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前秦文学代表作品

出处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国语》、《左传》、《庄子》等历史文学著作”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民族大屠杀时代。其分裂时间之长、世道变换之诡异、英雄枭雄奸雄数量之巨,历史上民族的如何和当前也不可能有大关系.唱主角的不再是汉人。...

前秦文学代表作品,莘字什么意思?

莘,多音字。一可作“shen”,二可作“xin”。常见字义如下:①长(cháng )的样子。“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诗经˙小雅˙鱼藻》 [2] ②〔莘莘〕众多,如莘莘学子。③ 姓。④莘县,地名,在山东省聊城市。⑤莘塔,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⑥莘莘征夫。——《国语·晋语》。注:“莘莘,众多。” [3] 莘莘将将。——枚乘《七发》。注:“莘莘,多貌也。”祸之长也兹莘。——《庄子·徐无鬼》。释文引李注:“莘,多也。” [4] ⑦古莘国,现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洽川乡(旧城东王乡)。出处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国语》、《左传》、《庄子》等历史文学著作。莘,先秦古国名,夏禹之有莘氏。现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洽川乡(原称:东王乡)。是远古三皇五帝中帝喾的埋葬之地(现有墓地遗址;也是前秦贤士伊尹埋葬之地(文革中毁);还是《诗经》开篇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黄河大峡谷中河西之滩地,就是描述“窈窕淑女”太姒和周文王的爱情故事,古莘国是古代关中文化丰盛之地,有“好女不嫁十里之说”。《集韵》斯人切,音辛。细莘,药草。《正字通》莘草,生山泽,如蒲黄,叶如芥。又《广韵》所臻切《正韵》疏臻切,𠀤音駪。《韵会》虢地名。《诗·大雅》纘女维莘。《传》太姒国也。《郡国志》郃阳南有古莘国,散宜生为文王求有莘氏女以献纣,卽此地也。又《水经注》漯水又北绝莘道之西,有莘亭。又莘莘,众多也。《班固·东都赋》俎豆莘莘。《王褒·靑髥奴文》莘莘翼翼。又长貌。《诗·小雅》鱼在在藻,有莘其尾。又姓。《潜夫论》祝融之孙分为八姓:己秃彭姜妘曹斯莘。《通志·氏族略》宋朝有莘融。又《集韵》或作𦸯、𨐕。

或者整个两晋就很少有影视作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民族大屠杀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其分裂时间之长、世道变换之诡异、英雄枭雄奸雄数量之巨,恐怕战国之后无出其右。后人常谈魏晋风骨,常谈乱世英雄,虽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年代,却肯定有很多事情值得大书特书。魏晋南北朝那段混乱的历史,比如本版常谈的冉闵,侯景,尔朱荣,谢安,高欢、高洋、拓跋氏等等,肯定有故事可写,不管是武侠、还是色情、还是历史正剧,肯定会比较好看,因为据说那时候风气也比较开放。但是:

历史上的民族不等于现在的民族,历史上民族的如何和当前也不可能有大关系.唱主角的不再是汉人,这个才是大问题,回顾历史,从来都说5千年的灿烂文明,从来都是古代中国全世界第一.不过南北朝那段历史和主旋律相违背.当时N多民族蹂躏北方,靠长江庇护的残余汉族实力乌烟瘴气苟且了200多年,那段历史的确是太复杂了。东周列国志够复杂了吧,但那个时期的历史一般都是一个国家吃掉另一个国家,越到后来国家越少,除了秦国公开摘掉周天子的王冠和三家分晋之外,基本上没有出现因为手底下的武将反叛而改朝换代的事。而南北朝时期民族、国家之间变换复杂,英雄辈出,而且分不清请是谁非。一堆国家,一伙人闹哄哄的打来打去,杀来杀去,观众不知道应该在心里支持谁。很多是是非非是历史学家研究的问题,不是观众看完之后来伤脑筋想的问题。

另外从纯学术讲,当时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极活跃、极富于创造精神的时期。那个时期包含的信息量过大,头绪太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没多少相关历史基础的人看明白,无疑是个巨大挑战,咱们国家也很难找到拍诗史类电影的导演,对于编剧来讲也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难题,要想拍好着这个时期的影视剧,导演、编剧、演员都需要精雕细琢,毕竟不是简简单单的历史剧。

还有,教育意义上也有局限性。南北朝时期一大半好戏在长江以北发生,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甚至是一国之内的大将之间,大多是弱肉强食的关系,“武斗”方面用得多,“文斗”方面用得少。不象战国里有几个高级外交官在几个国家之间一会儿搞挑拨离间,一会儿几个国家合起伙来搞另外一个国家,而在三国里则宣扬了忠义思想。这种题材拍出来也很难过审的。

大家怎么看资治通鉴中苻坚?

