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日 中秋节 正文

唐代过中秋放假吗(唐朝中秋节放假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唐代过中秋放假吗的知识,唐朝官员有哪些假日可放呢?一、中央官员轻松的办公时间不是我胡说啊,每个官署每天都一定要有一个人上班一整天,唐朝官员上午下班之后是要在中午会食之后才能下班的,是不是感觉在唐朝当官更爽了,由于朝廷"请"官员们吃饭的钱不够了,唐朝并不是所有的官员的工作都是这么轻松的,二、州县官员渐渐忙碌的办公时间地方州...

今天给各位分享唐代过中秋放假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唐朝中秋节放假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各级官员在唐朝时期每天要工作几小时,有假期休假吗?

引言: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到处奔波劳累,"朝九晚五"、"披星戴月"的工作。

那么在我国历史上非常繁荣昌盛的大唐时期,那些官员的工作是否和我们一样,每天"累成狗"的辛勤工作呢?他们又有没有假期呢?让我们在这里来个大揭秘吧。

一、中央官员轻松的办公时间

不是我胡说啊,唐朝中央官员的工作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轻松太多,我看到这个资料后,内心也是酸成了柠檬,羡慕嫉妒。你敢相信,唐朝中央官员的每天办公时间仅仅只有一个上午!!!我可不是瞎说的,有史料为证:

《唐六典》: “凡尚书省官, 每日一人宿直, 都司执直簿一转以为次。凡诸司长官应通判者及上 佐、 县令皆不直也。凡内外百僚日出而视事, 既午而退, 有事则直官省之;其务繁, 不在此例。”

看到了吗?"日出而视事,即午而退"!!!

在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视事"翻译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上班,办公的意思。《旧唐书•文宗纪》、《旧唐书•宪宗纪》、《旧唐书•德宗纪》中都有相关描述,就随便举几个例子:

《旧唐书·德宗纪》 中记载: "召右金吾将军吴凑于延英, 面授京兆尹, 即令入府视事。 " 《旧唐书·宪宗纪》也有相关描述: "诏司徒杜佑筋力未衰, 起今后每日入中书视事。 "可以看出"视事"所使用的情景,能大致猜出它的意思吧!

那若是所有的官员都在中午就回家了,万一皇帝在下午有什么事情怎么办?这一点不用担心,皇帝早就考虑到了。每个官署每天都一定要有一个人上班一整天,包括午班和晚班,这种人在唐代叫做"宿直官"。

再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唐朝官员上午下班之后是要在中午会食之后才能下班的。"会食"就是官署"请客吃饭",不用你自己掏腰包,是不是感觉在唐朝当官更爽了?

比这更爽的是,他们有时还有"间日视事"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安史之乱后的至德到贞元年间,由于朝廷"请"官员们吃饭的钱不够了,就会直接放你一天假,等到第二天再去上班。有史料为证:

"自至德以来,诸司或以事简,或以餐钱不充,有间日视事者。尚书省皆以间日。"

看到这里时是不是和我一样一肚子的酸水。别急,唐朝并不是所有的官员的工作都是这么轻松的,这只是中央官员的工作状态而已哦!

二、州县官员渐渐忙碌的办公时间

地方州县官员的工作时间要比中央的多。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地方官员上班时间是从早上到中午会食的时候,再从傍晚时分到黄昏时分;而中央官员只有前者。地方官员有早晚"两衙"之事,说的就是这回事了。地方官员早上上班时还有"鼓声"来提醒,"鼓声"一响,就代表"坐衙"时间到。

白居易就多次提到过这种情况。《城上》就提到过"两衙": "城上冬冬鼓, 朝衙复晚衙。" 以及白居易的《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 兼辱尺书, 大夸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 走笔题长句以赠之》(我没搞错,题目就是这么长)的诗中说:

" 白头老尹府中坐, 早衙才退暮衙催。 庭前阶上何所有, 累囚成贯案成堆。"

除了办公时间,从中午会食之后到晚衙开始的时候应该是官员们休息的时间。

李商隐的《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中有这样一句"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从诗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在黄昏时分"封印点邢徒"后才能下班,可以说在当时的朝代看来是很辛苦了。

是不是觉得即使是地方官员,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也不过如此,感觉还是挺轻松的?千万别这么认为,你来看看幕府的官员就知道了。

三、幕府官员“吃不消”的办公时间

韩愈曾经当过幕府的官员,他就受不了幕府官员的工作,办公时间太长了,感觉身体吃不消。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办公时间要求,竟然让当时的人们感觉招架不住?

