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汪民安的代表作品(汪民安百科)

1、叔叔天堂一路走好2、如何阅读德里达3、中国近代好书推荐4、请问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5、汪民安的个人作品叔叔天堂一路走好今天下午2点,坐在他旁边的是清华美院的服装设计师李薇教授,旁边是余虹的老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陈默,他当年因家庭出身原因不能考学才从四川达州到湖北阳新县投靠亲友考上咸宁师专,他承受着失去同事(他们还是...

今天给各位分享汪民安的代表作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汪民安百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叔叔天堂一路走好

今天下午2点,在人大逸夫楼参加了余虹兄的追思会。前天下半夜北京下起的冬雪己经悄悄融化,阳光照在室外,室内是一场生者对逝者的追怀。 这个会议室余虹常坐在其中开学术会议,今天他不在了,他略带四川口音的饱满的声音仿佛还回响在这里,但他到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我们在这里追思。 干净的会议室,整齐的椅子,洁白的墙壁。余虹各个时期的照片在投影里滚动播放,低缓的音乐仿佛来自天国的声音。 我到时人还不多,我一眼就看见艺术家周细平先生,他是今天早晨从武汉赶来参加追思会的。我们紧紧相握,眼里闪着泪光,细平明显老多了。老友辞世,痛苦无以言表。坐在他旁边的是清华美院的服装设计师李薇教授,我们前次还到她清华工作室看过她的作品,旁边是余虹的老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陈默,他是武汉新历史主义小组的重要成员。投影屏上反复播放余虹各个时期的照片,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他宽厚的微笑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温情。余虹一系列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照片我第一次看到,那个贫穷的少年,那个理想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就是我们的好兄弟、在学术上颇具造诣的余虹。后期的彩色照片我比较熟悉,我们一边看,细平一边跟我讲,他当年因家庭出身原因不能考学才从四川达州到湖北阳新县投靠亲友考上咸宁师专,那个时候过着吃萝卜沾酱油的生活,一个从小受苦的人,在学术的道路上一路走过来,获得了学界与朋友们的极高的评价与认可,可是他现在走了,我们一度硬咽,难以控制悲伤的情绪。大家在低缓的音乐中沉默。 可能是他的学生,升起了一个不太长的红色条幅,白色的字“余虹教授追思会”,坚硬的白字。两个穿黑色裙子白色衫衣的女生在门口负责接待,她们神情肃穆,前后引导着不断到来的来宾。桌子上有人送来了一蔟蔟白色的鲜花,一个小小的桌牌:亲友。余虹的亲人来了。人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永清教授在招乎来宾,来自天津、广州、武汉、海南、南京、上海等各个大学的教授,以及艺术界的朋友开始落座。张永清教授看起来更显苍老,我上周六来文学院悼念余虹兄时,就是张院长接待的。他承受着失去同事(他们还是博士时的同学)的痛苦。 人大逸夫楼第一会议室座无虚席,门口与过道里站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追思会的人。人大文学院杨惠林院长首先讲话,他说我们今天不需要过于悲伤,要平静,但谁都做不到。杨院长是余虹生前的挚友,余虹的遗书也是写给杨院长的。杨院长念了各院校及相关单位送花蓝表达哀思的名单,他念了远在美国的王家新的一封信,家新对余虹的离去充满了悲伤与怀念,杨院长在讲话中几度失声哭泣。他对余虹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与为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介。第二位发言的是一头灰白头发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琢教授,他是余虹读博士时的同学。接着各位教授发言,回忆与余虹生前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对余虹的人格与学术成就有极好的评介,对余虹的离去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与惋惜之情。南开大学的一位女教授说到动情处难以自恃。与余虹生前共用一个信箱的一位人大文学院的年轻同事发言时提到一件事,就是他的信箱钥匙丢了,找余虹帮助配一把,余虹认真帮他配好了信箱钥匙,这位同事每次回家晚了总是用这把钥匙开他的楼里的电梯,可是就在前几天余虹出事时,他的这把钥匙突然就断在电梯里了,大家一片惊愕,他从口袋里拿出了那把断了的铜钥匙,动情地说他要收藏起这把断了的钥匙。 著名画家尚扬先生发言时也是泪流满面,他说余虹在湖北的叔叔打来电话,要他转达对人大文学院的谢意,感谢人大对余虹离去如此的礼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是余虹多年的亲密朋友,他发言时也表达了对人大的感谢,并站起来向杨惠林院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参加追思会的艺术家我看到还有丁扬、杨晓彦、汪民安,汪民安没有发言,我在门口碰到他。杨晓彦的讲话饱含感情,无不让人动容。余虹的挚友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教授的发言也令人感动,他们是博士同学,感情很深,对余虹的离去国华极为痛心。现场氛围非常好,发言一个接一个,大家在向余虹表达哀思与怀念的同时,对知识分子的命运,对余虹的学术追求与个性都有独到而精僻的分析,发言被悲痛不时打断,发言者捂着话同压抑着悲伤的抽泣。现场的摄影机随着发言者而转动着方向,两个天使一样纯洁的美丽女孩拿着话同在两边走动,好像唱诗班的女孩,白色的衫衣,黑色的裙子。人越来越多,媒体在门外静静地等候。余虹的遗体在八宝山火化,对他的追思却在他最留恋的人大进行,阳光照着人大校园,他的同事,他的领导,他的学生,他的亲人与新老朋友在这里汇聚,爱与痛,人世的爱与痛,在这里汇聚。 追思会进行了3个多小时,我在最后朗诵了悼念余虹的诗《思与诗的对话》,并代表武汉的张先冰及其他朋友表达了对余虹的怀念,以及对人大与杨惠林院长的感谢。我的朗诵没有被悲伤所打断,我极力忍住了伤痛的情绪,这首诗是前天夜里写的,写完后我大哭过一场。一个属于我们的80年代在余虹的离去中彻底离我远去了,余虹曾经给过我们的启蒙与帮助永远留在了我们的生命中。 从美国赶回来的余虹的儿子发言时还算平静,父亲的爱让他更加成熟了。在默哀前几分钟,一个国外的电话两次打进来,我接了但听不清,一个女性的声音在诉说她与余虹前几个月的通话,海外朋友的痛苦可以想见,杨院长呜咽的发言中我当时根本不可能接听她的电话。回到家我才发现她的电子邮件到了。她是在一封余虹生前开通博客时给朋友们群发的邮件上回复的,从余虹那封邮件收件人名单中我看到了诗人柏桦与评论家程光炜的名字。

