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战国时期的黄金是黄铜吗 殷商青铜器什么时候出现的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2、中国最早的青铜工具或武器出现在什么时期,只知商周青铜文化的繁荣与精美。到古玉中寻觅青铜工具的痕迹。...

战国时期的黄金是黄铜吗,殷商青铜器什么时候出现的?

青铜器最早是否出现在商朝

夏朝。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

中国最早的青铜工具或武器出现在什么时期?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对青铜发展史知之甚少。感谢“尔静桥”和“弓口重说”两篇精彩专业的回答,学习了。

我思考的是我国青铜冶炼开始于什么年代,有何文献记载或有出土实物。结果有些失望,只知商周青铜文化的繁荣与精美,关于来龙去脉则不甚了了。

既然如此咱们就换个方向,到古玉中寻觅青铜工具的痕迹。熟悉古玉的人都知道,中国玉文化有着八千多年的发展史,并从未中断过。那么青铜铊工最早出现在什么玉文化上,是否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去印证中国的青铜发展的轨迹。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史前红山文化距今五千多年前,在红山中晚期的玉器上出现铊工痕,尤其是孔洞出现了横纹。一派认为是仿品,而另一派则依据“质.型.工.浸”及老熟度认为是真品。一时各有各的说法争得不亦乐乎。个人更认可后一种说法。从痕迹学的角度讲,痕迹是客观实在,不骗人不说谎。我们红山的先人为什么不能发现.冶炼.制造青铜工具(不能令人理解的是相当一部份学者专家认为青铜是外来文化)。试想炎帝与黄帝大战蚩尤时挥舞的是石刀石斧。大禹治水时开山挖河也是石铲石锄。个人认为石质工具和武器满足不了这样大规模工程和战争。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就没有出土的佐证昵?我只能说也许是青铜炼制不易又可再次冶炼,同时尚无青铜赔葬的习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农村生活过,亲眼目睹农民捡抬地中发现的一根铁丝,一颗铁钉极为珍视,可见金属的宝贵,更何况在上古洪荒时代。如图一.这是一件合磨碧玉(别因为少浸又称为仿品,细观它的老熟和工型神韵。)玉猪龙,眼部工痕清淅可见。图二.红山晚期的玉璇玑是一件石铊与青铜铊完美合作典范。整个器型精美细致,一丝不苟。尤其是古文字(是甲骨文还是更早的文字,本人才疏学浅概莫能识。)只能用美来形容。古汉字之美正是历代书法家艺术灵感的源泉。古字正是精准铊工的体现,标志着古人用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其它几件都可见铊痕,甚至能看到古人初始用铊的生涩和不熟炼。红山文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神奇和想象的王国,有太多的迷题有待我们后人去一一pj。我们固然要依据历史文献出土物证,但又不能什么都不做,一味的感叹苏美尔青铜文明和恰约尼出土的铜矿石钻孔珠。世界都承认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怎么可能是别人带着我们进入的青铜时代。仔细研究红山文化或可打开中国青铜文明源头的大门。

怎么鉴别铜器?

鉴别铜器方法: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不润泽,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鉴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伪者有铜腥味。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辨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多不考究,但也有了字体竖笔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底部,若露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底部若是伪制,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

先秦时代文献中的金?

春秋时期的逗金地,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

从战国一直到东汉以前的金,通常就是在说真正的金子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金子多做成马蹄形或饼形,每一块就是逗一斤地,现在出图的金饼、马蹄金,重量一般就在250克左右,250克,正是汉代一斤的重量。

那时候的一两也不是现在的一两,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其实是15.625克左右。

金饼的铸造,一块刚好要差不多是一斤,即一金,才行。

东汉以后社会上就不大用金子了,所以我们看东汉以后的记录,如果赏赐的是金子,一般都会很明确地告诉你逗赏金千两地,一定有单位。但逗十万钱地里的逗钱地,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了,这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广。所以我们再看逗米贵,一斛万钱地,逗首饰值七十万钱地。一钱,等于一文,就是一枚铜钱的意思。

