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弗洛伊德 代表作品,女必读的100本书?
小仲马《茶花女》;
司汤达《红与黑》;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西格尔《爱情故事》;
岩井俊二《情书》;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北村《玛卓的爱情》;
杜拉斯《情人》;
川端康成《雪国》;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雨果《悲惨世界》;
霍桑《红字》;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曹禺《雷雨》;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路遥《平凡的世界》;
萧红《呼兰河传》;
雨果《巴黎圣母院》;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张爱玲《金锁记》;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莫泊桑《项链》;
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泰戈尔《飞鸟集》;
翟永明《女人》;
舒婷《舒婷诗集》;
叶芝《当你老了》;
惠特曼《草叶集》;
钱钟书《围城》;
杨绛《我们仨》;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老舍《离婚》;
王安忆《长恨歌》;
徐坤《厨房》;
高尔基《母亲》;
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苏雪林《棘心》;
亦舒《喜宝》;
陈染《私人生活》;
王小波《黄金时代》;
徐小斌《羽蛇》;
余华《活着》;
史铁生《病隙碎笔》;
紫式部《源氏物语》;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房龙《宽容》;
毕飞宇《青衣》;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集》;
肖复兴《音乐笔记》及续篇《聆听与吟唱》;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鲁迅《朝花夕拾》;
毛尖《非常罪非常美》;
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系列》;
宗白华《美学散步》;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艾云《用身体思想》;
毕淑敏《拯救乳房》;
但丁《神曲》;
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几米《月亮忘记了》;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梅特林克《青鸟》;
沈从文《边城》;
梭罗《瓦尔登湖》;
曹雪芹《红楼梦》;
余秋雨《文化苦旅》;
乔德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罗素《西方哲学史》;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蒲松龄《聊斋志异》;
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
周国平《人与永恒》;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歌德《浮士德》;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王尔德《莎乐美》;
保罗·科略埃《十一分钟》;
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海蒂《海蒂性学报告》;
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青春期的孩子逃学?
青春期的孩子逃学,说明了什么?
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儿童、青少年的逃学问题却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越来越不和谐音符。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高中生“不上学”比例平均为12%,而日本社会存在的拒绝上学现象比其他国家更严重。在我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以及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学生厌学、逃学现象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儿童、青少年“不去上学”无疑会给个人发展、家庭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在分析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与青春期、以及逃学相关的几个心理学理论及一些相关的重要概念。
青春期是个什么样的时期?青春期(adolescence)原意为“发育成长成熟”。在西方社会主要指12-13岁到20岁出头的这段时间。在西方文明框架里,非常重视人生中的这段时期,一致认为这个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时期。青春期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今天的年轻人虽然生理成熟相对以往较早,但接受教育的时间更长,对父母的依赖更久,心理的成熟可能要更晚一些。
其实,青春期是生理的和文化的因素的结合,其界限并不很分明。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不依赖父母能自立、形成自己的价值概念体系、能建立成熟的互相依赖的友谊和爱情的关系,这时个体才是真正的成人了(当然如果依这个标准,有些实际年龄很大的人可能也并不能算成人)。因此,到达成年期的标准非常难确定,青春期的界限也就比较模糊不清了。通常情况下,我们所指的青春期大致可以限定为小学晚期、中学、大学早期这段时间。
心理学家们如何看待青春期?对于青春期,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来描述这段时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以及背后的心理动力方面的现象。主要有下面几种理论,简单介绍下,以便让题主和各位读者有所认识。
