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录代表作品,相声的起源到底是唐朝的参军戏?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成。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hú)。这种参军戏是种对口相声。表演者穿军绿色衣服,与现在对口相声相似,一个为逗哏,名为“参军”,扮演灵活机敏的角色;另一个为捧哏,名为“苍鹘”,饰演愚笨迟钝的角色。俩人以生活为基点,语言诙谐幽默,行为滑稽搞笑, 有时也兼具讽刺戏谑。必要时,伴有歌舞吟唱。
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关于相声的起源,也有一个说法是源自于口技艺术。
康熙年间的李声振在《口技》中记载道:“口技俗名‘象声’。以青绫围,隐身其中,以口做多人嘈杂,或象百物声,无不逼真,亦一绝也。”
《燕京岁时记》补充道:“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从这两部书中所载我们可以看出:清人将口技艺术称为“象声”。
此时的“象声”是一种娱乐性的声音模仿,并没有语言、肢体表演形式。
民国之后,相声这门表演艺术逐渐成熟,也逐渐发展成为以说学逗唱为主的表演。
相声曲艺里的“包袱”,意思说,两人一逗一捧,经过层层组织、铺垫,抓住观众的兴奋点,最终抖出笑料,达到让观众开怀大笑的效果。
在曲艺界里,有“时衣古画当令的笑”的说法。也就是说,抖包袱,既要抖响,又要抖出水平。
笑料虽然源自生活,但是经过艺术加工,最重要达到拿捏适度、雅俗共赏的效果。
太刻板,达不到观众的笑点;太过,则显得讽刺戏谑成分太浓。随着相声艺人的不断崛起,相声的表演形式不断丰富扩展。
人们在融合了口技、戏曲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上,将相声发展成了一种遍及全国、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相声艺人和相声流派,例如清末民初相声“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以及相声界泰斗马三立等。
忆江南这首古诗的拼音?
忆 江 南 yì jiāng nán
白 居 易 bái jū yì
江 南 好, jiāng nán hǎo
风 景 旧 曾 谙。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rì chū 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chūn lái jiāng shuǐ nù rú lán
能 不 忆 江 南?néng bú yì jiāng nán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忆江南"词调自创调之初就十分流行,在被人传唱、欣赏、接受的过程中得以流传到后世并产生了多种多样 的别名。
宋代张先天仙子原文译文及其赏析?
译文
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一觉醒来午间醉意虽消,愁却未曾消减。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天黑后,鸳鸯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还没有停止,人声已安静,明天落花应该会铺满园中小径。
注释
天仙子,唐教坊舞曲,后用为词牌。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金奁集》入“歇指调”,所收为韦庄作五首,皆平韵或仄韵转平韵体。《花间集》收皇甫松二首,皆仄韵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张子野词》兼入“中吕”、“仙吕”两调,并重叠一片为之。
嘉乐小倅:嘉乐,秀州别称,治所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倅,副职,时张先任秀州通判。不赴府会:未去官府上班。
水调:曲调名。唐杜牧《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自注:“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流景:像水一样的年华,逝去的光阴。景,日光。唐武平一《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后期:以后的约会。记省:记志省识。记:思念。省(xǐng):省悟。
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瞑:天黑,暮色笼罩。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弄,摆弄。
落红:落花。唐戴叔伦《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赏析这是北宋词中的名篇之一,也是张先享誉之作。而其所以得名,则由于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据陈师道《后山诗话》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各家评论,都说到张先所创作的词中以三句带有“影”字的佳句为世所称,人们喻之为“张三影”。
这首词调下有注云:“时为嘉禾小倅,以病免,不赴府会。”说明词人感到疲怠,百无聊懒,对酣歌妙舞的府会不感兴趣,这首词写的正是这种心情。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
其实作者未尝不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在这首词里,作者却写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以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以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增减。张先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这里上下两个“春”字,也就有了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含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上片后三句是说,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这同上面两个“春”字各具不同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此处只用了一个“晚”字,而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罢了。这件“往事”,明明是可以成为好事的,但由于自己错过机缘,把一个预先定妥的期约给耽误了(即所谓后期),这就使自己追悔莫及。随着时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并未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记省”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也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这就是自己为什么连把酒听歌也不能消愁,从而嗟老伤春,即使府中有盛大的宴会也不想去参加的原因了。可是作者偏把这个原因放在上片的末尾用反缴的手法写出,乍看起来就像事情的结果,这就把一腔自怨自艾、自甘孤寂的心情写得格外惆怅动人。
