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小品代表作品,书法中怎么练章法好?
练习章法,首先要明确章法的内涵,即章法的主要表现元素是那些,然后有目的,分步骤的强化练习,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一:章法的基本内涵
1.近读的文本式和远观的画面式
凡是小作品,基本是近读的文本式。如手卷,册页,手札,小品等;凡是需要悬挂的作品,如条屏,中堂,对联,斗方等基本上都是远观的画面式。两类作品在章法上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近读的文本式讲究精微,远观的画面式作品强调气势。
2.大章法 就是作品的设计布局 。主要是整体布局的完整性,黑白(专指有字处和无字的空白)对比的谋略筹划,行矩的疏密关系的预设,墨色的虚实和梯度变化等。
3.小章法 指作品中字的收放,轻重,大小,纵横,正斜等矛盾的对立关系的设置及协调统一。
二:章法训练的基本方法
分步训练
1.字的收放,虚实,轻重,大小,纵横,正斜等在章法中的对比关系,为一个单元专门练习;
2.墨色的梯度变化为一个单元专门练习;
3.最重要的一点,整体布局,直接参考古今(章法是唯一可以直接学习当代人的一法)同类作品,先不管字写好坏,按设计的底稿,重点强化练习章法。同样的内容,可以设计多个底稿练习。
4.不留盲点。手卷,册页,斗方,条幅,横幅,小品,中堂,对联等,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都要参考古今优秀作品专门练习。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错误难免,欢迎指正,欢迎讨论。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手札的由来?
手扎就是亲手写的信。信札又称手札、书札、笔札,有别于大幅书画作品。它由古代尺牍演变而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书信,那时书写书信都是在竹简或木片(牍)上,而且受书写材料和文字等局限,文辞比较简练。
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书信才随之得以发展。而书信最发达的时期是明末清初,一大批文人墨客于书信中抒发胸臆、互通信息。
在书信的语言方面,清以前均为文言文,清末民初白话文流行,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大学者也用白话文写书信,“五四”以后,白话书信体散文更加盛行。由于信札是人们在随心所欲之间创作的“小品”,有时无心插柳,反而会更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独特的风格。
你认为米芾的哪幅作品最出彩?
米芾《多景楼诗帖》是他晚年豪放书风最为出彩的作品。
多景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如图)。
《多景楼诗帖》,纸本墨迹,行书。原为长卷,宋时被改制成纸本墨迹册。此帖刚健雄强,大气豪迈。
用笔有活力,有张力。雄浑恣肆,点画浑厚。
用墨有浓淡枯湿变化,丰富了节奏感和空间感。
结构有大小变化,欹正变化,轻重变化,既有颜真卿的雄强,又有黄庭坚的开张。既沉着稳健又痛快凌厉。
金赵秉文书评曰:"偃然如枯松之卧涧壑,截然如快剑之斫蛟鼍,奋然如龙蛇之起陆,矫然如雕鹗之盘空。″
(下图为米芾书《多景楼诗帖》局部,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笔王铎的书法?
王铎说:"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对于学习行书,他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的书法创新意念来源于对传统的继承,他的行书构架有很浓的米味。对米芾的书法己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在《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中,他写道:"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由于王铎对米芾的行草书有很深的研究、勤奋的学习。所以也有米芾行草书那种气势雄壮、行动迅速、沉着痛快、纵横飘忽,犹如飞仙一样的韵味。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行草书法风格受米芾影响较大,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在方折用笔和墨法上更夸张。
以其《赠汤若望诗册》为例,在结构上动态强烈、险绝、字的大小对比强,字距变化多。力量感足、气势足、节奏动荡,有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此帖在章法属跌宕类。竖行字的轴中线摆动,行距字距都有疏密变化,如岩松戏崖。作品中的多处大片留白也达到了"虚实相生",有透气感的效果。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用"涨墨法"写的字分布均匀,错落有致,每行中不超过三个。也给作品中的虚实效果增色。
在雄强风格的行草作品中,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要写得很粗重。粗细、大小相间。互为衬托,更显其大、更显其重、更显其厚、更显其强。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行草书的雄强风格也汲取了颜真卿的一些特点。如宽博舒朗的空间、老辣敦厚的线条、雄浑大气的气势。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王铎的作品传到日本时,轰动了日本书界,备受日本书界推崇。得到了高度重视,还专门成立了王铎书法研究会。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国家宝藏火了?