霍尔:“青春期是动荡的过渡阶段”第一个提出青春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立者,将精神分析引入到新大陆的第一人,同时还是心理学创始人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弟子。他在1904年出版著作《青春期》。他将青春期界定为14、15岁到25岁之间的时期。认为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心理反应,而青春期是人的一个动荡的过渡阶段。“大动荡”阶段是一个充满犹豫不决和相互矛盾情绪的阶段,这些是不可避免和完全正常的。他列举了青春期12种对立的情绪,如:
在精力旺盛之后,接着是无精打采和疲劳厌恶;尽情欢歌笑语继以烦躁消沉和忧郁厌世;自我中心、虚荣自负和谦卑、羞辱、扭捏相交织;想与世隔绝却又纠缠于恋爱和友情;有时敏感温和有时又麻木和残酷无情;向往偶像和权威却又有反权威的激进等等。他认为,童年时期仍有冲动、残酷和邪恶的迹象,那是人类早期不太开化时的特征,如果这些原始冲动在童年时没有得到表达,就会带入成年期。因此他鼓励父母和老师创设情境,使冲动得以表达。
米德:文化因素对发育最重要社会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并不否认生物学对青春期的影响,只是更加强调文化因素对发育的重要性。认为现代社会对儿童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被如何对待才是决定性的。比如有的社会允许小孩加入成人的圈子,早早进入成人期,青春期就不会有多大压力和动荡。
班杜拉:错误的期望强化了青春期错误的信念对霍尔的“青春期等同大动荡”的观点提出强烈挑战的,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他认为社会期望青少年的行为表现中具有反抗精神、变化莫测、草率和粗野的特性,经由反复宣传和强调,那么文化的期望会迫使他们变成反抗的角色。错误的期望唆使和保持某些行为,并反过来强化了原来错误的信念。
弗洛伊德:青春期的关键是处于生殖阶段说起青春期,怎能不提到精神分析的祖师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认为青春期的关键是处于生殖阶段,青春期的男女最容易爱上年龄较大的异性,这些初恋对象代替了父母的形象。青春期的年轻人摆脱父母独立,就可以与异性建立成熟的关系。
安娜·弗洛伊德:青春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父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她认为青春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自我及其防御机制》这本书中,她提出自我防御机制是用来调节社会性和生物性需要的。在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引发心理的机能的不平衡,自我和超我的冲突引起了焦虑,唤起了原有的自我防御机制。一种为理智化防御,比如爱好讨论抽象问题来克服本能的冲动;另一种为禁欲主义,害怕对冲动失去控制,藉此过分克制自己的许多简单乐趣,随着慢慢成熟,一旦觉得有能力控制时就会对自己放宽要求了。
埃里克.埃里克森:青春期的危机在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k Erickson)认为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务处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的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例如在青春期,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一时期,生理的发育成熟使年轻人考虑自己的新定位,比如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关于自己在职业前途里的角色。埃里克森把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解释成“失去本体观念”的自我定位,还认为青春期的排他性和不容异己乃是克服自我身份混乱的一种防御形式,而青春期的恋爱有助表现和认识自己的特征。他认为青春期是在童年期和成人期之间、在儿童习得的道德和由成人发展的伦理观之间的一个社会心理阶段。
这些理论各有特色,当然也比较深奥。但大家应该可以感觉到,心理学家们试图从青春期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对人关系方面的发展来进行解释。
好了,在知道这些心理学家们关于青春期的看法后,我们再看看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词:逃学。
逃学(truancy)及其他相关概念逃学(Truancy)指那些故意的、或者没有获得父母知情的不上学行为。这些行为基本上没有害怕上学的情绪和躯体症状。一般认为逃学多与反社会行为、家教不严、交友不慎有关。而且逃学者不上学期间,通常宅在家庭,或者在校外游荡。
神经心理性逃学(psychoneurotic truancy):这是最早的有关逃学的科学概念。是在1936年由Lippman等人明确提出的。他们指出一些孩子不去上学是缘于情绪上的障碍,如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因此提出用“神经心理性逃学”来界定这些因情绪障碍不上学者。
“学校恐惧症( school phobia)”:是Johnson在1941年提出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对学校场景产生病理性恐惧,因此强烈拒绝上学的孩子,并把学校恐惧症归入儿童情绪障碍。后来他又在1957年用“分离焦虑( separation anxiety)”来取代“学校恐怖症”,认为儿童不上学的原因不是因为对学校的恐惧,而是由于儿童的分离焦虑所导致的。
拒校(school refusal):Hersov等人在1960年提出的称谓,用来取代“神经心理性逃学”和“学校恐怖症”。他认为“拒校(简称SR)能更形象地描述因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回避上学的行为。日语的翻译是汉字“不登校”,可能更为贴切些。通常拒校是在父母知性的情况下的不上学行为,会在拒校初期表现出躯体症状和强烈的害怕上学的情绪,拒校期间呆在家中,没有反社会行为,拒校者因为不能上学而焦虑苦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另外一个翻译“厌学”,但这个翻译非常不准确。厌学作为一种学习情绪,存在着程度上的较大变化,轻微的厌学情绪可能会存在于正常上学的孩子身上,属于正常的心理状态,如单纯因为厌学而导致不去上学不能诊断为心理障碍。
另外一个常见的名词:辍学。它仅表现为一种行为结果,没有意图表示,而拒绝上学却是一种意愿的表达,但这种意愿又是一种主观上的强迫,想去上学但却又不想去学校,带有强迫症的类似特征。拒绝上学可能持续一个阶段,但也可能因为一个阶段的拒校而导致最终的辍学。辍学除了有主观原因之外,还很可能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贫困,身体疾病等,而拒绝上学更多地受精神因素的制约。
