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王老虎抢亲剧情,越剧周雅琴今年有几岁?
周雅琴曾是著名的戚派花旦,戚雅仙老师的优秀弟子,现在应该是70岁左右了。
周雅琴曾和毕派小生杨文尉搭挡演绎过许多戚毕流派的经典剧目,“血手印”、“百花公主”、“白蛇传”、“王老虎抢亲”等等。
周雅琴现在定居美国,但时常回国探亲,偶尓也在舞台亮相,虽然年纪大了,但越剧情结还在。
李如麟演过什么歌仔戏?
《红尘奇英》、《洛阳桥》、《金交椅》、《十二生肖》、《琴韵萧声》、《仙侣奇缘》《皇甫少华与孟丽君》《小按君》《孝子雪冤记》,《龙凤再生缘》《孤月独明》,《孙膑与庞涓》、《七侠五义》、《西汉演义》、《洛神》、《豪杰传》、《莲花铁三郎》、《青山绿水情》、《侠骨英雄传》、《薛平贵》《龙凤姻缘》、《嘉庆君游台湾》、《白云龙》、《浪子李三》、《烟雨花楼》、《铁胆英豪》《顺治与康熙》、《洛神》、《四季红》、《唐伯虎点秋香》《真假福王爷》 等 1971 《孙膑下山》 庞涓 与叶青合演 《郭子仪》 包宽宝 与叶青合演 1972 《七侠五义》 仁宗皇帝 台视联合歌剧团 1973 《西汉演义》 张良 台视联合歌剧团 1975 《洛神》 曹丕 杨许版 1977 《豪杰传》 -台视联合歌剧团 1979 《莲花铁三郎》 江万里 《青山绿水情》 周勇 1980 《侠骨英雄传》 秦似玉 《薛平贵》 太英史 《龙凤再生缘》 皇甫少华 李如麟/许秀哖 《郑元和与李亚仙》 乞丐儿 客串 1981 《铁扇留香》 楚江云 《情海断肠花》 文凤波 《铁汉金鹰》 侯霸天 【传奇故事】 《精忠报国》 宋高宗(康王) 《蔡松坡与小凤仙》 杨度 《甘国宝过台湾》 梁亲王 《吴三桂与陈圆圆》 吴三桂 李如麟/王金樱 《倩女离魂》 罗晓青 李如麟/许秀哖 《木兰从军》 刘元度 李如麟/青蓉 《碧霞山》 张子达 《王金龙与苏三》 吴义 客串 1982 《西江月》 马天豪 《杨家将》 柴王爷 《恩怨情天》 凌小凡 1983 《七侠五义》 白玉堂 李如麟/许秀哖 《万花楼》 萧天龙/焦廷贵 《虎胆义魄》 柳启三 1985 《龙凤姻缘》 赵洛/韩灵 李如麟/高玉珊 《嘉庆君游台湾》 高世国 李如麟/高玉珊 1986 《白云龙》 白云龙 李如麟/郭美珠 《浪子李三》 李三 李如麟/郭美珠 《洛阳桥》 蔡福/蔡襄 李如麟/郭美珠 《烟雨花楼》 罗少英 李如麟/郭美珠 1987 《琴韵箫声》 耿少安 李如麟/康明惠 《仙侣奇缘》 吕洞宾 李如麟/康明惠 《十二生肖》 维心权 李如麟/朱玲蒂 1988 《断情剑》 顾世勇 李如麟/朱玲蒂 1989 《铁胆英豪》 云中天 李如麟/孙翠凤 《金交椅》 陆青松 李如麟/杨贵媚 1993 《顺治与康熙》 索额图 1994 《洛神》 曹丕 杨冯版 1996 【四季红】 《乱世情深》 范秀生 《落花盈泪》 方毅然 李如麟/许秀哖 《苦海思亲》 -客串 1997 《红尘奇英》 李广 李如麟/陈亚兰 《红姑传奇》 红姑 1998-2000 《三休樊梨花》 薛丁山 李如麟/许秀哖 《大劈棺》 庄周 李如麟/唐美云 《西厢记》 张君瑞 李如麟/翁丽玲 《打金枝》 郭暧 李如麟/石惠君 《杨宗保与穆桂英》 杨宗保 李如麟/唐美云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徐文姑 李如麟/唐美云 《清宫怨》 光绪皇帝 李如麟/石惠君 《王老虎抢亲》 -客串 《陈三五娘》 陈三 李如麟/林美照 《七仙女》 董永 李如麟/许秀哖 时装连续剧 1984.2 《出外的女人》 1984.12 《大庙口》 苗蔚兰 李如麟/黄仲裕 1988.9 《命运的锁鍊》 《相思海》 《真情城市》 舞台表演 《新白蛇传》 许仙 李如麟/许秀哖 (猪哥亮黑猫舞台) 《薛平贵与王宝钏》 薛平贵 李如麟/许秀哖 (猪哥亮黑猫舞台) 《新孟丽君》 孟丽君 李如麟/林美照 (金大舞台) 《新倩女幽魂》 -李如麟/许秀哖 《龙凤再生缘》 皇甫少华 李如麟/许秀哖 (新加坡表演) 2003.4.13 《金枝玉叶》 郭爱 李如麟/石惠君 (新加坡表演)
香港古装武打爱情生活电视连续剧?