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静态得平淡之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下片前两句是说,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在暮色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已并眠在池边的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着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作者的初衷未尝不想趁月色以赏夜景。不料云满晴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意外的景色变化在眼前出现了。风起了,刹那间吹开了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吹动,也竟自在月光照耀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此句之所以传诵千古,不仅在于修辞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绘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喜悦和无限的美感。这才是在张先的许多名句中唯独这一句始终为读者所爱好、欣赏的主要原因。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末四句是说,一重重帘幕密密的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经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
结尾写词人进入室中,外面的风也更加紧了,大了。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因为外面有风,如果帘幕不遮,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就赶快拉上帘幕。但下文紧接着说“风不定”,是表示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灯焰仍在摇晃,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在内。“人初静”一句,也有三层意思。一是说夜深人静;二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三是结合末句见出作者惜花的一片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作者在末一句所蕴含的心情是复杂的,春天毕竟过去了,自嗟迟暮的愁绪更强烈了,然而幸好今天没有去赴会,居然在园中还欣赏了片刻春光,否则错过时机,再想见到“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动人景象就不可能了。
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静态得平淡之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作者未参加府会,便在暮色中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已并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着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作者的初衷未尝不想趁月色以赏夜景,才步入园中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意外的景色变化在眼前出现了。风起了,霎那间吹开了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此句之所以传诵千古,不仅在于修辞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在一天将尽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绘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就遣词造句评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已是权威性的评语。沈祖棻说:“其好处在于‘破’、‘弄’二字,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拈出“破”、“弄”两字而不只谈一“弄”字,确有过人之处,然还要注意到一句诗或词中的某一个字与整个意境的联系。即如王国维所举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红”、“春”二词规定了当时当地情景,单凭一个“闹”字是不足以见其“境界全出”的。张先的这句词,没有上面的“云破月来”(特别是“破”与“来”这两个动词),这个“弄”字就肯定不这么突出了。“弄”之主语为“花”,宾语为“影”,特别是那个“影”字,也是不容任意更改的。其关键所在,除沈祖棻谈到的起了风这一层意思外,还有好几方面需要补充说明的。第一,当时所以无月,乃云层厚暗所致。而风之初起,自不可能顿扫沉霾而骤然出现晴空万里,只能把厚暗的云层吹破了一部分,在这罅隙处露出了碧天。但云破出未必正巧是月光所在,而是在过了一会儿之后月光才移到了云开之处。这样,“破”与“来”这两个字就不宜用别的字来代替了。在有月而多云到暮春之夜的特定情境下,由于白天作者并未出而赏花,后来虽到园中,又由于阴云笼罩,暮色迷茫,花的风姿神采也未必能尽情地表现出来。及至天色已暝,群动渐息,作者也意兴阑珊,准备回到室内去了,忽然出人意表,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现皎洁的月光,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娇艳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作者带来了意外的欣慰。▲
