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良,在工巧神圣;
医之功,在望闻问切;
医之学,在脉药方症。
今天牦小牛
带你走进
集几家之所长
有自己独特的医药体系
的藏医药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
2006年藏医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7月8日,青海成功研制出六种藏药标准品。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藏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六种。
公元8世纪,《敦煌本藏医残卷》收载53方133味药;公元8世纪中叶,《月王药诊》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440种植物类、260种动物类、80种矿物类的药物,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12世纪,《四部医典》,宇陀·元丹贡布著。收载药物1002种,其中第2部第20章药物性能390种,收载方剂400个;1653~1707年,《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著。收载药物1400种;1673~1743年,《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著。收载药物2294种,其中植物药100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40种;18世纪后叶,《正确认药图鉴》绛久多杰著。图文并茂,收载药物580多种。
藏医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五行(土、水、火、气、空)中土为生物生长之本源;水为生长之汁液;火为生长之热源;气为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生物生长之空间。
藏医在临床上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辩证主方。
六味:即甘、酸、咸、苦、辛、涩。
八性:即重、润、寒、钝 、轻、糙、热、锐。
十七效:即药物具有柔、生、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燥、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
对治:就是两两相对,其性相反,一为药性,一为病性。
藏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藏药的原材选料,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
1、 火制法:火制法包括煅、烫、炙熬五种方法。
2、 水制法:水制法有洗、淘、泡三法。
3、 水火合制法:水火合制法有淬、煮、蒸三法。
古老的藏医藏药,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藏医是具有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一门科学,是藏族人民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与各种疾病长期斗争所形成的民族医学,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门。
今天它与诸多先进的医疗体系相借鉴和结合,已经并将更好地为藏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米林,藏语意思即为“药洲”。
藏药浴是藏医外治方法之一,属缓治外法,主要分为药水浴、药汽浴、矿泉浴、缚浴等。临床上以五味甘露浴为主方,随症加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药浴就是将人体全身或局部浸泡于药液中,兼有热水浴和药物性能的双重作用,药物有效成分通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内,起到净化血液、软化结缔组织、消除滑膜水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还能扩张皮肤、肌肉及关节内的血管,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清除,改善患处缺氧状态和理化环境,达到消炎止痛、缓解症状的目的。同时,还能防止关节强直,恢复肌肉功能
具体地址有:甘露藏医门诊,位置在西藏拉萨经济开发区林琼岗路15号
藏医是具有悠久历史、
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一门科学,
是藏族人民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
与各种疾病长期斗争所形成的民族医学,
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门。
想感受更多藏医药文学
去西藏旅行
走进米林县
与牦牛出行一起
来一场不一样的旅游路线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西藏资讯
【牦牛出行】
让西藏旅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