《王老虎抢亲》(英文:A Bride For A Ride)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古装武打电视剧,以高清技术拍摄。此剧为2009无线节目精选第二季剧集之一,监制潘嘉德,主演钱嘉乐、苏玉华、陈键锋、胡定欣主演。
该剧讲述钱嘉乐饰演的地方小县保长王老虎有勇无谋,与陈键锋扮演的滑头读书人周文宾,由家庭斗到战场,过程鸡飞狗跳,惊险搞笑。该剧2009年7月13日在豆瓣播放。
中国古代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字?
江南四大才子,之所以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感兴趣,我觉得《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作用不小,不过戏说听听笑笑就行了,现实中还是很吊的。
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1、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
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
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
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2、祝枝山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
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
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3、文征明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徵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4、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
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倪匡蔡澜金庸真实水平如何?
“香港四大才子”,是指香港的四位文人,分别为金庸、倪匡、黄沾和蔡澜,四人各有所长,皆是腹中饱有学问之辈,而且分属好友,因而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四人之成就约于七、八十年代开始被广为认识和推崇,而其中黄沾因癌病已于2004年逝世,金庸于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倪匡也已封笔,只有蔡澜偶尔做做电视节目和写美食书。
倪匡、黄沾和蔡澜曾于1989年至1990年间共同主持经典成人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四大才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里程碑。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黄沾,原名黄湛森,1941年出生于广州,有八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1949年他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毕业后曾执鞭,后转到电视台工作,1965年投身广告创作及填词。上世纪70年代末,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家变》、《狂潮》《强人》《大亨》《抉择》《风云》《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等这些电视剧的主题曲都是黄沾的佳作。那个时期,可以不夸张地说,香港的每个角落、每个人唱的都是他填词的歌。从此他走上了自己填词生涯的高峰,渐渐开始为电影作词作曲,伴随着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青蛇》《黄飞鸿》等陆续走红,黄沾的词曲也传遍了华语地区。黄沾的词作品是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词坛小生林夕在点评黄沾时说:“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至今,他仍然是香港歌坛公认的“词坛教父”。2004年11月24日,于香港逝世。
黄沾真实水平如何?
黄沾是流行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见证着香港乐坛的崛起、辉煌与没落。黄沾不仅是乐坛的传奇人物,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流行音乐,成为代表香港的一个时代标签。他不仅会作词,还会作曲、演唱,创作了超过2000首作品;主持电视电台节目,写专栏、写小说、写剧本、演电影,样样手到擒来,因此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冠以“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誉
黄沾文采飞扬,个性洒脱,他的想法、创意总让人拍案叫绝。黄沾人缘好,整天笑口常开,幽默潇洒,然而碰到生气的时候,他也从来都是有话直说,口无遮拦。黄沾的词作品是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
黄沾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师,一个非常有中国气质的大师。他的作品能触动聆听者的心灵。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1957年到香港,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
倪匡本人才华横溢,与金庸、蔡澜、黄沾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本人比较喜欢写武侠,但无奈好友金大侠在此方面锋芒太盛,故转写科幻为主。 在《天龙八部》中,金大侠有一段时间应邀出国,那时倪匡代笔,由于他不喜欢阿紫,便故意把她弄瞎了,虽然后来倪匡代笔的部分在书中全无保留,但金大侠,还是让阿紫失明了。倪匡最推崇的小说家分别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高阳、夏树静子、爱伦坡;最推崇的散文家是柏杨与李敖。
倪匡有几位至交好友,古龙,两人于一九六七年结识,旋结为莫逆之交。古龙过世,倪匡伤心欲绝,吊祭时泪洒灵堂(还把古龙陪葬的洋酒喝了一大半)。结果古龙的遗体竟然当场吐血!倪匡不顾他人的警告,将故人之血郑而重之珍藏起来。
倪匡真实水平如何?
