县城。看完马秧歌急急忙忙回家吃饭,因为大人们逛一天也很累了,这时候的饭就是煮汤圆吃。然后约上小伙伴们骑上自行车就往县城赶,到县城也已经是人山人海啦。存好自行车就开始看灯,县城里的灯也是各个单位和政府组织挂的,有灯也有灯谜,一边看灯一边猜灯谜,猜中还有奖。兴高采烈的看完灯,再拿着中的小礼品,还要骑车回家,一般到家也到十二点左右,正月十五元宵节就算过完了。
孩子们还有最喜欢的就是正月十五跳火堆,在门口生上火,大人小孩们都可以跳,就是不会走路的孩子们也会有大人抱着跳的,跳了之后可以去病强身,还可以辟邪。所以这也是北方人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方元宵节习俗也有很多的改变。地方不同,习俗也不一样。你们那里元宵节都有什么习俗,这些习俗还热闹吗?
伴奏乐器有哪些?
乐器有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擦弦乐器,打击乐器。
一是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 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作钥。 我国吹管乐器根据发音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气息经由吹孔,引起 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笛子、箫、埙、排箫等。一类是气息经过哨子,引起 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琐呐、管等。第三类是气息经由簧片,引起空气柱的
振动而发音的,如笙、芦笙、把乌等。
二是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 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远在三千年 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乐器,随后陆续产生了或输人了周末战国时的筑、筝、 秦代的弦豉、汉代的笠模、阮、隋唐的琵琶、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扬琴等。 弹拨乐器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 七弦琴为代表,包括琴、筝等乐器。一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 三弦等乐器。第三类是琵琶、柳琴、扬琴、筝、阮、三弦等乐器。
三是擦弦乐器。它是用装在细竹弓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振动发音的一类 乐器。我国常见擦弦乐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板胡、四胡等。
四是打击乐器。在我国乐器中,打击乐器历史最悠久,且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上,分为鼓、锣、拔、板和钟五类,若依制造材料来分,又可分为金属、 竹木和皮革三类。 它们的演奏技能和表现力极为丰富,音响具有特色,不仅使乐器的节奏鲜 明强烈,且具有极深刻的感染力,尤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民间音乐中十番锣 鼓、潮州锣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和辽宁鼓吹等,俱是以打击乐器见长。 鼓类乐器出现最早,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鼓字。鼓类乐器种类繁多,包括 大鼓、定音缸鼓等。 锣类乐器是我国使用得最广泛的打击乐器之一。锣的种类很多,有的锣具固 定音高,有的锣击后音升高,有的锣击后音降低。 板类乐器使用在乐队中有响板、梆子、木鱼等。
中国民族七大音乐?
国民族音乐,又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
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鼓有多少种?
鼓有5种
1、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
2、狼帐鼓:又名“两杖鼓”。流行于福州地区。狼杖源于古代细腰鼓类乐器,形制与朝鲜族长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长约70厘米左右,中部细小,两端粗大而中空,两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鼓皮装于金属圆环上,由绳索穿系绷紧。用木棰敲击或用手拍击发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
3、渔鼓: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4、同鼓:民间流传的较大型的鼓类乐器。堂鼓之一种。广泛流行于苏南一带。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间略宽,鼓高约60厘米,多用椿木、色木、桦木或杨木制作,两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身中部装有3个鼓环,用以穿系鼓带或作悬挂之用。
5、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变而来,也称“南堂鼓”。由于形状似缸,还有“缸鼓”之名。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各种地方戏剧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及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