韩愈是在张建封幕府里工作,张建封的幕府规定幕佐要"晨入夜归",是不是比州县的官员的办公时间更长?

韩愈受不了这个工作,那肯定是要提出建议的。他在《上张仆射书》中就向张建封讲了这个事情:

"……皆晨入夜归, 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若此者, 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 必发狂疾。"

韩愈说,如果一个人每天这样工作,那么他一定会"发狂疾",可见他对这项规定的及其不满。然后他又建议道,分上、下两班,早上5点-7点开始上班,上午11点下班;下午是在5点-7点开始上班,晚上9点下班。其实这个建议也证明了当时确实有"早衙"和"晚衙"的工作规定。

当然这只能说张建封的幕府的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可能其他幕府并不是这样。之后韩愈来到董晋府里工作,却没有发出怨言。可能是董晋府的工作比较轻松吧!

唐代的幕府其实很多都建有军队,有自己的军事组织的。军队的管理肯定是要比普通的官员的管理要严格,那么幕府官员的办公时间长也是可能出现的。

四、唐代官员有没有假期呢

再多说一点,唐代除了每天的工作之外,有一点和我们是一样的,就是有假期!我们会在清明、五一、国庆等一些节日中放假。这些假期可谓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调节剂,让我们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充实我们的生活。古代也是有的,但节日和我们不一样。让我们来看看唐朝都有哪些节日放假吧!

我们平时有周末,周末我们可以不上班。唐朝有旬假,十天为一旬,工作九天放假一天。但非常可悲的是,在唐高祖、唐太宗的时候,旬假就是个摆设。具体缘由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在唐朝,元旦和冬至这两个节日可以休假七天;从寒食到清明可以休假四天;中秋节、腊日可以休假三天;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休假一天。

在这些假日里,那些官员可以不用办公,可以和好朋友见个面,参加个"聚会",玩个游戏之类的,当然也可以读书来丰富自己。感觉唐朝的官员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呢!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想穿越到唐朝来做个官,再借此机会好好逛逛大唐胜景呢?

结语

唐朝的官员的工作状态是在古代的大体的环境下产生出来的,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多的高科技,没有这么快的信息沟通渠道,没有我们通过机器办公的效率高。我们是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做出很多事情的,但他们没有。他们也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但是迫于交通工具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他们可能一天也就只能做一件事。

虽然可能工作上效率不高,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比如说文化很出彩。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很优秀的,他们把唐诗文化推到了顶峰,他们建造了璀璨的诗歌王国,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

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很想回到唐代去体验一下他们的办公生活的,毕竟办公时间少,空闲时间还能领略其灿烂的文化。

唐朝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为何李世民会如此重视?

唐朝的休假制度与其他的朝代休假制度比起来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比如关于探亲的假期,还有老婆生孩子的假期等。而李世民之所以会这么重视也是因为他体恤下属,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很多人都认为唐朝是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而事实也是,就单说唐朝的休假制度,那是其他朝代比不了的,甚至可以说是历史上休假制度最人性化的一个朝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唐朝的休假制度是怎样的,而李世民又为什么对休假制度这么重视呢。

第一,唐朝的休假制度。

唐朝的休假制度比起以前的朝代来,更加的完善,也更加的人性化,官员工作10天可以休息一天,也就是说每个月有三天的假期,除此之外节假日也会有假期,比如说春节的时候会放假7天,还有中秋节,清明节都会放假的,除了这些固定的节日以外,还有探亲假,如果父母在远地方的,会单独给他们探亲的假期,平时家里有事,也可以请事假。

第二,李世民重视休假制度的原因。

一般请假都是要向少府监申请请假,然后少府监还要向当朝皇上请奏,不过有时候这些事情君王也不会理会,毕竟君王日理万机,这些小事有时候也不需要君王亲自过问,但有一次李世民看到一份奏章,原来有一个官员妹妹去世了,所以他想请20天的假,给妹妹处理后事,但是少府监却以工作的缘由拒绝了,只准了三天假,李世民看到以后,认为这样太不近人情了,家人去世得多伤心了,却还要坚持工作,于是李世民就直接批准了二十天的假期。

第三,李世民指定的产假。

现在的产假是针对女子的,但是古代的时候,工作的是男子,但是家里妻子生了孩子,男子也是需要照顾的,那个时候规定每天都要有人值夜班,在值夜班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离岗,哪怕是妻子生孩子,后来李世民觉得这样不好,于是规定,如果谁家妻子生了孩子,那他可以一个月不用上夜班。

而李世民之所以会颁发这样的制度,据说是因为他的长孙皇后那个时候也怀孕了,可能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有一个名正言顺照顾长孙皇后的理由,所以提前制定这个规矩。但不管怎么说,李世民还是一个比较懂得体恤下属的君王。

唐朝时人们过中秋节,也会有假期吗?

