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矿是什么构造 氧化铝之间的区别

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在普通碳钢上形成的氧化铁继续进行氧化,镍和铬)进行电镀来保证碳钢表面,下面的钢便开始锈蚀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

黄铜矿是什么构造,不能泡水的水晶?

水晶有一部分是不能沾水的,具体有:

1) 晶体中含有金属成份,浸水会令晶体生锈。如:天铁、青金石、蓝铜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 。

2) 晶体结构松散的晶晶,水会令结构分解。如:莹石、松石、红纹、方解、 木化石、 沸石、 云母石、 透石膏、 沙漠玫瑰、 天青石 。

3) 有的水晶,浸水后会起化学变化, 释出微量有毒物质。 如:孔雀石。 4)有金属配饰或包边过的水晶,也不适合浸水。金属会生锈。

氧化铝之间的区别?

.化合物中以一价和二价形式存在为主的金属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如:铜山(出产铜矿的山);铜花(铜屑);铜金(赤铜);铜粉(铜屑。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可当作颜料);铜陵(产铜的山);铜落(铜屑。可入药);铜腥(铜的腥臭味)

铜元素 元素名称:铜

元素符号:Cu

元素原子量:63.546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7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结构中铜原子按立方最紧密方式排列,又称铜型结构。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7.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0.00008

氧化态:

Main Cu+2

Other Cu-1, Cu0, Cu+1, Cu+3, Cu+4

晶胞参数:

a = 361.49 pm

b = 361.49 pm

c = 361.49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地壳中含量:(ppm)50

质子数:29

中子数:35

原子序数:29

所属周期:3

所属族数:IB

电子层分布:2-8-18-1

莫氏硬度:3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3810

一般状况下的密度:8.9×10^3kg/m^3

在古代就发现有铜存在。所有金属都和大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钢上形成的氧化铁继续进行氧化,使锈蚀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属(例如,锌,镍和铬)进行电镀来保证碳钢表面,但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保护仅是一种薄膜。如果保护层被破坏,下面的钢便开始锈蚀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 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以锌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铝、铜、镁、镉、铅、钛等。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气中耐腐蚀,残废料便于回收和重熔;但蠕变强度低,易发生自然时效引起尺寸变化。熔融法制备,压铸或压力加工成材。按制造工艺可分为铸造锌合金和变形锌合金。

锌合金的主要添加元素有铝,铜和镁等.锌合金按加工工艺可分为形变与铸造锌合金两类.铸造锌合金流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适用于压铸仪表,汽车零件外壳等。

合金成分中,有效合金元素:铝、铜、镁;有害杂质元素:铅、镉、锡、铁

为什么不能用高炉炼铁的方法炼铜?

应为大多数铜矿不是氧化物,而是硫化物。例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2)。而碳怎么和这些物质反应呢?(碳和硫一个是第四主族一个是第六主族)所以高炉的结构并不适合用来冶炼铜。但是铜的冶炼确实也是采用火法,不过主要是采用反射炉进行粗炼,用转炉精炼,一般采用天然气或重油加热。

黄铁矿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黄铁矿(FeS2)中Fe为+2价,S为-1价

黄铜矿(CuFeS2)中Fe和Cu都是+2价,S为-2价

黄铜矿是一种较常见的铜矿物,可形成于不同的环境下,但主要是热液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常可形成具一定规模的矿床。

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黄铁矿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黄铁矿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黄铜矿颜色是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绿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具导电性,性脆。黄铁矿呈浅黄铜黄色,表面常具黄褐色锖色。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极不完全。可具检波性。

黄铁矿是半导体矿物。自然金矿石颜色、条痕均为金黄至浅黄色,随含银量增加而变淡,金属光泽,不透明。

黄铜矿在工业上,是炼铜的主要原料。在宝石学领域,它很少被单独利用,偶尔用作黄铁矿的代用品。另它常参与一些彩石、砚石和玉石的组成。

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含Au、Co、Ni时可提取伴生元素。黄铁矿也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

金银是如何形成的?