青春期的孩子逃学,有哪些原因?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有逃学的现象呢?结合前面提到的理论,目前大致有下面几种解释:
分离焦虑说这是来自于Johnson最初提出 “分离焦虑说”。他认为儿童拒绝上学与儿童害怕和依恋对象分离有关。儿童对特定的人产生依恋是情绪正常发展的前提,儿童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类型,就会导致以后的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
不安全的依恋是由父母不当的养护方式所导致的。如果个体在婴幼儿时期得不到细心的、高品质的照顾会导致孩子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和引发焦虑情绪。另一方面过度照顾或父母在照顾孩子时的焦虑不安也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情绪发展。孩子在母亲的过度保护下,极度依赖母亲,对社会产生疏离和不安情绪,这样一来,就在母子间产生一种恶性的难以分离的状态,进而导致孩子的心因性拒校。在初入学的儿童身上发生的拒校行为常常与此有关 。自我形象防御机制说这种观点认为,孩子逃学是由于本人持有非现实的自我形象而发生的。逃学的孩子在学业、人际关系、处理事务等能力方面持有超过自身实际情况的被夸大的自我形象。
比如:我比别人聪明,我学习非常好,我是重点大学的苗子,这样非现实的自我概念,在家庭中能够被父母所接受,使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但是在其它一些场所,例如学校,却不一定被接受。经常出现这种非现实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的情况:
比如学习成绩落在了别人后面,人际关系不良等,因此孩子对于威胁完美自我形象的学校场所采取了逃避的方式,他不敢去学校,因为他害怕失去他的全能自我感觉,出于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他选择了同学校相比更容易适应的家庭环境,来躲避这种失去自我优越感的威胁,从而产生了拒绝上学的现象。发生在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家庭期望较高学生身上的拒校行为常常与此相关。
学校场景逃避说这种观点认为逃学是学生对学校以及班级的某些场景,存在适应性障碍或创伤性应激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之所以拒校是因为学校中存在一些让他无法适应的场景,比如:集体生活、学业竞争、班级发言等;或者在学校中经历了某种创伤性的应激事件,比如:老师的伤害、同学的欺侮、失恋等,以致于他不能面对学校或班级生活而产生拒校行为。总之,青春期的学生逃学的原因及心理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应该考虑实际情况,让家长和学校配合起来,进行预防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3月出生的有那个名人?
1596年——尼古拉·阿玛蒂诞生,意大利提琴制作者 1616年——约翰·沃利斯诞生,英国数学家 1753年——塞缪尔·克朗普顿诞生,英国发明家 1784年——塞缪尔·约翰逊逝世,英格兰文化人物 1795年——罗兰·希尔爵士,英国教育家,也是现代邮政系统的创始人 1838年——克利夫兰·阿贝诞生,美国首位气象学家 1857年——约瑟夫·康拉德·科尔泽尼奥夫斯基诞生,波兰作家 1859年——片山潜诞生,日本共产党创始人 1877年——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诞辰 1881年——林献堂诞生,台湾日治时期政治人物 1886年——卡尔·西格班诞生,瑞典物理学家 1877年——王国维诞生,中国近代学者 1895年——安娜·弗洛伊德诞生,奥地利女科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女儿 1900年——里查·柯恩诞生,奥地利生化学家 1902年——冯·诺伊曼诞生,数学家
最值得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排名前十的?
闲话少说,直入主题,我心中感觉最值得阅读的外国文学名著的前十名为:
1.《堂吉诃德》:西班牙文学的国宝作品,世界文化之林的宝库,为数不多的畅销于全世界的经典书籍,也是有关骑士道的巧妙立意,我认为最好的外国文学,没有之一。
2.《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一般人不看个几遍根本就看不懂,可谓是最烧脑的一部名著,也是非常畅销和经典的作品。
3.《幻灭》:一个有理想却很虚荣的年轻人到底是如何一步步的将自己毁掉的,幻想的破灭终究会带来无尽的痛苦与虚无。
4.《安娜.卡列尼娜》:有夫之妇对陌生男子一见钟情,到底是对于爱情的执著与忠贞还是对于丈夫的背叛?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为什么又总是无尽的争吵?关于爱情的解答,这本书或给你最好的答案。
5.《死魂灵》:一个人能吝啬道什么程度?假如你是家财万贯的奴隶主却依然毫不保留的暴露自己贪婪和吝啬的本质,那么穷苦的奴隶又该如何去生存?奴隶主千千万万,整个国家又该如何发展?这本书恐怕是最好的以小见大了。
6.《悲惨世界》:法国文学的瑰宝,雨果的巅峰代表作,不可不看的优秀文学作品。
7.《挪威的森林》:在全世界非常畅销的日本文学作品,村上春树被成为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却又永远擦肩而过的男人,他的作品所流露出的清新和感情让人除了回味还是回味。
8.《白夜行》:在中国最畅销的日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也借此彻底打响了他的名号,这本书火到什么程度呢?在国内盗版泛滥,低价盗版书数之不尽,可见其巨大的魅力。
9.《飘》: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南北战争背景下的凄美写照,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英文著作。
10.《格列佛游记》:敢用小说来讽刺英国皇室,顺便带上法国的,也就这本书了,在诙谐幽默中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反对和控诉,非常具有惊醒意义。
以上十本,便是我心目中排行前十的外国名著,你心目中的又是什么呢?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的小青年。
跪求世界上所有的名著书籍的名称?