如何阅读德里达

德里达以《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的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特、福柯、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10月9日,法国哲学大师、“解构主义”之父雅克·德里达因胰腺癌在巴黎一间医院逝世,终年74岁。德里达的离世被法国媒体视为自1980年让·保罗·萨特逝世以来法国学术界最大的损失。

世之谈德里达者夥矣,然多不能读其书,大抵浅尝辄止,辗转稗贩而已。今且暂置玄理,仅就刻下易得之汉语资料,略论德氏学问之崖略,匪敢自诩津梁权舆,聊示门径耳。

如果你除了最近才从一打讣闻悼词中猎取的零星信息以外,对德里达的思想基本一无所知,那么,你可以先去找来上海复旦大学张汝伦先生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来翻一翻。在该书末尾,作者用十几页的文字清晰简洁地总结了德里达的思想要点,这是国内少见的虽然篇幅短小但基本没有常识错误的概述。如果你还想知道英语世界的人对德里达有什么总体印象,可以参考《敲开智者的脑袋——当代西方50位著名思想家的智慧人生》(约翰·雷契著,吴琼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中的一则,如果你对德语世界的看法也感兴趣,请参考《法意哲学家圆桌》,这本书是些德国的业余哲学爱好者鼓捣出来的,他们的说法不无代表性。要知道,德语世界对德里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英语世界。

现在,我们假设你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那目前的要务就是对德里达的话语方式有个初步了解。由三篇访谈构成的《多重立场》或许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德里达一生,少说也接受过几百次采访,而这三篇访谈很难得地,提问者不算太过幼稚,访谈的内容精炼紧凑,彼时德里达又是刚刚成名,答得周延谨慎,不像他晚期每每“离题万里”。另一本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则显得杂乱一些,翻译也逊色几分。

国内出版的综述书共有三种:克里斯托弗·诺里斯《德里达》(吴易译,昆仑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斯蒂芬·哈恩《德里达》、高桥哲哉:《德里达:解构》。克里斯托弗·诺里斯这部影响甚大。他的理解也颇深入,只是出版时间较早,对德里达的认识不可能特别全面。斯蒂芬·哈恩的是本薄薄的小册子,著者毫无名气,但书写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从他的评论看,哈恩似与德里达的思想意趣相投,这就非常难得了。初入门者不可因其篇幅短而轻忽之。至于日本人的那本,我看就算了吧。倒不是瞧不起日本学界——人家的西哲研究比中国全面得多,虽然未必深入得多——是因为那翻译实在无法恭维。

