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新诗早期代表作品

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意象在古代被看成是心与物的结合,...

新诗早期代表作品,3040年代艾青的作品?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共41篇. 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 ...... 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意象在古代被看成是心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西方现代派的理论中,意象被看成是纯主观的产物,艾青更多的受到西方浪漫派的影响,认为意象是纯感观的,是具体化的感觉

艾青诗选每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每首诗的赏析...... 《艾青诗选》中共有23首诗篇幅有限,无法全部回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课本.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

如何评价刘半农和教我如何不想她?

艺屿EYESVOT |教我如何不想她

情歌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追梦人》

同样是微风吹动头发,同样是思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歌曲里,我读到了一样的真挚的情感。

图文无关

爱国歌曲处处美景皆情景!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微云、微风、头发和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的独创,至此,在汉字中以她指代女性。远距离恋爱,想象着微风中的心上人儿,关于爱情和思念,在接近100年后的当代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呀!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海洋、月光、银夜和她,又是一处绝妙的定情之地吧!浪漫温情,刻骨铭心…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落花、鱼儿、燕子和她,春天盎然,人们向往美好,也会想念心中的“她”,以上的每个意向,每处营造的氛围都在指向“她”,心中的缪斯,亦或萦牵梦绕的祖国。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1920.9.4

冷风、暮色、残霞和她,此处不免有些悲凉,事实上刚开始此时还有一个名字《情诗》,然而,后来改名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她”也就成了祖国的代称。

刘半农

全诗读下来,开始像在吃莲雾,清爽如风;接着像啃甘蔗,渐入甜蜜;然后,就像吃了一嘴的桑葚,唇齿留香,标记时令的颜色;最后,像极了腌过的梅子,配饭,就算在天涯海角,一粒家乡的梅子,不仅望梅止渴,也生津回甘。

诗歌,没有那么难懂,经历过,思考过,思念过,一切诗语都是心语呀!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作?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代表作品:

1.《中国哲学史大纲》(上):《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哲学家胡适的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该书原是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17年他根据此编成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的讲义。1918年7月,经过整理,8月,蔡元培作序,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轰动一时,不过两月就再版。《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共分12篇,10余万字。第1篇《导言》,第2到11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第12篇古代哲学之终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作了总结。作者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完成上半卷,虽然胡适在有生之年一再承诺要将下半卷付梓,但这本书始终是一本上卷书。

2、《尝试集》系诗集,胡适作。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篇以白话写成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诗集。1920年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胡适无疑是第一位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了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3、《白话文学史》胡适断言凡有价值的文学必是白话文学;文言文学概无价值。所以他以为中国二千年间只有些“死文学”。这本书把汉以后的中国文学史,定性为文言文学与白话文学彼此争斗、彼此消长的历史,表面上是以文言文学为正宗,实际上却是白话文学不断战胜文言文学。所以这部历史就是白话文学不断克服障碍,最终争得“正统”、“正宗”地位的历史。

现代诗歌有严格的押韵要求吗?

☞@雅室雕龙 作为文学院毕业的教育硕士,对现代诗歌还是有一定研究的,我来为您解难答疑。

△喝茶谈诗

首先回答第一问:

可以明确地告诉您:现代诗歌有严格的押韵要求,但又不是所有的现代诗歌都有这个要求!

△现代诗歌

其次回答第二问,原因如下:

1.现代诗歌最起码有两类,即:格律诗和自由诗。其中格律诗有严格的押韵要求,而自由诗则没有严格的押韵要求。

△读现代诗歌

2.格律诗讲究格律,对诗歌有严格的押韵要求。例如“新月派”就主张诗歌要有三美的要求,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新月派诗选》

◆绘画美即要求诗中有画,诗中意象要组成美的画面,读者阅读时通过联想和想象,头脑中会出一幅幅画面。

◆建筑美即要求诗行在行文排列上要有或整齐或参差等各种形状的美感。

◆音乐美即追求诗歌语言在节奏和声韵上宛转和谐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其中讲求声韵,就要讲求平仄和押韵等。押韵是必须的,下面这首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可以说明这一点:

再别康桥

[ 现代 ]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

3.自由诗没有严格的押韵要求,但也不排斥押韵。以郭沫若、艾青等为代表,他们不过于注重外在的语言节奏与声韵,不严格要求押韵。他们更注重诗歌情感抒发的内在节奏和韵律。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 现代 ]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艾青

4.就现代诗人个人而言,不同的个体及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时期在诗歌押韵要求上也是不同的。例如戴望舒前期写的诗一般都押韵,而后期则不然。下面看一下他前期的《雨巷》和后来的《我用残损的掌》,一对比便一目了然。

雨巷

[ 现代 ]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

[现代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诗人戴望舒

结语

总之,您的这个问题有点儿大,很难用三言两句把它说明了。不知@雅室雕龙 的回答是否能让您满意。同时也希望您和其他的广大读者留下宝贵的评论,大家共同进步。喜欢请关注@雅室雕龙 ,欢迎转发评论。

△都来喝茶谈诗

☞图自网络,涉权请删!

