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制作铃铛 小孩子和猫狗佩戴铃铛合适吗

最多的使用方面是马脖子上的铜铃铛,其中最典型的是儿童佩戴的银铃铛。儿童佩戴铃铛其中自然充满着成年人对于后代的殷切祝福和期盼。这从铃铛的材质、纹饰和做工以及寓意上便可以鲜明地体现出来。儿童佩戴或陪嫁用的铃铛的材质几乎都为为银质。...

黄铜制作铃铛,小孩子和猫狗佩戴铃铛合适吗?

铃铛在我国成型的时期比较晚,且没有形成独立的工艺门类,一直作为配件配饰长期存在着。我国目前对于铃铛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化。目前收藏界偏重最多的是铜铃铛的收藏。铜铃铛作为一种实用器,最多的使用方面是马脖子上的铜铃铛,一般都是一组成串使用,体积较大,小的三四厘米,大的八九厘米,黄铜或者红铜,材质精良,声音清脆。这种铜铃铛一般一组18个左右,中间配有一个钟型铃铛,内悬金属小锤(舌头)。马铜铃一般都铸有虎头纹,有的铸有“风调雨顺”四字。一般而言,配有风调雨顺字眼的马匹多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坐骑或者运输用的马匹一般多为只有虎头纹。虎头纹的作用一般而言是驱邪祛病,希望马匹健康不要得病,也不要被其他野兽侵扰,因此马铃铛最初既有防止丢失的作用,也有为马祈福的含义,更有装饰的作用。马铃铛声音清脆让人心情舒畅,马走起路来威风凛凛,鬃毛飘逸,一派“飒爽英姿”,加之马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马铃铛也逐渐内化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最典型的是儿童佩戴的银铃铛。由于马铃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马的代名词,因此人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马儿”一样茁壮成长,“人高马大”、 飒爽英姿”。由于马铃铛还具有“驱邪祛病”的期盼在里面,因此这个因素更成为人们移情于马铃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这种转化的深入,铃铛的祈福和祝愿意义渐渐扩大,并延伸到女性的嫁妆方面。只不过这种变化的文化寓意中,健康、多子和文淑的意蕴更多。

儿童佩戴铃铛其中自然充满着成年人对于后代的殷切祝福和期盼。也有部分铃铛是陪嫁用的长命锁的配饰。这从铃铛的材质、纹饰和做工以及寓意上便可以鲜明地体现出来。与马铃铛最大的区别是,儿童佩戴或陪嫁用的铃铛的材质几乎都为为银质,且纹样多样,造型也更加富于变化,寓意的内涵也不断加深。但这并不是说银铃铛已经发展到独立成为一个工艺门类的地步。从各地收集到的实物来看,银铃铛绝大多数都属于长命锁的配饰。在山西地区,还有一部分银铃铛被制作成胎体厚重,铃声低沉一些的形制,这类铃铛多属于挂件,形状多为葫芦形,比如葫芦铃铛压襟。而陪嫁用的铃铛在纹饰的寓意上则相对来说,要么文雅而喜气,要么强调多子多福的期盼。

从目前的存世情况来看,我国银铃铛的代表性省区是山西、江苏、安徽、福建和浙江、江西。其中,山西的银铃铛最为典型,用料考究、纹样繁复、体型硕大、品种丰富。江苏南部尤其是苏州和常州、常熟地区的银铃铛也很别致,小巧玲珑,造型上艺术气息更加浓厚。福建北部地区的银铃铛中动物造型类的比例较大,鎏金明丽。安徽徽州工铃铛则以体积大、文人气浓厚、纹样复杂著称。浙江则以丽水地区的银铃铛较有代表性,但相较于上述地区的实物而言,则特征还不是格外突出。从目前收集到的实物来看,北方唯有山西一枝独秀。南方地区则是各具特色。苏南地区和福建地区的银铃铛从鎏金的色彩方面可以明显判断出来,比如苏南地区的鎏金偏红色,福建地区的鎏金则要明丽得多。南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铃铛类型是印铃,铃身周围錾刻状元及第,底部一般为篆书或楷书铸款的老银楼的名字。由于银铃铛的研究在目前的学界和收藏界尚未形成规模,加之存世不多,且多为残件。

