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班牙内战后代表作品,以及西班牙内战时期的文学作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老人与海的作者和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
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
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容简简介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扩展资料:
一、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二、著名作品
1、《49个故事》
1938年,海明威所作的49个故事加上他唯一一部完整的剧本《第五纵队》出版成《第五纵队与49个故事》。海明威的目的是,如他在该书的前言所说,要多写作。
这本书中的很多故事都能在其他书包括《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胜者一无所获》和《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找到。
在这本书中,虽然很多故事都很短,但是在它们之中却也有很多颇著名的,而其中的《杀人者》就是很著名的一个短篇小说。
2、《丧钟为谁而鸣》
1939年春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战胜了共和军,结束了西班牙内战。佛朗哥法西斯分子夺去了海明威的家,在1940年,海明威因离婚而失去了他在基韦斯特心爱的家。离婚数星期后,海明威娶了他在西班牙四年的同伴玛莎·盖尔霍恩,是为其第三任妻子。
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该书1939年写于古巴及基韦斯特,并于1940年7月写毕。这部长篇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作为背景,叙述一个名叫罗伯特·乔丹的美国人在共和军一方与西班牙士兵战斗的故事。
故事素材主要是来自海明威在西班牙的经历及战争报导。这是他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书名源自约翰·唐尼的《沉思第十七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人与海
画家帕布洛·毕加索的生平是什么样的?创作了哪些作品?
帕布洛·毕加索是20世纪最有创作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西班牙画家、雕刻家。著名作品有《格尔尼卡》、《泉边三浴女》等。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曾在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学习,因不满于学院保守的教学方法,回到巴塞罗那的学院学习绘画。
在巴塞罗那,毕加索经受了比较严格的技术训练,掌握了坚实的造型基本功。这一时期他接触到了下层社会的现状,用忧郁的蓝色表达他所感受的贫困和抑郁的美,被人称为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主要作品有《两姊妹》、《吻》、《喝苦艾酒者》等等。
1904年,毕加索到巴黎定居,翌年到荷兰旅行,“粉红色时代”由此开始。他描绘马戏班和流浪艺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欢乐与忧愁,代表作有《养猴子的杂技演员之家》、《丑角之死》、《丑角》等。这些画相较“蓝色时期”的作品,艺术感染力更强,感情更为丰富,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1906年,毕加索结识马蒂斯和布拉克,受到了黑人雕刻艺术的影响,开始创作油画《亚威农少女》。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环境,毕加索追求的是一种所谓结构的美。这幅画标志着毕加索的画风转入了立体主义。经历了“分解的立体主义”和“综合的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分别创作了《奥尔塔的工厂》、《女人的头像》和《少女的肖像》、《法兰西万岁》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20年代初期,毕加索在创作上转向古典画风,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时期”。他模仿希腊罗马艺术和安格尔的风格,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的气势,代表作品有《泉边三浴女》、《海滩上奔跑的妇女》等等。
20年代中期,毕加索又迷恋于超现实主义,并进行了新的探索。
在西班牙内战中,毕加索从不关心政治斗争转而成为一位维护共和与民主的战士。他创作了连续性的版画《佛朗哥的幻梦与谎言》,对佛朗哥进行谴责。
1937年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杀害无辜和平居民的事件。毕加索义愤填膺,创作了大型人道主义杰作《格尔尼卡》。毕加索通过艺术的虚构与想象,表现战争与人类的灾难。它的主题已远远超过格尔尼卡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具有反对一切战争的概括意义。
1944年,毕加索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战后,毕加索受共产主义信仰鼓舞,创作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尸骨存放所》揭露了纳粹集中营的残忍与恐怖;石版画《鸽子》作为巴黎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会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和平鸽”。他还创作了《朝鲜的屠杀》、《战争》与《和平》等,支持了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
50年代,毕加索在法国南部瓦洛里斯从事了大约一年的陶器和版画创作。
1973年4月,毕加索因心脏病猝发死于法国的寓所,毕加索的作品富有艺术创造性,风格技巧多样化,情感强烈,而且数量惊人。他给各国艺术家的深远影响,是举世公认的。
海明威的作品有哪些?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海明威的作品有哪些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海明威主要作品:
《印第安人营地》(In Our Time)
《非洲的青山》(Africas castle peak)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The fifth columns,Spain the earth)
《曙光示真》(True at First Light)
《不固定的圣节》(A Moveable Feast)
《过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
《危险的夏天》(Dangerous summer)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
