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铜矿储量最多省份,铜矿怎样选矿?
铜矿主要的选矿工艺为浮选工艺和浸出工艺。
铜矿浮选工艺铜矿浮选1.单一硫化铜浮选
一段磨矿-浮选工艺流程: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粗且均匀,铜矿物与脉石结合较疏松,接触边缘呈光滑、平坦状的矿石。通常,原矿磨到-200目占50-60%,铜矿物便可基本上单体解离。经过粗选、扫选,一至三次精选就可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此浮选工艺流程简单,选矿成本低。一段磨矿-浮选-粗精矿再磨工艺流程:适用于处理斑岩铜矿的单一硫化矿石或铜钼矿石。根据铜矿物嵌布特性,原矿经—段磨矿磨到-200目占50-70%,粗选、扫选抛掉大量尾矿。粗精矿经再磨矿后,进行二至三次精选即可得到铜精矿。浮选循环中的一次精选尾矿可在扫选后废弃,也可浓缩后返回粗选循环,少数铜矿选厂会将中矿单独再磨后处理。此工艺流程可使铜矿选厂在原矿品位低,处理量大时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粗精矿再磨,粒度较细,铜矿物与脉石矿物及黄铁矿的单体解离度较好,浮选精矿质量也较高。两段磨矿-两段(或一段)浮选工艺流程:对于粗细不均匀嵌布的铜矿石,为了使大部分铜矿物单体解离,需把矿石磨到-200目占80%,甚至更细些。此时,两段磨矿不论在磨矿效率还是防止铜矿物过粉碎方面都优于一段磨矿。当采用两段磨矿-两段浮选时,矿石经第一段粗磨之后即可浮选出一部分粗粒的铜矿物,避免过粉碎。该部分精矿品位一般较高,可直接作为精矿,或进入最后一次精选,或与两段磨矿后浮选所得到的精矿合并精选。若矿石中粗粒铜矿物较少,则可采用两段磨矿-一次浮选工艺流程。浮选循环均采用扫选和二至三次精选,中矿一般返回二段磨矿循环。相对说来,该工艺流程磨矿成本较高,设备配置和生产操作较复杂。2.多金属硫化铜浮选
多段浮选工艺流程:主要针对含有硫化铁的硫化铜矿物,其成分较简单,因此多段浮选流程是常规的硫化铜矿浮选工艺流程,其重点在于铜硫分离。一般采用多段粗选–多段精选–扫选闭路浮选工艺流程,能够得到良好的回收效果,但对于成分较复杂的硫化铜矿石,则无法达到理想的选别效果。分步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硫化铜矿石,其铜矿种类繁杂,以蓝铜矿和硫砷铜矿为主。虽然重点依旧在于铜硫分离,但由于结构复杂,常规浮选工艺得不到合格的铜精矿。由于各种铜矿上浮速度不同,因此可先粗选出易上浮的铜矿物,再对难上浮的铜矿物进行再磨和中矿再选,合并回收铜精矿,使品位和回收率得到保障。浮选-混合精矿分离工艺流程:应用于品位较低,与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共生关系较为复杂的硫化铜矿。原矿经粗磨、粗选抛弃大量脉石矿物,得到铜铅锌混合精矿,再对铜铅锌精矿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单一铜矿物。此工艺流程可对铜铅锌三种矿物分别回收,但易造成混合精矿分离不完全的情况。等可浮选工艺流程:依据铜矿物以及铅锌等其他金属矿物的上浮速度进行选别,对上浮速度快和上浮速度慢的矿物分别浮选,可消除浮选残留药剂对浮选分离的影响,降低药剂用量,但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消耗时间较长,需配合更多的磨矿设备。3.氧化铜直接浮选
在矿物不经过预先硫化的情况下,直接用高级脂肪酸及其皂类、胺类捕收剂等直接进行浮选的方法,主要包括脂肪酸浮选法 、胺类捕收剂浮选法、螯合剂-中性油浮选法和乳浊液浮选法,常用于结构简单 、性质较为单一的氧化铜矿石。
4.氧化铜硫化浮选
将氧化铜矿物先进行硫化(使用硫化钠或其他硫化剂),然后使用高级黄药类捕收剂再进行浮选作业。在硫化作业时,矿浆pH值越低,硫化作业越快,而硫化钠等硫化剂更易硫化。硫化浮选法主要用于处理氧化铜矿物以铜的碳酸盐类,如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为主,或是赤铜矿,但对于硅孔雀石需要先进行特殊处理,否则硫化效果不佳,甚至不能硫化。
铜矿浸出工艺1.堆浸工艺
将破碎后的氧化铜矿石(混合部分硫化铜矿石)置于浸出垫上,喷淋强酸溶液让其与破碎后的碎石相渗透。随着时间的推移,碎石中的铜浸出到溶液中成为贵液,收集后将其泵送至溶剂萃取设备进行进一步提纯。堆浸工艺广泛用于低铜表外矿、废矿石的浸出。
2.池浸工艺
早期湿法炼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浸出方式。在浸出池中用较浓的硫酸溶液浸出含铜1-2%的氧化矿(粒度为-1cm)。由于浸出液中铜浓度较高,可直接用来电积铜。
3.地浸工艺
用于处理老矿的残留矿石或未开采的氧化铜矿、贫铜矿。对废弃矿山或用其它工艺回收不经济的铜矿山来说,地浸工艺具有很大的潜力。地浸时,一般井距30x30cm (或15×7.5m)、钻孔直径15-25cm,孔中设有塑料管直通矿体,浸出剂沿塑料管流入矿体,浸出液由矿体底部泵回地面。
