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间故事 正文

别有趣味的毛南族婚俗(他们是怎么来的)

广西古属“古代中原人泛称南方少数民族为。是中国南方古代族群的统称”西瓯分布在今广西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浔江)一带”骆越分布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至越南红河三角州一带“只有以壮族为主体的壮侗语族(包括壮、侗、仫佬、毛南、水族)仍保留有西瓯、骆越的文化特点,源于古代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其主体由战国至秦汉时期世居岭南的西瓯、骆越发展、分化、演变...

广西古属“百越”。

古代中原人泛称南方少数民族为“越”、北方为“胡”,“百越”亦称“百粤”,是中国南方古代族群的统称,分为“吴越”(今江浙一带)、“闽越”(今福建大部)、“扬越”(今江西大部及湖南一带)、“南越”(今广东大部)及“西瓯”“骆越”等支系。

其中,西瓯分布在今广西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浔江)一带,骆越分布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至越南红河三角州一带,包括海南岛。

百越民族在秦汉以后大部分融入汉族之中,在今广西,只有以壮族为主体的壮侗语族(包括壮、侗、仫佬、毛南、水族)仍保留有西瓯、骆越的文化特点,上述5个民族属于广西原住民族。

源于古代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其主体由战国至秦汉时期世居岭南的西瓯、骆越发展、分化、演变而来。

根据体质人类学考察,现今壮族人的体质特征与距今4万至5万年的“柳江人”和桂林甑皮岩新石器遗址出土的人体骨骼特征相当接近,均属中眶形、阔鼻型。东汉至隋唐称为乌浒、俚僚。

“僮”之称谓始见于宋代典籍,宋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撞军”或“撞丁”,指的是壮族土司的武装组织及其所属土兵。

宋元以后,分别有“撞”“獞”或“徸”等不同称谓。

明代的僮人、僮民在广西占有一半之多。

清代,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遍及广西地区及相邻的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等的部分地区。在与汉族长期杂居过程中,相当部分壮族人日益汉化,还有部分壮族人因受封建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歧视,为谋求出路而杜撰其祖籍为汉族并记载于族谱,其中以自称祖籍山东白马、其祖先随宋代狄青南征侬智高而入居广西之说最为流行。

图为1965年11月自治区一份文件中“壮”“僮”两种不同写法的印章。(照片由自治区档案局相关资料截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根据民族意愿,把操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其中一支统称为“僮族”,1965年将“僮”改为“壮”,僮族统一称为壮族。

侗族由西瓯、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百家宴”上,侗族年轻男女在唱侗族大歌欢迎来宾

魏晋南北朝时期,侗族先民属于史书所称的“僚”,或称“僚浒”,宋代以后,逐渐从“僚”族群中分化而来并迁移定居于今广西与贵州东南部相邻的山岭之间的溪峒地区,元代则将侗族地区称为“九溪十八洞”。

广西三江:百名侗族妇女展示传统纺织技艺(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因其大都居住于溪峒之地,故侗族的他称则多以峒、洞或垌开头,如“侗苗”“峒(洞)人”“峒(洞)家”“峒(洞)民”等,至今广西境内的侗族地区,以峒(洞)冠名的村寨仍较为常见,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独峒、冠洞,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蒙洞、固洞等。

秦汉时,属西瓯、骆越部族中的一支。

两晋至隋唐期间,属僚族中“伶”的一支,称为“僚伶”和“僚”“伶”。大约在明朝至清初,开始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在罗城一带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走坡广场附近的成龙湖公园,一名仫佬族女青年在给“意中人”送定情鞋。

据史书记载和有关传说,明清时期有大批外地民族先后迁入罗城一带,与仫佬族先民杂居,并互相通婚,逐渐融入仫佬族。

历史上仫佬族之称谓,最早见于《新元史》的“木娄”“木娄苗”,明清时期,相继以“穆佬”“木老”“姆佬”称之,此盖源于仫佬族自称母亲为“姆佬”。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确定为仫佬族。

自称“阿南”“哀南”,意为毛南这个地方的人,由百越民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宋代开始,史籍把毛南族聚居的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中南、下南地区泛称为“茆滩”“茅滩”“冒南”和“毛难”等。

毛南族婚礼

明代在上述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毛南族。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毛难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源于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的骆越支系,在宋元时期“抚水州蛮”和“环州蛮”的基础上形成。

水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

古歌叙述其祖先最初生活在邕江流域的岜虽山,后被迫离开邕江流域,渡红水河,经河池、南丹一带,沿龙江溯流而上,迁徙至广西与贵州交界地区。其中一部分于清末和民国时期自贵州迁至广西,自称“虽”或“睢”。

清代中叶后改称为水家苗、水家。1950年后定名为水家族,1956年改为水族。

文章来源于《八桂地情参阅》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