《死在午后》(Death in the afternoon)
《岛在湾流中》(Island in the Gulf Stream)
《有钱人和没钱人》(A Rich man and no money)
《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一条好汉》(A Man of the World)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小说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
《内战的预感》鉴赏
该作品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它的重要特点是以写实的手法或近乎抽象的手法表现人的潜意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或是荒诞的情景,或是奇特而又近乎抽象的画面。
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属于前一种手法。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又恐怖的形象。形似人的内脏的物体堆满了地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
作者简介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
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谁知道海明威?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现代美国著名作家,“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重要代 表。他的小说在欧美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一、 生平与创作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树园镇的一个医生家庭, 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对钓鱼、打猎、拳击等活动产生浓厚兴趣。1917年从橡树园中学毕业后,担任堪萨斯市《明 星报》见习记者。该报对记者提出的“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新闻报导写作的要求,为他以后简洁文体风格的形成,创立了良好的开端。1918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激 烈年月,在狂热的战争宣传煽动刺激下,年轻的海明威怀着“拯救世界民主”的宏大抱负走上战场,他志愿参加红十字会救护队,开赴意大利前线,不久因抢救伤员身负重伤。战争中的经历和体验不仅使他的身体、更使他的心灵受到摧残,海明威开始对人生感到失望、厌倦,变得迷惘消沉起来。�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带着军功奖章和满身伤痕返回家乡。1921年底又以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报 ”记者的身份再次赴欧。他以巴黎为基地,先后到过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土耳其战争前线进行采访。与此同时,他在巴黎结识了旅居欧洲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和意象派诗人庞德,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并成为“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作家。1923年他的第一部作 品集《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出版,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到20年代末,他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 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等作品 。�
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是使海明威引起文坛注意的第一部作品,小说集围绕一个 名叫尼克•亚当斯的中心人物展开情节,描写尼克在青少年及其战后各个不同时期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尼克的形象带有作者自传色彩,是“迷惘的一代”的人物雏形。�
使海明威一举成名的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宣言和代表作。它主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群流 落巴黎的英、美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小说的主人公、美国新闻记者杰克•巴恩斯是“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在欧战中他负伤失去性生活能力,不能与自己钟情的女人勃瑞特•艾希利结合。他 感到生活中没有目标和理想,而嗜酒如命,被一种毁灭感和绝望情绪所吞食。他周围的一群青年经历和他大致相同。在战后的一片精神荒原上,他们都感到巨大的空虚和迷惘,他们厌恶战 争、怀疑社会,痛苦到了麻木程度,于是就终日酗酒跳舞,谈情说爱,游山垂钓,到斗牛场上去寻找精神刺激,企图用这种病态的畸形生活忘却内心的痛苦。表面上,他们寻欢作乐,但心头的失落感却无法消除。小说引女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等人说的“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的话, 作为扉页题词,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小说的实质。通过对巴恩斯等“迷惘的一代”青年的典型塑造,小说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对一代青年的摧残。�
《没有女人的男人》是海明威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勇敢刚强的拳击手、斗牛士、狩猎者的形象,这就是海明威创作中有名的“硬汉性格”。�
1929年,海明威的优秀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问世,获得极大成功,使海明威一跃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进入30年代后,海明威还发表了记述他在西班牙观看斗牛情景的《午后之死》(1932)、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1933)、旅行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 以及两篇著名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1936)、《乞力马扎罗的雪》 (1936),后两篇作品的发表,使作者短篇小说的创作达到顶峰。�
总之,海明威的早期创作大都是描写厌战、反对西方文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作品充满了痛苦的悲观主义情调。这是海明威和他的同时代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愤世嫉俗情绪的反映,也是“迷惘的一代”青年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
1937年,西班牙爆发内战,海明威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西班牙,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斗争中去, 他不仅为西班牙共和派提供资金,还深入前线报导和描写这场战争,留下了《西班牙大地》( 电影脚本,1938)、《第五纵队》(剧本,1938),《丧钟为谁而鸣》(1940)等著名佳作。另外, 海明 威还于1937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参加西班牙战争,改变了海明威对生 活的态度。这些作品表明海明威对战争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他也旗帜鲜明,歌颂为 西班牙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战士,声援、支持共和政府。�
《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一个游击队员、美国志愿兵罗伯特•乔登在一次战役中为执行炸桥任务而英勇献身的故事。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对战争和人生的新见解,在海明威全部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不象《永别了,武器》 那样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分清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乔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想:“我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已经战斗了一年,我们如果在这里取得胜利,那么在其它各个 地方都能胜利。”表达了他对反法西斯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和甘愿为正义战争献身的决心 ,从而使作品的反战主题由消极厌战发展到支持反法西斯 的正 义战争、歌颂为异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英雄,标志着海明威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由于西班牙战争的失败,海明威的绝望和悲观主义情绪在小说中重又出现,使这部作品仍 然笼罩着不能自抑的悲观气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作为记者写了不少战地报道,并亲自参战,作战英勇。战争结束后,他侨居古巴,除埋头写作外,沉溺于钓鱼打猎和观看斗牛。整个战后期间,海明威只发表了长篇《过河入林》(1950)、中篇《老人与海》(1952)两部小说作品。《老人与海》为海明威赢得了巨大声誉,先后获得1952年普利策奖、1954年诺贝尔奖,标志着他一生的创作达到了最高峰。�
《老人与海》的情节十分简单,它描写一个老渔夫桑提亚哥孤身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这篇寓言式故事之所以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出色地塑造了一个超级“硬汉”—— 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形象。老人很背运,连着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原先一直跟他打渔的 孩子也因父母之命不再跟他搭伙了,但老人毫不沮丧,第85天孤身再次出海。在远海上, 他终于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使出了全部力量,奋战两天两夜,终于将鱼制服。可是在 归途中,一群鲨鱼前来抢食,老人已经精疲力尽,但他忍着饥饿伤痛,又同鲨鱼展开殊死搏斗, 鱼叉丢了用刀,刀折了用桨把,桨把丢了用舵……。�
桑提亚哥并非所向无敌的英雄,他与鲨鱼搏斗的结局是拖回了一副比他小船还长两尺的鱼骨架,尽管他在与鲨鱼的这场斗争中还是失败了,但桑提亚哥在精神上却是个真正的强者,他没有失去一个硬汉子的风度,没有向命运屈服。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尽管桑提亚哥被战败了,但他准备重新投入战斗, 他最后又梦见了狮子,这正是对未来胜利的向往。在老人身上,体现了人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是永远打不败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老人与海》中广泛采用了象征手法,马林鱼象征着自然的壮观与伟力,狮子象征探险精神、青春活力与勇敢,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鲨鱼象征所处世界中的恶势力,老人则象征着人类不屈从命运、“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子精神。这则故事的寓意在于表明,现实世界 是残酷无情的,人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但人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
1954年,海明威因飞机失事而受伤,晚年健康状况很坏,使他痛苦不堪。1961年7月2 日早晨, 他用自己心爱的镶银双管猎枪自杀,遗著《海流中的岛屿》(1970),由其夫人整理出版。�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他的世界观基本上是悲观的,孤独感与失望感几乎是贯穿他一切作品的特色,但是他又始终保持着重压下的优雅风度,面对失败而顽强坚持人的尊严。在艺术上,海明威是个独具特色的作家。他在创作上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认为文学创作应象漂浮在 海洋中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其余在水下。创作中极力追求一种言简意赅、言有终意无 穷的效果。他那种简洁凝练而又含蓄深沉的独特风格被许多追随者奉为典范。�
二、《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 武器》(旧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9年,书名中的“武器”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战争,二指“怀抱”,暗示着小说的两个主题:反战与爱情的死亡。�
小说的情节在1917年意大利—奥地利前线展开。美国中尉亨利原在意大利学建筑 ,受战争宣传机器的蛊惑,志愿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充任救护车队的司机。一次休假归来后, 在部 队驻扎的小镇上,他结识了漂亮的英国籍战地女护士卡萨玲,他们互有好感,来往密切,但亨利 只把这当作逢场作戏而已。接着亨利负伤被接送到米兰一家医院,卡萨玲恰好也被调往那儿,两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双双坠入爱河并秘密结婚。在米兰,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秋天到了,此时卡萨玲 已怀有3个月的身孕,而亨利却接到重返前线的命令,两人不得不悲痛地分手。前线战事失利,亨利随部队撤退途中被战地警察当作德国奸细抓住,准备就地枪决。他逃入河中,才免于一死。亨利决心实行单独媾和,退出战争。他找到卡萨玲 ,两人重新团聚。为逃避警察的追捕,他们逃往中立国瑞士,在那 儿过了一段宁静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春天来了,卡萨玲却因难产而死,孩子也没有保住,亨利一个人冒雨走回旅馆。
《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 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永别了,武器》具有强烈的反战倾向,但它将战争由幕后移到了前台,直接反映战争本身,反战主题也明显前进了一大步。作品以大量笔墨描写人们强烈的厌战情绪。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护人员,甚至一般平民,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 恨战争,诅咒战争,无不希望战争尽早结束。开救护车的司机庄重地对亨利说:“再没比战争更坏的事了”;有的士兵为了逃避战争,甚至自残肢体;那个教士甚至希望军队打败仗。这就从一代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同时作品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也进行尖锐揭露,认为战争不过是一场以千百万人的性命为赌注的、统治阶级的大赌局而已, 正如亨利告诫他朋友的:“制造战争的人,自己用不着上前线,但却从战争中赚取钱财”。作 品通过亨利的内心独白戳穿帝国主义战争宣传的欺骗性和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我可没 看到什么神圣的,所谓光荣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光荣,所谓牺牲那就象芝加哥的屠牲场,只不过 这 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小说还将亨利与卡萨玲的恋爱作为一条主 线与亨利的战争经历交织起来描写,通过描写这种美好的爱情如何一步一步被战争毁灭,谴责 战争。通过一幅幅战争生活画面的描绘:残酷的厮杀、阴雨连绵的天气、野战医院 里痛苦的 呻吟等,揭示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对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 造成的无法治愈的心理创伤。 然而,不可否认,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是把战争作 为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加以反对的,因而小说始终笼罩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情调。�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位“迷惘的一代”青年的典型——亨利的形象。亨利本是个单纯的美国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满怀“使命感”志愿来到意大利战场,然而官兵中普遍的厌战情绪使他深受感染,渐渐地他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生活没有目标,糊里糊 涂地过活,经常跟着别人去赌博、打猎、酗酒、逛妓院。负伤使他得以冷静地观察社会、军 队生活中的种种怪现象,使他渐渐认识到战争不过是一个骗局,而由厌战发展到谴责战争。 他从与卡萨玲爱情中逐渐发现人生的意义,他们期盼着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残酷战争却 不允许他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军人的“义务”促使他又走上流血的战场。作为军人,亨利曾几经生死,然而肉体伤痛并没有使他与战争决裂,而在军事撤退中差点被同盟军枪决,却使他感到死的荒唐与无聊,从而造成他精神支柱的总崩溃。亨利终于彻底看清了战争的罪恶本质,最后勇敢地“逃避”了战争,永远告别武器,成了战争的叛逆者。亨利对战争的态度从志愿参加到冷漠、厌恶直至最后诀别的发展过程,典型地反映了一代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饱受愚弄摧残、走向觉醒的精神历程。通过这一人物形象,作者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了谴责。�
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色:�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成功地采用象征手法,给抽象的思想赋予具体的形象,以起到 突现主题的作用 。如作品用着火木头上跑的蚂蚁象征人类不可预知、难以避免的命运,以垒球赛象征资本主 义社会的残酷,而雨在作品中的出现,总是预示着厄运,几乎所有灾难的场面都伴随着雨。 如当亨利随意军撤退时“大雨倾盆直泻”;亨利被战地警察抓住,要就地枪决时“是个漆黑的 雨夜”;他和卡萨玲在夜里划船逃往瑞士时,“暴雨抽打着玻璃窗”;卡萨玲难产死在医院 时, 又是个下雨天……。雨的出现在这部小说中带来一种强烈的不祥的气息,是不幸与死亡的象征。�
残酷战争与热烈爱情的对照描写。全书共5卷,从情节发展看,前3卷主要写战争,后2 卷则以爱情为主。小说细致地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朦胧诗意和缠绵之情;但甜蜜幸福的爱情却被战争的阴影笼罩,不时听到战场传来的隆隆炮声,使人总以为眼前的生活是一场行将破灭的幻梦。作品将残酷战争与热烈的爱情对照起来描写,通过爱情被战争毁灭的结局,加深了 作品的反战力量。�
简洁的文体风格。海明威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极力追求一种简洁含蓄的文体风格。在小 说结尾的最后一页,他曾修改39次,才感到满意。在叙述技巧上,作者采用短小、简洁的句子,对话和内心独白都很简短、含蓄、意味深长。刻划人物往往只是客观再现他的外部言行,不加 任何概括和渲染,但却深刻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如小说结尾一段写卡萨玲难产而死,亨利冒雨走回旅馆,在亨利感情悲痛之际,作者不费一字写他的内心,而读者透过人物本身的动作却可以想象到亨利当时欲哭无声的怒伤之情。这种寓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写法和简洁洗练的语言典型地体现出海明威风格。
关于西班牙内战后代表作品和西班牙内战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