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美术代表作品,雍正王朝里康熙和雍正都带眼镜?
先来一张照片镇楼。
这是中国眼镜博物馆展出的一副眼镜,不过不是原品,是复制品。
原品在哪儿呢?诺,这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几副眼镜,清代道光年间的真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很多眼镜,都是清宫里出来的。在海峡彼岸,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副清代眼镜,可惜眼镜没了,只剩下眼镜盒。
喏,就是下面这个。
这个眼镜盒很像荷包,有带子,能挂在腰带上,加上带子,总长12公分,宽6公分,中间那荷包刚好可以装下两个眼镜片儿。
看完上面这几副清朝的眼镜,你可能会说:“哇塞,清朝好先进,那时候居然就有眼镜了!”别忙,在那些比清朝更早的朝代,也有眼镜。
瞧见这副眼镜没?这是明朝的。
还有上面这个,也是明朝的。
这些是眼镜盒,也是明朝的,木制品,上了漆,每个盒子能装下两副镜片儿。
明朝以前有没有眼镜呢?当然有。
瞧,这是元朝的眼镜。
这是宋朝的眼镜。
眼镜最早是谁发明的?不得而知。是中国人发明的吗?很难说。
马未都老先生是当世收藏大家,他的观复博物馆里也藏有几副眼镜,他认为眼镜是中国人发明的,发明时间大概在北宋,依据是北宋有一本小册子《暇日记》记载:“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史沆审判案子,老眼昏花,看不清字,把水晶磨成的镜片架到眼睛上再看,就看得清了。
南宋还有一本提到眼镜的小册子《洞天清录》,提到一种名曰“叆叇”的东西:“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老年人看不清小字,用叆叇去看,视力会好很多。
马未都先生据此证明,眼镜发源于中国,发源于宋朝。
但是马先生没有精研版本学(无论多么博学的学者都不可能无所不知),他读的两本宋朝小册子都是后人编订和印刷的,并非宋朝古本。现在已经有学者仔细梳理了《洞天清录》和《暇日记》的所有传世版本,发现到明朝为止,这两本书里都没有关于眼镜或“叆叇”的记载,直到清朝编订《四库全书》,它们才突然出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后人往里面夹带了私货,增添了内容。
古人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水晶、玉石和玻璃制品可以改变焦距,并借助这些水晶片、玉片或者玻璃片来看书,这没什么稀奇的,不能证明中国人发明了眼镜。
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眼镜片,是公元前七百多年的一块打磨好的圆水晶,是亚述文明的贡献,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当时可能作为放大镜来使用。真正可以佩戴的并且可以批量生产的眼镜,则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发明时间恰好是我们中国的宋朝时期。
我们知道,宋朝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欧洲的玻璃制品通过海路运到了中国,其中也包括眼镜。
宋朝以后,元朝、明朝、清朝的眼镜,也大多是进口货。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聪明,发明不出眼镜,而是因为我们古代的光学理论一直停滞不前(截止清朝中叶,光学还停留在战国时期小孔成像的阶段),而且玻璃工艺也比较落后。
清朝皇帝如何选秀女?
清代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秀女。从顺治皇帝开始,清朝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
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也就是说,不仅仅皇帝的后妃是从旗籍女子中挑选的,而且被选中的八旗秀女,也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可见清代代选秀女的重要性。
首先,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挑选秀女的范围,必须是在旗的女子,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难比登天。虽然清代各朝对送选秀女都有一些不同的规定,但是基本上都是满、蒙、汉八旗官员,或者户军士及闲散壮丁的女儿,在嘉庆六年(1801年)以前,甚至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不能例外。
秀女的年龄要求在13岁到17岁之间,到清末光绪年间,参选秀女的年龄,最小是11岁,最大为20岁。
如果在旗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各种原因没有参加选秀,下次仍然必须要参加选秀,违者上至都统,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严厉的处分。
选中留牌子的秀女如果久不被复选,而记名期超过期限的,那么,这样的女子只得终身不嫁了,同样违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对于没被选中的旗人女子,也做了严苛的规定,落选的在旗女子,到了20岁也不准私自聘嫁。这一条规定是乾隆下达的一道谕令,说“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