朱自清作品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未出齐)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 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诗歌四大流派排名?

初期白话诗派 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代表作有:《尝试集》(胡适)、《冬夜》(俞平伯)、《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诸诗人组成的新诗派别,他们用磅礴的气势、创造的精神、心灵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宣泄开了一代诗风。代表: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三者后来融进了现代主义诗潮)。作品以郭沫若的《女神》最为出名。

“为人生”诗派 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二十年代阵营最强影响极大的文学社团,其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紧接着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 派。主要代表作:诗集《踪迹》(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实》(徐玉诺)、诗集《春水》《繁星》(冰心)。

“湖畔”诗派 1922年3月,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了湖畔诗社。其后,又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形成了湖畔诗派。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对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然的向往。代表作:《妹妹你是水》(应修人)、《伊的眼》(汪静之)、《落花》(冯雪峰)、《月夜》(潘漠华)。

新格律诗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其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如刘梦苇、朱湘、饶孟侃、林徽音、于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诗派。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代表作:《死水》(闻一多)、《示娴》(刘梦苇)、《采莲曲》(朱湘)、《再别康桥》(徐志摩)。

象征主义诗派 象征主义诗潮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其主张:“诗不是为了说明,诗是值得表现的”,表现的题材领域是生、死、病、残、梦、幻、爱、欲,追求的风格是“幽深、晦涩和含蓄”,即“从意象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中国象征诗派的开创者是李金发。代表作《弃妇》。另外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合流。其代表是:戴望舒、施蜇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曹葆华、番草、废名、侯汝华、金克木、李白凤、林庚、玲君、路易士、吴奔星、辛笛、徐迟、孙毓棠、南星等。代表作:《雨巷》《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预言》(何其芳)、《断章》(卞之琳)、《乡愁》(李广田)。其中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中国诗歌会诗派 此派因诗歌团体而得名。中国诗歌会是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革命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穆木天、任均、杨骚、蒲风等。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捉住现实”是其宗旨。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王亚平、温流、关露、石灵、田间、柳倩、林林、袁勃、雷石榆、窦隐夫等。代表作:《动荡的故乡》《六月流火》(蒲风)。

七月诗派 由《七月》杂志(1937年9月创刊于上海)得名,指活跃于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诗人群,主要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天蓝、彭燕郊、邹荻帆、庄涌、杜谷、贺敬之、胡征、化铁、艾青、田间等人。代表作:《为祖国而歌》(胡风)、《我爱这土地》(艾青)、《给战斗者》(田间)、《纤夫》(阿垅)等。

晋察冀诗派 因地区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交界地区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8年末,“抗战文艺工作团”、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学员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先后从延安到这里。西战团田间、邵子南、史轮、曼晴、方冰等到人的战地社于1939年1月创办了诗刊《诗建设》,抗大学员丹辉等人成立了“铁流社”,1939年3月创办了诗刊《诗战线》。以战地社和铁流社为中心,形成了晋察冀诗派。41年7月3日,成立了晋察冀诗会,田间任主席,邵子南、魏巍、陈辉为执委。会员有沙可夫、杨朔、方冰、王炜等30于人。

九叶诗派 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这个流派主要成员有九位(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是、穆旦、杜运燮、袁可嘉、郑敏、杭约赫),他们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为中心形成一个以现代主义为特色的诗派,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九位诗人的选集《九叶集》,此后,人们便称他们为“九叶诗派”。代表作《布谷》(辛笛)、《冬日黄昏桥上》(陈敬容)、《挖煤工人》(唐祈)、《噩梦》(杭约赫)、《春天》(郑敏)。

民歌叙事体诗潮 四十年代,解放区出现了一批民歌体长篇叙事诗。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和《圈套》、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和《野女儿》、田间的《赶车传》、李冰的《赵巧儿》等。这些诗篇的出现,表现了延安整风后形成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思潮。

一、诗歌流派:

20世纪初以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为代表的“尝试派”。

20世纪初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五四派。

20年代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等为代表的“新月派”。

2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

20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

20世纪30年代以以及以艾青、彭燕郊、牛汉 、曾卓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

20世纪40年代以穆旦、杜运燮、郑敏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20世纪50年代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

20世纪50年代以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为代表的“蓝星诗群”。

20世纪50年代以洛夫、张默和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群”。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杨炼、多多、顾城、江河、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他们诗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周伦佑等为代表的“非非诗群”。

21世纪初以陈昂、刘懿为代表的春草派诗歌。

二、扩展知识:

1、诗歌定义:用高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2、诗歌发展:《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

3、诗歌特点: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