金:

1、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2、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3、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4、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5、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6、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银:

在内生作用中,银在热液阶段才趋于高度集中,富集成银(金) 水银矿

或各种含银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在表生条件下,银的硫化物可形成具有一定溶解性、易溶于水的Ag2SO4,在氧化带下部形成次生富集体;在沉积作用中,银常与铜、金、铀、铅、锌或钒、磷等一起迁移,沉淀于砂岩、粘土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岩石中,当其达到一定程度的富集,可形成沉积型或层控型银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呈细分散状态的银,经变质热液的萃取与活化迁移,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可富集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矿床,或者使原矿体叠加富化。

地质作用阶段形成

由于银矿物或含银矿物种类繁多,它们又可在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形成,因此这些银矿物常分布在不同的矿相中,甚至好几种银矿物赋存于同一矿石之中,它们除独立呈粗粒单晶存在,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外,还有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呈细微的连晶出现,也有呈分散状态赋存于上述矿物之中。银矿物分布的这种特点,给设计较理想的选矿工艺与流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对银矿物与共生矿物进行工艺学研究,对银的最佳回收意义重大。

铁矿成因类型?

1)晚期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岩浆型)

铁矿床基本特征:

①矿体形态:贯入型:脉状与围岩界线清楚;分异型:似层状为主。

②矿石特征:结构构造:贯入型主要呈致密块状,它形晶、陨铁结构等;分异型以稠密侵染状为主,少数块状条带状构造。矿石成分与母岩同质不同量,矿石矿物:磁铁矿、钛铁矿,脉石矿物以造岩矿物为主。

③围岩蚀变: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矿床实例:四川攀枝花(或河北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

2)接触交代成因(矽卡岩型)铁矿床

基本特征:

①矿体特征:形态以不规则状为主,另有似层状,巢状、脉状等,矿体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产生接触带附近,偏向围岩—侧较多。

②矿石特征:成分有矽卡岩矿物:石榴石类(CaAl—CaFE.辉石类(钙铁系列)、角闪石、硅灰石等;金属矿物:以氧化物为最普遍,特别是磁铁矿、赤铁矿等,常见硫化物: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等;矿石结构:以粗粒结构为特征,交代作用形成的各种结构非常普遍。矿石构造:块状、浸染状构造为主,另外有条带状,晶洞构造。

③围岩蚀变:高温蚀变有矽卡岩化等,中低温蚀变有硅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矿床实例:湖北大冶铁矿床。

3)陆相次火山—热液成因(玢岩型)铁矿床

基本特征:

①矿体特征:形态复杂多样,角砾岩体及茼状、钟状、环状、脉状以及似层状等;

②矿石特征:岩体中部的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矿化,矿物组合为钠长石-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陶林式);岩体顶部及边部(内接触带)角砾状、网脉状铁矿化;矿物组合为阳起石(透辉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凹山式);产于接触带上的矿化,矿石以块状、角砾状为主,石英—镜铁矿组成(梅山式)。

③围岩蚀变:与铁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早期为类矽卡岩化(下部浅色蚀变带),中期为青盘岩化(中部深色蚀变带)、晚期为泥化、硅化、碳酸岩化(或称为泥英岩化),(上部浅色蚀变带)。

矿床实例:我国宁芜地区铁矿床(如江苏梅山铁矿)。

4)区域变质成因铁矿床

基本特征:

①矿体特征:矿床产于区域变质岩系中,具明显的矿物相水平分带(沸石相,绿片岩相,蓝闪石片岩相,角闪石相,麻粒岩相,榴辉岩相);

矿体形态一般较规则,以层状、似层状为主,规模亦大;

②矿石特征:变余组构:变余条带状、皱纹状构造,细-隐晶结构、变余结构等;变成组构:如片状、片麻状、斑杂状、角砾状、脉状、网脉状构造,变晶结构、压碎结构、嵌晶结构等。

矿石组份:主要矿物有磁铁矿(主)、赤铁矿、菱铁矿等。

③围岩蚀变:通常围岩蚀变强烈,围岩蚀变强度与富铁矿体的发育程度成正比。常见镁铁闪石化、石榴石化、绿泥石化等。矿床实例:辽宁弓长岭铁矿床(鞍山式铁矿)

5)胶体化学沉积(沉积型)铁矿床

基本特征:

①矿体特征:产于海侵岩系中下部,具有明显的铁矿物分带性(由岸边到大洋:铁的氧化物矿物相带,典型矿物为赤铁矿、针铁矿、褐铁矿等;硅酸盐矿物相带,主要为鲕绿泥石;碳酸盐矿物相带,主要为菱铁矿;硫化物矿物相带,主要为黄铁矿、白铁矿、胶黄铁矿等),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

②矿石特征:矿石具鲕状、豆状、肾状、条带状构造,胶体结构;矿石成分主要为铁的氧化物、碳酸盐矿物,次为铁的硅酸盐、硫化物

③围岩蚀变:不明显。矿床实例:河北庞家堡铁矿床(宣龙式铁矿)。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