在《资治通鉴》讲到苻坚之前,苻坚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中学历史课本中一个拥有百万大军却被谢安谢玄等用八万军队打败的一个“昏君”,一提到苻坚,脑海中就会浮现“不自量力”“无能”等词语。 

的确,在淝水之战的特写镜头里面,配上“苻坚是个骄傲愚蠢的君主”之类的画外音毫不为过,但是当我们拉宽历史的镜头,会发现著名文学大师柏杨先生将苻坚与嬴政,刘邦,李世民和玄烨对等起来的评论也毫不为过。在那个只会喝酒吃肉的民族中出了这么一个想要学习的皇族,套用一句老话“想必此人必有作为”。

通鉴中对于苻坚的出场是在一个残暴的超级大恶人皇帝苻生之后,苻坚将他干掉了并称帝。苻坚即位时,前秦一派混乱,苻坚上台之后的大作为,使前秦安定强大并最终统一了北方,天下只剩下偏安一隅的东晋。下面就简单列出苻坚做的几件事情,并举一些通鉴中的片段来窥测苻坚其人。 

政治清明,重视人才。通鉴中有一段记载“秦王坚行至尚书,以文案不治,免左丞程卓官,以王猛代之。坚举异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礼百神,立学校,旌节义,继绝世;秦民大悦。”其中比较有亮点的就是慧眼识王猛,将王猛从布衣提到宰相,“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特进、姑臧侯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关中,谓猛曰:“吾辈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不然,吾不处世!”猛以白坚。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这段可以看出王猛也挺有个性)看到这一段我想到了刘邦拜毫无战功的韩信为三军统帅统领樊哙,灌婴等老将。可以看出苻坚用人堪比刘邦。

  从谏如流,从小事做起。“九月,秦王坚与群臣饮酒,以秘书监朱肜为正,命人人以极醉为限。秘书侍郎赵整作《酒德之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坚大悦,命整书之以为酒戒,自是宴群臣,礼饮而已。”苻坚从谏如流的例子有很多,但戒酒这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寥寥几句,一个虚心纳谏,魅力十足的且略显可爱的帝王形象就呈现在眼前。

  心胸宽广。“秦王坚欲以周飏为尚书郎。飏曰:“蒙晋厚恩,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官乎!”遂不仕。每见坚,或箕踞而坐,呼为氐贼。尝值元会,仪卫甚盛,坚问之曰:“晋朝元会,与此何如?”飏攘袂厉声曰:“犬羊相聚,何敢比拟天朝!”秦人以飏不逊,屡请杀之,坚待之弥厚。”这个场景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的就是张良遇见黄石公的情形,但不同的是,张良当时是少年、黄石公是老人,而现在的情况是苻坚是皇帝而周飏是俘虏。可以看出,苻坚相比张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淝水之战前后的苻坚和上面例子中的苻坚会画上等号,但历史确实是如此之荒诞却又如此之真实。就如同数学证明题里面风马牛不相及的前提会得出重要结论一样。 

然而苻坚的失败绝不是偶然,也不能简单的归为天命或者历史的必然论之类的。淝水之战中苻坚失败后前秦几年后就忘国了。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境遇也差不多,但曹操后来还是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其中必然有苻坚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苻坚失败的原因。

