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支特殊的文艺团体,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活跃农村牧区文化生活的重要任务,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两个乌兰牧骑工作队首创试点之一。1957年6月25日,赤峰市第一支乌兰牧骑在翁牛特旗海拉苏建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成立地纪念馆”,回顾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光辉历程。
根植在草原
在成立之初,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是一支仅有一面队旗、一辆马车、一些简单的乐器、道具和六名队员的小队伍,虽然人少装备简朴,但他们仍然踏遍翁牛特大草原,把自编自演、富有民族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偏远的农牧民手中。
队员们穿越草原到牧户演出
队员行军路上
队员穿过沙地深入偏僻牧区演出
乌兰牧骑队员为农牧民演出
在深入农村、牧区演出过程中,乌兰牧骑队员还组织、辅导当地群众开展业余文艺演出和创作活动。
队员组织业余演员学唱革命歌曲
1958年,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合影
除了送文艺、送宣传,乌兰牧骑队员还为牧民群众送去生活上的关怀和帮助。演出之余,队员们常常给牧民理发、照相、代购图书、修理半导体收音机、为农牧民治疗常见病等等,成了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队员所到之处,缸满院净
队员响应号召,支援水利工程建设
每到秋天,队员就到牧区帮助牧民收草
乌兰牧骑卫生员宝迪玛到牧民家里给牧民针灸,治疗老寒腿
党旗放光芒
为加强乌兰牧骑的思想政治工作,乌兰牧骑党支部应运而生。乌兰牧骑队员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还用多种宣传形式向各族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内外形势,宣传好人好事,向农牧民普及科技、卫生知识及日常生活新知识,提高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及素质。
队员向牧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马不停蹄向下站出发
给牧民送来了“话匣子”
向牧民了解民间艺术
队员向大寨钢铁手贾进财学习
学习毛主席著作
深入农牧户访贫问苦
给学生送去课外图书
草原鲜花开
蒙古族顶碗舞,是民族舞蹈形式的一个分支,而顶碗舞的创作者正是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宋正玉。顶碗舞充分体现着蒙古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生产生活方式,是全自治区各地乌兰牧骑的经典保留节目,因此也被誉为蒙古族舞蹈领域的一朵奇葩。
宋正玉和两名队员在苦练顶碗舞
1964年6月,国家文化部特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自治区文化部门从全区30多个旗县乌兰牧骑中选拔抽调18名优秀队员(其中有6名队员来自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组成了乌兰牧骑代表队,经过6个月的培训、创作和排练,乌兰牧骑代表队排练出15个具有民族特点、类型多样的歌舞、曲艺等节目。
乌兰牧骑首次进京代表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
宋正玉表演蒙古族顶碗舞《奶酒献给毛主席》
同年12月,乌兰牧骑代表队在北京进行了汇报演出,由于队伍小型多样,节目短小精悍,演员一专多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赢得现场无数掌声。《人民日报》连续几天发表文章,宣传报道了乌兰牧骑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多年来艰苦奋斗、深入基层、全心全意为农牧民群众服务的革命精神和模范事迹,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称赞。
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乌兰牧骑首次进京演出代表队
周恩来总理观看乌兰牧骑代表队演出时谈到,“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你们要走向全国,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把乌兰牧骑精神带到全国去。”
花开香万里
1965年5月,按照中央指示精神,自治区组成三支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从北京同时出发,分别向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进发。
巡演队在遵义
在东海舰队与战士联欢
在南京化肥厂演出
巡演队在延安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
在山西刘胡兰烈士陵园
在新安江水电站
在西藏布达拉宫
在延安枣园“毛主席旧居”
1965年12月,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结束,周恩来总理与队员们在中南海共进晚餐,嘱托队员们要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保持劳动人民本色,要回到草原,回到马背上去。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接见乌兰牧骑全国巡演队
翁牛特旗乌兰牧骑60多年如一日,始终牢记“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嘱托,根植草原、一专多能、自编自演,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寒来暑往、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将文艺的号角传遍了千家万户。成立至今,他们累计完成艺术创作3500多部,累计演出近万场,被当地农牧民亲切地成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排练照
送演出进学校
演出剧照
文字/编辑:张 华
来源:视觉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