选秀女由户部主办,每到选秀之时,由户部行文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备选女子呈报备案,写奏折给皇帝,由皇帝下旨决定选秀日期。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原则上是先满族,次蒙古,最后才汉族的女子,一般排在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大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太监的引导下,按照事先排好的名单顺序,进顺贞门备帝后们选看。
帝后们每日只选两个旗的女子,审看时,备选女子要按圣旨六人一排。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的女子被选中的几率大一些。但清朝公开的两个最重要的选秀标准是:一是品行,二是门第,所以有时候,纵有沉鱼落雁之貌,也未必能够入选。而被选上的秀女还要定期复看,直到复看合格后才能留在宫中。
不是所有人选进宫的秀女都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如果皇帝没有看中,被选中入宫的秀女到了一定年龄(一般为25到30岁),可以放出宫去,但如果被皇帝看中,那么自入宫之日到死,都不能离开紫禁城半步,只能在深宫高墙内慢慢燃尽自己的青春年华。
一般,秀女们最初的封号是答应、常在,少数可封为贵人或嫔,以后可能逐级晋封。秀女如果被选为皇后,需行大婚礼,届时要举行许多规模隆重的典礼活动。
清朝皇宫计时工具如何演变的?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没有演变,从始至终都是用钟表。
明朝就开始了使用钟表代替原始计时器。1601年,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用两座自鸣钟敲开了中国皇宫的大门,这标志着我国使用机械钟表作为计时器的历史开端。
清朝皇帝钟爱钟表因为西洋钟表、自鸣钟精美准确,备受皇室钟爱。
收藏、使用西洋钟表成为时尚,皇宫也大量的使用仿制。
因为加上了大量中国传统工艺,仿制钟表超过了原版。
铜镀金嵌珐琅转鸭荷花缸钟。清乾隆,造办处制作。
至于西洋各国的钟表,必须要好货。为此乾隆专门提过要求:
“着传与粤海关监督,嗣后办进洋钟或大或小具要好样款,似此等粗糙洋钟不必呈进……”至少要这个标准的才可以;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由海关采买贡进宫廷,应是1769-1781年英国的钟表匠詹姆斯·考克斯制造。
木楼嵌铜饰木哨钟。伦敦James Newton制造。
清朝各个皇帝还有赞美西洋钟表的诗词。康熙:
“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婉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绦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雍正:
“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传统计时设备也有制造,但已经变成纯粹的礼器摆设。清代宫廷所信仰的萨满教是一个什么宗教?
清代宫廷信奉的萨满教,是一个保留较多原始性的世界性宗教,信奉它的不止满族一个民族,在北美洲、中亚、北亚等地区皆有萨满存在。时至今日,满族的聚居地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和文化痕迹。
萨满教是一种综合了医学、巫术和宗教的混合体。有的学者认为,萨满教的观念中,超自然的力量与超自然世界来往,巫术一方面是宗教的,一方面也是心灵的医术,而这种形式在世界的许多文化中都曾出现过。治病是萨满教的重要职能之一。有些人在研究了萨满医治病人的方式后,认为它比较接近现在的精神治疗。
对于萨满教的历史演变,目前主要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氏族——部落和民族阶段,包括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以及入关前的女真等族群中的萨满文化;第二阶段则是清代入关后,宫廷中的萨满教。
看过《还珠格格》的人可能还有印象,香妃含香就是趁着宫廷萨满教祭祀和爱人见面的。清代宫廷中的萨满教最典型的就是坤宁宫中的萨满用器。现存的清代王府展览中,也可以看到过去的萨满服装和面具。有学者认为,清代的宫廷婚丧礼俗中,有萨满教崇拜火的信仰痕迹。乾隆年间编纂的《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更是特意去规范宫廷萨满祭祀礼仪。萨满教在满族的宫廷中影响很广,在民间的满人中也不遑多让。根据研究,很多满语词汇都与萨满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早已经融入了满族的文化之中,留下了磨灭不了的痕迹。
参考文献:
李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医学文化研究》
姜小莉《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
张殿典《满语词语与满族萨满教文化关系研究》
冷冰《萨满教与清朝宫廷礼仪制度》
马颖《清代宫廷萨满祭祀礼仪文献研究》
紫禁城里面的皇室贵族是如何开始接触照相机的?