名称作者
1.乌托邦莫尔
2.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3.简·爱夏绿蒂·勃朗特
4.唐璜拜伦
5.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6.鲁宾逊飘流记笛福
7.名利场萨克雷
8.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
9.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10.恋爱中的女人D·H·劳伦斯
11.新工具培根
12.政府论洛克
13.尤里西斯詹姆斯·乔伊斯
14.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马克·吐温
15.老人与海海明威
16.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17.嘉莉妹妹德莱塞
18.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19.悲惨世界雨果
20.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
21.幻灭巴尔扎克
22.欧叶妮·格朗台巴尔扎克
23.贝姨巴尔扎克
24.邦斯舅舅巴尔扎克
25.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儒勒·凡尔纳
26.漂亮朋友莫泊桑
27.娜娜左拉
28.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29.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30.茶花女小仲马
31.巴黎圣母院雨果
32.红与黑司汤达
33.拿破仑法典拿破仑
34.人是机器拉美特里
35.社会契约论卢梭
36.浮士德歌德
37.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
38.希腊神话故事施瓦布
39.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40.忏悔录奥古斯丁
41.父与子屠格涅夫
42.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43.安娜·卡列宁娜列夫·托尔斯泰
44.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45.上尉的女儿普希金
46.死魂灵果戈理
47.童年高尔基
48.我的大学高尔基
4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50.白痴陀思妥耶夫斯基
51.伊索寓言伊索·拉封丹
52.理想国柏拉图
53.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54.安徒生童话安徒生
55.牛虻伏尼契
56.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57.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
58.论神斯宾诺莎
59.癞皮鹦鹉利萨尔迪
60.太阳城康帕内拉
61.性爱与文明弗洛伊德
62.苔丝哈代
63.拉摩的侄儿狄德罗
64.理智与情感奥斯汀
65.权力意志尼采
66.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
67.梦的解析弗各伊德
68.资本论马克思
69.先知纪伯伦
70.俄罗斯的童话高尔基
71.桃色的云爱罗先轲
72.水晶瓶塞莫里斯·勒布朗
73.乡村医生巴尔扎克
74.高龙巴梅里美
75.黄室奇案嘉斯东·勒鲁
76.克菜采奏鸣曲列·托尔斯泰
77.阴谋与爱情席勒
78.快乐王子王尔德
79.变形记卡夫卡
80.羊脂球莫泊桑
81.魔沼乔治·桑
82.死魂灵果戈里
83.希腊棺材之谜奎恩
84.母亲高尔基
85.被背叛的遗嘱米兰·昆德拉
86.毁灭法捷耶夫
87.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
88.贵族之家屠格涅夫
89.冷血医生玛丽·希金斯·克拉克
90.十日谈薄伽丘
91.女富翁的遗产高木彬光
92.绿野仙踪莱曼·弗兰·鲍姆
93.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
94.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95.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
96.卡门梅里美
97.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
98.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
99.吉卜赛姑娘塞万提斯
100.浅滩迷船里縸
人本心理学人的三个方面成就?
先看看心理学成立之时的情况吧。
首先是冯特,心理学之父,以及与他同一时期的詹姆斯,与冯特针锋相对的一位。
然后是结构主义,冯特的徒弟铁钦纳,为心理学在美国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后是机能主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詹姆斯。
后来是行为主义,包括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等。
然后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后面的徒子徒孙一大片,包括荣格、埃里克森,甚至是他的女儿安娜·埃里克森。
接着是人本主义的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为心理咨询带来了一场革命。
最后是认知主义,不过没有什么非常突出的代表。 总的来说,班杜拉的“认知行为主义”应该算是最为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