倪匡是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其实这是倪匡自谦,这句话中的“汉”字大可删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对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师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师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出来的,所以这句话绝无人能找到反证。)倪匡也是最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作家,他从不拖稿、欠稿(早期写得太快,写完后还故意搁几天再交稿)。但稿费、版税奇高,并有两大原则:请先付钱;货出不改(小说绝对不准人改,剧本如何改则绝不过问)。
自一九五七年由内地来港后,写了三十年,一个星期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可以写三十年而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且是畅销的保证。江湖中人更戏称他为“袋装书大帝”。出版界流传一个笑话:即使倪匡写的是无字天书,也会迅速售罄。充其量下次购买倪匡作品时,看清楚是不是无字天书续集罢了!在香港,纯以写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香港四大才子——蔡澜蔡澜,新加坡华侨,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1941年,属蛇,8月18日狮子星座,出生于新加坡邵氏“大华戏院”的戏楼上。少年时代受父亲的影响,阅读了不少现代作家的作品。14岁时,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影评《疯人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十六、七岁时离开新加坡到外国,后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1957年,蔡澜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1959年,离开新加坡到外国,后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半工半读。
1963年,蔡澜到香港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的电影监制。监制之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成龙主演的巨片。1989年,黄沾、蔡澜、倪匡曾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
1992年,蔡澜进军商界,创办监制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
1997年~1999年蔡澜主持之电视节目有《蔡澜人生真好玩》及《蔡澜叹世界》。
2011年担任亚洲电视旅游节目《蔡澜亚洲一乐也》主持。2012年起,担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及电影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总顾问,并受邀在国内美食节目《顶级厨师》等美食节目担任评委。
蔡澜真实水平如何?
蔡澜先生可以说是一个对于美食剧有自己很深的见解的人,而且他也是世界华人健康饮食的顾问,所以说他对中华美食的推动和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基本上很多餐饮店有蔡澜先生的亲口认证,其实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一开始我了解蔡澜先生就是由于很多饮食店都以蔡澜先生亲口认证好吃作为一种标准,当时蔡澜先生在我心中只是一个美食品鉴家,他对于美食有自己独特的品鉴能力和方法,他对于美食虽然说不上挑剔,但是绝对是有一种标准在的,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路边小吃就能得到蔡澜先生的认同,只有真正用心而且好吃的美食才能让蔡澜先生认同。而后我才了解到,蔡澜先生在香港的饮食界地位非常高,他对整个香港的饮食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以前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作家,但是和其他作家不一样,他一直致力于写有关于美食的书,而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到了晚年时期,他开始对美食继续扩大影响力,有非常大的成就。因此,他开始对美食行业进行了一种点评以及推动。而蔡澜先生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对华人健康饮食的一种推动和帮助作用。其实世界上对于华人的饮食了解也不算特别多,因此很多世界上的华人健康饮食都是蔡澜先生在做助推的,他把华人的美食带向世界带来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也把华人很好的饮食继续保留和推崇,让每一个真正热爱华人饮食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美食的魅力。
所以说,蔡澜先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美食家,她对于中华的美食不仅仅具有品鉴力,还有推动力,是我们不可多得的中华美食名片。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的名门望族,家学渊源,1948年移居香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祖上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荣耀。他自幼酷爱读书,并且笔耕不辍,是一名成功的报人、社会评论家和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55年在《新晚报》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1972年9月《鹿鼎记》连载完结,金庸宣布封笔。20年间先后完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小说,成为武侠小说的典范,在大众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金庸真实水平如何?
