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明清时期灯具的代表作品

后来恰好有一款撇足高柄浅盘陶器叫做豆的用来贮油点燃更加合适,登和镫的意义较为庄重可以在祭祀时书用。石器时代还有一种照明形式就是扎一束禾薪或木枝,基本上豆灯在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时期都是灯的主流形式,连枝灯到汉代更加多见。...

明清时期灯具的代表作品,求灯会的解释?

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2006年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50)。 2008年6月7日,多地合并申报的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81)。

古代的灯具都有哪些造型?

这个题目有点大,那咱就从石器时代说起。古人自打学会了用火,就会用火照明,夜间燃一堆篝火或者点一根松枝。当然这还不能算作是灯。

直到发现动物或植物在烧烤时流出的油脂能使火苗更加明亮,才有意收集油脂用做照明,这样实物意义的灯就产生了。因为油脂大多时候是液态,需要有器皿来盛装使用,这样最早的灯的造型就是一些天然贝壳,陶制浅盘式的小容器,比如盘、碗、盏、盉、盂等等,都可以做灯来用,并无定式。

后来恰好有一款撇足高柄浅盘陶器叫做豆的用来贮油点燃更加合适,于是就流行开,形成较为固定的式样。

文字意义上的灯也就此诞生,《说文》有“瓦豆谓之登”的解释。瓦豆称登,铜豆叫镫。登和镫的意义较为庄重可以在祭祀时书用。而燈(灯)仅是民间通俗写法。

以豆为灯这种定式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不管是铜灯,瓷灯、石灯基本结构形式没有大改变。

石器时代还有一种照明形式就是扎一束禾薪或木枝,再蘸上油脂点燃,这种火把或者明子古代大的为燎小的为烛,因为是燃油的也算灯的一种形式,现代山村夏季野外也有人还在使用。这种烛或者燎可以手持,也可以像现代的蜡烛一样插在豆上。豆盘中间有支扦叫火主,可以挂灯芯也可以插燎和烛。

基本上豆灯在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时期都是灯的主流形式,即便作为礼器也没明显改动过。

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多支灯,或树形或人俑擎举形,材质以青铜为多。现代能看到的考古实物最有名的当属中山王陵的十五连枝灯,还有银首立人俑三连灯。

史籍记载秦始皇帝府库里有一架青玉五枝灯,一人高,每个灯枝都是一条螭龙,用嘴叼着灯盘。点起来时,火苗晃动,龙像活了一般。

秦代有一款雁足灯,结构由豆演变而来,换个形式。因为秦人常年在外征战,对家书的邮递很看重,而雁又是守时的信鸟,以雁足入灯完全就是秦人的一种美好寄托在里面。秦时宫殿极多,灯自然也不少。绝大部分都被汉继承,后世出土都被误作汉灯。

连枝灯到汉代更加多见。汉代是油灯应用高峰,也是灯式创新期。比如虹管灯,人俑灯,辘轳灯,吊灯等形式。

虹管灯式中除了灯盘外,在灯盘上方设有虹管,用以导烟净炱。灯盘周边围以灯室,有活门调节开口控制光照。有名的有长信宫灯,回首雁衔鱼灯以及立牛釭灯等。

人俑灯一般是立式、跪式或者骑驼式,双手擎持一个灯盘。

辘轳灯就是铰支灯,灯盘部分可以折曲翻转或提拉。有名的有鼎形灯,箱式灯,卧羊式灯。

吊灯出现在东汉,一个人俑俯卧持盘,体可贮油,背后有链吊起悬挂使用。以上的灯式都是外形的改变,适用某种场合的装饰效果,与远古灯具比较仅保留个核心灯盘而已。

在秦汉之交南粵先民利用蜂蜡做出了真正的蜡烛。自汉朝以后的魏晋开始,蜡烛在上层社会流行,出现各式的烛台。

油灯逐渐式微,最后流于普通平民标配。

到宋时为适应热挥发性大的石油类灯油出现了水冷夹层瓷灯,叫省油灯。

宋时油灯小型化,便于持行,也叫拈灯或行灯,主体还是灯盘。

到清朝时外国洋油来袭,出现了与之相适的马提玻璃罩灯和气灯。民间所多用的釉陶洋油灯一直流行到上世纪电灯的普及。

烛台结构是座上设有烛盘可插烛和承泪。材质多样金银、铜铁、石瓷、陶木很多,造型更加五花八门,有动物造型如卧狮、卧羊,立鸟顶盘。

也有简洁的豆式,甚至就用原来的豆灯盘中的灯主来插烛。也出现过类似连枝灯式的多枝烛台,适用于大的空间照明。烛台相对于油灯制作显得简易些。到了明代动物油和植物油可以作为制蜡原料,使得蜡烛成本下降,民间也得以普及,最简陋的烛台可以是仅能立住蜡烛的简陋之物。