4.搅拌浸出工艺
在装有搅拌浸出装置的浸出槽中进行,用较浓的硫酸溶液浸出细粒 (-75um占90%)氧化矿或硫化矿焙砂。浸出方式主要有空气搅拌和机械搅拌两种。由于给料粒度小、搅拌充分,搅拌浸出比池浸速度快且浸出率高。因此,搅拌浸出不仅可以处理品位较高的铜矿石,也可以处理尾矿等品位较低(Cu<1%)的铜矿石。
铜矿选矿相关设备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球磨机、水力旋流器、浮选机、药剂搅拌槽 、数控加药机、浓缩机、压滤机等。
铜矿一般与什么矿伴生?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铜矿石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铜。铜的工业矿物有:自然铜﹑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已发现的含铜矿物有280多种,主要的只有16种。中国开采的主要是黄铜矿(铜与硫、铁的化合物),其次是辉铜矿和斑铜矿。
自然铜矿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黄铜矿呈亮黄色,斑铜矿呈暗铜红色,氧化后变为蓝紫斑状;辉铜矿(硫化二铜)铅灰色;铜蓝(硫化铜)靛蓝色;黝铜矿是钢灰色;蓝铜矿(古称曾青或石青)呈鲜艳的蓝色。在古代文献中,青色即指深蓝色。 全世界探明的铜矿储量约6亿多吨,
什么样的矿石含银?
含银矿物有200多种,其中银为主要元素的银矿物和含银矿物有60余种,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作为白银生产的主要原料有12种:自然银(Ag)、银金矿(AgAu)、辉银矿(Ag2S)、深红银矿(Ag3SbS3)、深红银矿(Ag3AsS3)、角银矿(AgCl)、脆银矿(Ag2SbS3)、锑银矿(Ag3Sb)、硒银矿(Ag3Se)、碲银矿(Ag2Te)、锌锑方辉银矿(5Ag2Sb2S3)、硫锑铜银矿(8(AgCu)SSb2S3)。
银属铜型离子,亲硫,极化能力强。在自然界中常以自然银、硫化物、硫盐等形式存在,因其离子半径较大,又能与巨大的阴离子Se和Te形成硒化物和碲化物。但它通常最喜欢潜藏在方铅矿中,或作机械混入,或作类质同象潜晶。其次是赋存于自然金、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矿物中。因此在铅锌矿、铜矿、金矿开采、冶炼过程中往往也可回收银,如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再次回收。
自然界银矿物或含银矿物种类繁多,它们又可在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形成,因此这些银矿物常分布在不同的矿相中,甚至好几种银矿物赋存于同一矿石之中,它们除独立呈粗粒单晶存在,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外,还有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呈细微的连晶出现,也有呈分散状态赋存于上述矿物之中。
中国共生银矿以银铅锌矿为多,其保有储量占银矿储量的64.3%
银铅锌矿
。伴生银矿主要产在铅锌矿(占伴生银矿储量的44%)和铜矿(占伴生银矿储量的31.6%)中。与银共生或伴生的除了铅锌和铜外,还有锡矿、金矿,以及多金属矿等。
淡红银矿
一种银矿。化学成分为Ag3AsS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硫盐矿物。又名硫砷银矿。英文名来源于法国化学家J.-L.普鲁
斯特(J.-L.Proust)的姓氏。
淡红银矿呈鲜红色,条痕也是鲜红色,在光线下颜色变暗。半透明到不透明,金刚光泽到半金属光泽。其表面因易氧化而常被暗黑色的薄膜所覆盖,粉末呈砖红色。摩氏硬度2~2.5,比重5.57~5.64,清楚菱面体解理,断口贝壳状至参差状。溶于硝酸,易熔。晶体的两端不对称,呈异极形的短柱状;通常呈粒状和块状产出。晶体柱状、菱面体和偏三角面体。也以块状或致密状集合体产出。
淡红银矿是热液成因的矿物。通常都与其他银矿物一起产出,作为银矿石利用。与多种矿物伴生于热液矿脉,如黝铜矿和砷黝铜矿,以及一些硫化物,如方铅矿,还有石英。中国辽宁、江西、青海、广东等省的铅锌银矿床中均有淡红银矿。美观的大晶体发现于智利的查纳西约。墨西哥、玻利维亚、德国有著名产地。淡红银矿除作为提炼银的矿物原料外,其单晶体可用作激光材料。
银矿湾
银矿湾(又写作银矿湾)是香港一个海湾,
银矿湾酒店
位于新界大屿山东南部梅窝一带。该处的银矿湾泳滩宽阔且较浅,为香港著名的海滩之一。银矿湾因位于附近山上的银矿洞而得名,该洞曾出产白银,约于19世纪末期开采,后因矿石含银量过低而停止生产,只留下洞穴遗迹给游人怀缅。
邻近景点:银矿瀑布(银矿湾瀑布公园)
全国铜矿储量第一的城市?