明清时代,如果单说逗金地,就是银子。

这主要出现在文人笔记中,说什么东西值多少金,意思是值多少两银子。

如《清稗类钞》里,记录达官贵人舍得花钱,买鼻烟壶当时尚,逗屑叶为末,杂以花露,一器值数十金,贵人馈遗以为重礼。

地这里的数十金,是说数十两白银,而不是数十两黄金。更不可能是铜板了,几十个铜板买的,贵人们也不好意思馈赠当成重礼。 综上,说古代逗金地就是指铜,是有严重错误的。

春秋的金,大约是在说铜。

战国、秦、汉的金,通常就是说的金子。

汉以后的金,后面加计量单位逗两地的,一定是黄金,但说逗赏金三十万钱地这种,赏的就是孔方铜钱。

明清时期,不加单位的金,如逗值数十金地,这里的一金就是指一两白银。

从清末到民国,逗一金地就指一个银元了。

汉代铜镜是黄铜还是紫铜?

汉代、唐代铜镜使用高锡青铜,铜质银白,质地紧密,较重。宋代以后采用低锡青铜,含锡量明显减少,含铅量增多,锌的比例也加大,因此铜质、色泽均有变化。

从铸造方式上判断铜镜真伪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唐代以前的铜镜使用的是 陶范铸造法,具备陶范铸造特征。战国时期铜镜图案之间有 范缝,汉代铜镜表面有 范土龟裂痕迹。宋代以后采用 砂型铸造,现代造假多用失蜡法,没有陶范铸造特征。从这些特征人手,很容易区别宋代以后和现代仿造的汉代、唐代铜镜伪品。

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

在漫威宇宙中,美国队长拿着一个破盾牌那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拥有几千年兵器史的中国就没有一个美国队长那样的盾牌呢?甚至连铁皮盾牌都没有?

其实,我国应该是最早使用盾牌的国家了,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盾牌,之前在殷墟曾出土过青铜盾牌,可以显示中国在商朝就已经将青铜器应用于防御武器上了。

韩非在《韩非子·南面》中写道:“人主者明能知治,严必行之,故虽拂于民心,立其治,说在商君之内外,而铁殳,重盾而豫戒也。”

也表明春秋时期,人们比较喜欢用重盾,具体材料不清楚,但是商代已经可以将成本昂贵的青铜器打造成盾牌,春秋时期没有道理不把更廉价的铁器打造成盾牌。

但是现在出土的铁制盾牌却很少见,我认为不是没有,而是铁制品爱生锈不易保存,反倒是不如青铜器保存时间长。

当然,根据大多数史料记载,将铁器盾牌应用于大型战争的纪录还是很少,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铁制品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铁盾在战场中的可用性。

首先来说,铁制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能否大规模应用于战争中

要说夏朝有铁盾,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根据现在的考古资料情况来看,西方史学家连夏朝都不承认,更不会承认夏朝时期就有了铁器,正常来说,中国铁器的逐渐普及应该是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当然,这种普及并不是说跟现在的废铁一样,一斤铁三五毛钱这样的白菜价,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铁都是稀有金属,虽然比青铜造价低,但也不是产量巨大。

中国的铁器应该说在汉代时期才真正盛行,因为汉代开始用煤来做燃料,大大提高了冶铁的效率,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由于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融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使得生产出来硬度和性能都更好的钢。

北齐时以灌钢法锻造的刀相当锋利,铁器开始真正大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南北朝时期基本淘汰了青铜器在军事中的用途,到唐朝时期,冷兵器也彻底迎来了全铁器时代。

根据美国学者郝若贝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宋代中国产铁的数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铁量的总和。

在这样的产量情况下,能否将铁制品大规模应用于盾牌制造中呢?