有关铃铛对小孩的影响,这还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上几代的父母就比较迷信会给小孩子佩戴,80、90、00后的一代人,可很少看见勒。

最后,现代猫狗佩戴铃铛,主要是用于装饰啦!铃铛,对于猫狗的影响还是有个体差异滴。因为猫狗的听觉比较敏锐,有些带上铃铛会出现情绪低落,懒散等异常表现,有些猫狗则可以很好的适应铃铛的声音。如果你要给宠物带铃铛最好要观察一下戴上之后猫狗的表现,若有异常行为要及时摘下 Ծ ̮ Ծ

羊铃铛哪种声音大?

可以试试看:

黄铜材质的羊铃铛最大最响。

因为黄铜质地坚硬,敲地面声音清脆,黄金比重大,质地柔软,敲地面声音沉闷,所以用黄铜最响。

军乐队一般都有哪些乐器?

1、圆号

圆号,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法国号(英语:French Horn)。一种铜管乐器,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有时可拆卸。通常有4个键,其中一个键用来转换指法调性。

2、小号

小号(英文名:Trumpet)又名小喇叭,是铜管乐器中的一种。在所有的铜管乐器里,小号的发音及声音是最高的。小号使用五线谱的高音谱表记谱。

3、长号

长号(英文名:Trombone)又称“拉管号”,是西洋乐器中的一种。在现代乐队中使用的是次中音长号和低音长号两种,他们是铜管乐器中的次中音和低音乐器。

4、长笛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者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的材质,比如比较低级的黄铜、白铜,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型的银合金,9K、14K、18K、20K、24K金和铂金长笛等。

5、双簧管

木管类乐器。双簧管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旋律,是出色的独奏乐器,此外它还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

alterego攻略详解?

第一部分 Timothy Moor

南英格兰,1984

开场动画: 在船上,晕船的Timothy Moor作为一个偷渡者被捕获.他被扒光了衣服,个人物品也被抢走了.这艘船停靠在普利茅斯并把Tim交给了警察.令Tim感到遗憾的是他丢失了勋章,那是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物.趁警察不注意,Tim转身跳进水中逃走了.侦探Briscol正在阅读一份关于白色野兽:威廉.阿瑟.刘易斯爵士之死的报纸.威廉爵士被指控犯有多项无法查证的罪名.

下水道:

带着手铐的Tim出现在下水道里.他四面望望,爬上了右手边的梯子.对装饰栅栏使用戴着手铐的手臂,手铐没有打开却弄掉了一根铁矛.捡起铁矛.

点击靠在墙上的木板.木板掉下来连接了下水道两侧.走过木板来到下水道另一边,调查锁住的圆形入口并对其使用铁矛,打不开.

转身调查拱门左边的墙,取下一块松掉的砖头.在物品栏里将砖头和铁矛组合,以此撬锁,进入圆形入口.

洗衣房:

点击头上的井盖将其打开.查看四周的壁炉,洗衣机器,脏衣服等.点击画面右下角进入阁楼.

与阁楼中的Emily对话两次.调查房间里的钩子(屏幕右侧柱子上),窗户和轧板机(mangle).

再次与Emily对话,她说她弄坏了洗衣房的机器并拒绝让Tim使用轧板机.

Tim下楼修理洗衣机器.单击洗衣机器的控制面板部分即可.上楼告知Emily修好了.Emily会给Tim一块肥皂,要求他弄一池子肥皂水出来.将肥皂丢进池子并转动左侧的曲柄,肥皂水弄好了.

将双手浸入肥皂水中润滑.回到阁楼借助钩子的力量解放双手.拾起手铐.穿上Emily给的衣服.这时警察来洗衣房搜索逃犯,Emily将警察支走了.