德兴铜矿位于江西省德兴市,是亚洲最大、中国第一的露天铜矿。德兴铜矿拥有丰富的铜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铜金属量达1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位,矿藏特点是储量大而集中、 埋藏浅、 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
德兴铜矿在世界矿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现过程也是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下面《矿业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兴铜矿是如何被发现、最终成为国内铜矿之首的。
一、灵光一现,诞生惊世发现
1953年,409队的工程师们来到江西德兴县,普查铅锌矿的储藏量。第二年,中南地质局409队队长谢钦尧看到《德兴县志》中有古人在德兴采铜炼铜的零星记载,并在当地发现了遍布山野的采矿老窟窿里有黄铁矿、黄铜矿等。于是,谢钦尧提出应对德兴进行一次细致的普查。
在经历了多次的人员调整后,最终由徐爱民担任技术负责人。在他指导下工程队伍浅井掘采10米向千枚与斑岩两边拉岔,通过样品分析,含铜量低,达不到工业要求;而向斑岩拉岔超过10米,取样化验,含铜量均达工业品位。
由于当时的技术及相关认识有限,当时不仅国内地质专家,甚至包括苏联地质专家都普遍认定的铜矿仅赋存接触带部位,德兴铜矿当时的勘查结果并不理想。徐爱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斑岩是否普遍矿化?这一想法完全突破了那个年代铜矿勘查的认识。
带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心情异常激动的徐爱民写出专题报告,向中南地质局申请转勘探。七月中旬,考察队开钻。10米、50米、100米、140米,全是铜矿。徐爱民确认,“这种类型的铜矿储量大,矿厚不稀奇,相信经得住考验。”后来中南局派工程师到铜矿区检查时,钻机已打到了380米的深层,钻探证实全是矿体。德兴铜矿开采正式拉开序幕。
二、“铜都”诞生
德兴铜矿正式成立于1958年8月18日,初期建设规模为日采选矿2.5万吨。前期主要集中于矿区生产设备的筹建。1966年开始边生产边建设。历经数十年发展,德兴铜矿不断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号召,建设山区、矿区和根据地,1958-1988年间先后有来自上海、贵州等多地近500人分配于此,调入此地的人大多定居成家,给德兴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三、成为亚洲第一铜矿
江西的铜资源位居全国首位,已探明储量的铜占全国的铜工业储量的三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铜工业基地,1979年建立了江西铜业公司,现有“六矿两厂”,即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城门山铜矿、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上海冶炼厂。
德兴铜矿现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干矿山。现有铜厂、富家坞等两个采场,大山选矿厂、泗洲选矿厂,以及精尾厂动力厂等29个子单位,职工16000余人。
六个矿山探明铜储量合计有1387万吨,德兴铜矿在1993年10万t/d的采选规划成为亚洲的特大型矿山之一。现开采的矿产年产铜精矿有10.2万吨,占全国铜精矿总产值的25%。
德兴铜矿位于江西省德兴市,是亚洲最大、中国第一的露天铜矿。德兴铜矿拥有丰富的铜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铜金属量达1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位,矿藏特点是储量大而集中、 埋藏浅、 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
德兴铜矿在世界矿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现过程也是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下面《矿业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兴铜矿是如何被发现、最终成为国内铜矿之首的。
一、灵光一现,诞生惊世发现
1953年,409队的工程师们来到江西德兴县,普查铅锌矿的储藏量。第二年,中南地质局409队队长谢钦尧看到《德兴县志》中有古人在德兴采铜炼铜的零星记载,并在当地发现了遍布山野的采矿老窟窿里有黄铁矿、黄铜矿等。于是,谢钦尧提出应对德兴进行一次细致的普查。
在经历了多次的人员调整后,最终由徐爱民担任技术负责人。在他指导下工程队伍浅井掘采10米向千枚与斑岩两边拉岔,通过样品分析,含铜量低,达不到工业要求;而向斑岩拉岔超过10米,取样化验,含铜量均达工业品位。
由于当时的技术及相关认识有限,当时不仅国内地质专家,甚至包括苏联地质专家都普遍认定的铜矿仅赋存接触带部位,德兴铜矿当时的勘查结果并不理想。徐爱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斑岩是否普遍矿化?这一想法完全突破了那个年代铜矿勘查的认识。
带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心情异常激动的徐爱民写出专题报告,向中南地质局申请转勘探。七月中旬,考察队开钻。10米、50米、100米、140米,全是铜矿。徐爱民确认,“这种类型的铜矿储量大,矿厚不稀奇,相信经得住考验。”后来中南局派工程师到铜矿区检查时,钻机已打到了380米的深层,钻探证实全是矿体。德兴铜矿开采正式拉开序幕。
二、“铜都”诞生
德兴铜矿正式成立于1958年8月18日,初期建设规模为日采选矿2.5万吨。前期主要集中于矿区生产设备的筹建。1966年开始边生产边建设。历经数十年发展,德兴铜矿不断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号召,建设山区、矿区和根据地,1958-1988年间先后有来自上海、贵州等多地近500人分配于此,调入此地的人大多定居成家,给德兴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三、成为亚洲第一铜矿