原创账号:深扒少女 每天推送深度娱乐八卦,明星爆料。欢迎关注!
国家宝藏,听这个名字你就应该知道, 是讲我们国家宝贝的。
从小到大,我们不知道从电视上看到过多少这样的节目,像是《国宝档案》,《寻宝》,《镇馆之宝》,都是讲述一些国宝故事的。
这些节目虽然干货满满,但播出去之后,吸引到的人也只是历史、文物的爱好者,对于很多年轻人或者是不关注历史的人来说完全不感兴趣。
然而,就在上周日晚上,CCTV-3播出的大型国宝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却前所未有的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关注,而且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因为它真的很好看。
具体是怎么好看法呢,听我细细给你道来。
首先这档节目集结了包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然后每家博物馆中选出三件国宝共27件来在参与节目录制,每期一个博物馆三件宝贝,最后由观众选出一件参与故宫国家宝藏展览。
这些博物馆为了上国家宝藏可是纷纷拿出了镇馆的宝贝,比如湖北省博物馆,就一下子拿出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云梦睡虎地秦简。这几样宝物即使是对文物一无所知的人肯定也都有所耳闻,也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节目的重视了。
当然,除了他们各个博物馆的看家宝贝以外,九大馆长也会到现场坐镇,来更深一层的介绍这些国宝。
而这27件国宝也将一一对应一位“国宝守护人”,由他们来演绎讲述每件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
守护人呢就是如今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演员,像是李晨,王凯,梁家辉,段奕宏等等。
最后再来介绍下主持人,非常适合担此重任的国立叔。
好了,介绍完了节目形式咱们来说正片。
看这炫酷的开头,就知道节目绝对不一般,非常的有活力,年轻化。
那么有多年轻呢?
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是啊,四大文明古国,到如今也只有中华文明延续了上下五千年,它虽饱经沧桑磨难,却从未中断,依然延绵不绝。纵然有其他国外文化入侵,我们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也会将其容纳吸收,形成新的特色。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第一期节目的主角是故宫博物院。
而他们选出的第一件国宝,则是由李晨守护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创造于宋徽宗年间,是由一个名叫王希孟的18岁宫廷画师所画,展现了当年大宋的幅员辽阔,秀丽河山。
不得不说,一听这名字就感觉特别恢弘大气,看到了画作之后更是叹为观止。千年图卷流传至今,竟依然保持着如此鲜明的色彩。
而在这画卷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关于三个人的小故事,宋徽宗,蔡京,王希孟。
故事呢大概就讲了宋徽宗对天才少年希孟赞赏有加,并命他画出大宋山河。希孟顽劣又百般刁难,要各种难找的材料来作画。对此太师蔡京对此大大的不满,可宋徽宗却不以为然,一一满足了希孟的要求。最后希孟也不负圣望,呈上了震惊古今的《千里江山图》。
而后宋徽宗将此图赐予太师蔡京,由他在上面题字,也成就了大宋第一书法配大宋第一江山图。
本来呢宋徽宗是希望这大宋能像千里江山图一般绵延不绝的。
可惜事实上十三年后,靖康之乱,宋徽宗因为沉迷书画,疏于政务,被他人夺去了江山,而后被囚禁。王希孟也是自献画之后就不知所踪。