综上,古代的灯具分油灯和烛台。

油灯里面分原始的盘盏式,后来的豆式,连枝式(青铜,陶瓷都有),虹管式,辘轳(铰轴)式,悬吊式,夹层水冷式,层架式,近代马提煤油灯和釉陶、玻璃等密封好的煤油灯。传统的动植物油脂灯核心部件是贮油加芯可燃的灯盘,其他的外在形式就是装饰的需要。

近现代煤油灯的核心部件则是贮油的密封油仓,因为煤油易挥发,油仓有油芯引出点燃。马提灯能调节灯芯燃烧长度,进而调节亮度。其他的灯罩,灯托护架都是辅助部件。

烛台结构形式简单,因为蜡烛本身可以独立用作照明,烛台就是辅助支架,尽管材质造型多样,主要部件就是底座和烛插盘。

伊登灯具怎么样?

迪伊登照明品牌目前的办公地在广东省 中山市,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迪伊登照明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迪伊登照明实体店同款的商品。迪伊登照明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迪伊登照明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迪伊登照明的品牌负责人是迪伊登照明旗舰店,自迪伊登照明品牌创立至今,一直努力用高质量的产品与较好的服务对待用户,目前迪伊登照明在经营的产品主要有:led屏、广告灯箱、名片屏、走字屏、单元板、电子屏、门头屏、滚动屏、双色屏、单色屏、LED显示屏、电气、开关电源、led模组、号牌、控制卡、LED广告牌、广告牌灯、广告屏、车载屏、工号牌、名片、胸卡、桌面屏、家装家饰、灯箱、胸牌、显示屏。了解迪伊登照明产品效果质量怎么样、查询迪伊登照明产品价格或迪伊登照明实体店地址和售后联系电话等信息,请点击迪伊登照明的LOGO旁边的“官方网站”查看。

中国古代灯文化?

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它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图内,分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

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⑥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

⑦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⑧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好语文网搜集)

⑨据《清稞类钞》记载,清光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15盏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于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分析明清时期灯粉特点?

烛台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明代永乐流行八方烛台,烛台上置蜡烛形插柱。这种烛台是明代早期根据国外市场的需求而生产的一种烛台样式,造型仿自伊斯兰金属器皿。烛台口部和台座均设计成同形八棱状,烛筒管呈深杯形,中有束腰,下连一个八棱柱,柱下的烛座也有束腰。明代烛台也有以动物纹样为装饰的,只是这样装饰已较为少见。立钎式烛台是明清时期烛台最具特色的形制。台座似古钟坐地,座壁镂孔中空,座连柱,柱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小一大两个烛盘,均呈六边形状。小盘中竖立有长烛钎。这种灯具样式是甚为流行的,各种质地的烛台都有。

明清金属灯具亦较发达,如掐丝珐琅,还有铜、银、锡等。民间流行的铜、铁质灯具虽没有宫廷灯具那样华丽,但造型和装饰也很有特色,表现了民间艺人的匠心。其中掐丝珐琅灯具是最具特色的,多在宫廷中使用,如乾隆掐丝珐琅海晏河清灯,其分三部分,灯盘、灯柱、灯钎。灯盘似一个盘子,盘下有3只脚,灯柱做成一只展翅欲飞的鸟,鸟的口中含有一颗珠子,盘子中间有一根蜡钎,似火炬状。盘和鸟身通体用金属扁丝扭转,弯曲和旋转成栾宝花纹,十分富丽堂皇。

大概受家具制作的影响,在明清时期出现了木制灯具。这种灯具的制作相当精致,而且又与室内的家具配套,放置在室内十分协调。式样不少有台灯、灯台、宫灯、什景灯等。台灯是室内使用的一种小型灯具,主要放置在书桌或案几上,相当于书灯。灯台是一种室内照明灯具,分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形式,既可以不依靠桌子或椅子放置,又可随意搬移,放置在室内,与家具配套,还可起到陈设作用。

古人晚上如何照明?