可否推荐些喜欢的古代文化经典著作?
经、史、子、集
经:儒家经典著作,一朝编定,千载不移。
史:史书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通古今之变,成多家之言。
子:学派纷呈,百家争鸣,荟萃诸子,旁搜异闻。
集:世上万象,笔底波澜,诗文胜景,气象万千。
经部:1《周易》2《尚书》3《诗经》4《周礼》5《仪礼》6《礼记》7《春秋左转》8《春秋公羊传》9《春秋穀梁传》10《孝经》11《尔雅》12《论语》13《孟子》14《韩诗外传》15《尚书大传》16《春秋繁露》17《大戴礼记》18《白虎通义》19《四书章句集注》20《经学历史》
史部: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晋书》6《宋书》7《南齐书》8《梁书》9《陈书》10《魏书》11《北齐书》12《周书》13《隋书》14《南史》15《北史》16《旧唐书》17《新唐书》18《旧五代史》19《新五代史》20《宋史》21《辽史》22《金史》23《元史》24《明史》25《新元史》26《清史稿》27《逸周书》28《国语》29《战国策》30《列女传》31《吴越春秋》32《越绝书》33《人物志》34《华阳国志》35《山海经》36《水经注》37《洛阳伽蓝记》38《大唐西域记》39《大业拾遗记》40《贞观政要》41《资治通鉴》42《续资治通鉴》43《五代史补》44《蛮书》45《吴地记》46《唐六典》47《通典》48《史通》49《桯史》50《文史通义》51《穆天子传》52《晋五胡指掌》53《唐摭言》54《开元天宝遗事》55《洛阳缙绅旧闻记》56《大宋宣和遗事》57《靖康传信录》58《蒙鞑备录》59《圣武亲征录校注》60《元朝秘史》61《备倭记》62《万历野获编》63《南明野史》64《郎潜纪闻》65《崇文总目》66《郡斋读书志》67《书林清话》68《校雠通义》69《书目答问》7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子部:1《老子》2《庄子》3《公孙龙子》4《韩非子》5《淮南子》6《列子》7《墨子》8《荀子》9《孙子兵法》10《文子》11《关尹子》12《鹖冠子》13《吕氏春秋》14《晏子春秋》15《管子》16《商君书》17《慎子》18《尹文子》19《邓析子》20《论衡》21《盐铁论》22《风俗通义》23《申鉴》24《新论》25《新书》26《孔丛子》27《太玄经》28《颜氏家训》29《刘子》30《金楼子》31《法言》32《说苑》33《新序》34《新语》35《忠经》36《孔子家语》37《朱子语类》38《传习录》39《近思录》40《一贯问答》41《金刚经》42《愣言经》43《无量寿经》44《肇论》45《法苑珠林》46《坛经》47《童蒙止观》48《弘明集》49《祖堂集》50《五灯会元》51《抱朴子》52《无能子》53《化书》54《太平经》55《云笈七签》56《周易参同契》57《老子想尔注》58《太上感应篇》59《海内十洲三岛记》60《真诰》61《吴子》62《鬼谷子》63《三略》64《六韬》65《素书》66《忍经》67《长短经》68《梦溪笔谈》69《黄帝内经素问》70《神农本草经》71《古画品录》72《历代名画记》73《法书要录》74《海岳名言》75《林泉高致》76《棋经十三篇》77《乐府杂录》78《洛阳牡丹记》79《茶经》80《酒经》81《随园食单》82《九章算术》83《氾胜之书》84《营造法式》85《天工开物》86《世说新语》87《大唐新语》88《幽闲鼓吹》89《中华古今注》90《北梦琐言》91《唐语林》92《容斋随笔》93《老学庵笔记》94《鹤林玉露》95《东京梦华录》96《湘山野录》97《梦粱录》98《铁围山丛谈》99《渑水燕谈录》100《唐才子传》101《西南夷风土记》102《古今风谣》103《陶庵梦忆》104《旧典备征》105《读通鉴论》106《甘二史劄记》107《陔馀丛考》108《广东新语》109《日知录》110《清代野记》111《艺文类聚》112《初学记》113《太平御览》114《太平广记》115《七修类稿》116《搜神记》117《游仙窟》118《聊斋志异》119《断鸿零雁记》120《西游记》121《水浒传》122《三国演义》123《金瓶梅》124《喻世明言》125《警世通言》126《醒世恒言》127《初刻拍案惊奇》128《二刻拍案惊奇》129《型世言》130《清平山堂话本》131《封神演义》132《东周列国志》133《红楼梦》134《儒林外史》135《醒世姻缘传》136《镜花缘》137《七侠五义》138《老残游记》139《侠义风月传》140《孽海花》
集部:1《文选》2《六朝文絜》3《骈体文钞》4《古文观止》5《楚辞章句》6《玉台新咏》7《乐府诗集》8《全唐诗》9《敦煌变文》10《宋诗钞》11《元诗别裁集》12《明诗别裁集》13《清诗别裁集》14《全唐五代词》15《全宋词》16《近三百年名家词选》17《挂枝儿》18《晚清文选》19《曹子建集》20《陶渊明集》21《韩愈集》22《柳宗元集》23《欧阳修集》24《苏轼集》25《张载集》26《元好问集》27《王阳明集》28《人境庐诗草》29《西厢记》30《窦娥冤》31《琵琶记》32《牡丹亭》33《娇红记》34《桃花扇》35《长生殿》36《文心雕龙》37《文笔要诀》38《诗品》39《二十四诗品》40《文镜秘府论》41《本事诗》42《乐府古题要解》43《六一诗话》44《瓯北诗话》45《词源》46《本事词》47《白雨斋词话》48《人间词话》49《闲情偶寄》50《宋元戏曲史》
梨园主要教授的内容?
唐玄宗在教坊之外设置的音乐机构,主要是培训歌舞演员,以演奏法曲为主,因为设在宫中梨园,故名。
梨园共有三个,设在宫中的梨园,选自太常寺所辖的水平较高的“坐部伎”,主要是为唐玄宗演奏他所喜爱的新声俗乐。宫外的两个梨园,一在长安,隶属长安太常寺,称“梨园别教院”,一在洛阳,隶属洛阳太常寺,称“梨园新院”,两处人数都在千人左右。
唐玄亲自参与教授工作,梨园弟子得到唐玄宗的指教,就算是皇帝的学生了,所以得号为“皇帝梨园弟子”。
唐玄宗还在宫女中选出数百人,住宜春北院学习音乐,也称“梨园弟子”。梨园中还设有“小部音声”,由三十余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组成,他们的年龄虽然小,但是水平并不低,所以经常单独为唐明皇演奏。
隶属于长安太常寺的“梨园别教院”和隶属于洛阳太常寺的“梨园新院”,则重点在为教坊培养后备人才,学习优异者,“旋抽入教坊”(《乐府杂录》)。
梨园别教院有千余人,主要学习“法曲”,洛阳有乐工五千余人,其中俗乐一千五百人隶属于梨园新院,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梨园的规模之大。
“安史之乱”后,教坊乐官和梨园弟子大半逃亡,梨园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了,唐代宗时,梨园被正式废除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兰陵王究竟有多美?
