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故事,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故事,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从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
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
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首蓿,主要用于马粮,莴莲即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
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其发现汉墓有大画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唐宋盛世也是饮食文化的高峰,饮食讲究。如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代表唐代的是烧尾宴。
明清中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荪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饮食高峰。
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有哪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中国人热情好客的饮食文化?
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与法国、土耳其烹饪并称世界三大烹饪体系,更是我们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中餐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雄厚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文化、科学、艺术的结晶,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一样的饮食文化。
品种众多,风味独特,香飘四海,风靡万方,吸引了无数的国外留学者。如果说中国的饮食还可以是学问,突出的特色,交流的途径那也毫不为过。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饮食是有着学问的。在中国,南方人口味清淡,北方人口味较重。因此,中国就形成了具有特点的菜肴文化。南方人主要以小麦为主,可以看到南方人吃米饭的较多。而北方人呢,主要以面食为主,就会看到北方人吃馒头、面条的较多。
南、北做菜的方式也有着不同,北方人吃东西都偏咸,而且一些菜都是用炖的方式做,分量很足;南方人口味没有那么重,都是清淡一些的。而且,他们也喜欢吃甜食,做菜都用炒的,分量不是很多。
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这便是饮食的特色之处,由于中国地理辽阔,地大物薄,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大大不同,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在中国还有着“南米北面”的说法。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现如今的饮食不单单是吃饭了,很多的用来交朋友,谈合作,朋友之间化解矛盾等等。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的供餐形式,这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往往可以制造出和谐融洽的氛围。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
晋商饮食文化典故?
雪莲酥
明清时期,晋商纵横捭阖,创造了独特的商业文明,也为后人留下了值得在历史上写下一笔的饮食文化。祁县县志记载:“是盛楼”是祁县的炉食(糕点)铺,以制作糕点鲜美精致著称。“是盛楼”建于清乾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初。其鼎盛时期,也正是乔家的事业被乔致庸推上的时期。那时,乔府食用的糕点、月饼均由“是盛楼”承制。每年八月十五前,“是盛楼”就派出许多伙计挑着食盒往乔家送月饼,每人挑五六十斤,要连送好多天,其中“雪莲酥”等至酥月饼系列“在中堂”一家。月饼是山西鼎鼎大名的乔家一年里餐桌上的常客,“平日为点,节日为饼”。“雪莲酥”形如雪莲典雅高贵,色经烘烤洁白如玉,口感松润回味无穷,不甜不腻老少皆宜。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 “西狩”途经山西祁县,适值中秋前后,乔致庸奉上“雪莲酥”月饼请老佛爷在乔家大院驻辇赏月。食遍珍馐佳肴的慈禧太后,没想到乔府的月饼如此香酥,赞不绝口。慈禧太后到西安后,还特命人到乔家取 “雪莲酥”供其尝用,并赐于随行的大臣、王爷、格格们品尝。之后,乔家每到中秋就派人赴京奉送 “雪莲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的 “雪莲酥”不再是 “在中堂”一家独享,而成为天下大众共享的美食!孟封饼
关于孟封饼的由来还有这样一则传说:相传当时南里旺村有一姓冯的财主,雇佣孟封村的赵晋山做饭。冯家财大气粗,苛求每天吃饭不重样,顿顿要调剂花样。尽管赵厨师手艺高超,也经不住这顿顿变样,技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天,赵厨师偶用面粉与油、糖炒成油酥面和面粉加水混在一起和成面团,不料面团过稀,无法做饼,只好一块块堆在鏊子上,自然摊成饼形。熟后一尝酥软香甜。摆到桌上,财主一吃,非常可口,问这叫什么饼,赵厨师因家住孟封,随口道:“孟封锅块”。后来赵晋山回到孟封,自己经营起饼铺,“孟封锅块”又改称为孟封饼。这样,“孟封饼”的名字流传开来,孟封饼越来越被人们追捧,成为逢年过节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如今,孟封饼依然广受清徐以及周边人民的欢迎,而且花样越来越多,口味更加精细。至今闻名遐迩的孟封饼作为山西传统名吃已成为辉煌灿烂的晋商饮食文化经典,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太谷饼 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相传在明末清初,太谷县城东南的沟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经常在夜里想吃饼子。可对佣人们从城里买回的各种面饼,她不是嫌油腻难吃,便是嫌干硬难嚼。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县城一家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做成这笔生意,特地让铺子里的老师傅设计出了一种甜饼。这种甜饼是由白面、白糖、芝麻油和鸡蛋清做成的炉烤实心饼,直径约12厘米,中间厚约3厘米,其表皮色呈茶黄,上面还粘有脱皮的白芝麻。送到阔太太府上后,颇受青睐,于是诞生了享誉后世的太谷饼。
