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游记文学代表作品有,游晋祠记主旨?
晋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其曰汾东王,曰兴安王者,历代之封号也。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 山下有圣母庙,东向。水从堂下出,经祠前。又西南有泉曰难老,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山海经》 所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是也。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诗》 言“彼汾沮洳”是也。圣母庙不知所自始,土人遇岁旱,有祷辄应,故庙特巍奕,而唐叔祠反若居其偏者。隋将王威、高君雅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是也。庙南有台骀祠,子产所云汾神是也。祠之东有唐太宗晋祠之铭。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郦道元谓“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是也。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岁在丙午,二月,予游天龙之山,道经祠下,息焉。 逍遥石桥之上, 草香泉冽, 灌木森沉, 鯈鱼群游,鸣鸟不已,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盖予之为客久矣。自云中历太原七百里而遥,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川谷,桑乾、滹沱,乱水如沸汤。无浮桥、舟楫可渡。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雁门勾注,坡陀厄隘。向之所谓山水之胜者,适足以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之思已焉。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也。
由唐叔迄今三千年,而台骀者,金天氏之裔,历岁更远。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虽神灵窟宅,亦冯依焉而不去,岂非理有固然者欤! 为之记,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
晋祠是山西首推之名胜,在省府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元和郡县志》有载:“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建筑年代已无从查考,北魏即有最早的记载。这里是山西的一块胜地,山明水秀的景色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游人,悠久的历史中留下了不可枚举的名胜古迹。历代称颂晋祠的游记诗文很多,正是“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欧阳修《晋祠》中句)。本文即为浩若烟海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篇优秀的游记散文,而清代作家朱彝尊也可说是后来居上。作者朱彝尊 (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 (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检讨。他精通经史,擅长诗词古文,并被誉浙西词派创始人; 其诗与王士祯齐名,被称“南朱北王”; 而其文则“不主一家”,很有特点,为世所重。本文正体现了作者为文之风格。
文章胜在手法别致: 经作者精心组合,熔历史知识、风景美色、思乡情感、崇高情操于一炉,使读者阅后,见名胜之概貌,长历史之知识,发游览之兴致,得浓厚之情趣,激作者所激,感作者所感,思作者所思,乐作者所乐……
全文结构与思想并驰,明晰而又整齐地分为三段。
第一段,作者先概叙所游名胜——山西晋祠之诸多古迹,并由古迹而引出这块山水宝地的悠久历史。在简要的记述中,作者似乎是在记游时所见,实则早已成竹在胸: 对于这里的名胜古迹了若指掌,记时如数家珍,足见其历史知识之渊博丰厚。
“晋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一开首即点题,简单一句不仅点明晋祠的地理方位,而且讲述了晋祠的建祠缘由。唐叔虞指的是姬虞,字子于。西周时,周成王灭唐,将唐地封给他,后因晋溪而改国号为晋。后世建祠堂祭祀这位晋国始祖,称晋祠或王祠。晋祠在北齐又称大崇皇寺,明代曾改唐叔虞祠。“太原县西南八里”,太原县最早为隋开皇十年 (590) 设置,治所与晋阳县同在现太原西南,几经易名后,明代又复称太原县,直至1914年改为晋源。故作者所言太原县非今之太原,今太原市离晋祠二十五公里。文中提及“汾东王”是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追封叔虞之爵号,“兴安王”是五代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六年追封的爵号。
接着作者又简介了晋祠周围的地势:“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引出晋祠两大胜景——圣母殿与难老泉。讲到难老泉,作者先极言其好处:“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接着引《山海经·北方经》加以证实,并说明这股“合流分注”之水即“晋水”。写到晋水与晋祠的位置时,作者又引《诗经·魏风·汾沮洳》中的“彼汾沮洳”,既说明晋祠高筑岗头之地势,又证明了文中“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之描述。论述圣母殿这一名胜在晋祠中的地位时,作者先正面叙写,用“有祷辄应”来说明其“巍奕”的原因,并从侧面叙写,引用了隋将王威等祷雨晋祠的典故。隋末大业十三年 (617),李渊为太原留守,策划起兵反隋。副留守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知后,便邀之到晋祠祷雨,伺机加害。后为李渊所杀。文中“祷雨晋祠”即指此事。