节目通过这种小剧场的方式演绎了宝物的前世,虽是诉说历史但却不枯燥,寓教于乐,让观众也能乐得其中。
演绎完了前世故事之后呢就到了今生,千里江山图这一环节邀请了中央美院一位专门研究此画的老师冯海涛,来给大家讲解画是如何做出来的。
经过讲解才知道,原来这千里江山图其实有五层,首先要用水墨山水画来打底,然后一层一层的上颜色,这个颜色还不是普通的颜料,而是由各种稀有宝石磨碎调制而成,这也是为什么此画能千年不褪色。
既然要画出千里江山,那么用祖国山河各个角落的各种稀有宝石来上色,这个创意真的是妙极了。
幸而这幅画能流传至今,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当年宋徽宗眼中的千里江山。
接下来第二件宝贝,清乾隆年间的各种釉彩大瓶,也叫“瓷母”。
虽然颜值很“突出”,但这瓷母确是集结了历朝历代最名贵的釉彩,加起来有17种,因为烧制起来及其不易,所以也非常珍贵,“瓷母”这个称号也是由此而来。
接下来到重点了,王凯亲身带你了解什么叫3D环绕diss。
当时乾隆盛世,皇帝老爷不仅文治武功,还喜欢瓷器书画,一时兴起就想做一个集历代大成的一个瓷瓶,于是就找匠人来烧制这款瓶子。
虽说这17种釉彩的瓶子不好烧吧,但是多试一试总能烧出来,显然大家最在意的还是乾隆爷那蜜汁审美。
你觉得过?我就是要过!
大臣心里苦啊,可惜也只能小声吐槽一下。
好吧,虽然王羲之黄公望没被气活,但他们却来到了乾隆的梦里,王羲之和黄公望吐槽他盖章题字太多,瓶子辣眼睛,雍正吐槽他审美太差,做瓶子荒唐。
总结起来是这样的。
最后王羲之,黄公望,雍正三个人转圈的数落乾隆,也号称3D环绕diss。
不得不说,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央爸玩起梗来简直6得起飞,一个小剧场就把乾隆的“黑历史”展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纵然是被千遍吐槽,乾隆初心依旧,他说:做这个瓶子,就是为了让后世知道,大清能及历代瓷器大成,我就是在炫,炫的是景德镇的匠人,炫的是大清盛世。
他说:这才是我大清盛世的集大成者,这才是盛世该有的心态,我不求天下人理解,只求让后世人知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是啊,纵然瓶子太丑,但它集17种工艺于一身,做法复杂,技艺精湛,刚好能反映出清代国力昌盛时期,人们的那种文化自信和瓷器工艺登峰造极的状态。
不管当时的人百般不解也好,还是如今我们笑话吐槽也好,总之乾隆做到了,他让我们后人见识了大清鼎盛王朝海纳百川的态度。
最后一件宝物是由梁家辉守护的石鼓。
石鼓一共有十件,因为他们形状似鼓故而得名。每一石鼓上都刻有大篆像小篆过度的一种文字,因为刻在石鼓上,所以也被称为“石鼓文”,他们记录了先秦时期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而这里梁家辉演绎的石鼓前世故事,就是司马光之父司马池石鼓造假的故事。
当年北宋王朝一统天下,宋仁宗查询档案不小心发现了石鼓的故事,于是命人寻找。当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池得知此事为了讨好宋仁宗不遗余力的去找石鼓,可最后只找到了九面,而为了得到宋仁宗的褒奖,司马池突发奇想,命人制造了一面假的石鼓一起呈给宋仁宗,结果可想而知,事情败露,司马池获罪。
后来石鼓出现于盛世,消失于乱世,直到元朝以后才彻底被保存下来。
石鼓的前世大致于此,而今生,还有一个令人动人的故事。
1931年,日军侵华东三省沦陷,战争渐渐蔓延到北平,那时候的故宫博物院才成立6年,上万件国宝面临着被洗劫的危机,于是那时候的故宫人做了一个决定,将上万件宝物南迁,这其中就有石鼓。
下图按顺序第二个人名叫梁庭炜,也就是当年负责运送石鼓的人,他一路护送走遍了半个中国,辗转16年把石鼓送到了南京。
后来抗战胜利,他的儿子又把石鼓送回到了北京。
