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傣族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技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很多来版纳的人,只知道看风景,不知道这些傣族传统技艺,更值得好好体验。下面就盘点下十大传统技艺,希望大家能喜欢。
傣族爱陶,制陶手艺传承于慢轮制陶,傣语称制陶为:板磨,俗称土锅。《百夷传》中记载:“惟陶冶之器是用”。这说明傣族自古用陶作为生产生活用具,至今保存着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
制陶工具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制陶流程有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准备烧陶、烧陶等步骤。制作的陶器用于生活用具,建筑材料和信佛用品,种类更是多样,锅碗瓢盆样样都有。
社会的进步,快轮更易拉坯成型,慢轮制陶也就逐渐被快轮制陶所取代。现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也只有少数地方依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慢轮制陶技艺,且大多是用来装饰。
过去,制陶手艺只在妇女中世代相传,即婆传媳或母传女,但为了传承慢轮制陶这项传统技艺,男人也可参与进来。为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在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西双版纳的传统手工造纸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这是因为当地傣族手工造纸还延续着东汉时期蔡伦所发明的完整工序。
傣族手工造纸原料是构树皮,傣语叫埋沙。造纸就含有:取树皮、浸泡、煮、清洗、捣纸浆、漂浆、抄纸、晾晒、打磨抛光、揭纸等10余道工序。
根据贝叶经记载,傣族手工造纸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其所用构树更是与东汉造纸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
起初,傣族用于书写的纸是贝叶,傣语叫非兰,其它的手工造纸则是佛事活动,如抄写经书、剪纸等,后来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制作纸伞、纸篾帽等。
伴随着现代文明进步的进程,这项独特的傣家传统工艺被人们渗入艺术审美元素,给予无与伦比的傣文化特质,用途多为书写,绘画,雕刻,制作灯笼,油纸伞,相柜和像册等。
近年来,又应用于食品包装,特别是普洱茶的包装。由于傣族的构皮手工造纸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为原始的造纸术之一,在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傣族织锦历史久远,最早出现于唐代,体现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明确分工,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几乎家家会织,现今还保有建国初期的织布机。
村民织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的单色面,采用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图案为主要题材,最为常见的图案是孔雀、大象、骏马、龙、凤麒麟等,寓意吉祥、力量和丰收。
而宝塔、寺院、竹楼等图案则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富有装饰特色,深受群众喜爱。2008年傣族织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剪纸主要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源于傣族祭祀所用的纸幡,在佛教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完善的剪纸,并用于祭祀,丧葬、喜庆和家居的装饰等方面。
剪纸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较为常见。傣族剪纸艺人使用特制的剪刀和刻刀,剪纸又有“剪”和“凿”两种方法。每一张剪纸构图丰满,形象生动,整齐美观。其内容多与傣族信仰的南传上座佛教有关。
常见图案有表现吉祥的孔雀、大象、麒麟、游鱼、荷花、茶花、杜鹃等,恰好符合“动植物王国”的美称。有的剪纸还是亭台楼阁、佛塔、寺庙、房屋建设筑等。
反映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对象,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浓郁。2006年,傣族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傣族壁画是傣族传统艺术中一颗明星,是傣族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构图上: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构图疏密得当,主次分明。
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中国画传统的线条式,注意应用黑白对比、冷暖对比、大块色与小块色对比,凸显出画面的鲜艳、和谐以及节奏感。
傣族图画的内容多为孔雀、象、马、牛、蝴蝶、鱼等动物及芭蕉、花卉、果木、房屋、人物和一些日用品、宗教用品等。
傣族人民在佛寺壁画创作中,在独创吸收和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艺术,以情造线,以线传情,吸收别人的长处以充实自己。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的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因此,西双版纳享有“线条造型美的世界”的盛名。