作者如同走马观花,用简洁的文笔又点了“台骀祠”、“唐太宗晋祠之铭”、“宋太平兴国碑”、“环祠古木”等晋祠古迹数处。古木指晋祠中“周柏”、“唐槐”等千年古树。借郦道元在《水经注·晋水》中的描绘,作者又巧妙地引述了“水侧凉亭”、“结飞梁于水上”等风景,并引证了文中对古木的描述。其中“结飞梁于水上”指晋祠胜景之一——“鱼沼飞梁”。
此段最后,作者引用古代二战例,既说明了晋祠历史上的地位与周围兵家之争,又进一步分析了周围的地势。通过春秋智伯与宋代太祖一败一胜两个战例的叙述,作者分析了地势:“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接着作者又得出二役胜败的原因:“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以上描写,作者未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景物本身,却在将景物轻轻点出后,以丰厚翔实的史料对之加以考证、分析,使所描写的景物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同时获得许多历史知识。这种写法很特别,又很有功效。此中不但反映出作者娴炼的结构文章的能力,还体现出作者在学识上的极高水平。以粗放的线条写出清楚的概貌; 用简要的记叙得到充分的论证,很值得人们借鉴。
第二段中,作者写了游历晋祠的时间,但着重从自己的情感入笔,通过自己感情的变化,维妙维肖地从侧面衬托晋祠之美,以及自己游览晋祠时的浓厚兴趣,剪裁得省净得当,描写得明了突出。
“丙午”即清康熙五年(1666),“天龙之山”指天龙山,在今太原西南。一开始,作者便交待此次游晋祠非专门而至,而是“道经祠下”,这为后面的描写落一伏笔。如果说在前面一段中,作者对晋祠的描写是凭靠丰富的史料与对晋祠已有的间接了解,那么此段才是作者对晋祠“游”后之所“记”,“记”后之所“感”,如果说前文所述是作者此文之略写的话,那么下文才是此文之中心。
在石桥之上踱来踱去,感受着芳草的清香,目睹泉水之明澈,在深密低矮的灌木丛中钻过,耳闻林中鸟鸣啾啾,心情就象那晋溪中惬意游荡的鯈鱼一样逍遥自在……与其说作者在描述晋祠美景,倒不如说作者的心已经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于是,便有了作者描绘之后一句深情的感慨:“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盖予之为客久矣。”一语道出作者此游的心情,同时又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这朔方的晋祠风景是多么美妙,让人们为之而陶醉,且让一个南方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此笔足见作者为文的高深功夫,正如唐李白 《太原早秋》中语:“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如果说作者的正面描绘收到极好效果的话,那么这一声感叹则可谓锦上添花,而下文中的反面描绘就更让人叫绝不迭了。
作者巧妙地把笔锋一转,一个“遥”字,思绪北驰七百里,变为塞北:“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川谷……”漫天黄沙随风而起,刮得连眼都睁不开,而那淤浅混浊的桑乾河、滹沱河更是没有什么景致,连渡桥、舟船这些过河的工具都没有。骑马在泥淖中行进,彼此不得相顾。至于雁门山,崎岖陡峻,非常险恶。以上描述,不能不说作者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于其中。朔方的景致,自然与南方山青水秀之景色有别。作为“为客久矣”而思归心切的作者,自然视之为“穷山恶水”,并在思绪上“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可谓别有用心: 假如没有适才之“忧愁怫郁”,哪会有至晋祠后之“欣然乐其乐”?在这远离故土的北方,能使一个孤独忧愁的游子“欣然”而“乐其乐”,使这样一个曾厌恶北方山水而不视之为风景的人,找到了一丝与故土风光相吻合的所在,这便足见晋祠之美妙如江南了。这正应了李白诗意:“千家灌禾田,满目江南乡”(《咏晋祠水》)。此段剪裁巧妙而真切,使读者在前文基础上又得全新的启示,随作者以“欣然乐其乐”之情,兴趣盎然地欲游晋祠名胜了。
末段中, 作者再写唐叔虞、 台骀等, 与第一段中所引、 所述进行照应,把历史传说、人、神与晋祠结合于一体,总结出晋祠美景人神皆喜、古今共乐的特征,堪称人间罕有的山水胜境。因之建晋祠的唐叔虞距今已三千年,而因而建台骀祠之台骀,则已是传说中的汾神,更为久远了。此时,作者为晋祠作结:“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这样清新美妙的景观,恐怕不只是人,就连神仙也会留连忘返的!“岂非理有固然者欤!”这样的结语意味悠长,这不只为晋祠美境作注脚,还表白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山水浓郁苍翠,“理有固然”,这是全文之最高度。
“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这是作者写此文的根本旨意。游已游毕,记已记下,不是仅仅如此,作者还在用此告诉后来的游历者: 假如你要游历山川名胜的话,请一定不要疏忽晋祠名胜,那里的景致要比我所描绘的美妙得多!
“见概貌,长知识,发游兴,得情趣,如经塞外江南,似历千年沧桑”,有人这样总括全文。我认为,“融知识性于游记散文中”,此文堪称楷模。
那哥伦布时期航海用的是什么?
