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编织船型屋顶,凝结黎族精湛技艺
船型屋是这样建成的
保亭三道镇甘什岭上的船型屋景观。
保亭三道镇甘什上村茅草编匠人黄大荣正在编织。
黎族阿公在船型屋前悠闲地拉椰胡。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贾磊 通讯员 潘达强
一场大雨过后,泥土浸润着草木的清香,海南日报记者驱车穿梭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G224国道上,前去采访黎族船型屋屋顶茅草编织匠人。在素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称号的槟榔谷景区里,海南日报记者见到了63岁的黎族老人黄大荣。原本家住保亭三道镇甘什上村的黄大荣,2009年进入该景区工作。
“我10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编织茅草技艺,家里的老人手把手地教我。如今的黎村虽然很少盖茅草屋了,但是我这门手艺还没有忘记。”听说有人来了解茅草编织技艺,黄大荣来了精神,侃侃而谈。
船型屋是黎族较为古老的民居,其顶部外形呈拱形,用红藤、白藤扎架,屋顶上覆盖厚厚的芭草或葵叶,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相传,黎族同胞为纪念坐船渡海而来的祖先而独创的一种民居。
“船型屋之美在于外观,尤其是屋顶和屋檐,呈流线型,给人以古朴、淡雅和舒适的感受。”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高泽强教授如是评价,船型屋的屋顶凝聚了黎族建筑的精气神。
编扎茅草片
作为黎族民间建筑的一种,船型屋过去在海南岛中南部的黎族聚居地区很常见。而遮日挡雨的屋顶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茅草。
“别小看这一根根不起眼的茅草,晒干、编织起来就是最好的屋顶材料。”黄大荣带记者走进自己平时的编织空间,那里储备了不少茅草。
船型屋屋顶的圆拱造型有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而且能就地取材。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跟随黄大荣的脚步,记者来到该景区一处船型屋旁,黄大荣拿出一片正在编织的茅草。
身着绣有黎族图腾的衣服,黄大荣躬下身来,坐在板凳上,一只脚踩住茅草较粗的一端,双手顺着茅草的首尾走向继续向前编织。“抓来一把干茅草,用晒干的白藤条交叉编织把茅草紧紧地扎住,编织好的一段立即用脚踩住并压紧,这样再继续下一段,如此往复,编好的每片茅草大致规格是2米长、1.3米宽。”黄大荣一边编织,一边给记者讲述着。
在匠人手中,一把把茅草被编成将近3平方米大小,约一本《新华字典》厚度的茅草片。这只是第一步。
层层交叠编织屋顶
以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屋顶为例,按照黄大荣的测算,大约需要300片的茅草才能完全覆盖。
“不用粘胶等材料来密封填充,这些茅草真能挡住大雨吗?”
面对海南日报记者的疑问,黄大荣细细道来。原来,黎族的茅草屋顶能够不漏雨不滴水,这种技艺与汉族人用瓦片盖房遮风挡雨有异曲同工之效。
黄大荣说,300片茅草并不是简单地堆叠在藤架上,而是将藤架作为屋顶的底层,固定梁木之上后,才开始屋顶上的茅草编织工作。
“按照S型的走势,选择从任何一侧的屋檐开始,把每两张茅草片重叠一部分,然后将事先切好的藤条固定在藤架上,从左到右,再从另一边慢慢上移,从右向左,如此反复,就可以完成拱形屋顶的茅草编织。”黄大荣说。
在完成顶部的编织工作后,还需要找来4根竹竿,顺着屋顶斜坡的方向压住编织的茅草片,竹竿的两端用藤条就近固定在旁边的梁木上。这样,一个船型屋的屋顶覆盖才算基本完成。
一座船型屋 两年才建成
“以前建造一座船型屋所需要的劳动力和时间都很多,费时费事,仅靠一家人是远远不够的。”高泽强教授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从备料到房屋建成,最快也要两年时间。其中备料时间较长,村民们要先到山上砍伐物色好的各种建房用材,拉回村中。为了让木材长久耐用,防虫蛀,必须将木材在泥水中浸泡或埋藏一年以上。在此期间还需要准备建房所用的各种小木条、竹子、藤条、麻树皮等。
“黎族人盖房子一般都是集体劳作,村中凡知道某人家中有盖房事宜,不论男女老少都会主动来帮忙,人人尽职尽责,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高泽强介绍,房子落成的那天,屋子的主人会好好款待帮忙盖房子的村民,等到下一次别家盖屋,他们也会主动去帮忙。
过去,每一座船型屋都是黎族同胞团结互助的见证,每一座船型屋也凝结了当时黎族手工艺者最精湛的房屋建造技艺。
新时代下的传承
“这门手艺荒废太久了,多亏有了槟榔谷景区,在这里我们能够继续制作传统工艺品,比如黎锦、竹笼、牛皮凳等,现在景区内部分住房还是按船型屋的样子来设计的,我们的船型屋并没有过时。”黄大荣说。
在保亭槟榔谷景区,不少游客表示,他们最想看到的就是海南本地少数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这里不仅较好地保留了黎族、苗族传统建筑形式,还结合时代精神对它们进行了创新。
“景区按照过去村落的样式营造,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黎村苗寨。有了村落还不够,我们还把原来村里的老人请进景区,让他们在这里生活,有手工技能的老人可以在这里多挣些钱,鼻箫演奏、茅草编织、藤编技艺、首饰加工等,就连我们的员工房都是按照船型屋的样子去建造的。”槟榔谷景区负责人吉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