江西的铜资源位居全国首位,已探明储量的铜占全国的铜工业储量的三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铜工业基地,1979年建立了江西铜业公司,现有“六矿两厂”,即德兴铜矿、永平铜矿、武山铜矿、东乡铜矿、城门山铜矿、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上海冶炼厂。
德兴铜矿现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干矿山。现有铜厂、富家坞等两个采场,大山选矿厂、泗洲选矿厂,以及精尾厂动力厂等29个子单位,职工16000余人。
六个矿山探明铜储量合计有1387万吨,德兴铜矿在1993年10万t/d的采选规划成为亚洲的特大型矿山之一。现开采的矿产年产铜精矿有10.2万吨,占全国铜精矿总产值的25%。
金银是如何形成的?
金:
1、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2、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3、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4、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5、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6、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银:
在内生作用中,银在热液阶段才趋于高度集中,富集成银(金) 水银矿
或各种含银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在表生条件下,银的硫化物可形成具有一定溶解性、易溶于水的Ag2SO4,在氧化带下部形成次生富集体;在沉积作用中,银常与铜、金、铀、铅、锌或钒、磷等一起迁移,沉淀于砂岩、粘土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岩石中,当其达到一定程度的富集,可形成沉积型或层控型银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呈细分散状态的银,经变质热液的萃取与活化迁移,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可富集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矿床,或者使原矿体叠加富化。
地质作用阶段形成
由于银矿物或含银矿物种类繁多,它们又可在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形成,因此这些银矿物常分布在不同的矿相中,甚至好几种银矿物赋存于同一矿石之中,它们除独立呈粗粒单晶存在,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外,还有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呈细微的连晶出现,也有呈分散状态赋存于上述矿物之中。银矿物分布的这种特点,给设计较理想的选矿工艺与流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对银矿物与共生矿物进行工艺学研究,对银的最佳回收意义重大。
全球硒矿金属储量多少?
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 ppm,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
硒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相形式存在,第三种是以黏土矿物吸附形式存在。
虽然目前已发现的硒矿物有百余种,但硒以独立矿物产出的量却很少,大多数硒都是作为铜矿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而来。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全球硒资源储量约为12万吨,硒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有智利(2.5万吨),俄罗斯(2万吨),秘鲁(1.3万吨),美国(1.0万吨),其他国家硒资源总量约为2.1万吨。
我国的硒资源主要是伴生硒,赋存在黄铜矿、黄铁矿、汞铅矿中,也有存在辉钼矿、铀矿中。
湖北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的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截止2007年底,全国保有硒资源储量为15600吨,其中基础储量330吨,资源量15270吨。
全国18个省区均有硒资源,其中甘肃省硒资源储量最多,约6440吨,其次为广东1730吨、黑龙江1680吨、湖北1280吨、青海1230吨。
我国硒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土壤硒含量很高,有些地区则出现缺硒现象。
我国早期发现的富硒地区有湖北省恩施市、陕西省安康、贵州省开阳县、浙江省龙游县、山东省枣庄市、四川省万源市、江西省丰城市、安徽省石台县等。
近几年发现的富硒地区有青海省海东地区的平安—乐都一带、山西省的主要农业区、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湖南省慈利县和桃源县、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地区、广东省佛山市、海南省澄迈县等。
我国缺硒省份有22个,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包括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以及苏、皖、鲁、宁、甘、新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