  我们先看一看通鉴中王猛还没有去世之前的一段话。“阳平国常侍慕容绍私谓其兄楷曰:“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兵疲于外,民困于内,危亡近矣。冠军叔仁智度英拔,必能恢复燕祚,吾属但当爱身以待时耳!”窃以为这段话很准确的说出了前秦当时的国情:前秦疆域虽大,军队虽多,但是一直在打仗,却没有稳固好好发展,后方很不稳定,“民困于内而兵疲于外”。这大概是王猛临终前告诫苻坚不要强攻东晋的原因之一吧。从这里可以看出苻坚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不知己,误将兵力当成国力的全部。从这里我们可以收到启发: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只是武装力量的强大,国家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  再来看出征之前苻坚的儿子劝阻苻坚“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伐之,臣窃惑之。”苻融也说“国家本戎狄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微弱仅存,然中华正统,天意必不绝之”。尚书左仆射权翼也劝苻坚“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苻融的话自然是司马光的扯淡,但是从这三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晋虽弱,但君臣和睦,治理东晋的人也绝非等闲之辈,东晋是中华文明传承者,并不像其他戎狄好解决。可以看出苻坚失败的第二个原因:不知彼,误将东晋表面的弱小当真而不屑一顾,没有认识到实质所在。给我们现在的启示就是:对于个人,看问题不能看表面而忽略其实质,对于国家或企业而言,要了解敌国或者是竞争企业内部的实情,决不可只窥其一而不知其二,在做决策时才更加合理。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否命题是:不知己不知彼,一战就殆。孙子的话当然是对的,但我们不能妄下结论其否命题一定是错的。毕竟苻坚当时拥有的是百万大军,而东晋只有区区八万之众,即使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失败也不可断定。接下来要谈的就是苻坚自己的原因了。  想必大家都同意苻坚自灭前燕以后,逐渐骄傲自大。虽然在讨论出兵东晋的问题上说过:“诸君各言其志。”,但其实现在的苻坚并没有听进去反对出兵东晋的人的话一点也没有听进去,还说出了“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这样狂妄的话。群臣大多反对出兵东晋,并都提出了合理的理由,但是苻坚一律给pass了。我看到这一段想到的就是《诗经》中的“公无渡河,公镜渡河,渡河而死,将奈公何!”骄傲自大的副产品就是求胜心切,“意欲取江东,寝不能旦。”在淝水之战前只抓到一个送信的就将大部队留在后方,亲率八千骑兵轻进。骄傲轻敌,自古兵家大忌,久经战场的苻坚居然在淝水之战中忘记了这个道理,只能悲哉痛哉„„这里我想引用评论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话来表达我的痛惜“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这里给我们的是万古不变的道理:不要骄傲,骄兵必败,越是将到终点越要谨慎,“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这句话在此引用不合适,但是想不出更好的了。不管是于人,于国家,还是于企业,这个道理都是适用的。

  苻坚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论敌我,不分亲疏。鲜卑慕容族多么阴险狡诈苻坚这么雄才大略的人没看出来也就算了,而且居然在这种国家大事中听信他们的谗言,轻易出兵东晋。在淝 水之战之前还派东晋降将朱序作为使者去劝降东晋,这就相当于送信去啊,这种大事怎么可能让这种非本土人士来担任。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苻坚对人太好,这既是优点,让他得到像王猛这样的人才,也是缺点,让他这样一失足成千古恨。从这里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判别谁是真心朋友,谁是虚心假意的朋友。真心待人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否则,就可能会后悔莫及了~ 

最后,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的苻坚在前锋失败时心理素质居然会差到“草木皆兵”,这说明苻坚在出兵时听了那么多的劝戒心里对出兵东晋不是很自信,在第一次兵败的时候心里就会发慌,自然,后来的战争结果可想而知。苻坚坚持出兵,没有听从任何人的劝阻,别人越是劝阻,他的态度越是坚定,陷入了一种为坚持而坚持的心里状态。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由于固执己见而失败的例子。并不是只要坚定一个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说不定你的目标是错误的。所以,合理听从别人的劝告,思考自己所坚持的是否正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要陷入为了坚持而坚持的偏执心理。

如何看待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皇帝的龙阳之好?

谢谢邀请!

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在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之中,肯定是大家公认最为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史记》也是大家公认最为优秀的史学名著之一,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史料价值,以及《史记》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并不是说《史记》之中所记载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真实的。司马迁也是一个如我们一样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他回有犯错的时候。所以,我们对于《史记》中记载的事情需要具体分析。

前人曾经批评过司马迁“好奇”,他讲了很多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并一定是绝对真实的。比如前辈学者已经经过考证,“赵氏孤儿”的故事,苏秦的故事等等,基本上都不能被当成史实来看待。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还记载了很多皇帝家的事情,尤其是皇帝个人的性癖好,这些事情可信吗?我以为,这些事情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首先,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尚且不如后世那么拘谨,对待龙阳之好并没有绝对的排斥。很多名人都有此好。早在先秦的时候,就有分桃的故事,这说的是卫灵公和弥子瑕之间的故事,说弥子瑕吃了一个桃子很甜,立即分给卫灵公尝尝。以此说明他们之间的亲密情感。他们之间的故事见于《韩非子》、《说苑》等秦汉时期文献之中。而龙阳之好,说的是魏王与龙阳君之间基情四射的故事。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影视作品中的邓通