北宋时航海就用指南针,而哥布伦估计用的是夜观天象然后以此来辨别方向。哥伦布航海在十五世纪末期,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分四次出海远航,先后到达了西印度的巴哈马群岛、南美洲的古巴、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和乌拉圭西南部的特立尼达。从时间来看,哥伦布航海一定使用了航海罗盘也就是指南针,也很难想象在没有明确方向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在天气变幻莫常的大西洋上航行,不过不得不提哥伦布是出于对黄金的渴望来到美洲大陆的,而他误以为自己到达了东方的印度,就把每周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在神秘的东方技术指南针的帮助下哥伦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不过他的小时候就显露出了非凡的“天赋”,读过《马可波罗游记》,这也是他对东方的渴望来源,因为马克在书中把那里描述为“满地黄金的富饶之地”,最终也是在来自东方的指南针的帮助下实现了他的愿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风和经济最开放的时代吗?
感谢悟空这个平台,让我们互相答疑解惑。
说起宋朝,大家会想到宋朝是历朝历代最窝囊的,因为当时宋朝不像其他朝代,北至大漠,西至中亚。宋朝先有辽占着幽云十六州,李元昊在西北领着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后有金兵南下,占了半壁江山,最终被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踏平。但宋朝却是历史上文风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国家,从数据上看,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测算北宋时期人均GDP为450美元,宋末为600美元,而同时期中世纪欧洲仅为422美元。而鸦片战争后的1870年中国人均GDP为530美元,建国后1952年,中国人均GDP537美元。宋朝的经济发达还体现在人民的生活上,当时汴京、杭州等大城市有瓦舍、勾栏等游乐场所,还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夜店,并且政府取消了宵禁。宋朝的商业极为发达,商业税超过了农业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也难怪宋朝一直给辽、金、西夏、蒙古岁币。
其次,宋朝的文风也是相当开放的,宋朝开过就是以文人立国,极力打压武将。举个例子,宋朝时文官在朝堂上争吵,唾沫星子喷到皇帝脸上,皇帝也无所谓,这放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这样,宋朝的文人地位很高,所以宋朝文风很开放,既有苏辛代表的豪放派,又有温庭筠、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柳永这位给青楼姑娘写诗的文人,也有柳三变之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虽然,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仅次于汉朝的存在,但是唐朝经济是无法与宋朝相比的,一方面,唐朝的经济中心还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唐朝的生产工具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宋朝水平。文风上,个人认为宋朝率胜一筹,虽然唐朝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大诗人,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宋朝文人所处的环境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纪上,所以宋朝文风要比唐朝开放。
我是小七,一个懂点历史,热爱历史的小同志,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让我们一起谈古今,聊风月。
中国文化作品?
1.《诗经》;2.《李太白诗集》;3.《杜工部诗集》;4.《宋元戏曲史》;5.《红楼梦》;6.《史记》;7.《史通》;8.《徐霞客游记》;9.《论语》;10.《墨子》;11.《孙子》;12.《庄子》;13.《韩非子》;14.《明夷待访录》;15.《梦溪笔谈》;16.《本草纲目》。中国古代先人们文采出众,字字珠玑,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红楼梦》,有先秦散文最高峰——《庄子》,有史学、文学相得益彰的《史记》,有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也有第一部记述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那么,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天空中,中国古典十部文学作品是什么,你读过几本?
1、《庄子》:又称《南华真经》,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代表了先秦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在中国后世文学中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司马迁、阮籍、嵇康、李白、苏轼、蒲松龄、曹雪芹等都受其影响。
杨慎说:数韵调绝伦,实诸子所不及。
鲁迅先生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2、《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时14年,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4、《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5、《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6、《水浒传》: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7、《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8、《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9、《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最高峰。其中五百多篇短文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10、《官场现形记》: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1998年,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排列前10名。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官场现形记》被列为排行榜第一名。
元宋丝绸之路特点?
