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的书法代表作品有,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
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是那些?有《蜀素帖》、《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研山铭》、《虹县诗卷》、《多景楼诗册》等代表作传世。米芾(1051年—1107年),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在书法、绘画、金石学等方面都有造诣,数书法成就最高。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一、《蜀素贴》,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二、《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 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
三、《研山铭》手卷 水墨纸本,高36厘米,长138厘米,分三段。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承相贾似道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到东瀛,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
四、《虹县诗卷》 系米芾撰、书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共37行,每行2、3字不等。米芾传世作品中,大字书法很少,大字也非米芾所长,米芾尝自称其书为“刷字”,这一点在他的大字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五、《多景楼诗册》 由11开册页组成,每页纸本纵31.2厘米、横53.1厘米,共写有41行字,每行有的为二三字,有的则只有一字,充分显示了米芾大字行书的磅礴气魄。《多景楼诗册》原为长卷,在宋时已被人装裱成册,明清时期为不少收藏家递藏,是流传有序的书法巨迹。
宋代诗人苏东坡会画画吗?
今日问题:宋代诗人苏东坡会画画吗?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东坡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 其文学方面的成就与本问题无关,略过。
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取法颜真卿、杨凝式而自创"苏体",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亦略过。
其画作,论画主神似,尤善画竹及枯木怪石,现存世有《东坡七集》,画迹有《竹石图》、《潇湘竹石图》、《枯木竹石图》等。其中的《枯木竹石图》为日本私人收藏。此图是截止目前唯一能够看到的真迹。
" 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画论超过苏东坡画论的影响,它有力地推动了文人画潮流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苏轼苏东坡是文人画理论的实际奠基人。"(注意,是文人画…)
黄庭坚曾赞曰:"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米芾则称"子赡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蟠郁也"。
苏轼自己题诗曰:
"枯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搓枒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
写向看家雪色壁。"
枯木、竹石,是历代文人善画的题材。
历史上,除了苏轼作有竹石图,还有赵孟頫、文同(苏轼的表兄弟)、李士行(宋代画家)、顾安(明代画家)、马豫(明代)、周拔(清代)、石涛(清代)及同为"扬州八怪的李方膺、郑燮(郑板桥)等。
配图源于网络,如侵秒删。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还有谁?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外还有晁补之和张耒。
对于苏轼我们就不在介绍了。大家如果想详细的了解,请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们了解一下苏门四学士吧。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之开山鼻祖。
英宗时期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起居舍人。后因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卒于宣州贬所。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摒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东坡曾评价黄庭坚的诗有深度,诗景高超,“以为非今世之人”。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词与秦观齐名,然词风流宕豪迈,早年近柳永,多写艳情,晚年较接近苏轼,深于感慨,风格豪放俊逸。其词给后来南渡词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抒写提供了可效仿的创作范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人对其词评价甚高,陈师道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唐诸人不逮也。”今有《山谷词》问传世,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鼻祖,主张“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意思就是说要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写诗要善于化用前人词语、意境,推陈出新,达到“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效果。黄庭坚的诗能熟练化用前人诗意加以翻新改造,化为己有。如在《夜发分宁寄杜涧叟》中“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实际是从欧阳修《别滁》“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中稍加点窜翻出新意。他用典繁密,尤喜用僻典,常常使人索解为难。如他在《水调歌头·瑤单一何碧》“瑶单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用典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庭坚的理论与创作为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庭坚书法作品(局部)
黄庭坚书法作品(局部)