与Emily对话,得知门外有一个水手,他正拿着Tim双亲的遗物---勋章.说服Emily帮助自己拿回勋章,但Emily要求Tim帮自己洗衣服.

将脏衣服丢进池子,转动曲柄洗衣服.洗完后将衣服放回篓子里.查看湿衣服,得到一包烟草.用轧板机脱去烟草的大部分水分,再将烟草放到壁炉上烘干.等一小会取下干烟草(如果烟草不能变干就再去阁楼窗户看个风景><).

到阁楼上从窗户向外望去,当水手没有看向窗户方向的时候把烟草丢下去,等水手坐在长椅上抽烟时把手铐丢下去,水手被砸晕了.

出门调查水手,得到勋章和一顶帽子.调查(右键单击)帽子得到Brian的信.在物品栏中右键单击信件并阅读,得知B也来到了普利茅斯,并每晚都呆在Salted Cheek酒吧.

回到洗衣房内与Emily交谈,了解Salted Cheek的位置并得知那是个ji院.

离开洗衣房,在地图上点击Salted Cheek.

过场动画:白色野兽被葬在家族墓园.

Salted Cheek酒吧:

酒吧右侧坐着一个纸牌男,他想找人玩纸牌游戏,但现在Tim没有时间.与他对话,并调查他桌上的小刀.然后与酒吧左侧的保镖(bouncer)对话.

由画面底部进入吧台场景.与女侍者对话,她要Tim付小费才会透露更多信息.

与酒吧老板对话,了解警察的搜查和疯狂威廉的葬礼.

调查屏幕左侧的烂醉男.调查他板凳上挂的外套.右键单击检查两次外套发现口袋里没钱但是有黄铜纽扣.

再次与老板对话,跟他要两次酒直到他开始调制疯狂威廉酒.趁他弯下腰去查看配方的时候偷走烂醉男口袋里的纽扣.

回到前一个场景,把纽扣丢到盲人提琴演奏者的碗里,他开始演奏,Tim自动偷走碗里的钱(杯具啊)

把钱给女侍者并要一杯酒.之后与女侍者交谈,她知道Brian的下落但不信任Tim,于是Tim拿出勋章证明自己的身份.正当女侍者要说话时,画面右侧的神秘男要吃肉-老板立刻差遣女侍者(Inez)去地下室拿肉.随后神秘男也跟着Inez去了地下室并把门从里面反锁并把钥匙留在里面,Tim进不去,只好求助于老板,拿到钥匙之后发现仍然不济,再次求助,得到一个开瓶器,将里面的钥匙捅掉之后开门.

进入地下室后Tim想拔出左手边的杀猪刀防身可是拔不出来.这时听到Inez和神秘男在讲话.神秘男发现了Tim并将其打晕.

Tim醒过来时听到盗墓贼在谈论神秘男和Adieu Jack.调查地下室,发现了绳子和肉.但现在还不能拿.回到吧台和Inez交谈,她说Brian现在在公墓躲着.继续交谈得知Tim得到了Inez的钦佩.离开酒吧在地图上点选公墓.

公墓:

调查屏幕右侧的汽灯并听到咝咝声.仔细观察气口(gas vent)发现有煤气泄漏.

摇响公墓大门的铃铛发现坏掉了.取下铃铛,将铃铛与黄铜纽扣组合并挂回去,摇响铃铛,挖墓人出来了.与之对话,他不让Tim进门.充分交谈后得知他很怕疯狂威廉,所以晚上把他的狗放出来看门.同时得知他与纸牌男赌博输掉了他的银表.

Salted Creek酒吧:

回到酒吧,与赌博男对质,他承认赢取了挖墓人的表.于是Tim为了取得银表而与其赌博,输得一干二净-没办法只好求助于酒吧老板.老板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赌博男赶出了酒吧,同时银表也没了下落.Tim走近赌博男的桌子,取得小刀.进入地下室用小刀割下绳子和一块肉,再次前往公墓.