然后守护石鼓的重任又交到了他孙子梁金生的手里。
梁金生他们一共兄妹五个,都是在父亲运送石鼓的过程中出生的,于是他们的名字也是根据每到一个地方而取的,比如他自己出生在南京,金陵嘛,于是就叫金生。
说了兄妹五个,可为啥上面全家福少一个呢,少的那个是梁金生的哥哥,因为1949年这些宝物要运往台湾,梁金生的爷爷要负责送到台湾,而且还带上了他的奶奶叔叔哥哥。
本来以为就是普通的迁移,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机会回来了。纵然只是一道海峡的距离,却阻隔了这一家几十年未能团聚。直到八几年的时候,两岸恢复了往来,这才联系上。
如今的梁金生即使退休了也依旧在故宫工作,他用了7年的时间来把故宫186万件文物一件一件的数出来。186万件,这得是有多大耐心才能做到的啊!
但梁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对以前故宫人的传承,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冒死运来这些文物,交到我们手里,更应该珍惜它,保护它。
是啊,传承,这个词说起来分量很重,但它却是靠一个个人,一对对父子,一个个家庭,用身体力行做出来的。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地传承,才让如今的我们有幸在故宫看到这石鼓。
我很庆幸,庆幸有《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能让我们看到石鼓的前世今生,不然,这么珍贵的宝物,这么动容的故事,没有人看没有人听,岂不可惜。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太多的宝物,太多的故事,它就静静地在那里,等着我们去了解,去倾听。真心希望通过《国家宝藏》能刮起一股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风潮,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历史,传承文明。
原创账号:深扒少女 每天推送深度娱乐八卦,明星爆料。不要忘了关注哦!
一本书被一个读者连看十遍?
【传播渠道类话题】
这个问题,是我在前日一篇文章中末尾段落的一句话,我就当作问题提了出来:“一本书被一个读者连看十遍,十本书被十个读者各看一遍,你喜欢哪一种?”
记得作家萧军在他的延安日记中写道:一个作家在睡觉的时候,他的作品也在发挥作用,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努力奋斗。他还指出:有的工作休息就是休息。
另一位作家回忆延安说:他借阅了图书馆的《安娜·卡列琳娜》一书,上边明显看到有许多毛泽东借阅时的眉批。各种传播渠道,图书的传播最是深入人心。
徐光耀惊讶,批判过他的刘白羽,不知道右派改正落实政策的他,是《小兵张嘎》的作者;戏剧学院一女生演铁凝小说改编的小品,不知道铁凝该叫阿姨的。
法国国家图书馆手稿部现存十一位致信罗曼·罗兰的中国青年手札原稿120余件肯定有没有图书馆的乡村;不会有没有图书馆的都市。知道一位当过秘书的仁兄,在宋庄画家村租房存放藏书几万本;见过继承房产后为扩空间卖掉藏书的人。
有人喜欢博览,为速进看一些文摘类期刊,甚至直接上百度、查头条,新兴媒体的走马观花;有人习惯精读,绝不会让各种戏说、传说、胡说所带入阴沟。
饱读诗书是因为如饥似渴,中西贯通须辛苦行万里路。当“粉丝”就要当得有“份量”些,不被“关注”不怕,怕只怕无论时间多久,最后都只是落得个一笑而过。
一本书被一个读者连看十遍,十本书被十个读者各看一遍,你喜欢哪一种?作为作者、编者、读者的我,两种情况都接受,二者必选其一呢?我看重的是前者。
《博览群书》期刊先后于2008年和2018年两次刊登李兰颂所画的同一幅李又然速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