照相这门技术实际上是在清朝同治末年时期从广州地区传入中国的,但是照相传入作为皇宫大内的紫禁城,已经是清朝光绪中期了,紫禁城内最先接触照相机并且接受拍照的人是光绪年间赫赫有名的珍妃,珍妃也是的大清皇族中最早接受照相技术并且第一个拍照的皇室贵族。
历史上曾明确记载了珍妃因为拍照而触怒慈禧太后并被杖责的事情,但是非常讽刺的是,素来以因循守旧著称的慈禧太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却疯狂的迷恋上了拍照,慈禧不仅拍照,还玩起了所谓的cosplay,慈禧太后也是清朝统治者中继雍正皇帝之后第二个玩起cospaly的统治者。清朝皇室人物中,留存至今的照片以慈禧太后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人们可以通过留存至今的慈禧太后的照片了解晚年慈禧的部分生活和状态。
珍妃与照相机入宫:光绪皇帝最为宠爱的珍妃虽然出身于满洲镶红旗,但是她却并非出自一个传统的满洲贵族人家,反而珍妃生活的家族是一个观念开放并且有着一定眼界的家族,珍妃自幼与伯父生活在广州地区,这里不仅是中国近代最先开放的地区,同时也是一切新鲜事物流入中国的源头。幼年的珍妃生活在这里,使得本就天性活泼的她早早就接受了很多新鲜事物。这也是后来珍妃或的光绪皇帝宠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珍妃入宫时,已经是光绪十五年,照相技术在此时早已经已传入中国多年,虽然这门技术在中国当时的大城市中并非稀奇之举,但是在当时人观念之中,人们仍然顽固的认为:照相会摄人魂魄,使人折寿。传闻珍妃却偏偏迷上了照相,她托人买来照相机,在皇宫内,“不拘姿势,任意装束”地拍照。她不仅自己照,还给别人照,还教太监照。她把照相作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珍妃甚至还穿上光绪的龙袍拍照,这件事情还被隆裕皇后揪住不放并告知了慈禧太后,此时的慈禧太后刚刚撤帘归政,本就对光绪皇帝不满,正好借打压珍妃来 打击光绪皇帝,珍妃因为拍照甚至还遭受了慈禧太后的褫衣廷杖,就连珍妃拍的所有照片也一并被慈禧太后销毁,后来传说的很多张被认为是珍妃的照片实际上都并非珍妃本人,可惜珍妃所拍的照片一张也没能留传下来。
紫禁城之中都有谁留下了照片:紫禁城之中留下照片最多的人显然是慈禧太后,虽然慈禧太后曾一度对照相技术厌恶至极,但是后来在德龄、容龄姐妹进宫之后,慈禧太后通过二人的描述,开始对于照相技术的印象有了改观,后来德龄的哥哥勋龄进宫为慈禧太后拍了几张照片,慈禧太后看过之后非常满意,从此开始了疯狂的拍照,而德龄的哥哥勋龄也至此成为了太后的专用摄影师。我们至今看到的慈禧太后的照片基本上绝大多数都是在庚子回銮后慈禧太后拍摄的,这其中很多是慈禧太后的生活照,也有她的写真照,更为有趣的是,慈禧太后曾穿上观音大士的衣服,并摆上造型,和扮演善财童子的李莲英、崔玉贵合影。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对于照相技术乐此不疲了。
除了慈禧太后之外,同时期留下的照片之中我们还能经常看到隆裕皇后的照片,这个一生没有得到过丈夫宠爱的女人的真实形象也因为有了照相技术而大白天下。不仅隆裕皇后的照片流传至今,甚至连瑾妃也因为和慈禧太后合影而留下了同时期的身影。
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同治皇帝的四位遗孀却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其实从正理上讲,同治皇帝的遗孀才是慈禧天后的亲儿媳妇,但是由于慈禧太后一见到她们便会想起自己早逝的儿子而伤心,所以,在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从不亲近同治皇帝的四位遗妃,就连曾经慈禧最为宠爱的慧妃富察氏,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光绪皇帝在1898年变法失败后便被囚禁起来,直到1908年去世在瀛台含元殿,十年的囚徒生活,光绪既没有机会,也不会有心情去拍照。所以至今也并没有找到一张真实的光绪皇帝的照片。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雍正王朝里一个人总在宫殿外面甩那个鞭子是什么意思?
在雍正王朝中,每次朝会之前都有一个太监走到大殿前,随后甩了三下鞭子,这是什么意思呢?
作为一名沧州人,在我们那旮旯,每天早上,各个公园随处可见甩鞭的人,以老人居多。有时候他们还会比试,比的方式只有一个,谁的花样多,谁的声音响?