我认为如果硬要造全民铁盾也能造出来,但是不是那么容易,这一点可以比照南宋时期,金国金兀术的“铁浮屠”部队上得到验证,铁浮屠其实就是连在一起的重装骑兵,将铁甲套在战马和人的身上,就像古代版坦克一样冲向敌军,在铁浮屠的冲击下,金国步兵鲜有敌手。

但是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铁浮屠就已经要把金国的国库掏空,可见即使宋代产铁量再大,也不能这么挥霍。

将铁器做成盾牌,或者说把铁皮包在盾牌上,都是需要大量的铁器储备,金人都是重装骑兵才有资格用铁浮屠,其他步兵一律没有,那宋代的时期怎么可能把铁用到步兵的盾牌上呢?

其次,铁盾在战场上的作用到底如何?

一个国家的兵器其实是与人种、文化、科技、历史等等因素息息相关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最早的盾牌作用应该是用来防矛的,步兵对冲的产物。

但是从战国时期开始,骑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投入战争后,尤其是汉朝马镫的应用,更加强化了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后,为了对抗骑兵,农耕文明不得不发明远距离射击武器进行防守性攻击,从唐到宋,弓弩一类杀伤力强,攻击距离远的武器成为主战武器。

这个时候的战争已经充满距离感,传统步兵逐渐分化为持长兵器的长兵,持刀剑的短兵,以及持弓弩的远距离射击手。

真正能够拿盾牌的人,估计也就是短兵相接的时候才能用到盾,这个时期的盾,绝对不是双方步兵交接的时候,用盾来挡地方的矛一类的武器,而是为了防止弓箭和飞石。

换句话说,不管是冲锋也好,还是守城也好,都是步兵举着盾牌冲,冲到地方阵营真正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盾牌的作用就已经没了,可以直接扔掉了。

这样的话,用铁制的盾牌和木质的盾牌,两者的作用是差不多的,而且在冲锋的时候,更要求速度,铁皮盾牌因为沉重,反而会浪费士兵的力气。

可以说,在能够大规模应用铁器在制作盾牌的宋代,铁盾的实用性也不高。

而且盾牌在宋代以后的战争中作用越来越低,一方面,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用盾牌来挡火枪,也只是远距离才行,真正到近距离,火铳的发出的惯性,能把人震飞。

就包括现在,拿防弹盾牌挡近距离的情况下,也架不住AK一类的突击步枪扫射,一般如果是步枪的话,再厉害的盾牌,也架不住有攻击性的武器。

另一方面是,宋代之后的战争多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冲突,盾牌的作用微乎其微,基于上面说的,游牧民族常常以进攻当作防御,从来没有防守的习惯,自然对盾牌不上心了。

可以说,在骑兵称霸的冷热交替的兵器时代,步兵地位本身就低,传统持刀枪的步兵在军队中的地位下降更重。

尽管盾牌在近代以来的战争中,作用越来越小,但也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忽视,在戚继光的新式训练方法中,以11人组成“鸳鸯阵”,其中有两个人拿盾牌,一个人拿长盾,一个人拿滕盾,长盾抵挡敌军的攻坚和长枪,藤牌也有刀剑,应用起来更灵活,两个人的主要作用就是掩护整个小队的进攻还是撤退。

清军入关之后,发现用藤制作的盾牌不仅轻便,还拥有一定的韧性和伸缩性,而被广为采用。

当然,冷热兵器交替时代已经是盾牌最后能够发挥的余热了,真正等到热兵器对抗时,盾牌则被彻底淘汰,再也没有用武之地。

还是那句话,兵器的发展是与人种、文化、科技、历史等等因素息息相关的,铁制盾牌虽然看着结实,但是并无用武之地,历史上没有也并不奇怪。

但是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创造出的坦克,其实跟铁制盾牌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把一辆车用厚厚的铁皮包起来,不就是一个大的盾牌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也曾大量制造坦克,但是法国人更多的将坦克当作移动的堡垒,而没有当作进攻的武器,结果都被德国人缴获了,也可以看出,东西在那摆着,也得分谁用。就好比美国队长拿一个脸盆大小的盾牌就敢上天入地,也是人家本事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