其次,西汉皇家对此也是和当时的普通大众一样,并没有完全排斥龙阳之好。司马迁完全没有必要去捏造这些故事来污蔑皇帝。皇帝的很多故事,在当时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半公开的。比如汉文帝和邓通之间的故事,汉文帝本人也并不避讳。汉文帝曾经直接对丞相申屠嘉说邓通是自己的一个“弄臣”。设想,要是没有这些事情,司马迁敢于记载吗?污蔑皇帝,可是死罪啊!而且,不仅司马迁记载了西汉皇家的这些基情故事,后来班固在修《汉书》的时候,也没有回避。司马迁所记载的这些故事,班固基本上都保留下了。而且,班固还记载了很多司马迁身后西汉中后期皇帝们的荒唐行径。比如非常著名的断袖,说的是汉哀帝与帅哥董贤的故事。他们两个躺在一起的时候,汉哀帝先醒来了,汉哀帝要起身,返现袖子被董贤压着了,汉哀帝不想惊动帅哥,拿起身边的刀子把袖子割断了。不仅汉哀帝和董贤,班固还记载了汉成帝和张放之间的故事,汉成帝和张放,情投意合,基情四射。但是,太后很不满意,太后急着抱孙子,两个大男人鬼混到什么时候才会有孩子呢?太后下令强行将他们拆开,将张放赶出京城,最后张放也因为思念皇帝而死。

影视作品中的董贤和汉哀帝

再次,不仅在汉代,就是在后世,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男同也采取了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后世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比如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与鲜卑贵族慕容冲之间也有过一段基情岁月。后来慕容冲起兵反对苻坚,苻坚还曾经写信给慕容冲,你忘记了我们之间的情感了吗?慕容冲答复道:我和你之间的情感是个人问题,我起兵反对你,这是国家大事,二者不可混淆。

后人模拟画出的慕容冲

即便是在程朱理学兴起之后,社会的道德观念普遍趋向保守的时候,人们依然没有完全排斥男同,男同依然在很大范围内存在着。甚至到了明清时期,男同依然还非常广泛地存在着。比如明代产生的小说《金瓶梅》中就有很多男同的描写。到了清朝,也是如此。在很多文学名著之中都有男同描写,比如《聊斋志异》里就有很多男同的故事。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尚有宝玉与秦钟的基情故事。清代甚至出现了“相公窑子”这种场所,以供男人出卖色相。清代还有一部专门描写男同的小说《品花宝鉴》。

大概进入民国以后,随着社会的日益开化,嫖娼、娈童等行为才逐渐为社会所不齿,而男同之风也逐渐消歇。

龙文鞭影译文?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译文:这本书每句有四个字,我学问粗浅,这些文字就用来教育小孩子,起到启蒙作用吧。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译文:那些儒家的经典书记一定要每日必看,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前人的各种历史著作也都要熟悉。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译文:上古帝舜又叫重华,他的母亲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所以孔子和孟子都称他为“大孝”的表率。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溢号是武穆精忠,他少年便立志抗金。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译文:尧是上古五帝之一,传说他的眉毛由八种颜色组成,而舜帝的眼睛是两个瞳孔的。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译文:成汤的君王叫子履,他统治期间有七年大旱,朝廷的太史占专管占卜的,预言要有人求雨才行,于是君王就亲自求雨。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后建立汉朝,做了皇帝位。汉高祖即位后回到家乡,宴请父老,歌唱到:“大风起今云飞扬,威加海内今归故乡,安得猛士今守四方?”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译文: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刘秀。公元6年汉朝被当时的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刘秀于公元22年起兵,第二年皇族刘玄称帝,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身份,巡行河北,除莽苛政,为中兴汉代奠定基础。孙策是三国时期吴郡人,吴郡的首领孙坚的长子,当时占据着江东,孙策临死时,将事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孙权后来攻破荆州,做了皇帝。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译文: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但是有时候也会贪玩。有一次他曾得到一只鸦鸟,正玩得高兴,看见魏征来了,魏征是宰相,这个人及其正直,是个敢于说实话的贤臣,太宗从心里害怕他,于是就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早看到了,就故意长时间奏事,结果鸦乌闷死在怀中。