德里达的著述总共有七十多种,别说通读,就是选读其中的重要之作也是极不容易的。因此,在攻读之前,必得心中有数,了解他哲学的大貌。在我看来,德里达的思想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目前,中国的翻译工作集中在早期著作。《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方向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是德里达的处女作。以前学者们对它重视不足,现在学界已公认这是一部力作。虽然德里达自己总是想对“起源”进行解构,但此书正是他思想的“起源”,甚至可以说,他一生的哲学探索都没有离开这一源头很远。阅读此书,可以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叶秀山先生的一篇旧作《意义世界的埋葬——评隐晦哲学家德里达》(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后收入《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叶秀山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文中对《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的重要意义有所申述。

1967年,德里达一举推出三部书,它们是《书写与差异》(上下册)(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一版2001年9月第一版)、《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声音与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导论》(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第一版)。这三部书使1967年几乎成了“德里达年”,它们也是目前传统学者最推崇的德里达作品,因为其行文基本上还遵循着原有的学术规范,理路清晰可辨,主题则局限在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三本书是最值得精读的德里达著作,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应德里达发散而迂回的文风的读者。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里有专门一章探讨《声音与现象》,很值得一读。《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上有短文《德里达谈现象学》,是德里达的夫子自道。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看来,属于德里达的思想发展中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文体试验愈加大胆,表达方式跳跃而晦涩。这一段的代表作有《播散》、《哲学的边缘》、《明信片》、《丧钟》、《耳朵传略》等。中期著述,中国的译介最贫弱,这与原作的难度也不无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读到一些短篇译文,比如《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上所刊《逻各斯之父》,选自《播散》;《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编,2000年11月第一版)中有《延异》一文,选自《哲学的边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德里达的思想“回真向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他热心政治、社会及宗教问题。同时,他的文风变得非常散漫,越来越多的文本属于在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讲演辞,其中经常掺杂客套话和离题语。当然,德里达的思想力度并没有因此减弱,甚至在一些人看来,他反而更深刻了、更伟大了,如果不是更庞杂了的话。不过,这段时期他出版作品过于频密,难免予人累赘重复之感。目前,属于晚期著作的,中国翻译了两种:《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蒋梓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它们都谈论了政治,前者思考了马克思在当下的意义,后者则多少与纳粹主义相关。另外,2001年德里达访问中国,嗣后他的讲演被收集进《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从这本非常杂乱的集子,我们大概可以约略窥见德里达晚年思考的复杂性和庞杂性。

德里达对哲学思想史有许多创造性的阐释,也有不少游戏般的解构。他对现当代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解读同样引人注目。德里达与尼采、海德格尔的关系,可参考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一书。此书不厚,但见解深刻,《尼采在西方》除了选刊贝勒尔书中的一章(但译者不同),还有德里达自己的一篇《风格问题》。《尼采的幽灵》则收入德里达《阐释签名(尼采/海德格尔):两个问题》一文。

德里达一直有“好斗”的恶谥,他跟许多当代哲学家发生过争论。最近,国内出版的《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就是例证之一。此外,他跟福柯的争执可参考《福柯集》里的两篇文字;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对德里达的批判见去年出版的《偶然、反讽与团结》

文学,是德里达的最爱。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是文学作品不知疲倦的阅读者。他谈文学的作品被收集在《文学行动》一书中,但读者们要注意,此书为美国人所编,中译本是从英文转译的,几乎可以说是译得一塌糊涂。在欧美学界流传甚广的乔纳森·卡勒《论解构》,也是主要着眼于文学的。卡勒乃才智之士,所以该书虽不算深刻,但还值得一读。尤其是内地最近翻印了它的英文版,可与中译参照使用。

从文学角度对德里达进行评说的作品很多,《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等等都是。老实说,这种书读不读就是那么回事了。德里达思想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见英文版的一书。想知道德里达自己对翻译问题的说法,可以读《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好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虽然中国对德里达思想的译介还很不充分,但你可读的东西毕竟不少。我们差不多可以预见,一个德里达著作翻译的热潮将于今后一两年中到来。结果可能是:德里达的书多到你这辈子都读不完,于是,你放弃了,最终连从讣闻悼词中捞来的那点零星信息都忘光了。

中国近代好书推荐

1.《鲁迅是一种力量》

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

作者系郑欣淼,1970年以来曾先后任陕西省委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及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等职。此外,还曾担任多项社会文化事务与学术研究职务,如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等。

前鲁迅博物馆馆长、现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孙郁作序。

2.《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

胡福明、袁隆平、杨利伟、钟南山、邓丽君、金庸、厉以宁、赵启正、林毅夫、柳传志、张瑞敏、宗庆后、马云、李书福、王石、李宁、袁隆平、屠呦呦、贾平凹、郎平、张艺谋、基辛格、傅高义、大平正芳……