有假期。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扩展资料: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唐朝中秋节介绍

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你知道唐朝中秋节吗?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唐朝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唐朝中秋节介绍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圆饼、西瓜、苹果、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

唐朝中秋节放假时间

唐代官员休假时间种类比汉时要多,对不同节日放假天数的规定也要细致许多。今人乐道的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节,都有假,而中秋节更可以耍三天。另《唐六典》中记载:“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

《文昌杂录》里说:“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杰、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

宋朝中秋节

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到了晚上,酒楼里丝竹箫管并作,人人争相登而赏月。夜市人马杂沓,即使是住在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馔,欢度中秋。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北宋都城开封的许多酒楼都出售新启封的好酒。水果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中少见。显贵和豪门,在自家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清雅,至晓不绝。普通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

宋朝人在赏月之时还融入了赏灯的风俗。但与元宵节不同,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各地街市的悬灯,也是为助月色而挂。

南宋中秋节间的活动,则更为丰富:“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

宋时,月饼已被正式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句。民间“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赏月、品月饼、吃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宋朝在苏浙一带另有一个独特的中秋活动也流传至今,这便是钱塘观潮。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漏斗,每当月圆时分,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猜你喜欢:

1. 中秋在哪个朝代成为正式节日

2. 中秋微信文章素材

3. 中秋节的古诗配画

4.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

唐朝时期,很多的制度已经走向了成熟,唐朝官员有哪些假日可放呢?

第一,旬假

从字面很好理解,也就是我现在说的双休日。唐朝的全部公务人员,没隔十天就有一天的休假,因而被称之为旬假。在唐高祖、唐太宗阶段,这个制度如同虚设,一直到唐高宗阶段,这个制度才被正式的准许,官员可以在旬假的日子,不用上班。这个方向但是十分的广的,不仅在地区上流行,便是朝廷大员,在这几日也可以不早朝的。

第二,节假

这个就比较重视了,在唐朝时期,除了比休的日在以外,在一些特别的节日,官员也有假期享受的,例如新春、春节、清明。依照唐代制度,春节、冬至2个节日,官员有七天的休假,寒食、清明各自放假三天,夏至、腊日也有三天的假期。还有更多类目繁多的假期,例如四月八日,释迦牟尼的诞辰,要放假一天,二月十五日,老子的诞辰,也要放假一到三天,皇帝的生日,自然也要放假三天庆贺等等。

第三,田假

这个很好理解,那便是农忙阶段,例如小编这类八零后,就享受过农忙的假期,一年2次,足慰平生,主要是针对学生。可是在唐朝时期,农忙的时候,官员也是可以放假的。

第四,授衣假

这个假期有点意思,在唐朝的时候,一般到了九月的时候,便会放十五天的假,由于冬季将至,让官员为过冬做一些准备。

第五,祔祭假

这个要着重的说一下,这个假期,主要是针对祔庙、改葬、祭拜专门设立的假期。唐代有明确的规定:朝廷九品以上的官员,私人祭拜可以拥有五天的假期,假如祖先迁坟改葬,朝廷给予20天的假期,其他简单丧礼、祭拜,依照路途的近远,血缘的家属,会给予一天到二十天不等的假期。

第六,探亲假

朝廷律法要求,所有的官员,只要离父母三百里之外,每三年可以给30天的省亲假,每五年会给15天的假期,让官员回家祭拜祖先。

第七,冠假

唐朝时期,比较注重这个权益,当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就要举办加冠礼,想周围人证实,早已从一个孩童成长为大人。唐朝时期,官员家里的子女,举办加冠礼,可以享受三天的假期,假如是家属的子女,也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

第八:婚假

假如官员自己结婚,朝廷会给予九天的假期,假如是儿女婚假,会给五天的假期。有时,还会依照贡献的高低,额外的给予五天到一天不等的假期。

第九:丧假

丧假的规定较多,父母去世则必须丁忧消除职位,服丧三年。这个如果说起来,就相当的复杂了,简单的说一下,只要和你有关系的人过世,都可以得到假期,例如老师去世,但是获得三天的假期,配偶、儿女过世可以得到20天的假期,五服之内亲友过世,依照贡献也可以得到一天到五天的假期。