金庸纯“讲故事”的通俗小说成就,如《射雕三部曲》,至少不下司各特之于英国、大仲马之于法国。考虑到大仲马无可争议的大师地位,金庸的大师地位毋庸置疑。
而另外三部,我认为完全可以当作“文学作品”,超出“讲故事的通俗小说”。即:
《天龙八部》被夏济安、陈世骧两位先生盛赞,认为有悲天悯人的古希腊悲剧色彩。这两位先生都算学术宗师,眼光品味远在我之上。
《笑傲江湖》作为政治寓言的伟大小说,个人认为品第甚高,历史地位至少不该低于《镜花缘》。
《鹿鼎记》对中国武侠作用,大可以当做《堂吉诃德》之于骑士小说。
金庸在传统叙述方面,华丽多样。比如《射雕》里密室疗伤一段,纯是希腊剧格局。其故事讲述技巧绝对大师级。然后文本中的文化意味,比如诗词、器物、书法、政治、音乐等,繁杂多样。丹纳说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一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在故事的广阔时空方面,金庸是史诗级的。虽无法作为《金瓶梅》级别的历史风俗剧,但单把他作为一个“时代剧作者”,也可以是马洛级的——哪怕够不上莎士比亚吧。
故此,我倾向于认为,金庸之于中国,至少不下于大仲马之于法国,甚至可以推到狄更斯之于英国的地位。《天》《笑》《鹿》和《射雕》单拿出来,哪怕不能说齐平四大名著,至少可以压倒《儿女英雄传》、《镜花缘》、《海上花》、《三言》这一流作品。论结构,金庸的相当一部分小说可以压服《儒林外史》(其实等于短篇小说串联)及以下级作品。
结语香港四大才子,每一个都才华横溢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最敬佩的莫过于金庸老师。
如何评价金庸先生?
《倚天屠龙》可重拍,金庸江湖难再寻!
金庸
他生性顽劣,两次被学校开除,但却被所有中国人尊敬。
他天生潇洒,敢爱敢恨,但却连遭孽缘,痛苦一生。
他是马云的偶像、古龙的恩师,无数国人的精神信仰,但却历经大悲,一心向佛。
他,就是金庸。
——易水寒
作者:易水寒
编辑:度公子
1924年3月1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父亲对这个小生命寄予厚望,取名:查良镛。
查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所谓:“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康熙帝曾为其题字:“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他的表哥是徐志摩,姑父是军事家蒋百里;表姐夫是钱学森,表外甥女是琼瑶。
成长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他便受尽文艺的熏陶。
手边身旁、尽是书籍;耳闻眼见、皆是墨香。
但他却从不似大家族的规矩子弟,总是顽劣调皮,惹得父忧母愁。
一次,父亲带他出门放风筝,眨眼的功夫,他就不见了。父亲心急如焚,寻至天黑也不见踪影,回家后才发现,他早就坐在书房里看书了。
被父母痛打一顿后,他还是改不了说风就是雨的脾性。而他的年少不羁,也预示着之后的风浪。
15岁那年,他不甘终日被束缚于课堂之中,便偷偷瞒着家人、背着老师,给一本名为《初中投考官者》的试题做经编。
但却不曾料想,竟卖得奇好,畅销各省。一夜之间,他获得了一笔巨款。
而他的才华与抱负,此时方露端倪。
可他却并不是一个好学生,顽劣倔强、常违抗校训,终于连招两道“劝退令”。
中学时,他看不惯训导主任的仗势欺人,下课后就跑去壁报前大书特书,一一列举主任的不齿行径。
言辞犀利、幽默讽刺,引得师生们纷纷围观,一时掀起全校风波。
正在他义愤填膺、怒骂不停时,一纸“开除通知”送到他眼前。他不屑的笑了笑,转身离去。
而这份狂傲和清高,在大学时达到了顶峰。
上大学后,他依然执笔仗剑走天下,对校园里的种种丑闻、种种不公,全部都侠肝义胆、仗义执言。
这让他成了同学们眼中的精神领袖、孤胆英雄,但同时也触怒了学校管理层。
于是,第二张“开除通知”不期而至。但正是这次开除,让他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1946年,上海《大公报》邀请他为电讯编辑,赴香港工作。从此,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
不久后,一部《书剑恩仇录》让所有人都听说了一个名字——金庸。
自此,他正式以“金庸”为笔名,开启了一代武侠传奇。
在他笔下,是“情深意真,岂在丑俊;千山万水,与君同行。”
在他笔下,是“天地四方为江湖,世人聪明反糊涂;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他爱那些才子佳人,也爱那些狭义情仇。这武侠世界,一朝既入,便是一生。
也许他本就一身英骨,所以笔尖的豪情万丈是那么自然;也许他注定为写而生,所以描摹的江湖画面是那么震撼。
但商海浮沉,他不曾想过,竟会为了五斗米而自轻自贱。
初涉文坛,他一心想创办属于自己的刊物。于是,一份《明报》让他尝到了创业的激情,也将他推向了无底深渊。