他们每天甩鞭子的原因应该是一种爱好,有人说也可以强身健体,姑且是这样吧,只不过路过的人们都得绕着走,生怕一个不小心,鞭子就甩到了自己身上,而且周边的人民,估计饱受噪音污染。
在老家农村也有甩鞭的人,不过大都是放羊的,或者是赶车的,鞭子的绳子也没有这么长,主要用来驱赶羊群,防止乱走的。小时候,我们孩童也会做个小鞭子,甩着玩,如果能甩响了,绝对是小伙伴们崇拜的对象。
但是在南方,却很少见到有人甩鞭子,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项活动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这也跟当年皇宫内的人员祖籍分布有关,那时候的侍卫或者宫女太监等也主要出在京津冀地区。
也就是说这项活动其实是来源于宫中的,在雍正王朝中每次朝会前都有太监甩鞭子,可是宫里也不能放羊,又不是锻炼身体,也不像是在玩耍,更不像是跟人比试,那么他这样做是为何呢?
在现代社会,比如开会的时候,往往一个人在讲话前先咳嗽两声,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再交头接耳、大声喧哗了,我们会议开始了。
不仅开会的时候如此,在学校读书的人深有体会,铃声一响,就意味着上课了,老师进门,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
所以,这个响鞭就是一种仪式开始的象征,每次皇上要来了,有个太监要提前准备好甩鞭子,鞭子一响,大殿上的大臣们都不能再随便走动,交头接耳了,立马各就各位,站好等待皇帝上朝。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仅仅是提醒大臣们,为什么不用敲钟或者是打更那种方式呢?
其实,这个鞭子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什么样的人才能手握鞭子呢?那在当时只有马车夫或者是放牧的牧人有鞭子,他们使用鞭子,主要是为了驾驭牲口。
当然,皇帝使用鞭子,不能是驾驭牲口,而是驾驭人民,《诗经》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民,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的。
所以,皇帝统治人民,就跟牧人驾驭牛羊是一样的,“驭”字又跟“御”字同音。皇帝赏给人民的东西,都叫“御赐”,皇帝使用的杯子叫“御杯”,皇帝坐过的座位叫“御座”,皇帝使用的笔叫“御笔”,连皇帝带兵打仗,也叫“御驾亲征”。
所以,这个鞭子,其实就是皇权的象征!
不要以为靠马背征服天下的清朝才有这个打鞭子传统,其实在很久之前就有了:
这种鞭子也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这个“净鞭”也叫“静鞭”,它是由黄丝编织而成,在鞭梢上涂上蜡,这样的话打在地上很响,目的就是警告臣下,皇帝就要到了。
这个打鞭子的记载可以追到五代十国时期,在宋代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就有记载:
“鸣鞭,唐及五代有之。”
在宋史中也有记载:
“殿前指挥使,行门二十二人,鸣鞭十二人,孝宗增为一十四人”
关于这个人数设置也是有讲究的,宋孝宗估计是想表达自己比上一任皇帝更牛,所以增加了打鞭子的人数,只是人越多,这种鞭子越打不齐,打不齐,打不响,就有失威严。
到了元朝以后,朝廷就定了规矩,这种响鞭只能打三下,元明以后出版的书籍也大都采用响鞭三声记载,比如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的第十回:
“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
等到了康熙帝除掉了鳌拜之后,为了彰显规格升级,开始统一了规则,由原来的四人打鞭子变成了一个人,这个人也由之前的侍卫换成了太监:
“……丹陛南阶三级,銮仪卫官六人司鸣鞭。钦天监报时,皇帝出御中和殿……赐茶毕,复鸣鞭三,中和乐作,驾还宫。乐止,群臣退。”
也就是康熙八年开始,朝会要鸣鞭两次,一次是朝会前,皇帝出中和殿之后,到金銮殿之前,一共响三声。一次是朝会结束,响三声,退朝!
明朝时期有几个皇帝不爱上朝,尤其是嘉靖皇帝,三十年都没有上朝,估计跟当时打鞭子有关系。
能有幸到宫里打鞭子,肯定是打鞭子高手,苦练一辈子,好不容易逮到上朝的机会,还不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打,能打多响就打多响,众臣们是肃静了,估计皇帝也得吓一跳,你想啊,一边两个虎视眈眈的大汉手握鞭子,皇帝从面前走过,估计心里都发毛,索性不上朝了。
可惜了苦练一辈子打鞭子的锦衣卫,遇到了嘉靖皇帝,竟然没有施展的机会!
到了清朝,皇帝们也怕啊,索性把四个换成一个,把大汉也换成太监了,毕竟太监少了某项功能,鞭子打起来纵使很响,也是缺乏某种阳刚之气,也就不再凶煞了……
现在再看公园里打鞭子的老大爷们,突然就有了一种异常的感觉……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