第十,着装假

这个假期就很有意思了。唐代法律法规,什么远派的官员,在上任以前,朝廷给予一定的准备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着装假。这个和路途的长短相关,例如千里,可以得到40天的假期,二千里以外,可以得到六十日的假期,四千里以外,能够得道七十日的假期。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要求,全部就任人员,假如在假期以内就任,也有特别的奖赏。

第十一,临时请假

这么多的假期,总体上也囊括了全部,但是还有一种除外。那便是亲戚朋友生病,依照礼数务必看望,朝廷也允许官员,临时的休假。

唐朝在中秋节的时候都有什么样的习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而中秋节却在唐初时,才基本被定型,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

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中秋节”一词。《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的记载。

由此可见,此时已经开始有了节日的雏形。

唐朝这个极富浪漫情怀的朝代,不仅将中秋定节,还为中秋镀上了无数的文艺色彩。

唐朝对文化创作的自由与浪漫,也造就了瑰丽迷人的中秋节。

这种或婉约、或豪放的怀月之情,从当时大唐的中秋习俗之中,便可窥见一二。

祭月

中秋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庆祝秋收,感谢神明,祈祷来年的庆典活动。

所以即便发展到唐代时,人们心中仍然敬畏神明,祭月仪式是不可忽视的。

“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

在古人的概念里,日月所象征的正是阴阳两极,只有阴阳平衡,才是一切的起点。

《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

古人也非常重视祭祀日月的活动,所以祭祀日月的仪式,都会格外盛大,要让神明看到人们的诚意。

故而,从春秋时期开始,皇室就一直传承着祭月的礼仪活动。

《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都沿用秋分祭月礼仪。皇室在祭坛开设祭月仪式,诵读祭月祝文,结束后于皇宫摆宴,宴请、赏赐文武百官。

民间的祭月活动则没有皇室那么声势浩大,就是在家摆摆供桌,放上供品,拜谢神明的馈赠。

权贵之家会举办的华美精致一些,但是绝对不能有逾越的行为,因为古代是非常讲究等级制度。

月饼

随着祭月活动,便引出下一个习俗——月饼。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唯物主义至上,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月饼的双重身份。

月饼不仅仅是节日的特色美食,月饼最重要的身份是——祭品。是供奉给月神吃的供品。

所以,古人吃月饼是有讲究的。在月神“飨”后,等祭月仪式结束,祭月的人们才可以“馂”。

古人的理解是,月神享用了供品后,会把神的祝福和灵气留在月饼上。所以祭月者分食祭月供品,就可以得到月神的赐福与保佑。

就像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随着父亲上山祭祖,祭祖完毕后,我们也会吃这些供品,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唐朝虽然有吃月饼的习俗,但当时还没有“月饼”这种叫法。最开始,都管这种中秋节吃的带馅小饼叫“胡饼”、“小饼”、“月团”。

关于月饼名称的演变,是由于以下的传说构成。

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高度发展。随着万国来朝的盛景,唐代的长安城汇聚着各族人民,甚至还有就近的从属国和向往盛唐的外国人。

唐太宗时,李靖出征突厥凯旋而归,太宗为了庆祝,犒赏李靖,便在宫中大摆宴席。

除了宴请文武大臣,还宴请了不少外族人,借此机会宣扬大唐国威。

这时,有吐鲁番的商人,为了应景献上了胡饼。太宗大悦,指着天上的圆月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月饼赏赐给群臣品尝。

后来到了玄宗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正在赏月吃胡饼,玄宗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也不应景。

贵妃看着天上的那轮圆月,便说道不如就叫“月饼”吧?

再后来,根据《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当日,将红绫系好的月饼,赏赐给了新科进士。

月饼不仅深受皇室的喜爱,当时民间还有很多的糕点铺。

月饼的口味,也在皇室御厨和民间大厨的精心钻研下,变得越来越多样。

神似圆月的月饼,就此成了众人喜爱的节日美食。美味的月饼第二个作用,就是搭配着美酒鲜果,供人们观月赏玩。

赏月

从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赏月之举,在唐朝更加“发扬光大”。文人墨客齐聚,品酒斗诗,怀月作词,抒发心中的所思所想。

同时,看着月夜这如梦似幻的场景,思念家人,思念友人。在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笔下,涌现了无数关于赏月寄情的诗句。

查看全唐诗,唐朝的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出自65个诗人之手。

有单纯歌颂明月美好的,有描绘月夜景色的,也有借此抒发思乡、思故人之情的,还有感叹中秋盛景的。

关于唐代过中秋放假吗和唐朝中秋节放假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