《明报》初创时期,毫无名气,读者也兴味索然、销路惨淡。
为了在报刊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他不得不改变之前纯文学的风格,转而迎合市场,写各种艳俗、滥情的劣文。
标题极尽谄媚,内容也不堪入目。
那些恶心肉麻的文字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酷刑。每每写完,他都会烦躁的将手稿揉烂弄皱,像丢垃圾一样攒在脚边。
但为了报纸的销路,为了跟着他的员工能有饭吃,他不得不逼迫自己压下愤懑,写了一篇又一篇。
但才华有多耀眼,现实就有多残酷。
当时香港的各类报刊杂志为博眼球,炒作的愈来愈甚,文字越来越无底线。
他的逢迎之策,也淹没在那些更加无耻低俗的文字里。
眼看《明报》危在旦夕,将临倒闭。他如坐针毡,夜不能寝,短短几天,就像是苍老了十年。
而人必历险境方能重生,事必经绝处才见出路。
他索性破釜沉舟,撕碎了所有的烂俗旧作,广告赞助一概不拉,宣传噱头全部丢弃。赔上全部家当,给员工发了最后一次工资。
随后,他一头扎进书房,开始笔耕不辍,写自己最喜爱的武侠小说,期望以此翻盘。
这是一招险棋,若胜了,是九死一生;若败了,则是满盘皆输。
他不是赌徒,没有技巧、不识天机。但这一次,他赌赢了。
凭着《射雕英雄传》的连载,凭着《倚天屠龙记》的大火,《明报》被救活了。
他的武侠小说仿若一股狂风,吹散了当时香港文学市场上浑浑噩噩的沉闷空气。
读者们在那些故事中、在刀光剑影里,找回了年少的血气激情,也找到了灵魂的自由和精神的寄托。
谁不向往自由?谁无一腔热血?他的武侠世界,挽救了《明报》,也挽救了低俗至底的市井小说。
但就在他风头正盛时,人群中爆发的一声声“反对”,彻底刺痛了他,也改变了他。
他在骨子里就是个悲剧大师,总想写一个纯悲的结局。
就如《神雕侠侣》的原名是《天残地缺》,天残是指杨过,武功盖世却惨失右臂;地缺是指小龙女,冰清玉洁却被奸人玷污。
而按他的本意,绝情谷的纵身一跃便是全篇剧终,既无十六年后的重逢,也无终成眷属的幸福。
但连载到结尾时,万千读者无法接受这种缺憾的结局,无法释怀追看数日的美好期待。
于是,一声声“反对!”“还我小龙女!”“不要悲剧!”的呼声,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
无奈下,他只得改了书名,也改了结尾。
但小说可以改,他心中巨大的哀伤和绝望却从不曾改过。
而那些灰暗的纠结和黑色的忧伤,都源于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叫夏梦。
那一年,他33岁,已有家室,但妻子杜治芬背叛了他。
作为一个丈夫,他无法忍受不忠;作为一个侠客,他无法忘记屈辱。
他每天借酒浇愁、事业一落千丈。这种烂醉如泥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直至遇见了夏梦。
这个优雅娴静、清冷孤傲的女人只是一个回眸,就俘获了他的心。
那样的一颦一笑,那样的半嗔半羞,像极了他梦中的爱人。
于是,夏梦这个名字便烙印在他心里,日日夜夜,萦绕不去。
为了夏梦,他特地加盟到长城电影公司,专门为她写剧本,当编剧。
为了夏梦,他出钱又出力,联合胡晓峰为她量身打造电影《王老虎抢亲》。
他不在乎外界的流言蜚语,也不在乎耗尽心力。只为了看见美人一笑,赴汤蹈火他也甘之如饴。
但这片痴情,终是付之东流。
面对他真诚而热烈的追求,夏梦只是抱歉一笑,轻声道:“可惜你迟了一步,我已结婚,不愿伤害家庭,请你谅解。”
伊人如梦、悄然远去;衣袂飘飘,婉转决绝。
自始至终,都是他一个人的爱,一个人的戏。
于是,他自虐般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将爱而不得的苦统统写进小说里。
他拼命地写,不停地写。《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
一部部经典之作接连问世,金庸的名字响彻祖国大地。
但只有他知道,这不是为了名和利,只是为了哀悼。悼念他爱而不得的情;悼念他迟来缘浅的意。
在他的小说中,几乎所有美丽的女性角色,都存着夏梦的影子。
小龙女的清冷孤傲、黄蓉的俏皮机灵、王语嫣的遗世独立等,每一张面孔都似他的夏梦,但全都不及他的夏梦。
三毛曾说:“若不了解金庸和夏梦的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的小说。”
直至2016年10月30日,83岁的夏梦安然长逝,金庸终于潸然泪下。
那时,已92岁的他如丢失了最珍贵的至宝,伤心的像个孩子。
一段幻梦,一生痴恋;武林神话,终归落幕。
他曾说:“最好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白头偕老。”
但上天对他,却并未垂怜。
他的三段婚姻,皆有缺憾。
第一任妻子背叛了他;第二任妻子朱玫为他养育了4个儿女,但晚年时因肺痨去世;第三任妻子林乐怡的出现,终于让漂泊一生的他,稍得安慰和休憩。
但所有的情与爱、恨与痴,于他而言,全是隐伤。
真正让他被世人传颂、被国人爱慕的,还是他的义薄云天、重情重义。
而他的头号粉丝与兄弟,就是马云。
马云曾说:“中国的书,其他的都可以不读,就是不能不读金庸!”