40年的时间长河中,40人的遴选可以说非常艰难,比如10位思想家,10位创业者、10位突破者、10位来自国际的见证者。40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今天,我们可以用“巨变”来陈述这40年的飞跃。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这是不可复制的40年。中国不仅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再一次显示了自信,显示了智慧,显示了能力,更在累累伤痛中果毅前行,在积极探索中走向复兴。中国在短短40年内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为中国40年正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中国第二次革命,才有了中国的崛起。

—— 李舫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3.《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

通过汪民安笔下的艺术与哲学

寻找生命的力量

作者最近几年关于当代西方哲学、当代艺术

和当代文化的学术随笔集

我们就此接触到了德勒兹的真正核心: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越是充满强度,就越是有力,就越是能够克服障碍;越是克服障碍,就越是能够不停地运动;越是运动,就越是丰富、扩大、自满、爽朗;最终是真正的喜悦。

——汪民安

本书既有对本雅明、德勒兹、罗兰•巴特、福柯等人的评论,也有从文艺复兴绘画到当代影像和装置艺术的讨论,以及对种种文化现象的分析。

分为五个主题:同代人、绘画、福柯、艺术何为、友谊与潜能。当代性是贯穿其中的线索,体现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对当代进行潜在思考的。

4.《领导学导论:人人都可习得的领导力》

(第3版)

美国西点军校采用的领导学教材

被译成12种语言

一本专为普通人写的领导力教材

随手翻随用随练

帮助你快速掌握领导力理论

应用到实践中

学习领导力或许不能把你变成伟大的人,但一定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会相信他人的智慧,改善带领团队的方法,或者改善与领导相处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机会党领导,每个人的领导力都有提升的空间!花点时间研究一下《领导学导论》,你会得到你能得到的。

请问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普瓦捷,1984年6月25日逝世于巴黎)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有人就他的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倾向质疑他的政治活动。在这一点上他的处境与诺姆·乔姆斯基、乔治·莱考夫和简·雅各布相同。

▲一个跨越历史,哲学,艺术,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学术大腕。

▲一个同性恋者。20世纪第一个死于艾滋病的思想家。

▲一个离经叛道和难以归类的"怪人",一位专门跟现代文明抬杠的"楚狂"。

▲一个生活在20世纪的人如果不知道福柯,就像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人不知道马克思一样。说得刻薄一些,他会是一个文盲,至少是个"思想盲"。福柯的思想,振聋发聩;福柯的世界,丰富多彩。任何一个人,如果他错过了福柯,就会与一个最有趣的人、一个最值得结交的人、一个人类思想史上的奇迹失之交臂。

主要作品:

《疯癫与文明》(Folie et deraison‎)是1961年出版的,它是福柯的第一部重要的书,是他在瑞典教法语时写的。它讨论了历史上疯狂这个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临床医学的诞生》

《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性史》

《规训与惩罚》

关于身体性:

梅洛·庞蒂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那么哲学作为一门对“世界问题”的最根本把握的学问自然也应该从对身体的思考开始。事实上,身体问题,实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一部关于人的哲学其实就是一部对人的“身体的解释,或者误解”的哲学。随着当代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推波助澜,“身体性”问题从“遮蔽” 逐渐走向“澄明”,成为日前西方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肉身的缺席:作为一种“练习死亡”的哲学

二,肉欲的乌托邦:作为一种“肉体专制”的哲学

三,回归“身体间性”:作为一种“身心合一”的哲学

送一些参考书目

[1] 柏拉图.斐多[M] .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 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 笛卡尔.第一沉思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

[5] 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8] 尼采.权力意志――重诂一切价值的尝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9]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 .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1

[10]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演讲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倪梁康.现象学概念通释[M] .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13]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5]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J] .人文杂志,2005(2):28

[18]庞学铨.身体性理论:新现象学解决心身关系的新尝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8

汪民安的个人作品

《罗兰·巴特》,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尼采与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感官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现代性》,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论家用电器》,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尼采的幽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巴塔耶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福柯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人文科学译丛》,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生产》(不定期丛刊):

生产(第七辑) : 生命政治:福柯、阿甘本与埃斯波西托

生产(第六辑)“五月风暴”四十年反思

生产(第五辑):德勒兹机器

生产(第四辑):新尼采主义

生产(第三辑) 生产(第二辑) 生产(第一辑)

汪民安的代表作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汪民安百科、汪民安的代表作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