桓典是东汉时朝廷的任御史,常乘着骢马出游办事。京城中的人惧怕他,说:“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译文: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圣祖,有一次微服出行,信口做了一首《虹霓》诗:“谁把青红线两条,和风甘雨系天腰。”在一旁的彭友信恰好听到,随口把诗续上了:“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架彩桥。”皇帝大为高兴,次日任命他为布政使。

吕注:嘉宾赋雪,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研辞,佯色揣称,为寡人岍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遂成白雪歌。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

译文:唐朝的李泌七岁就能做文章,当时的文学家张九龄称他是自己的小友。诗人贺之章见到他说:“此稚子目如秋水,必拜卿相。”唐玄宗听说后急忙召见他,并命令他与大臣张说观棋。张说试探他说:“方若棋局,圆如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即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皇帝大为高兴。命李沁的家人“善视养之”。后来他官至宰相,封为邺侯。因他生前好仙术,故称为邺仙。孔子也叫宣圣,是春秋时鲁国人,西汉平帝时追尊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人也称孔子为宣圣

恺崇斗富,浑濬争功。

译文:晋代将军有叫王恺的,散骑常侍是叫石崇的人,这两个人常常比富,王恺用糖刷锅,石崇就用蜡烛作柴火做饭;王恺做了紫丝布步障,长度有四十里,石祟就作锦步障,大约长五十里,并用这个和王恺比较。晋武帝曾经赐给王恺一株珊瑚树,高三尺左右,枝干交错,世上罕见,王恺拿给石崇看,石祟便用铁如意把珊瑚树砸碎了。并且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于是命令下人取出好几株珊瑚树,都有三四尺,让王恺挑选,算是赔偿他的。王浑是晋武帝的女婿,王濬的小字叫阿童。公元279年他们一同率军攻吴王孙皓。王濬作战英勇果断,从武昌顺流而下,一举收复吴都建康,吴主孙皓归降。第二日,王浑才渡江,反而状告王濬不受节制。皇帝偏袒女婿,没有赏赐王濬。以后二人一直争功不止。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译文:王伦,字正道,是北宋的一名官员。后来南宋绍兴七年二月,王伦被派往金国议和,往来数次,曾议成收回河南、接回被金国软禁的先帝之约,但因金国兀术政变这个商议也废止了,王伦因而回国后被皇帝囚禁,九年后被勒死。春秋时鲁襄公四年,戎狄侵略晋国,晋侯将要出兵讨伐,大臣魏绛极力反对,他主张和戎,并提出和戎的五个好处,晋侯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译文:汉代人寇恂,曾在刘秀手下为官。后来刘秀欲北上,大臣邓禹推荐让寇恂留守军营,用来巩固后方。于是刘秀就封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寇恂一面筹饷支前,一面御敌来犯,为刘秀立下大功。萧何是西汉时沛人,做官到了丞相。楚汉相争的时候,萧何被刘邦留下镇守关中,并负责转给馈饷,萧何做的很好,刘邦的前线部队的军需丝毫没有缺乏。天下平定后,封萧何为酂侯。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译文:王曾是宋朝直言敢谏的大臣,居宰相多年。丁谓为人奸滑诡诈,也在朝廷做官。宋真宗死后,仁宗继位,民谣说:“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宁,拔去眼前丁。”王曾指出:“权柄归宦官,祸端兆矣!”后丁谓与雷宦,擅自转移皇陵,并隐情不报,经王曾察明真相,雷宦被处死,丁谓获罪。孙皓是三国时吴国的末代皇帝,吴国在公元280年为晋所灭。贾充开始在魏国做官后来又去晋国做官。孙皓降晋后,贾充指责孙皓在吴国曾对人用酷刑,孙皓说那是对待奸诈不忠的人的,贾充很惭愧。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译文:周田字子方,曾在魏文侯手下为军师。一次太子击与他在路上相遇,太子下车很恭敬的问候,子方却不还礼,太子击生气的说:“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说:“亦贫贱者骄入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哉!东汉时期的赵温,做京兆郡丞的官职,曾经感叹说:“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所以就辞去安逸的官职,自己闯荡去了。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译文:王戎是晋代的官员,晋武帝时选拔吏部尚书,征询大臣钟会的意见。钟会说:“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可当此任。”所以就以王戎和裴楷二人为吏部郎。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译文:子尼是晋代陈国留考城人,有一次王澄路过陈留,打听这个地方的名士有哪些人,官吏说:“有蔡子尼、江应元。”当时郡人中有很多居高位的人,王澄问:“为什么说只有此二人?”官吏说:“君侯问人,不谓问位。” 刘少逸是北宋人,十一岁的时候,写文章就文辞精敏。他的老师潘阆带领他拜见大文人王元之、罗思纯。两位文人就做对联试探他。罗思纯说:“无风烟焰直。”少逸对道:“有月竹陰寒。”又出题说:“日移竹影侵棋局。”少逸说:“风送花香入酒卮。”元之曰:“风雨江城暮。”少逸曰:“波涛海寺秋。”又曰:“一回酒渴思吞海。”少逸曰:“几度诗狂欲上天。”两个人很惊讶。于是报告朝廷,朝廷赐少逸为进士。