先说高长恭是帅哥,但并没有漂亮到要戴面具;他之所以被杀,是跟当时许多武将一样,由于功高震主、却又贪恋权位不愿急流勇退。
下面列依据。既然这是个历史类的问题,咱们就要从历史记录出发,而不是根据电视剧中的艺术加工。
一、关于高长恭的长相这一点,史书中有记录,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一》:
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振,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阵曲。齐主忌之。
这段话,不仅证明了高长恭确实帅,而且由于作战勇猛,深受将士们的爱戴,并为他创作了一首曲子。不过正是由于在军中的地位,他才受到了齐主的嫉恨。
至于影视作品中声称高长恭帅到戴面具,可能是由于史书中的一段话。在邙山之战中,高长恭带兵冲到被围攻的金墉城下。为了确认身份,他摘下头盔,让城墙上的守军看清
自己的面貌。
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
这个“胄”,是当时北朝骑兵常用的头盔,大概长下图这个样子:
这种头盔由于遮挡面积大,保护作用还是不错的,具体上身效果可以参照后来唐军的造型:
穿着这样的装甲,在战场上要让人一眼认出脸还是有些难度的。如果因此就认为高长恭戴着面具的话,那么李世民首先表示不服:朕也帅到戴面具?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八》,在李世民击败宋金刚一役中:
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据堡自守,世民免胄示之,堡中喜噪且泣。
什么?你说齐军将士为高长恭编了一首《兰陵王入阵曲》,由此证明他帅到值得大家歌颂?
李世民:朕也有—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
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
民间的传递范围更广了,那李世民岂不比高长恭更帅?
做个小结:高长恭确实帅气,但不可能戴着面具来遮挡美貌,要知道,在注重仪态的古代,他这种身份的王室人员,若真的刻意戴着面具上战场,将是史官不可能漏过的细节。但在所有正史中,并未提过他有这种行为。再说了,在北齐那种政治环境,他要是真的如此标新立异,可能嫌自己活得久吧......
二、高长恭为何被杀:不知进退在上面提到过,高长恭由于战功卓越,并被军中将士传颂,所以“齐主忌之”。
高长恭扬名立万的邙山之战,是在北齐成武帝高湛在位时。此后他因战功逐步高升,先后担任了尚书令、太保、太尉等职务。
但随着高湛去世,继任的高纬(高湛之子)对朝廷的功臣武将极为忌惮,当时的北齐头号名将斛律光就因为功高震主,率先被全家诛杀。(插一句:在得知心头大患斛律光被杀后,隔壁北周君臣高兴得大肆庆祝......)
看到同僚被撸,高长恭当然心里怕怕。为了自保,他试图复制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 “贪污自毁”的妙招:在领军攻打定阳城时,他一改常性,大肆搜刮财富,想把自己打造成心无大志的贪官形象。
然而这并没啥用,手下很不留情元的揭穿他:对于铁了心想除掉功臣的齐主来说,这一行为几乎是授人以柄。要想保命只有一个办法:急流勇退、在家养老、莫谈政事。
但高长恭并没有听进去:他太舍不得权位了。
公元573年,北齐与南陈在江淮地区爆发了冲突。高长恭却非常害怕朝廷派自己出马:如果赢了,更加功高震主;如果输了,那就等于找死。他故意有病不治,想以此躲过一劫。
高纬得知后怒了:你吃着皇粮又不想干活?而且还占着位置不退?弄死你!
他派人上门把高长恭毒死。
及江、淮用兵,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齐主遣使鸩杀之。
功高震主,是封建社会君臣关系中永远绕不过门槛。李世民作为打下大唐江山的头号功臣,民间流传《秦王破阵乐》来歌颂他,那是实至名归。况且,他正是由于战功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不安。
兰陵王高长恭的战功与李世民比就差的太远,邙山大捷其实主要是指挥官段韶的功劳。将士出于对高王爷冲锋陷阵英姿的神往,所以编了曲《兰陵王入阵曲》。对于这一张扬行为,心里有数的高湛对此无所谓,小年轻高纬看来可就不一样了:你这是跟我抢军权?
当然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间对于高长恭容貌的夸大,无形中也为残酷的历史增加了别样的趣味。但是,若要从电视剧中学历史,真的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