公墓:

在公墓大门外右侧调查坏掉的人行道(broken pavement).用小刀取下一块砖头(paving stone).用砖头把气口砸得更大使之泄露更多煤气.将绳子和肉组合,放在篱笆窗洞(fenced hole window)上.看门狗跑过去吃肉并被煤气熏晕了,Tim得以翻过大门进入公墓.

进门穿过右边侧门,见到坐在长椅上诈死的Brian-与之交谈并跟随Brian离开公墓.向画面右边走,调查格栅(grilled fence)发现很高不能直接翻过去,踩在墓碑上墓碑坏了,旁边的喷泉废墟也不给力-回到上一场景将长椅搬到菱格栅栏旁成功逃出.

老师发班级群里怎么办呢?

“快看快看,老师在班级群发月考成绩单了”,一位正排队准备接孩子的妈妈激动地叫着旁边的家长。

于是大家纷纷拿起了手机,家长们的脸上也出现了各种耐人寻味的表情。

名列前茅的欢呼雀跃,有进步的表现出窃喜,退步的暗下决心要及时赶上。

那几个孩子成绩比较差的家长,一边向别人投去羡慕的目光,一边露出满脸的尴尬和无奈。

有的人甚至对于老师将成绩发群里这件事表现出愤怒,觉得这样太伤自尊。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如此,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时,我们更要理性看待老师发到群里的信息。

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通过群里的成绩单分析孩子的弱点成绩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它能详细具体地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我们可以从成绩单上对比孩子与优等生的差距。

如果是某一科太弱变成短板,那接下来就可以把这一科作为攻克重点。

如果是整体都略有欠缺,那就要抓紧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第二、有针对性地和老师沟通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某一个科目成绩差距较大时,可以先单独和代课老师联系。

询问孩子的课堂情况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然后再从成绩单中找到这一个科目中的前几名,尽量跟他们的家长寻求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三、和孩子一起设立目标如果孩子成绩较差,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设立前进的目标、

这个时候成绩单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孩子的成绩在合适的位置选择一位同学,以他为孩子的挑战目标,这样做远比指定一个名次要有效得多。