北宋实际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而海上丝路崛起,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北宋实际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而海上丝路崛起,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因为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很发达,但是军事力量不行,与此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他的位置正好切断了陆上丝绸之路,所有过往的商队都很受压榨,所以就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而从宋朝至元朝,福建人从波斯人手中夺得海上经贸控制权,使闽地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新起点。宋元时期对外交往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对外交往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一些国家,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多年,著有《马可•波罗游记》。繁盛的海外贸易宋朝西北陆路交通受阻,加上政府经营困难,所以对外贸易都较之历代进取,其可说得上是当时世界外贸最发达的国家。《宋史:食货志》所谓“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由此看来,当时对外的商业买卖活动在南方较为蓬勃。《宋会要辑稿:食货》卷四六之一又记载两浙路造船最多,南宋时令温、明二州每年造船六百艘。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又置市舶司于温州,当中以广、泉、明三州为主要海贸港口。
另外负责处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管辖杭州(今浙江省杭县)、明州(今浙江省鄞县东)、温州(今浙江省永华县)、秀州华亭县(今浙江省嘉兴县)、青龙镇(今浙江省青龙县)五处市舶务,与日本、高丽、大食等50多个地区贸易。宋太宗专门派人“各往南海诸番国”,以类似特许通行证的“空名诏书”的发放来招引海外商人来华贸易。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南宋时期“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蒙元时期,蒙古发动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版图大大扩展,加之驿路的设立、欧亚交通网络的恢复,使欧亚广大地域范围内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起来。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漫长的东西方陆路商道上从事商队贩运贸易的,有欧洲商人、有西亚、中亚地区的商人以及中国色目商人等。欧州和中、西亚商人一般都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药物、奇禽异兽、香料、竹布等商品来中国或在沿途出售,他们所购买的主要是中国的缎匹、绣彩、金锦、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
元代来中国的外国商人、商队为数之众,在外国史料中多有印证。《马可·波罗游记》中几处写道:元大都外城常有“无数商人”、“大量商人”来往止息,“建有许多旅馆和招待骆驼商队的大客栈,……旅客按不同的人种,分别下榻在指定的彼此隔离的旅馆”。既为不同人种,无疑为外国客商。《通商指南》也指出,“……汗八里都城商务最盛。各国商贾辐辏于此,百货云集”。
在蒙元时期丝路畅通、欧亚大陆各种层次的经济交流駸駸兴旺之际,作为东西方国际贸易枢纽或与国际贸易有密切关系的地区性,民族性商品市场和物资集散地的一批贸易中心相应形成和发展。
元代中外史籍几乎都记述了元大都作为东方国际贸易中心的无可争议的地位。这里“各国商贾辐辏,百货云集”。《马可·波罗游记》曾以一章的篇幅介绍元大都国际贸易的盛况:“凡世界上最为珍奇宝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元朝中国境内丝路重要商镇还有可失哈耳(喀什噶尔),这里的纺织品“由国内的商人运销世界各地”。河西走廊的肃州,这里附近“山上出产的一种质量非常好的大黄。别处的商人都来这里采购,然后行销世界各地”。另外还有别失八里、哈喇火州等。
元代丝绸之路的交往目的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是以宗教、文化交流为使命,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从侧面反映了丝绸之路的衰落。
有哪些著名的旅行家?
1.徐霞客
徐霞客,生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他又被后人称为“游圣”、“霞仙”、“驴友祖师”,一生之中,游遍了中华秀美山川,极富传奇性。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3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4岁正月病逝于家中。徐霞客经30年考察撰写成的2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2.玄奘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徒弟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倒毙了。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蜜)15趟的老瘦赤马,孤身一人前进。
经十七年坚韧不拔的苦行,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3.张骞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张骞于建元三年(前138)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十多年的时间里,张骞虽然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来,他终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后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但仍然被匈奴捕获,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
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4.郑和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
5.鉴真
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
鉴真,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天皇之病(见天台乌药)。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6.汪大渊
汪大渊(1311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
7.法显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他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之德姆卢克)乘商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在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附近登陆,转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中记述的地域甚广阔,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又称秦始皇帝。嬴姓,赵氏,名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修驿道,设郡县”。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秦始皇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从统一天下的第二年起,他开始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5次,平均2年多一次。
第一次巡视旅行到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
第二次巡游旅行,首次东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他去了烟台、胶南,沿东海到江苏的海州、徐州,又南下安徽,渡淮河,到河南,车辙又碾过湖南长沙等地。
第三次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为去海上仙岛求取不老仙药,派徐福带500童男童女,驾船出海。
第四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15年,他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出了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他开始了第五次巡游旅行。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结果他死在了旅途之上。
9.王玄策
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官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
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
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戒日王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高宗显庆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中,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不久李世民中毒而死。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
10.杜环
杜环,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襄阳郡(今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过了近十年俘虏生活。后来他旅游了非洲埃及等国,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书)引用此书,有1500余字保留至今。《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古籍,还记录了亚非若干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和风俗人情。
唐代是中国与西方各国接触甚多的时代,大丝路的交通在盛唐时期络绎不绝。杜环身为一个游历的文人,他在那个花团锦簇的时空留下一本名为《经行记》的书本。杜环于751-762年遍游了黑衣大食国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丰富的所见所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伊斯兰医药的部分,包括拔汗那国产的庵罗、地中海南岸突尼斯产的鹘莽、亚俱罗河洲产的香油、扁桃等、末禄国所产的军达、茴香等。杜环还曾游历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且称赞过当时地中海的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