黄庭坚尤功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受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影响,还受到焦山书体的启发,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著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论。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代表人物。所著《黄楼赋》见赏于苏轼,称之为“有屈、宋之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推荐其于王安石,王安石称赞其诗歌“清新似鲍、谢”。秦观有《别子瞻学士》“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
秦观的成就主要在词的创作上,他是婉约派的大家,其词婉约凄美,学法典雅精致,章法舒朗流畅,技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得到大众普遍喜爱,取得词史上突出地位,李调元《雨村词话》甚至推誉为“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观”。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他的词题材广泛,以传统的相思恋情为主,也有不少感慨身世之作。例如其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因此秦观获得“山抹微云君”。秦观的词柔婉妍雅,善于在凄迷的景色烘托中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感伤情调与纤微感触表达得回肠荡气、一往情深,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他的词之所以倍受称赏的主要原因。秦观的词风直接影响了后于他的周邦彦、李清照等,在婉约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秦观深谙兵法,早年即写《郭子仪单骑见虏赋》,赞扬唐代郭子仪“匹马雄驱”,兵不血刃以解回纥之围壮举,壮年时期写了一系列用兵策论,这和其研读《孙子》十三篇密不可分,故有人评价他“文人论兵,秦观堪与晚唐杜牧相媲美”。
秦观重视农业生产技术,著有《蚕书》,主要总结宋代以前兖州地区的养蚕和缫丝的经验,尤其是对缫丝工艺技术和缫车的结构型制进行了论述,全书分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等10个部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晁补之晁补之(1053~1110)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元丰二年(1079)进士,曾任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等,“苏门四学士”之一。
晁补之工书画,善诗词,能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风格近柳宗元,语言凝练诗,流畅。诗学陶渊明、韩愈、欧阳修,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近东坡,题材广泛,除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有的篇章气象雄俊,追步东坡,如《摸鱼儿·东皋寓居》、《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等篇,词气慷慨,笔如游龙,为后来名家所竞效,有人认为亦是辛弃疾词所本。晁词时有健句豪语,如“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他的诗风与张耒接近,以乐府诗见长,乐府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诗人陈师道谓其“今代王摩诘”。
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张耒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安徽亳州人。北宋时期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曾历官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起居舍人、太常少卿等。“苏门四学士”之一。
张耒的诗学自白居易、张籍一派,以平易浅显的语言反映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因而特为关切百姓劳苦,如《劳歌》用对比手法描绘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输麦行》描写农家打场交租的情形,在《籴官粟有感》和《和晁应之悯农》中,一再发出“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和“力田竞岁犹无获”的深沉叹息。
在政治上追随苏轼,在实践上主张富国强民,改革弊政,军事上主张开边御敌,建立奇功。其《少年行》、《昭陵六马》、《听客话澶渊事》等无不洋溢出一股勃勃爱国主义情怀,读来令人振不已。
著有作品《柯山集》、《宛邱词》等。
本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打扰,请告删之。
你认为祭侄稿的书法艺术性与兰亭序有什么不同?
这八个方面旗帜鲜明地一味高度赞扬颜真卿而否认王羲之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探讨:
一、逻辑层面——关于此对比的合理性与不合理的分析
我对于这样的对比一向不感兴趣,在我心中,这两个书法作品都是很伟大的作品。
书法作品作为一个具有带有人格化因素的艺术作品,随意下判断是不合适的。因此,《兰亭序》里面,表达的对于宴会欢乐氛围的享受、以及这种享受转瞬即逝引发的人生苦短的思考,与颜真卿在《祭侄稿》中对于家恨国仇的悲痛和对侄子深切的悼念,这两者之间是没有一个高下之分的。
以上是从逻辑道理上的分析。
第二、风格层面
第一个对比的层面是“高古”,
高古,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像不像古人写的,有没有古人的风范和历史厚重感。能不能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让你感觉到这个物件是历经了多少岁月的磨砺才展现在你面前的,这其实就是高古。
但是高古的东西就代表它的艺术水平很高么?
高古只能说明承载历史的厚重、时间的久远。同样是高古的东西,在远处西北荒漠中发现的古人练字的小竹简就比今天一位书法高手所写的书法作品要更具有高古性,但是这两者艺术水平会因为谁历史更久而改变么?
之所以西北荒漠中发现的小竹简有价值更受重视,不是因为他的艺术水平高,而是具有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三、散淡与自然与苍秀与酣畅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理由分别是以“不散淡、不自然、不苍秀、不酣畅”来作为理由反对《兰亭序》的艺术价值的。
这个论调是片面的,作为个人喜好可以这样说,但是公平的讲,评价《兰亭序》和《祭侄稿》如果不对创作者创作背景和动力加以了解的话,仅凭个人感觉是没办法做到客观、真实的。
而王羲之创作《兰亭序》,他基本的一个基调就应该是华美的、就应该是秀美的,他不可能面对眼前的歌舞升平、好友吟诗作乐视而不见,反而生出类似于颜真卿丧失侄子痛苦这样的感觉的,这不符合实际。你总不能让王羲之在宴会上写出一个悼文性质的书法作品吧!