一次发布会上,记者问马云:“你最喜欢最崇拜的偶像是谁?”
马云脱口而出:“金庸!”
而金庸也视马云为密友,为淘宝网手书八个大字:“宝可不淘,信不可弃。”这幅字,至今仍被马云珍藏。
不只是马云,孔庆东、蔡康永、莫言等人都将他视为人生偶像。
但在所有的追随者中,他最牵挂的,还是古龙。
他曾说:“我个人最喜欢的武侠作家,第一个就是古龙。”
初见古龙时,他已是文坛泰斗,而那时的古龙,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家,但他一眼就看出了古龙的不同。
他决定,封笔之后,由古龙接班。
1972年,《鹿鼎记》完稿。他正式宣布封笔归隐,随后,将一封亲笔信寄给了古龙。
据说,古龙当时正在家中准备洗澡,待拆开信件一看,竟是金庸的约稿信,兴奋地不能自己,连澡都忘了洗。
从那一天起,盟主易位,古龙称雄。
然而,退隐后的他并未得到向往的宁静。一个消息从美国飞来,撕碎了他的天空。
1976年10月,他的大儿子查传侠因感情受挫,在美国哥伦比亚自杀身亡,年仅19岁。
听到噩耗时,他只觉天旋地转、日月变色。
“爱而不得”这四个字不仅是他最大的心伤,如今又夺走了儿子的生命。爱情许是查家的梦魇,遗憾许是英雄的伤疤。
痛失爱子后,他一度心灰意冷,不问世事。只肯浸在佛经中昼夜钻研,再不愿触碰凡间人情。
他退出了《明报》集团管理层,将一手创办的公司卖给了企业家于品海。
毕生心血,一朝舍弃;不见豪情,只剩黯然。
此时的他,只想远行游历、静修谈禅。
那些草原上的孤鹰、大漠里的骏马、北风中的城郭、断崖前的碑刻,都已灰飞烟灭;英雄的长剑、美人的眼泪也全被忘记。
他的心里,徒留一片虚空。
也许这是一个不完美的结局,但也许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2018年10月30日,他带着遗憾、带着功名,也带着留恋、带着平静,溘然长逝。
一代英豪,就此枯骨;皇图霸业,皆付笑谈。
从此,江湖上再无人能笑谈令狐冲的狂傲、共饮乔峰的烈酒,也再无人能闻听黄药师的洞箫、悲悯张无忌的多情。
江湖仍在,先生难寻;侠骨归山,百鸟悲啼。
近期又有一版《倚天屠龙记》被重新翻拍,引得众人议论纷纷。而在此之前这部经典之作已被拍过7版。
但无论是1978年的郑少秋,还是1984年的刘德凯;
无论是1986年的梁朝伟,还是1994年的马景涛;
亦或是2001年的吴启华、2003年的苏有朋,还有2009年的邓超。
一张张精致的明星脸、一帧帧修饰的打斗画面,美则美矣,但总觉少了些灵魂和笔者真意。
这些荧幕上的“江湖侠客”、这些被一次次改编重铸的“武林情怀”,都只能窥得先生写下的文字,却诠释不出先生骨子里的侠义。
只道是:《倚天屠龙》可重拍,金庸江湖难再寻。
大师已去,再难得人间英杰;枉留遗憾,抵不过儿女前债。
一生舞墨,全不见半点矫揉;命中有劫,只可叹苍天善妒。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十四个字,道尽一生。
此后,“金庸”这个名字便如天外丝竹,只有当雷雨轰鸣时,才可忆当年叱咤风云。
“武侠”世界便如鬼路仙途,只能在旧书残卷中,方能见先生豪情万丈。
先生千古,而英魂永存!
以上就是黄梅戏王老虎抢亲剧情的详细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