巨伯高谊,许叔陰功。

译文:汉代人荀巨伯探望生病的友人,碰上有强盗攻打他友人的城郡,朋友说:“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于今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者!”这时,强盗看到了他们,说:“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愿以身代其死。”强盗说:“我辈无义而害有义,不可。”然后就离开了。宋代有个叫许叔微的人,对儒家典籍和历史著作很精通,并精通医术,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许叔微走街串巷,治好不少人。梦神特别感动,说;“上帝以汝陰功,赐汝以官。”所以就留下这样的语句:“药市收功,陈楼间阻。堂上呼卢,喝六作五。”后来许叔微考科举中了第六名,皇帝见到那句话将他改为第五名。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译文:唐代人李靖,以前特别穷,曾在山林中狩猎为生,一次回去晚了,夜晚到达一扇大红门前借宿。夜半听见叫门甚急,一位老太太告诉李靖说:“这里是龙宫,上天命令下雨,可是两位太子都不在,你可以麻烦代劳吗?”于是李靖戴上黄头披,骑上青骢马,并被告知说“马鸣叫的时候,取瓶水一滴滴在马鬃上,平地就能水深三尺。”李靖见本乡旱极,就连下三十余滴,回来告诉老人这件事,老人说:“你现在肯定找不到家了。”

汉代人王崇,父亲去世只剩下母亲,他很痛苦,整天哀号痛苦,曾经夏天天降冰雹,禽兽草木都被摧残死亡,冰雹下到王崇田边,就忽然停止了。庄稼菽麦十顷,没有一丝损坏。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译文:和凝是五代时著名的一个人物,他年轻时考中第十三名进士,仕途上披荆斩棘也一晃数年过去,后来他当了考官,有个叫范质的人也名列第十三,于是和凝说:他将接受我的衣钵。后来范质也成为一个名官。狄仁杰是唐朝人,做官到风阁鸾台平章事。元行冲博学多才,狄仁杰很器重他,他曾对仁杰说:“下官侍奉上官,就像富贵人家中储存的好食品一样,精美的食物用来补充体力;人参灵芝这些珍贵的补品,用来防止疾病。可以想象天下的谋士能够符合上官口味的有很多了,我愿意成为您的一剂小小的药石可以吗?”仁杰笑着说;“你就是我的药箱中那剂好药,一天也不可缺少啊。”后来元行冲升迁至陕州刺史。

义伦清节,展获和风。

译文:沈伦是宋代人,宋太祖令他随军入蜀,他常常一个人居住并使用普通蔬菜。等到从东方回来时,他筐中只有图书数卷而已。皇帝询问大臣曹彬,才知道沈伦是个清廉的人,提升为抠密副史。展获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在柳树下居住,令他去世后,他的门生打算很排场的祭祀一回,但他的妻子说:“你们谁能比我更了解你们的恩师呢?你们只听过他谆谆教诲可否见过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来都是不肯与人交恶,从来都是以诚挚待人,从来没有一个私下的敌人连一直对峙的敌人都很尊敬他,他性情和顺内藏坚毅,刚柔并济又炉火纯青,侥幸有机会拯救黎民于水火便不顾自己得失安危。虽然曾经三次遭到罢黜,却从不自甘堕落。”

占风令尹,辩日儿童。

译文:老子西游到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在关上,仔细看老子果然乘青牛而过。孔子东游时,见两个小孩在争辩。就文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日出时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令一个小孩说:“日出时离人远,而日中近也。”第一个小孩说:“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子一样,这不就说明远者小而近者大吗?”第二个小孩说:“日初出感觉特别凉快,及其日中如在热汤中一样,这不就说明近者热而远者凉吗?”孔子不能回答。两儿笑曰:“谁说你多智?”