所以,王羲之《兰亭序》好就好在他几乎是以书法造型艺术的魅力,给我们传达了千年之前那场集会的盛大、奢侈和繁华。如果他把这个作品写的像颜真卿的《祭侄稿》一样悲伤、充满愤恨,那才是有问题!
四、变化与雄浑大气与开张
王羲之当然有这样充满激越情绪的作品,比如《丧乱帖》,虽然比之颜真卿这幅作品是显得克制了很多,但是里面的控诉和情感迸发一样令人感到震惊。而颜真卿只不过是把这个情感更外化了些。
说王羲之的书法,尤其是《兰亭序》没有变化,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且不说王羲之21个之的传说,就单看里面几个“一”字的变化,就已经出神入化了。
雄浑大气和开张仍然是属于个人主观的一个偏好问题,不是客观的讨论,一个喜欢萝卜的人怎么能指责一个喜欢吃白菜的人呢?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一个阐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谁的书法排名第一?
没有,如果非要排序那就是李斯,至少标准是唯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是老生常谈,既然要排序总得有个标准,首先说艺术本身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也会因为标准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第一,尤其说到中国的书法,没办法只能骄傲的说,中国书法历史太悠久,太博大精深,字体太多,名家也太多。
我国书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但成系统的开始出现书法这一涵义的,可能就是从先秦时代开始了,而正统的有书法家名字留下来,则是在秦汉时期。
人们比较熟悉的就是李斯改小篆,李斯也是作为书法家出现在这个故事中的,之后秦汉时像蔡邕的飞白书,也常常多见于现在的文学作品中。
即便从李斯开始计算,我国书法历史也应该是从公元前226年开始。至如今2011年,就是2237年。 公元前221年(统一时间),秦朝建立,由李斯领导统一文字,史称秦篆,又称小篆,后有名程邈者,在小篆基础上创隶书。史称秦隶。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隶书受到帝王重视,发展成熟,史称汉隶。汉字由篆变隶,从此,汉字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史称汉字隶变。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艺术的顶峰,晋代以王羲之为代表,书家就有198人。
隋唐是书法艺术的极盛时期,唐楷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宋代有新意盎然的行书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的赵体,可与唐代欧、颜、柳并称四大楷体,明清书家很多,书体均有发展。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而且书体沿革流变,《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中国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字体,比如瘦金体等,书法也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所以,很难有一个标准是唯一的排出第一,如果说只有唯一性的,应该是时间,那李斯就是第一,但中国地下由于多少宝藏,不知道哪天考古的又挖出个新历史也未可知。
当然也有人会说书圣王羲之是第一,那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王羲之以及《兰亭序》书法帖,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
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按其形成年代和在中国古代、现代书法中的地位和影响,确实无与伦比,将《兰亭序》书法帖确定为"天下行书第一帖"、"中国书法第一帖"早已是既成事实,并且得到了古今书法界的公认。
所以由上面可以看到几个点,皇帝的推崇,书法界的公认,以及历史原因和大众书写习惯等是主要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如果按照标准,又不能作为唯一要不然怎么书法界还有下面的排序
大篆第一《石鼓文》;小篆第一《泰山刻石》;隶书汉隶,《乙瑛碑》、《石门颂》、《礼器碑》、《孔庙碑》、《华山碑》、《韩仁铭》、《曹全碑》、《张迁碑》等东汉碑刻;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古代至今有几位书法家真正领悟了二王笔法?
