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风格和代表作品,李清照渔家傲体裁是什么?
诗歌体裁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李清照的渔家傲是古体诗,是词。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此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
谢谢悟空问答老师邀请我回答问题!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是宋朝著名词人,其两手《如梦令》,一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欣赏如下,才能得出结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朝]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是一首小令--忆昔词。全词寥寥数语,生动细节随意而出,却是惜墨如金,每一句都含有深刻的含义。开头两句,点出时间地点,写诗人赴宴沉醉归家,兴奋心情。 “兴尽”了忘记了归家,所以才有“晚回舟”,岂不料晚归还“误入”了一塘荷花深处,那份美妙,别有一番滋味,让诗人雅兴大增,以至于流连往返。最后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小女子活泼的好动,争先恐后,惊飞水鸟。活泼可爱,形象逼真,意趣盎然,那份“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境界,看惊鸿掠过荷塘上空,飘然而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朝]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怜花惜花、爱惜美好的心情,在惜花中,又带有一份难言的苦疼,流露了内心的烦闷心情。“试问卷帘人”一句,灵动的反问,加深了诗人的困惑,为啥心情总是不好?却是大自然中,依旧是海棠花烂漫,自己心情就是好不起来,衬托苦闷的心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是语气重叠加重,否定否定之肯定,诗人词中着意写景物的形态,却是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借景言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词美意简,凄婉含蓄、不着废墨、大有传神之妙之功效。
总之,这两首小令《如梦令》,都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早期的词作,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第一首灵动轻灵,笔触唯美,误入中透出恬静之美,又有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写出了少年的春心涌动。第二首也很美,但是透射出一丝丝的烦闷。李清照早年诗词就很有影响,写出很多活泼可爱的好词,与丈夫赵明诚爱恋也是透着亲亲蜜蜜,甜甜可爱,如这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点绛唇·蹴罢秋千》写少女时代的李清照,荡玩秋千,到累得手发酸,一身罗裳被汗水浸湿透了。此时,门外有响动,见是有客来访,慌得顾不得整理赤脚的袜子,一溜烟羞涩的逃走,到了门边,还是好奇的倚门回望,装作把青涩的梅子嗅一嗅。和托一幅少女的羞涩神态。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朝]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渔家傲李清照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运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不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着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的文学家她肯定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因为词中的贯串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连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大鹏正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具大手笔也!“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片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前后呼应,结构缜密。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李清照的特点?
李清照,是中国历代才女中出类拔萃、成就最大、发展最全面的作家。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在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她集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的大量词作。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女性情感世界,她的词作有着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独特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其实,李清照的价值不仅在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如果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审视发现,作为一个女性词人,她还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以细腻敏感的艺术感觉,观察记录着自己周围的世界,彰显女性个性,应该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赢得世人的高度赞誉
哪些地方让你敬佩?
说起李清照,大家更多的是着眼于她的才华,毕竟"千古第一才女"这个名头不是白来的,而"词国皇后"这种荣誉更不是自己封的。那是一篇又一篇传世名作挣来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首《如梦令》,至今为人传唱,经久不衰!
然而,相对于李清照在文坛近乎神话般的地位,她的一生经历,显然更加传奇,更值得称道。
我敬佩李清照,敬她是个追求真爱的世俗女子!年轻的李清照,又一段超甜的爱情,十七岁,情窦初开的年纪,李清照便遇到自己一生挚爱,这是多好的运气。这个幸运儿叫赵明诚,历史上有名的金石大家。
二人皆是官宦家庭,门当户对,才子佳人,郎情妾意,这是一场理想中的爱情。于是很快,李清照便和赵明诚结为连理。新婚燕尔,郎情妾意,此时正是花季的夫妻二人,那更是如胶似漆,你侬我侬。
一首《卖花担上》,满满的狗粮!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李清照爱赵明诚,毫无保留!赵明诚喜欢收藏金石字画,李清照也爱屋及乌,与夫君一起组成当时文玩儿圈有名的“金石”夫妻档。可是玩金石,是个费钱的活动,不是一般人能玩儿的。
虽然赵李夫妻二人家境还算殷实,那也仅仅是相对于普通人,远称不上有钱。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赵明诚这个骨灰级玩家对收藏的热情,而李清照对此不仅没有怨言,还大力的支持,甚至于把自己的衣服拿去典当,也要帮夫君买下心仪的藏品。
就这样的,夫妻二人,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异常的幸福。只可惜好景不长,后来赵明诚突然染病去世,李清照成了寡妇。但即便如此,李清照依然继承丈夫的遗志,将其生前的藏品视作至宝,即使后来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李清照依然不离不弃。
这便是李清照,执着于爱情!我敬佩李清照,敬她是个追求自由的超凡女子!
李清照的晚年,无疑是悲惨的,孤苦无依,颠沛流离。这时候,一个叫做张汝舟,走进了她的生活,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年过半百的李清照再一次感受到了被照顾的温暖,她感动了。
于是,她再嫁了,在那个社会,50岁的年纪,再度嫁人,即使她是一个寡妇,那也将许多人背后议论的焦点!
因为,“贞洁”二字!
但李清照不在乎,她只在乎别人对她的好,她不能辜负!可是,她没想到,这是一场骗局,张汝舟只是为了她手中前夫的那些金石藏品,想据为己有。后来当他被李清照拒绝之后,便原形毕露,甚至于想要抢夺。
李清照愤然报官,将有着贪污背景的夫君送入了大牢,并一纸休书写下。
没错,她李清照要“休夫”,在那个男权社会这是多么“大逆不道”啊,但李清照不管,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她一天都不想忍受,什么道德束缚,外人眼光,在她看来都不如自由重要。
这样的女人,才是女性的典范!
李清照前期词作的风格是沉哀凄苦?
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清丽淡雅。后期词风沉哀凄苦,充满了家国之恨。李清照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现了她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倍感身世的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她把自己的人生遭遇之感抒发在作品里,风格突变,词风变得沉郁悲苦,平易忧愁。不难看出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精美雅洁的艺术风格,再加上丰富深刻的内含,使宋代词坛放射出奇异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