敝履东郭,粗服张融。

译文:汉武帝时有个东郭先生,等待公车很久了还在坚持,贫困饥寒,在雪中行走,鞋只有帮而没有鞋底,脚踏在地上。路人笑之,他自己却逍遥自如。张融是南齐吴郡吴县人。齐高帝曾下诏赐衣服给他,说:“见卿衣服粗敝,诚乃素怀有本。过尔褴褛,也让朝廷颜面不好。今送一身旧衣服,意思是说虽然旧却必新的还好。因为这是我穿过的,现在已经让人按你的身材缝改好了。”

卢杞除患,彭宠言功。

译文:卢杞是唐代人。为虢州刺史时,上疏称:虢州有官家野猪三千,是百姓生活的隐患。德宗说:“把他们赶往其他地方。”杞曰:“其他地方也有皇上的百姓啊,我的意思是这些猪吃了最方便。”皇帝说:“守着自己的城池,同时也考虑其他的人,他是个宰相的材料。”就下旨将猪送给当地百姓吃。但事实上卢杞为人极坏。所以新旧《唐书》皆列入奸臣传。彭宠是东汉人,担任滏陽太守。当年光帝武伐讨王郎的时候,彭宠负责为军队运粮,而且做的很好,他就自负有功,特别得意。大臣朱浮就写信给他说“辽东的猪,自古都是黑色的.一次居然产下一头白猪头,人们感到惊奇,就打算献给上面的官员。到了河东,才发现那里成群的猪全市白色的,于是人们又怀惭的回来了。如果以你的功劳与朝廷相比较,就好像辽东的白猪与成群的白猪比较。”

放歌渔者,鼓枻诗翁。

译文:唐朝时有叫崔铉的,是江陵守官,有个楚江钓鱼的人,人们不知道他的姓氏,曾垂钓于楚江,得渔就换酒,而且特别爱大声唱歌。人们问他:“你是钓鱼的隐士吗?”回答说:“姜子牙、严子陵是隐者,殊不知他们钓的是名利。”然后就离开了。宋朝的卓彦恭曾经路过洞庭,在月下泛舟,一个老翁把船靠在他旁边,卓彦恭问有鱼没有,老翁答:“无鱼有诗。”于是就以敲船舷为节拍歌唱道:“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 彦恭问老人的姓名,老人不回答自己离开了。

韦文朱武,陽孝尊忠。

译文:前秦苻坚巡视太学,见《周礼》没有人讲授,太常博士卢壶就推荐韦逞的母亲宋氏来讲。苻坚答应了,当时女子不适合出头露面,于是宋氏就在家中建立讲堂,招收学生一百三十人,隔着绛纱帐讲课。宋氏被称为文君。晋代时朱序镇守襄陽,遇苻坚派苻丕来进攻,朱序的母亲韩氏亲自登城巡视,告诫说西北角当先受敌,就率领百余婢女及城中的女丁,在西北角筑新城二十余丈。贼人进攻西北角朱序部众据新城坚守,贼人溃退,襄人称此城为夫人城。汉代王陽担任益州刺史,走到九折坂险道,说:“我的身体是祖先给我的怎么能经过这么危险的地方呢?”于是返回。后来,王尊担任益州刺史,办理公务走到九折坂时,说:“这里不是王陽所惧怕的险道吗”呵斥车马冲过去。后世人称王陽为孝子,王尊忠为忠臣。

倚闾贾母,投阁扬雄。

译文:战国时齐国王孙贾的母亲,人称贾母。王孙贾侍奉齐缗王,齐国被淖齿这个人祸乱,国王出逃。王孙贾不知国王在哪里,贾母说:“你早晨出去晚上回来我会靠在门口张望你,你晚上出去不回来,我也会爬在窗户上张望你,现在国王逃走了,你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怎么能回家?”王孙贾于是率国人杀掉淖齿,立缗王的儿子,齐国得到了安定。扬雄是西汉文学家。王莽时扬雄的门人刘芬因符命获罪,被流放,扬雄正在天禄阁校书,怕被株连,就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当时人说他:“惟寂寞自投阁。”