艺术素来是没有什么评判标准的,但又常常被别人的标准来左右自己!因而,认识书法中的笔法,除了实践,还要勤读帖、常思考……。
就如我们看待王羲之、王献之一样,深入研究后不难发现,所谓的二王笔法,无非就是要执笔得法;秉持中锋用笔;注意力贯腕指,然后理解贯彻侧、勒、弩、啄、掠、磔、策、趯及内外捩转折等法而已。之所以觉得二王笔法神鬼莫测、玄幻万端,实乃多受外因影响、习不得法以及自身功力不及所至。
仔细参详历代笔法后可认为,中国书法可粗略分三个阶段:春秋始至汉代为第一个阶段,我称为“上古笔法”,由商周甲骨、金文刀法演变为篆籀笔法,春秋战国为籀(大篆),以楚鸟篆文和中山篆为代表,秦小篆和汉隶笔法则相承一脉;魏晋、唐及五代为第二个阶段,称为“中古笔法”由此始为汉字书法正宗的笔法典范,以上所提的各种笔法具皆完善成熟;宋以后至现代则为第三个阶段,称为“下古笔法”,这是个笔法逐渐偏离正轨,甚至有些怪力乱神的阶段。我的观点是:上古笔法不可学,学之僵古不化,而下古笔法也不可取,取之辄为丑怪。
可法可师的笔法是在魏晋、唐及五代这个全盛时期。魏晋笔法遒媚多姿,注重细节,似牍书入碑,趣多意娴;唐代笔法腴丰蓬勃,崇尚气格,似碑书入书牍,端重雄豪;五代去唐未远,笔法沉静古雅,亦帖亦碑,有庙廊气,又如岩松古柏之庄严……!所以细察历代善书者,皆有此阶段各朝风韵。
其实不难发现,二王笔法在当时也只较帝王将相好书者佼佼中一分子,从《淳化阁帖》的六朝书帖中我们可看到,二王书帖与余众帖并无特别出众之处,其余众帖也可与二王帖相媲美、相混淆。。。
深得二王笔法三昧的有的说是智永、欧虞褚颜,也有说孙过庭、陆柬之、杨疯子、米芾、李倜、赵孟頫,更有人说是董其昌、王铎、沈尹默、白蕉、林散之等,莫衷一是,但究其众贤所书迹,莫一不是集采众长,殊途同归,最终化为自家面目,又岂只囿于二王一家一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真正能领悟二王笔法者,或以唐法溯晋,或宗晋而下参唐法以为正道,余者皆图费时日。这是一道“分水岭”。
就以此标准,简单议论一下:智永,笔法得二王韵致,然笔法略糙、欠文人气,与三十年苦功不相衬。观流传的《千字文》或应酬之作,或时人临本,应该不是“八百本”中之一,与史载其书品有差距;欧虞,得二王娴雅内质,然墨迹不存,管窥难识;颜真卿可谓异数,首开大唐笔法气家,然行书墨迹亦可看出魏晋底子;孙过庭、陆柬之,得二王笔法之形,然缺气质,立不起来;董其昌,行草有二王冲淡姿媚之态,然行楷刻板,大字浮散;王铎,大字得二王中锋行笔之快意,然小字呆滞,碑板习气太重;至于沈尹老、林散之、白蕉、潘伯鹰、邓散木之辈,高度则只达于“宋意”尚未入晋唐法室。
我心目中以为得二王笔法者有:褚遂良、唐太宗,代表作《隋清娱墓志》、《温泉铭》,笔法婉转精致,一笔三过,纤毫送到,似有谢安、王廙、王凝之之名士风,又有庾亮、恒温、王敦之门阀帝王气,他们是一个路子;杨凝式,代表作《神仙起居帖》,笔法淋漓却深藏不露,深谙晋唐气韵;米芾,代表作《蜀素帖》,米芾自诩的“刷”字,其实绝多得自于小王笔势,根底还是大王的中锋行笔,因此沉着并痛快,开现代书风之首;李倜,代表作《跋文赋》,此作虽只寥寥数字,然笔法悠远清畅,文气袭人,史传其书仿谁像谁,这才是真正领悟了笔法的高手,以千古不易笔法,变因时相传格调;赵孟頫,代表作《太湖石赞》,赵孟頫是公认的二王嫡传笔法,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从他早年的书作《秋兴八首》及晚岁的《江烟叠嶂图跋》来看,他是由唐上溯晋,又由晋返唐的,中岁于晋法用功极深,而后跳出晋法,以唐法为骨,晋法为质,饰以五代笔法为形,所谓“集大成者”也。
二王笔法并不神秘,关键处在于形、质。形是精神面貌,是容光焕发,还是萎靡不振;质乃骨血,是健康状态,是天生丽质,还是发育不良。总之好的笔法,不管远观近察,短交长处,总会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