希望各位家长能理性看待老师发到群里的成绩单,还能合理地把它利用好,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断超越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东北的民俗文化大概内容?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也已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也更加丰富了。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男串女装的现象也已少见了。 ==================================== 由于长白山盛产人参,虽然清初严设禁令不准人们进山采挖,但是私采的人还是与年俱增的,特别是康熙后期,山东、河北农民大量破产,这些破旧产农民为生活计便翻山过海来到长白山老林子里偷入禁区采挖,络绎不绝。进山采挖人参,俗称“放山”,是一项十分艰苦危险的劳动。既要躲避官府的缉拿,又要与严酷的大自然环境作斗争,因此需要由五、七人或十几人组织起来集体行动。领头的叫“把头”,人多时再设个“二把头”。进山时,先由把头领着大伙祭拜山神爷(俗称老把头),烧香摆供,磕头许愿,祷词曰:“山神爷老把头在上,弟子进山取货,请给指路,让我样开眼,拿了大货,发了大财,回来一定杀鸡宰猪给你还愿。” 放山季节一般是开始于农历三月清明至白露期间,这时的采参叫作“放芽草市”,也叫“放扫帚市”,六七月叫“放红榔头市”。由于放山是在农历三月开始,故而人们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作为山神爷把头节。山里农家,特别是进山挖参的人都要烧香上供,给山神爷把头过生日,人家做些好吃的举杯庆祝。祭祀时,还有一套似唱非唱的祷告词,曰: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跨海来挖参,三天吃了个喇喇蛄,挖不到人参不甘心!” ======================================== 东北民风民俗—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 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烤火是这里的大人小孩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 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壁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小灰里烤。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子”。 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用以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东北民风民俗—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 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子”。 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了一般要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袋、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 东北四大怪 说起东北的民俗,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土坯草房篱笆寨,窗户纸都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叨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这就是有名的“东北四大怪”,也是东北特有的四种民俗现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认识这四大民俗。 土坯草房篱笆寨 什么叫土坯呢?是一种用泥和草和在一起,制成的“土砖”,是盖房时砌墙和搭炕(俗称“盘炕”)用的。房子的墙用这种土坯砌成,房子的梁架是由梁、檀、椽组成的木构架,而房顶则要以草覆盖。东北民居大多是房顶侧面呈人字形的硬山起脊式,屋顶从正脊向前后两面下倾,分别称为“前坡”和“后坡”。房顶盖草俗称“苫房”,在农村也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手艺。苫草的方法,各地区有所不同,通常是在木构架顶部,先铺上用秫秸(高梁杆)或树条子编扎的“房芭,再抹泥填堵缝隙。其上将草梢部向下,层层铺盖,为防止滑脱和被风刮散,还要用草绳依次交叉拉栏加固。 这样建起来的房子就叫“土坯草房”。过去的东北农村,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土壁草顶的房子。我就出生在这样的房子里的土坯炕上,而且在这样的房子里度过了13年的童年时光。之后,我的父亲张罗着盖起了新房,虽然也用土坯,但是一码用砖挂面,看起来比土坯房子漂亮、高档了许多,当时在村里可是领先了好几年。 篱笆寨子,则是指在房屋地周围,用树枝或秸杆编成的“障子”,用来保护牲口,遮风挡雨。 