一支蜡烛的售价等于一百斤大米,这听起来也太离谱了吧?其实,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城里,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入夜时分,平民小户为吝钱要点省油灯,烧蜡烛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富豪人家蜡烛高烧,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火镰与打火石则是人们外出旅行的必备之物,一段与照明有关的掌故,可以折射多少世事变迁,多少人们的欢乐与哀愁。

这幅古画描绘了仕女提灯出游的场景。

出门忘带打火石 抓耳挠腮心慌慌

回到近一千年前的广州城,无论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还是北上做买卖的商人,从珠江畔(今一德路一线)的码头登船,出广州,入北江,至南雄,弃舟登岸,过大庾岭,再搭船,沿着赣江、长江、淮河、汴河一路北上,直抵东京汴梁城,总得走上三个多月。这一路上,除了腰上缠好一贯贯铜钱(笔者注:古人出门,大多腰缠铜钱,在路上开销,腰缠万贯一词正是由此而来),随身备足干粮与换洗的衣衫,还有几样东西,也一定要记得带上,它们虽然看上去极不起眼,但万一没带,这一路上就会多不少烦恼。

这几样东西,一样叫打火石,一样叫火镰,另一样叫发烛。顾名思义,这些都是用来取火的。看了这么久的专栏,想来你也不会再问“为什么他们不带火柴”这样天真的问题,因为火柴是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被发明,并于清代道光年间进入中国的,这里的时间线早了七八百年,上哪里找火柴去?在大宋广州城,人们普遍使用的是钻燧取火的方法,比钻木取火高级一点,但原理是一样的。也许有人会说,钻木取火实在原始,如果原始人听到你这么说,一定会找你拼命。你知道发明钻木取火,需要多少好奇心,又要死多少脑细胞吗?像你这样下班回家就“葛优躺”、刷朋友圈,把你扔到原始森林里,别说发明钻木取火了,找点木头、点堆篝火的事你或许都干不了,只能听着野兽叫,躲在黑漆漆的山洞里,凄凄惨惨地哭。这么不爱用脑子,还敢笑话人?

话扯远了,回过头来再说打火石。它由一小块黑色硅质岩石制成,火镰则是一块像镰刀一样的铁片,而发烛则是一根头上沾了硫磺的小木棒,有点像雏形版的火柴。取火的时候,把发烛放在下方,用火镰多次敲击打火石,崩出的火星落到发烛头上,发烛就点燃了。在发烛出现以前,人们钻燧取火的时候,得用火绒,就是一团棉絮,上面沾点硫磺,火星崩出来,落到棉絮上,也能点燃。虽说原理一样,但发烛更方便携带,而且用起来更轻松,故而被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做“引火奴”。读书人深更半夜睡不着觉,拿出随身携带的打火石、火镰与发烛,取个火,点亮油灯,就能温习功课了。如果忘带了这些小东西,满船人都睡着了,哪里去找人借火去?那时就只能抓耳挠腮,心慌慌了。

多点一盏油灯 一晚“烧”掉两斤麦

如果我们黄昏时在广州的西城转一圈,一定会对宋代名臣程师孟笔下“万瓦烟生碧玉城”的景象印象深刻。程老爷子在宋代煦宁年间(公元1068年~公元1078年)当过广州经略使,主持修建了“宋三城”之一——西城的城墙(注:另二城为东城与中城,三城之间由护城河隔开,以古桥连接),对广州的感情很深。他笔下的西城商贸繁华,人烟阜盛,是一个“闭门家中坐,可买全球货”的地方。一到黄昏,家家动火煮食,全城炊烟袅袅,主街上店铺林立,店家多在门口挂上了灯笼,护城河上的古桥畔,官府还安装了几盏防风灯,为行人照明,以免他们一不小心掉到河里去;而光孝寺、六榕寺等各大寺庙门口,更是点着长明灯,一直到天明。寺庙的灯油都是信众布施的,有些富贵人家,每天几十斤地给,故而寺庙门外的灯格外明亮,顺便就当路灯用了。