1900年,八国联军闯进北京,慈禧太后逃难于长安,途径太谷饥饥肠辘辘,逐下驾太谷巨贾曹家,曹家奉上太谷饼,慈禧品尝后大为惊喜,赞不绝口,回京途中下旨太谷饼面点铺随驾进京,没想到这个面点铺不愿离开故土,抗旨不随,经曹家说情后,才免罪没有进京。从那时起太谷饼每年被定为山西地区指定宫廷贡品,更让太谷饼身价陡增。
1934年,蒋介石来到太谷探亲。山西,在蒋介石的印象中,是个穷乡僻壤,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然而,当孔祥熙请他品尝家乡特产太谷饼时,太谷饼甜而不腻、酥软爽口的口感使蒋介石大为惊讶,他摸着光头,连声说,想不到山西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他起了将太谷饼面点铺渡江南迁到金陵的心思,后来听孔祥熙讲了慈禧太后与太谷饼的故事后方才放弃。
山西陈醋
早在商周时期,山西人便已经开始食用醋了。相传殷高宗武丁继位后,欲重振朝纲,广纳贤士。他听说在当时的山西路平县内隐居着一位能人,便准备把他请来当宰相,还说:"如果要做酒,那就少不了关键的曲和蘖;如果要做羹汤,那就一定要用盐和醋。"("梅"有酸梅之意,在古代指代的就是醋。)意思是,宰相之于国家,便如同醋对于羹汤一样重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晋阳城内已经出现了遍布城乡的"醋坊"。《食经》中曾记载,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的国王虞公是一位"美食家",他平素不理朝政,最终导致虞国被晋国所吞并。但在食醋酿造方面,这位昏庸的君王却很有造诣。国灭后,虞公跟随晋王来到晋地,他利用这里丰富的物产,造出了断鱼腥、去猪臊、除羊膻的神奇食醋,由此便有了"虞公断腥酢"的典故。后又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山西醋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
刀削面
刀削面的历史追溯据说在元朝,元朝时期的中国,蒙古人最忌讳的就是汉人造反,因此有很多很可怕的禁令(比如初夜权、投充令和禁刀令)其中蒙古人规定,汉人十家共有一把菜刀,平时由蒙古族长保管,做饭时再去借。
传闻据说当时有一名老者,去借刀结果去晚了,刀被别人借走了,家里着急切面下锅,老者不知道该怎么办,出门时地上有一个铁片,他就把这块铁片拿回家了,妻子问他这怎么用啊?老者想了想,干脆砍吧。老伴没办法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至此刀削面就诞生了。中国人吃凉粉的历史?
在四川,关于凉粉的发明是这样传说的.川北晾粉是清末问世的。当时,原四川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谢凉粉便有了名气。
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侯、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
不久,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川北凉粉”为招牌,生意兴隆,火爆不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
而在承德一带,关于凉粉的传说又有所不同.。据记载,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一段故事是这样的,咸丰10年,英法联军炮轰大沽口,咸丰帝仓惶出逃,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后,就常吃宫外的凉粉。
至今承德还流传着这样一人故事:一天,咸丰帝在湖边乘凉,听到宫外有人叫卖:“酸、咸、麻、辣、香,解暑赛冰凉,若要吃一碗,犹如进天堂。”咸丰从太监处得知是卖凉粉的,很想尝尝。于是换了便服出宫,只见卖凉粉的周围一群人吃得正香,便也要了一碗。
吃完后,只觉得凉爽可口,味道极佳,于是又添了一碗。吃完转身走时,卖凉粉的道:“客爷您还没给我钱呢!”可皇帝身上向来不带银两,咸丰帝只好将身上马褂脱下,叫他第二天到避暑山庄门口换银子。
第二天卖凉粉的去后,咸丰帝赏了他三百多两纹银,并留他在宫中传授做凉粉的技艺。后来出宫后,怕再遇麻烦,便带一家老小回了山东老家。之后他的徒弟继承了他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在广州,也有很多关于凉粉的传说。据传说,凉粉是清朝咸丰年间一个叫做"大只威"的人发明的,"大只威"在西关开凉茶铺,也常卖一种叫凉粉草的药,并教人用凉粉草煲粉葛,医治咽干咽痛、暑天烦渴。
后来又因为小孩都不太喜欢喝药,于是他就用凉粉草合葛粉调煮,再冷冻成糕,吃时再拌上糖胶,取其名曰"凉粉糕"。果然,小孩都十分喜欢吃此凉粉糕,这样既可治病保健,又可作甜品食用,真是两全其美。后来,这个方法很快就在广州流传开去,无论凉茶铺还是甜品店都制作售卖这种凉粉糕了。
总之关于凉粉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这也看出来,全国各地的人们都非常喜欢凉粉,而且都溶入了自己的饮食文化之中。看来,小小凉粉还是很有人缘的
中国饮食文化史上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吕不韦是战国后期的杂家巨子,杂家相当于今天的百科全书学派,他的《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可以说是先秦的“农政全书”,保存着夏、商、周三代大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貌;它的《本味篇》,则保存了夏、商、周三代烹调学的精髓和各地土特产的简要记录。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保存了魏、晋、南北朝前期大农业生产和烹调业、食品制造业的基本成果。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则保存了中国养生学和魏、晋、南北朝后期烹调、饮食学的要领。
这三部书大体保存了夏、商、周三代和魏、晋、南北朝前、后期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脉络,这三位作者的作品,起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中三个里程碑的作用。