在我国,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说到喝酒必定会想到少数民族,傣族的一首祝酒歌,唱出傣家人对酒的喜爱,由此说明酒是傣族群众生活中不可缺水的必需品。
傣族各村寨的人一般都会自己酿制传统小锅烧酒,也被当地人称自烤酒,独具傣族的特色。制酒的酿造原料以玉米、稻谷、苦荞为佳,稗、粟米、薯等亦可。
其酿造程序上有独到之处:选料、泡水、蒸晾、拌酒曲、存篾囤发酵、焖酒、凝结成酒滴、蒸烤等。发酵时间观气温高低而定,也是烤酒的质量关键。
制酒时蒸烤一定的时间后,第一次取酒品尝,称为头道酒,一般度数较高;倒出酒后,架上冷水锅继续焖酒,再焖出的酒度数逐渐降低,称二道酒。自烤酒清澈晶莹,醇厚甘甜,是的村民日常生活,节庆招待八方来宾的必备饮品。
傣族大多能歌善舞,伴奏乐器自然较多,如葫芦丝、象脚鼓、牛皮鼓、铓锣、巴乌、叮和琴等等。
其中,傣族葫芦丝是中国傣族的传统乐器较为常见的,也称葫芦萧,其以简单、古朴的外型构造,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的音色及其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乐器。
葫芦丝传统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包括葫芦加工、选竹、打竹、选葫芦、制作和安装簧片、校音、在葫芦上装饰图案等。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
声象脚鼓制作流传于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聚居区。象脚鼓多用攀枝花树、椿树、杨柳树、芒果树等树种,在农历八月取材,木质最好,将其挖空树心,两头蒙上牛皮做成。
开工之前还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关键步骤是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雕刻吉祥物、彩绘装饰等,音响效果主要取决于鼓腰。
象脚鼓制作与象脚鼓舞密不可分,象脚鼓舞就是由象脚鼓这种乐器伴生而得名,是傣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2013年,象脚鼓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升,傣语叫"挽菲",是傣家人用火药、竹筒制作的一种竹火箭。每年的泼水节到来时,都要燃放高升,增加节日的喜庆。所用材料有竹子,火药、导火索,以及捆绑竹筒用的绳索。
制作流程有准备原料,制作高升头、高升尾和附件,制作高升燃放部件、安装等工序。傣族高升的精良制作也是体现了傣族竹编技艺的体现,多数由村寨中颇具声望的萨拉(专家)率领傣族青壮年男子制作。
在傣历新年(泼水节)等重大节庆时燃放高升,表达虔诚敬畏、祈求赐福的美好愿望,高升也就是傣族的吉祥物之一。通过传承和发扬傣族传统技艺,2009年,傣族高升入选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竹编工艺是傣族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实用。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品种繁多,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
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爱竹和用竹也就很常见了,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傣族特有竹编工艺。竹子的用途多样,大至竹床、竹桌、竹柜、竹席,小至竹帽、竹盒、竹篮、竹篓,无一不为竹编,此外,还可以用来做美味的竹笋。
竹子生长速度较快,西双版纳当地人习惯地种在村寨周围。这使得傣族居住的地方绿竹环绕,傣族用竹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民间工艺品。
这些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精巧别致,工艺极高,再缀上银泡,彩穗等装饰物,有的专用于佛寺祭祀,有的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信物。傣家竹编,既是生活所必需,也能给人美的享受,是民族工艺百花园上的一朵奇葩。
最先傣族武术属于“咪兮朗”,是傣族武术中的入门级功夫,类似汉族的太极拳。傣族传统武术傣语也称"整傣"。
从傣族的农耕文化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男习武,女学织”的传统习惯,习武旨在防身,以维护自家和群体利益。
这种武术是当地傣族先民在生产劳作和狩猎实践中,从飞禽走兽的神态中得到启发,汲取其动作要领,经过模仿学习而演化成武术招式。
细分的话,傣族的武术属于南拳、泰拳的范畴,有推、抓、拍、打、掌、踢、顶膝、出拳等等技术要领。
傣拳多为仿生拳术,动作灵活,涵盖多种飞禽走兽仿生拳,如孔雀拳、猫拳、蛇拳、打狗拳、大象拳、野牛拳、二十五掌梅花拳等;器械类有傣族大刀、匕首、长棍、双截棍、铁铣、铁齿、铜夹等;对练类有单刀对双棍、双刀对棍、四闷拳对练、徒手对双刀等。
傣族传统武术最重要的特征是配乐练习,武舞合一。表演时,武者以象脚鼓、铓、镲等传统打击乐器伴奏,其动作、步法身段等与打击乐节奏协调一致,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节奏感和艺术性,成为傣族民间活动一道独特的风景。
正是有了这些神韵,傣族武术也有了“凤凰拳”美誉。为传承这项特有的民间艺术,2013年,傣族传统武术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讲了那么多的傣族传统技艺,在哪里能更好的使用呢?那就是——勐远仙境。这里的原生态雨林大餐,既有最为天然的食材,还用到了傣族传统竹编编织而成菜盘、竹碗、竹席和竹凳。田园式的用餐环境,带您体验古代人生活的意境。
细想之下,这样的生活不是更符合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