虽说当时还没有完整的路灯系统(那要到明代才出现),但入夜的西城绝不是黑灯瞎火,不过,如果你非要往小街小巷里钻,那还是要小心一些,万一踩到一坨狗屎,也是挺糟心的。

宋代青瓷省油灯,边上有一小孔,从小孔可以注入清水,清水可以使灯盏温度降低,减少灯油挥发。

酒楼与寺庙门口灯火通明,但如果我们走进一个穷门小户人家,景象又完全不同了。你多半只会看到一盏油灯,一个陶瓷的小碗,里边一根细细的灯芯,真是一灯如豆。主妇在灯下做女红,孩子在灯下读书,都差一点把脸凑到布上和书上了。

你可得注意,别口轻轻问一句,为什么不多点一盏灯呢?你知道那时灯油多少钱一斤吗?据史料记载,当时一斤灯油大概要卖100多文(即百来枚铜板),而一斗(注:约现在的近6公斤)小麦才卖30文,点一盏小小的油灯,一晚上最起码要花五六枚铜板,点多一盏油灯,就要多“烧”掉两斤小麦,够全家人一天的口粮了。你这么问,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就算只点一盏油灯,有些人家还心疼呢。幸好,他们可以点省油灯。说起来,省油灯真是智者的发明,省油灯盏的内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旁边有一个小孔,从小孔可以注入清水,灯油就放在盏内,清水可以使灯盏温度降低,减少灯油挥发,一天省一点油,积少成多,一个月也可以多买一斗麦。穷门小户,过日子不就是要精打细算吗?这种省油灯尤其深得穷书生的喜爱,他们常要通宵读书,一年到头能省不少铜板呢。

蜡烛售价不菲 荷包不鼓不敢点

说起来,走进穷门小户人家,问一句:“为什么不多点一盏油灯呢”,还不算太离谱,如果你问:“为什么不点蜡烛呢?”那可就真有点像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瓜皇上晋惠帝了。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蜡烛,普通一点的要卖300文一支,更高级的要卖到450文一支,一户平民人家,就算一晚上只点三支蜡烛,也要一千文,也就是一贯钱。据史料记载,当时一石(约六七十公斤)大米的价格也不过三四百文钱,点一晚上蜡烛,就要“烧”掉四五百斤的口粮钱,够一家子吃上大半年了,除非发了疯,否则谁会去花这个冤枉钱?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堂堂苏东坡苏大学士,被贬官后,一家子每个月的开销也只有4500文,连羊肉都吃不起,只能研发“东坡肉”解馋,如果烧蜡烛,一个月的生活费几天就烧完了,日子都没法过,更别提“日啖荔枝三百颗”了。苏学士曾写下“夜深唯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句子,今天读来好像也没啥,但在那时,绝对是只能出现在富豪人家的场景。苏学士被贬官到广东后,也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回忆一番了。

那么,当时的蜡烛为什么卖这么贵呢?说起来,宋代广州城里出售的蜡烛,全都是有机产品,其原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蜂蜡,是工蜂用来做蜂窝的分泌物,色黄,故而又称黄蜡;还有一种是虫蜡,是白蜡虫的雄幼虫分泌的,色白,故称白蜡,白蜡燃点高,烛泪不易下淋,因此比蜂蜡价格更高。可要有白蜡,就得养白蜡虫,要养白蜡虫,还得种冬青树(注:白蜡喜栖息在冬青树上),一只小虫能分泌多少白蜡,又得一点点去捡,就算是蜂蜡,收集也不容易啊。原料的生产与收集如此费力,蜡烛又怎能不卖出天价呢?

苏学士被贬官后过上了穷日子,蜡烛就点不起了;但广州城里多的是富商巨贾,只要荷包鼓,蜡烛随便点,一晚上点个十支八支不稀奇,坊间也有蜡烛与灯具的专卖店,白蜡烛配上琉璃灯,挂在厅堂里,客人来了特有面子。据说,还有一些豪奢之辈,与朋友宴饮的时候,就叫上几个侍女,各举灯盏,排成一队,绕着宴席不停周游,以此炫富。不过,蜡烛贵,琉璃灯更贵,一盏超豪华的琉璃灯,售价竟要百贯钱,按当时的物价,盖一栋小别墅都够了。贫家一灯如豆,富家灯火通明,夜夜笙歌,这样的贫富差距,也足以让人长叹一声,哀民生之多艰了。

(注:本文参考了《宋代照明研究》等资料)

采写/广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