梁姬值虎,冯後当熊。

译文:梁姬是宋代大将韩世忠的夫人梁氏,末出嫁时,一次在自家房屋看见老虎蹲卧廊间,觉得特别害怕,就奔跑出去不敢言语。不久众人来到,看到她这个样子就跑回去观看,原来卧虎的地方睡着一个士兵,就问他的姓名,叫韩世忠。梁姬心中感到很惊异,回家告诉母亲,她的就备酒邀请韩世忠,让二人结为夫妇,后来韩世忠果然富贵,梁氏被封为梁国夫人。冯后是汉元帝的妃子,汗元帝喜欢游虎圈,冯婕妤(也就是冯后)、傅婕妤相随。突然跑出一头熊,傅婕妤惊走,而冯婕妤用身体挡住熊,皇帝问她为什么不怕,她说:“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挡之。”由此得宠。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译文:罗敷是汉代王仁的妻子秦罗敷,她原是邯郸的美女。王仁为赵王家令,罗敷在山野采桑,赵王登台看见她,想占有她,罗敷作《陌上桑》以自明,后来嫁给王仁。樊通德是汉成帝宫人赵飞燕的使役之妄,知道很多通德宫中皇家的事情,每与其夫谈及宫中发生在飞燕身上的惨事,就凄然泪下。后他的丈夫据她所述,写成《飞燕传》。

为什么影视剧很少拍晋朝的题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晋朝的概念,我国历史上的晋朝一般特指由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王朝(265-317)和司马睿建立的东晋王朝(317-420),而不是指石敬瑭所建立的后晋(936-947)。西晋与东晋一脉相承,都是司马懿的后人所建立,唯一的区别是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秦朝以来在中国历史上第4个统一中国的政权,而东晋王朝的疆域一般稳定在淮河以南,也就是半壁江山!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废除魏元帝曹奂,建立晋朝。280年,晋朝灭吴,统一三国。

现在的影视剧很少拍摄晋朝是因为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西晋统一之后,国家的社会风气并没有恢复秦汉时社会活跃开放的状态,而是进入了一个病态保守的恶性循环中,这与晋朝统治者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朝廷没有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统治者转而追求奢侈腐化的生活,最有名的莫过于西晋时期屡见不鲜的“斗富”事件,社会名流也以道家玄学的空谈为荣而将务实视为所谓的“庸俗”,并且在士族中出现了学习“竹林七贤”这样以“享受和避世”消极心态的趋势。上层社会所展出的是一样负面消极的生活姿态,这与影视作品宣扬正面形象相左。

其次,西晋时期,由于曹魏遗留下的九品中正制继续发热,导致门阀制度森严,社会人际交往中首先最看重人的门第家世而不看重人的品行与德操。朝廷选官的标准也就是看你有无显赫的家世而不看你的能力与品德,这就是大士族垄断了做官的途径,导致穷苦人家无法出人头地,民间戏称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种不平等的门阀等级制度与今人的思想相左,如果直接拍成影视剧,难以被观众接受。

另外,晋朝是一个特殊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我们一般合称魏晋南北朝,而忽略西晋那短暂的24年的统一(从西晋灭吴到五胡乱华)。由于这个时期非常重要,但是却涉及到很敏感的民族矛盾问题和民族战争问题,并且相关历史对此的记载争议极大,所以历代史学家对此都讳莫如深,如果将其拍成电视剧,会对现代的观众造成有不良的影响。在西晋建立的不久,其国家就进入了剧烈内乱(贾后乱政与八王之乱),随即便发生了游牧民族集体入侵汉族的“五胡乱华”事件,西晋王朝最终就在匈奴人的冲击下灭亡,晋怀帝、晋愍帝沦为屠各匈奴(匈奴的一支)的刀下亡魂,晋惠帝的羊皇后和宫女沦为匈奴人刘聪和刘曜的战利品。在民间,游牧民族入侵带来了一系列对汉民族的烧杀奸淫事件,并且造成华北平原的巨大破坏,秦汉经营的关中和曹魏经营的河南都付之一炬,这导致黄河流域人口锐减和人口大量南迁,这些事件在今人眼中“讳莫如深”,有碍于民族团结,并不适合拍成电视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