就这样,这“土坯草房篱笆寨”成了关东村屯住宅的一大特色,在东北农村保持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一年里有将近五个月的寒冷天气,而用土坯盖房,冬暖夏凉,经济实惠。所以直到经济条件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才渐渐告别了土坯草房,陆续盖起了砖瓦结构的房子。 窗户纸糊在外 从远古到现代,人们对某一地区风俗的印象,往往是从观察那里的房子——确切说是老百姓民居的样式开始。因为民居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可以反映出那里风土民情的基本特色。“窗户纸糊在外”就是过去人们对东北民居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在山海关内和南方地区,窗纸都是糊在窗棂内侧,从房子外面就可以看到“盘肠”、“灯笼锦”等各种花式的窗格图案。而东北人则反其道而行之,将窗户纸糊在了窗棂的外面。所以,当外地人看到关东民房糊在外的窗户纸,使窗子成为整个的“大白块”,自然觉得不习惯而视之为怪了。 “糊在外”的窗户纸可不是一般的纸,它是关东制纸工匠就地取材制造的一种“土纸”,或称为“麻纸”。其原料用当地生产的芦苇、薄棒、线麻、旧絮等,经过剁碎、碾压、淘洗、蒸麻、打线、沉淀、捞纸、晾干等一系列工序精心制作。这种纸虽不像宣纸那么白净,却很结实柔韧,再经过胶油、桐油、苏子油和盐水等喷涂处理,就具备了很强的防水防潮性能,既不怕雨雪,也不怕室内的水蒸气,贴在窗户上半年不成问题,春秋两季各更换一次就可以。 糊窗纸也是一种技术,讲究绷得直、糊得平,才能既美观又延长使用寿命。窗户纸是整齐还是破旧,也是衡量一家日子过得如何的一个外部标志。小时候,我家的窗户上也不例外地糊着这样的窗户纸。父亲母亲都是要强的人,那纸无论春夏秋冬都是整齐干净的。每更换纸时,父亲都从不让别人动手,总是母亲做桨子,父亲糊纸,认真得容不得一点褶皱。 姑娘叼着大烟袋 昔日关东农家的炕上,几乎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活计篓”,一个便是装旱烟的“烟笸箩”。抽烟和做针线活一样,是每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待嫁出阁的大姑娘,本应是最文静娴雅的,但过去多数也在“烟民”之列。这一怪,足以说明以前东北吸烟风习之盛。 抽烟的烟袋和装烟叶的口袋(烟荷包)有许多说道。烟袋锅多是用黄铜和白铜制作,烟袋嘴除铜的外,还有玉石、玛瑙、青金石、悲翠等多种质料,烟袋杆则是铜、木两种,以乌木为好。一般的情况,男子用的烟依杆较短,大概不超过一尺,因为他们经常在外边活动,携带着方便。烟锅和烟茶包也较大一些,出门时别在腰带上。女人吸烟一般是在家里,习惯用细长的烟袋杆,烟锅也相对小,称作“坤烟袋”。烟荷包是年纪大的用扁圆型的,年轻的用长型,而且两面都绣有花、鸟、鱼等图案。其中老太太用的烟袋杆特别长,一般都在二尺以上,装好烟后,往往自己够不着点火,或由晚辈帮着点,或者自己伸到灶火和炕上的火盆里点。她们坐在炕上需要拿稍远一点的东西,往往不用挪窝,用长烟袋就可以勾过来。抽烟袋的老太太还有一项“绝活”,就是能坐在炕上把吐沫吐到四五尺远的地方,初次看到这种情形的人都会觉得新奇。在东北民间,手拿长烟袋成了老太太的标准形象。据说,我母亲从小就给她的外婆装烟袋,因为经常鼓捣这些,稍大一些她自己就开始叼烟袋了,而且这一叼就是七十多年。如今,年近八旬的母亲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躺在炕头上,叼着长长的烟袋,静静地抽上几口烟。 养个孩子吊起来 这是东北的第四“怪”,意思是说把婴儿放在悬挂的悠车里。如今年过35岁,生长在东北农村的人,大部分都有过被“吊起来”的儿时经历。我就是被“吊”起来养大的,不知道在悠车子里被悠了几年,但可以肯定一点,我的记忆是从悠车子开始的。 悠车的制作,是先以薄木片经水汽熏蒸后弯成近似椭圆形的车帮,把接头处用皮绳或锔钉连接牢固,再在底部安横梁和底板,做成后两头微上翘,形如小船,车帮上沿的中前部还要安“车弓子”。四角装铁环、穿皮绳、拴车钩子,悬挂在炕上方的“子孙椽子”上。车帮的外侧用红黄油漆涂刷,并有“长命富贵”、“九子十成”之类的吉祥文字和图案装饰。吊绳上还拴有小铃铛和布制、骨制的小玩具,既用来哄小孩玩,又能增添装饰效果。 孩子睡悠车时,一般不铺棉褥子,而是用内盛谷糠的布口袋垫在身下,俗称“糠口袋”,据说其既利水又去火,婴儿睡着舒服又少生病。车内用的枕头也内装糠麸,而且装得比较满,以求其“硬实”,因为这有特殊意义。东北妇女们常说,睡悠车的孩子长大身材好,没有前鸡胸、后罗锅、溜肩膀、罗圈腿一类的毛病。由于被绑住胳膊腿的孩子不能随意翻转,只能在悠车内仰卧,加之枕头很硬实,时间长了“后脑勺”压得比较平,东北人以此为美,谓之“睡扁头”,而视“前奔娄、后勺子”为脑型不正,是“关里人”不睡悠车的“不良后果”。 凭心而论,悠车育儿的好处确实不少。婴儿的母亲只是在孩子饿时才抱出来喂奶,可以更多地腾出双手去做家务活。孩子躺在悠车里很安全,又可在缓缓的摇动中听着母亲的催眠曲安然入睡。由于悠车车帮很高,孩子睡着后用薄布做成“车蒙子”搭在“车弓子”上覆盖,使婴儿不致受风感冒,还能避免蚊虫叮咬。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后来“闯关东”的汉族人也很快就接受了满族的这种育儿习俗,和他们一样“怪”地把孩子吊在悠车里,度过初涉人世的岁月。 除了这四大怪,东北还有一怪,那就是“翻穿皮袄毛在外”。东北气候严寒,冬季穿皮袄的人多,但把皮筒吊上布面,毛朝里穿,很需要经济条件,于是穷苦人就把老羊皮皮筒翻过来,以皮板做里穿起来,既不影响保温,又有的它方便之处。今日女同志穿的翻毛大衣,怕就由此而来。只是,如今翻毛大衣是时髦,当年翻穿皮袄却是一“怪”!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